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實施

2020-12-03 環球網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今天在中國正式實施。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等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意味著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所有國際單位制全部實現量子化重新定義。

今天起,全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這是國際單位制(SI)自1960年創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標誌著其定義不再與實物關聯,而是根據定義復現單位量值。

國際單位制規定了7個具有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分別是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說,國際單位制(SI)是從「米制」發展起來的國際通用的測量語言,是人類描述和定義世間萬物的標尺。

新的國際單位制啟用後,將會帶來哪些變化?方向表示,新定義用自然界恆定不變的「常數」替代了實物原器,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長期穩定性。「定義常數」不受時空和人為因素的限制,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客觀通用性。新定義可在任意範圍復現,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全範圍準確性。

專家表示,新國際單位制生效後要進行的首要工作,恰恰是保證普通用戶、產業界人士以及科研人員的量值測量仍是連續的、穩定的。國際單位制測量方法的變革,有助於重新梳理和構建測量手段、測量能力,進而提升產品質量,為質量強國提供技術基礎。

2018年11月16日,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有關修訂國際單位制的決議,明確自2019年5月20日起,7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物理常數定義。為紀念這一裡程碑式變革,國際計量組織將今年第20個「520世界計量日」主題定為「國際單位制——根本性飛躍」。

相關焦點

  •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在中國正式實施
    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國際單位制(SI)——根本性飛躍」。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全票通過的1號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改由常數定義,並自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會上,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正部長級)、黨組成員秦宜智宣布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自5月20日起在中國正式實施。
  • 新國際單位制啟用常數定義
    據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5月20日起,全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這是國際單位制(SI)自1960年創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標誌著其定義不再與實物關聯,而是根據定義復現單位量值。
  • 國際單位制的根本性飛躍:常數定義今日正式實施
    加之此前對「秒」「米」「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有常數定義,正式邁入量子時代。說起國際單位制,人們並不陌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米、千克、秒等計量單位都是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是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計量單位制,是構成國際計量體系的基石,也是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基礎性工具。
  • 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
    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 2018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就像1967年秒定義的修訂使今天擁有了GPS和網際網路技術一樣,新SI將在未來對科學、技術、貿易、健康、環境以及更多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SI的修訂是科學進步的一座裡程碑。
  • 「秒」、「米」等國際單位制啟用「常數」定義
    5月20日起,全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 國際單位制規定了7個具有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分別是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 新的國際單位制啟用後,將會帶來哪些變化?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表示,新定義用自然界恆定不變的「常數」替代了實物原器,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長期穩定性。
  • 單位制大變革!千克等4項國際單位制2018年將被重新定義
    ……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會給出新的答案。據悉,即將於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審訂新的SI修訂案,千克(kg)、開爾文(K)、摩爾(mol)、安培(A)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 國際單位制中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召開  國際單位制中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光明網訊(記者 陳海波 見習記者 孟曼迪)記者8月31日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獲悉,2018年,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審訂新的國際單位制(SI)修訂案,千克(kg)、開爾文(K)、摩爾(mol)、安培(A)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多個SI單位將實現對時間頻率的溯源,實現「從實物到量子」的變革,SI單位量子化的大門全面打開。
  • 電流單位「安培(A)」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SI迎來歷史性變革
    其初衷是用一種全球一致的『常數』而非某種主觀的標準來定義單位,而這一點隨著SI的修訂真正成為了現實。」國際計量委員會主席白瑞·英格裡斯表示。正如國際計量局局長馬丁·米爾頓在公開發表的聲明中所說,此次SI的修訂,用基本常數作為我們認識和定義質量、時間等自然界基本概念的基礎,意味著我們在深化科學認知、推動技術進步、解決許多社會重大挑戰方面的基礎更加堅實了。
  • 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教科書裡的「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原標題: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我國將加強計量量子化研究並修改教科書  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決議,千克等計量單位將不再與實物關聯,全部通過量子等常數來定義,並於2019年5月20日生效。如何應對國際單位制改革?
  • 為啥重新定義基本單位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供圖 核心閱讀 5月20日,第二十個世界計量日,新修訂的國際單位制體系正式生效。「秒」「米」「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坎德拉」將全部以常數定義,全新的測量體系正式啟用。基本單位不再與實物關聯,計量精準度的躍遷更將開啟無限可能,帶來新的認知和機遇、催生新的技術和產業。 5月20日,全球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千克」「秒」「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這是國際單位制自1963年創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其中,全球砝碼量值的源頭——國際千克原器大K也隨之正式卸任。根據新定義,「掌管」千克的是一個以普朗克常數為基礎的公式。
  •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SI基本單位的定義
    國際單位制(SI)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1980年由國際計量大會(CGPM)採納和推薦的一種一貫單位制。 註: SI是國際單位制的國際通用符號。目前,國際單位制下7個基本單位:長 度 米   M質 量 千克(公斤) Kg時 間 秒 S電 流 安[培] A熱力學溫度 開[爾文]   K物質的量 摩[爾]   Mol發光強度 坎[德拉]   cd
  • 新國際單位制(SI)今起施行「千克」「安培」等單位被重新定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上海5月20日訊 (記者 沈則瑾)5月20日,在第20個「世界計量日」當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關於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變革的決議生效實施。我國從今天起將施行經修訂後的新國際單位制(SI)。
  • 國際單位制為什麼要重新定義
    說起國際單位制,大家並不陌生,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接觸到米、千克、秒等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是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計量單位制,是構成國際計量體系的基石,也是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基礎性工具。
  • 「千克」等4個國際單位制將於明年5月20日由常數定義
    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 作為國際通用測量語言的SI國際單位制,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法定單位制。
  • 國際計量標準開啟新紀元 「千克」等4項基本單位被重新定義
    根據決議,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中的4個——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基本電荷常數、玻爾茲曼常數、阿佛加德羅常數定義。 決議將於下一個國際計量日,即2019年5月20日正式生效。
  • 「秒」、「米」等國際單位制啟用「常數」替代實物原器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趙文君)5月20日起,全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
  • 千克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
    12月1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我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是不是感到一頭霧水?沒關係,這就給您細細講解。
  • 什麼是國際單位制?有哪些新定義?
    什麼是國際單位制(SI)國際單位制SI是從「米制」發展起來的國際通用的測量語言,是人類描述和定義世間萬物的標尺。國際單位制規定了7個具有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分別是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它們好比7塊彼此獨立又相互支撐的「基石」,構成了國際單位制的「地基」。國際單位制規定的其它單位,如力的單位牛頓、電壓單位伏特、能量單位焦耳等等,都可以由這7個基本單位組合導出。
  • 重新「丈量」世界 ——千克等單位將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
    我們通常通過砝碼來固化這個單位概念。但現在,千克的內涵將發生重大變化,砝碼等測量實物將退出歷史舞臺,走上國際單位制舞臺中央的,將是量子等自然常數。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經各個成員國表決,最終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國際單位制分別改由普朗克常數h、基本電荷常數e、玻爾茲曼常數k和阿佛加德羅常數NA來定義。
  • 今天是第20個「5·20世界計量日」,國際單位制今起重新定義
    通訊員 量載道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焱今天是第20個「5·20世界計量日」,當天下午,「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會在下沙檢測基地舉行。研討會由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