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瓦魯 張莉麗
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陸地面積僅為26平方公裡,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還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僅高於梵蒂岡、摩納哥和諾魯),是大英國協的特殊成員。
吐瓦魯群島在公元前1世紀已有人定居。1568年,來自西班牙的歐洲探險家首次發現此地。1915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埃裡斯群島在1975年改稱吐瓦魯群島,並於1978年獲英國準許獨立。2001年11月,吐瓦魯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敗,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舉國搬遷紐西蘭。
由於地勢極低,最高點僅海拔4米,溫室效應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對吐瓦魯造成嚴峻威脅,是全球遭受全海平面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
1、地理環境
吐瓦魯氣候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最高溫度可達攝氏40度,最低溫約攝氏22度,一般平均氣溫約介於攝氏26至32度之間。全年雨量在3000至3500毫米之間。吐瓦魯的一年可分為雨季(前年11月至4月)和旱季(5月至10月)。
吐瓦魯由9個環狀珊瑚島組成,位於西南太平洋,南緯5至10度,西經176至179度之間,南北縱深約560公裡,由西北向東南綿延散布在約130萬平方公裡的海域內。富納富提為主島。9島中一島幾無人煙,五個島有潟湖。無山丘河流,最高處不超出海平面四米,海岸線長15英裡,海岸常遭海水侵蝕,土地有減無增,因此吐瓦魯政府頗注意維護海岸線,全球變暖效應及海平面上升問題。
2001年,吐瓦魯政府宣布面對著海平面上升,吐瓦魯的居民將會撤出該群島。紐西蘭同意接受每年配額的撤離者,但是澳大利亞則拒絕了吐瓦魯政府的請求。
吐瓦魯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土地貧瘠不適農耕,幾無儲水區。
2、行政區劃
吐瓦魯由9個大體上按西北-東南方向排列的環形小珊瑚群島組成,它們如同鏈條一般綿延560千米。組成吐瓦魯的環礁或島嶼(自北向南)有納諾梅阿環礁、紐陶島、納努芒阿島(一譯納努曼加島)、努伊環礁、瓦伊圖普環礁(一譯婓伊託波環礁)、努庫費陶環礁、富納富提環礁、努庫萊萊環礁和紐拉基塔島。吐瓦魯島嶼分散,周圍暗礁廣布,不利於航行,只有富納富提、努庫費陶有較大的良好的停泊港。
富納富提是吐瓦魯的首都,面積只有2.4平方公裡,由35個小珊瑚島組成,這裡卻集中了全國1/2以上的人口,2012年達6025人,過去富納富提是殖民中心,1978年以後,成為吐瓦魯的政治、交通中心。走在吐瓦魯僅有的一條馬路上,心裡極不踏實。因為往左邊看,是波濤洶湧的大海,往右看,還是大海。時不時在馬路中間的窪地裡還會冒出一攤海水來。富納富提環礁長約20公裡,平均寬度卻只有二三十米。只需一個兩三米高的海浪,就能將這裡從頭到腳給徹底洗個「澡」。
3、人口
吐瓦魯全國總人口,2013年7月為10698人,1/3居住在富納富提島。玻里尼西亞人種,膚色為棕黃。吐瓦魯人屬玻里尼西亞族,與東加及薩摩亞屬同一族。吐瓦魯人佔總人口的的97%,其餘為吉里巴斯人,歐裔。9920人(2015年)
4、政治
1978年10月1日獨立。是大英國協特別成員國(不出席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奉英女皇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國家,由英女皇任命總督代理。總督必須是吐瓦魯公民。由英國女王根據總理推薦任命總督。
吐瓦魯並沒有正式組織政黨,議員之間自行聯合組成政團。議會實行一院制,由15名議員組成。
5、軍事
吐瓦魯無軍隊,僅有警察和海防隊,穿英國式制服,裝備太平洋級巡邏艇,國家警察部隊和吐瓦魯警察部隊總部設在富納富提,有美國駐兵。
6、經濟
吐瓦魯資源匱乏,土地貧瘠,只有少數植物可以生長,幾乎沒有天然資源,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經濟尚屬"自然經濟階段",農業落後,幾乎無工業。家族是生產和生活的最基本單位。居民集體勞動,主要從事捕魚和種植椰子、香蕉、芋頭,所獲物品在家族內平分。買賣主要是以物易物。農業主要有椰子、香蕉、芋頭、家禽、豬等。外貿年年逆差,主要的生活用品均靠進口。主要進口食品、燃料、製成品、機械和交通工具。主要貿易對象為紐西蘭、澳大利亞和裴濟。
2008年至今,主要發展漁業、旅遊業,但因為它地處遙遠所以每年只有少數旅客到達。漁業資源豐富,但無開發能力,是世界上主要的魚翅出產地之一。吐瓦魯與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籤有漁業協定,每年可獲捕魚費30萬澳元。
外匯收入主要靠外援、郵票和椰幹出口、收取外國在圖海域的捕魚費和在諾魯磷礦工作的僑民匯款。吐瓦魯青年多赴諾魯磷公司或海外輪船工作,賺回工資收入,故僑匯為重要外匯收入。另出售郵票亦為吐瓦魯財政來源之一
7、交通
吐瓦魯沒有鐵路,有4.9千米沙面公路,但以水運為主。首都富納富提有深水港。吐瓦魯有通往斐濟等的不定期班輪。斐濟航空公司每周有3次自蘇瓦飛富納富提的航班。
8、社會
吐瓦魯普及小學教育。全國有11所小學,72名教師,在校生1485人;1所中學,教師31人,在校生345人;還有1所海員訓練學校,52名學生。
由於全球氣候變曖,導致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變熱膨脹, 引起了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現象。使海拔極低的島國吐瓦魯日漸沉沒。2003年11月太平洋上的島國吐瓦魯領導人在一份聲明中說,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敗,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
9、文化
當地主要語言為吐瓦魯語,官方語言為英語。吐瓦魯全國居民信奉基督教。
10、服飾
在服裝上,島民不論男女都著南國文化特色之一的沙龍裙,女生的沙龍群顏色鮮豔,打結在旁側;男生的則顏色暗沉,沒有花色,看似西裝褲,結於中側。而出席正式場合,男性上半身多半會搭穿鮮豔顏色的島嶼服裝;女性則穿著連身洋裝。一般居民平日多半不穿鞋,即使到辦公大樓上班或是部長洽公,亦以拖鞋替代皮鞋。小朋友打赤腳亦為街角長久之景狀。
當地習俗傳統對於即將離開吐瓦魯國的人多半於脖子上套上貝殼或是當地種子製成的項煉,以表達不舍之情。脖子上項煉越多,表示人緣越好。而飛機起降時段也是全島居民聚集的大好時機,如果要找人或是想遇見重要人士,到機場附近等待,多半不會令人失望。
教學反思:
11月2日星期五我進行了一節校本課程的教學,題目是《人文小國——吐瓦魯》。同學們對其內容非常感興趣,在我講完後,好多同學還是意猶未盡,希望能了解更多有關吐瓦魯的知識。同學們非常希望能觀看吐瓦魯的視頻資料,這看出同學們對異域國家的興趣濃厚,同學們希望了解世界,即使暫時不能走出世界,也希望能通過老師更多的了解世界。
由於時間較緊,關於吐瓦魯要舉國搬遷的內容介紹的不夠詳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