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龜,就是圖片裡的這隻「寶島明珠」—中華花龜。作為與巴西龜、中華草龜齊名的花鳥市場三巨頭的龜種,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它如此受人們喜愛,我將為大家一 一 講解。
花龜(學名:Mauremys sinensis)又名珍珠龜、臺灣草龜、斑龜,是龜科、擬水龜屬動物。其棲息地位於越南東部以及中國南方部分沿海省份,其中臺灣省內種群數量最多。花龜頭部較小,吻呈錐狀,突出於喙端。頸盾1枚,呈梯形或長方形。椎盾5枚,肋盾4對,喙盾12對,兩側微向上翹,各盾片均有同心紋。腹甲平,前緣平直,後緣凹入,甲橋明顯,四肢扁圓,前緣有橫列的大鱗。指、趾滿蹼,前肢5爪,後肢4爪,尾長,尖細,頭、背及四肢背包慄色,頭側及腹面色淡,有鮮明的黃色細縱紋從吻端經眼及頭背、側、腹向身體延伸,四肢及尾亦布黃色細縱花紋。
(從頭部頂端不斷延伸的黃色花紋)
(幼苗階段的花龜已經具有明顯的紋路)
(海南種花龜,相比於普通花龜,龜殼色澤偏鐵鏽般的紅色,價格也更高)
花龜雖說與草龜同宗同源,但是由於自然棲息地的不同,導致了兩者在生活習性上有著明顯的差別。
食性:花龜一般在傍晚至翌日早晨吃食,龜類飼料、動物性飼料(小魚、蝦、螺、蚯蚓等)和植物性飼料(玉米、地瓜、南瓜和各種水草、蔬菜等)均能採食,與草龜食性相似。
環境:花龜性格溫順,有群居習性,在野外環境下通常有2—3隻龜組成一個群體,所以花龜可以與多種龜種搭配混養。由於花龜種群生活在相對溫暖的地區,所以大部分花龜的耐寒性相對與草龜等龜種較弱,當水溫低於20℃時減少或停止進食。在夏季高溫時節,花龜會匍匐於水中,飼養者應注意水溫過高,適當增加躲避,減少外界對於花龜的影響,以免產生應激反應。
(玩家混養的花龜與草龜,曬臺與躲避必不可少)
(野生環境下的花龜)
花龜是一種比較好養的觀賞龜類,所以中國家庭有大規模的飼養花龜,養殖數量與草龜不相上下。花龜肉可食,甲殼可入藥,其肉質鮮美,又營養豐富,中國醫學記載還具有滋陰降火、補心腎、壯筋骨等功效,也是中國傳統的中藥材。
(BILIBILI UP主主廚農國棟,曾在一期節目中使用花龜作為原材料製作龜苓膏和龜肉料理)
似乎所有的野生龜類都無法躲過人類發展這輛大馬車的鐵蹄的踐踏(「巴神」除外)。如同草龜等眾多龜類一樣,花龜的棲息地在人類城市的擴建和自然環境被破壞之下不斷縮小,野生花龜種群數量銳減,於是乎人們也將花龜納入了保護條例之中加之保護培育。
(花龜的相關保護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