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中說到施洗約翰是點著的明燈,作為一盞燈,他照亮了他那個時代的人,為主預備了合用的百姓。除了他之外,我們知道其實神在每個時代當中,都會設立能發光的燈,來照亮黑暗。比如,舊約以色列的先祖亞伯拉罕,大衛王、亞撒、希西家等等很多很多神的百姓。雖然他們發的光都很微弱,但卻絕不是沒有效用地,我們今天所要談到的這位王。
南國猶大第十六任君王——約西亞(主前640——609年) 8歲登基,作王31年。他是一個非常敬虔的王,與其父亞們以及祖父瑪拿西有著顯著的差異。聖經評價他說:
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列王紀下23:24節)
約西亞登基時,年僅8歲,雖然聖經中沒有記載是誰在輔佐他,但從約西亞之後執政時所採取的各樣政策來看,他身邊至少應該有一位敬虔的顧問或攝政者;到了16歲時便認識了他祖大衛的神,使神成為他自己的神(代下34:3節),20歲時便開始在國中興起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
除滅各樣偶像和邱壇 他發動大規模的行動剷除在猶大和耶路撒冷各地的外邦邱壇和偶像,甚至挖開異教祭司的墳墓,在外邦祭壇未毀時,把他們的骸骨在壇上燒毀。而且他所推行的改革運動,超越猶大國的邊界,深入到別國以色列中。他顯然對耶羅波安一世在伯特利設立的祭祀中心深惡痛絕,不但摧毀祭壇和邱壇,也焚燒負責獻祭之祭司的骸骨,藉此汙穢那個地方,正應驗了耶羅波安一世時,那位對著這壇發預言的先知的話:
壇哪,壇哪!耶和華如此說,大衛家裡必生一個兒子,名叫約西亞。他必將邱壇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燒香的,殺在你上面,人的骨頭也必少在你上面。
約西亞無疑是一位能夠愛神之所愛,惡神之所惡的人,他的改革延及能力之所及的所有地方,除了伯特利以外,也同樣在撒瑪利亞境內的其他處所施行這樣宗教的潔淨。
潔淨聖殿並與神立約 在他26歲時開始潔淨和修建耶路撒冷聖殿,由王的助理沙番負責;祭司希勒家負責直接監管重修和建造的工程。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律法書,很有可能,在亞們作王時,一度沒有了律法的教導,猶大國對神的話所知甚少。
當王聽得律法書中所說的一切話之後,甚覺震驚,便差遣臣子去見女先知戶勒大,問明將臨的審判是怎樣的。女先知照神所說的回覆他,神的審判的確會臨到,但由於他的心對準神,在他有生之年將不會降下刑罰。
約西亞王因深受審判信息的警示,便召集群眾代表,公開誦讀律法——尤其關於神的百姓對神負責的部分。王與百姓在神面前立約,立定心意遵行神的話。
這位王認識到保持純正的信仰是何等重要,他的心時刻被急迫的使命感催促著,要加倍致力於潔淨聖殿和耶路撒冷。他將用來敬拜巴力的器皿、猶大諸王送來用作敬拜太陽的馬像和日車、聖殿附近的同性戀(孌童)社群、由所羅門建造和在他的日子就開始使用的神龕。
他的這些改革的確是猶如黑暗當中照射進來的光,使那些身在黑暗當中的人重建真光,如果這樣的王能夠多執政一些年日,那將是整個國家之福,百姓之福啊!只是,世事往往就是這樣,越是好的事物,就越是短暫,這位英明的王只在位僅僅31年,死於一場莫名其妙的戰役。
之所以這樣稱呼這場戰役,乃是因為這場戰爭本是沒必要的。當時,亞述被已經變得非常強大的巴比倫國所侵擾,亞述人的尼尼微城陷落後,又搬到亞蘭建立都城,但沒過多久又被巴比倫和西古提人所圍攻,而埃及的法老尼哥前去支持亞述,經過猶大時,約西亞王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出去與法老爭戰,結果戰死沙場。
他的死,使耶利米先知和所有百姓都陷入極度的悲哀當中(代下35:25節),他們哀哭,可能是為了失去這麼好的王,當然也有可能是為即將到來的審判,總之這位王的死預示著整個猶大國從此落入到無盡的黑暗當中。
我們回顧約西亞王的一生,他果真是照在黑暗當中的一盞明燈,照亮那個時代的人,雖然他的光芒短暫,但卻是彌足珍貴的,雖然在他死後不久,國民便背離神,但我們相信還是有因著這位王的緣故,而沒有與巴力親嘴的聖潔百姓默默地持守著純正的信仰,所以他的光並沒有白白耗費。
今時,我們也被神揀選出來,要在這個黑暗的世界中發出光來,照亮一切住在黑暗當中的人,雖然我們發的光微小,但也能照亮周圍地方的人,如耶利米、約西亞、保羅……當這一點一點的微光逐漸匯集在一處的時候,其發出的光是何等大呢?我們都當牢記主耶穌的話: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4—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