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校本課程】寶島臺灣 海上明珠——「經緯中華情」課程紀實(二)

2021-02-15 哈爾濱市實驗學校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臺灣的美有目共睹。在學生的世界裡,臺灣是朦朧的,實驗學校的經緯中華情課程中,講師們帶領學生走進並了解這座令人著迷的島嶼,多角度揭開寶島臺灣"神秘"的面紗。

方雪老師從宏觀的角度跟孩子們一起感受臺灣,了解臺灣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四面環海的美麗景色,感受這座寶島的人傑地靈。並請同學們進行實踐,用手中的畫筆結合自己設想的場景,畫出寶島臺灣的地圖,收穫頗多。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味道永遠是最難忘的記憶。課堂上一起走進味美臺灣,認識「大腸包小腸」、「福州魚丸」、「魚肉羹」等等特色食物。最後用畫筆表達出最喜歡的特色地方美食。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本節課曹婷老師帶領同學們瀏覽臺灣夜市,這裡不僅有享譽國際臺灣美食小吃,也有內地的特色風味,還有世界各國的美食文化、精美手工珍奇小品等。

「遇見」臺北故宮博物院。晶璠老師帶領孩子們走進「中華文化寶庫」,欣賞鎮館之寶,看鬼斧神工的技藝,感悟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感嘆數千年中國文化之珍稀。

「建築」被稱為凝固的音樂,臺灣這座寶島,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無疑是內容豐富的音樂了。金老師和學生一起走近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的101大樓,工廠改造的造紙龍手創館,二級古蹟——媽祖廟.感受臺灣獨特的建築史。

佳穎老師帶領大家了解臺灣名家的工筆作品,了解工筆和寫意的區別,感受工筆的細膩。講授工筆如何分染、罩染、襯染等,來表現畫面,激發同學們的探索之欲。

雖然臺灣與我們兩岸相隔,但是熱愛祖國,期盼回歸的心卻不變。將紫冰花少年們熱忱的期盼寄於這小小的紙上、筆中,同時也期待著下次的經緯中華情課程,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臺灣,一起拭目以待!

撰稿:方雪

審稿:孫冠英

編輯:李月

圖片:方雪 曹婷 劉雨琦 劉晶璠 金佳雪 金佳穎

相關焦點

  • 泰安教育「校本課程」篇:「山裡娃」創客大賽摘桂冠
    如果說公平是教育的起點,那麼質量就是教育的生命線。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是全社會對教育的期待。泰安市教育局秉持「國家課程開足開齊,地方課程求精求實,校本課程突出特色」的原則,全力推動學校開發特色課程,書法課、剪紙課、陶藝課、機器人實驗課、steam課程、3D列印課程、電腦動漫課程、航模課程等在校園裡百花爭豔,萬木崢嶸!
  • 「寶島明珠」—中華花龜
    今天要介紹的龜,就是圖片裡的這隻「寶島明珠」—中華花龜。  花龜(學名:Mauremys sinensis)又名珍珠龜、臺灣草龜、斑龜,是龜科、擬水龜屬動物。其棲息地位於越南東部以及中國南方部分沿海省份,其中臺灣省內種群數量最多。
  • 用數學領域的校本課程為學校增添特色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明確了課程實施環節的責任主體和要求,從課程標準、教材、課程規劃、教學管理,以及評價、資源建設等方面,對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學校分別提出要求。並明確指出:學校應依據國家課程設置要求,結合辦學目標、學生特點和實際條件,制訂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實施規劃……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發、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
  • ——湖北省黃梅縣第一中學教育改革發展紀實
    在教育界有這樣一句話:「湖北教育看黃岡,黃岡教育看黃梅。」令黃梅縣聞名遐邇的,除了黃梅戲,就是黃梅的教育。而黃梅縣第一中學,則是黃梅教育界的佼佼者。    黃梅一中創辦於1912年。歷覽世紀風雲,應和時代節拍,一路風雨,一路高歌,如今已成為享譽荊楚的「鄂東明珠」。黃梅一中的教學水平有目共睹,近幾年來,黃梅一中各項教育教學主要指標,均居全省市(州)80所同類學校前列。
  • 【群論】建設適性課程 促進陽光成長
    課程是學生發展的跑道,我們在夯實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同時,積極探索校本課程特色化研發。因為我們深知,學校的產品是課程,校本課程生活就會決定培育特長、發展個性的方向和規格。,從而架構起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 人大附中校本課程-《趣味物理實驗與電子製作》-(10/11)
    人大附中校本課程《趣味物理實驗與電子製作》由吳月江、王玉麗老師授課。本課程主要包括趣味性物理實驗和趣味電子製作兩部分,以實踐動手為主,同時穿插相關的理論知識介紹。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趣味性物理探究實驗和電子製作,增強初中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探索精神和求知慾,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
  • 珠五實驗小學整合英語和編程課 特色校本課程培養孩子創造力
    12月20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獲悉,這堂名為《遊戲英語—Scratch編程》的校本課,讓該校以皇姑區排名第一的成績,榮獲瀋陽市優秀校本課程評選一等獎,同時榮獲遼寧日報社評選的最具人氣學校獎。  據珠江五校實驗小學校長鄭斌介紹,該校結合學科教師專業特長,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抓手,整合相關學科課程資源,探索實施特色教學,「以學定教」,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對國家課程進行校本化建設。2015年,該校聶佳寧教研團隊開啟基於編程軟體Scratch來進行的遊戲英語課堂,就是在常規英語課堂基礎上,跟隨信息化教學的浪潮開展的STEAM課程與創客課程的英語校本研究。
  • 【聚焦】​HEMTS課程:建設科學特色高中的課程探索
    在近兩屆市中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有9門學科的教師獲得市一、二、三等獎,為課程實施提供了強大的保障。基礎型課程以校本化建設為重點,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化課程體系,在校本作業評價體系基礎上,形成有效實用的校本化基礎課程的文本系列。拓展型課程及研究型課程以各教研組立項的方式,普中選優,優中選精,一旦立項獲學校批准,將以適量的經費投入,明確項目目標、責任人、實施評價、預期成果形式,打造精品且有學校特色的拓展型、研究型課程系列。
  • 優秀傳統文化進英語課堂,打造特色課程實驗校(僅限30所!)
    2016 年 9 月,教育部將 「國際理解」 列入核心素養總框架,國際理解教育逐漸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重視。  國際理解教育的關鍵在於文化理解。《國家 「十三五」 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突出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教育各環節,貫穿教育各領域。
  • 孩子喜歡,家長滿意,這樣的課程究竟有什麼魅力?
    自10月21日起,以現代教育理論和課程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養,培養個性特長為目標,本著促進學生品德、身心、學習、創新、審美、生活等核心素養發展的初衷,經歷幾個月的課程設計、按級篩選、師資認定、學生選課、開課動員等一系列程序後,北外附屬海南外校2020校本課程(普惠課程加特需課程)正式開課。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在改革思路上,就是要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和機制激勵,探索高校「課程思政」可複製可推廣路徑。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是強調高校黨委主體責任,明確高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二是逐步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 人文小國吐瓦魯——張莉麗老師的校本課程
    富納富提環礁長約20公裡,平均寬度卻只有二三十米。只需一個兩三米高的海浪,就能將這裡從頭到腳給徹底洗個「澡」。3、人口吐瓦魯全國總人口,2013年7月為10698人,1/3居住在富納富提島。玻里尼西亞人種,膚色為棕黃。吐瓦魯人屬玻里尼西亞族,與東加及薩摩亞屬同一族。
  • 怎麼設計一個完整的STEM+ 課程框架?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少兒美術教育課程兼任講師、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創會會長、香港藝術館之友會首任理事、香港電訊盈科附屬信息科技教育部STEM策略顧問、香港優秀教師選舉評委、港九新界幼兒園教育協進會顧問。課程規劃應該包括設計不同科目課綱內容的延伸,進行跨學科綜合學習課程,建構完整的STEM+ 校本課程框架。
  • 這些課程備受海南學生和家長好評,究竟有啥魅力?
    自2020年10月21日起,以現代教育理論和課程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養,培養個性特長為目標,本著促進學生品德、身心、學習、創新、審美、生活等核心素養發展的初衷,經歷幾個月的課程設計、按級篩選、師資認定、學生選課、開課動員等一系列程序後,北外附屬海南外校2020校本課程(普惠課程加特需課程)正式開課。
  • 洪澤外國語實驗學校開展「課前五分鐘」微型校本課程驗收工作
    2020-12-31 06:32:11 來源: 教室裡那颱風琴 舉報   小課程
  • 青島中小學要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 打造教育特色學校
    25日,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開齊開足開好科學課程,普通高中全面開設科技教育選修課。到2020年,全市力爭開發1-2門地方科技教育教材,95%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建成5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打造200個精品科技教育社團。
  • 工作總結範文:校本培訓總結(共5篇)
    二、特色工作1、完善課程體系,提升教師課程開發和開設能力探索學校課程設置與實施,根據新高考方案的要求,結合學校課程方案和各學科的課程方案,進一步推進國家必修課程校本化實施,形成適合學生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
  • 棒壘球成為北京市豐臺區中小學校本課程 - 國家體育總局
    棒壘球成為北京市豐臺區中小學校本課程 發布時間:2017-05-24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蔣亞明 胡博 字體:
  •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
    大而言之,教育影響和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偉大復興;小而言之,教育承載著一個個普通家庭的夢想和希望。學校認為,要牢牢把握教育這個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用教育點亮未來,方能用教育照亮人生。「綠色智慧」課程,是學校2017年8月立足「海綿城市」理念的校園基礎建設,結合學生的培養目標,立足兒童成長,面向未來,提煉的學校課程。
  • 青島寧夏路小學海洋校本課程《大洋一號》首發(圖)
    11月8日上午,青島寧夏路小學海洋教育校本課程系列圖書第二輯《大洋一號》新書首發儀式在寧夏路小學運動場舉行。  別開生面的海洋教育 「大洋一號」船長出席首發式  作為「大洋一號」的「指揮官」,「大洋一號」船長陸會勝受邀出席本次首發式並給現場的同學們講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海洋教育課。  陸會勝船長表示:「『大洋一號』作為我國第一艘現代化綜合遠洋科學考察船,肩負巨大使命,很榮幸『大洋一號』能夠被寫入海洋教育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