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公平是教育的起點,那麼質量就是教育的生命線。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是全社會對教育的期待。泰安市教育局秉持「國家課程開足開齊,地方課程求精求實,校本課程突出特色」的原則,全力推動學校開發特色課程,書法課、剪紙課、陶藝課、機器人實驗課、steam課程、3D列印課程、電腦動漫課程、航模課程等在校園裡百花爭豔,萬木崢嶸!
現代科技攜手傳統書法
「欲右先左,藏鋒露筆,頓筆出鋒,向右行筆,並逐漸提筆,回鋒收筆……」在開元中學的電子書法教室裡,一段渾厚的男中音迴蕩在學生們的耳邊,原來是視頻裡播放著書法大師講授「橫筆」的書寫技巧和規範。據開元中學副校長馮克董介紹,在書法培訓過程中,教師示範教學歷來是最大的痛點,無論是把紙張平鋪著書寫,還是把紙張掛起來書寫,學生都不易看清運筆的形狀與軌跡,且人數越多,示範效果越差。開元中學引入電子書法培訓系統,學生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書法大家的用筆軌跡,體味線條上的剛勁、蘊蓄、優雅、雄壯、粗獷或灑脫,可以隨時調閱觀摩著名書法名帖,賞玩碑帖形式上的和諧、勻稱、平衡和緊密。
開元中學積極構建多元化學科課程、心理課程、社團課程、實踐課程、成長課程五大領域課程體系,在開足開齊開好國家課程的前提下,著重推出藝術文化課程,積極打造人文素養型社團、專業拓展型社團、社會服務型社團三大體系,學生網上選課,每周五全員選課走班,用「快樂星期五」來最大程度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山裡娃」創客大賽摘得桂冠
「如何把傳統藝術與現代科學技藝融合,這是新一代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課題,既要把傳統藝術傳承發揚,又要讓現代科學技藝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是我們教育人的使命所在。」泰山學院附屬中學校長秦潔新對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深有體會。
「雙喜臨門!兩位同學參加山東省創客大賽,兩個都是一等獎!」剛一邁進泰山學院附屬中學弘信學校的創客教室,就聽到校長蘇凡恭興奮地向大家報喜,原來初一五班的胡鑫睿同學精心設計的農田灌溉光照系統、初一四班的張智涵同學設計的疫情防控智能校服在全省創客大賽上雙雙摘得桂冠。兩位同學都是弘信學校創客空間創新小組的優秀學生,其中農田灌溉智能系統可以檢查土壤溼度和光照強度,當土壤溼度不足時會進行自動灌溉,當光照強度不足會自動補充光照,提高糧食等農作物的產量;而智能校服內置超聲波傳感器,在舵機帶動下可以全方位檢測前方的安全距離,如果安全距離小於一米的話,會第一時間報警提醒,確保校園疫情防控的有效性。
「弘信學校只有短短兩年的時間,但學生們的作品就能闖入全省大賽奪魁,這說明孩子們的潛能是無限的。如何創造恰當條件,挖掘學生無線潛能,培育他們廣博的愛好,是學校對老師們的迫切要求。」說起培養孩子的興趣,泰山學院附屬中學校長秦潔新的眼睛裡充滿了熱切的期望。
女教師帶著孩子「玩泥巴」
教師工作室是弘信學校發揮骨幹教師的模範帶動作用,開設特色校本課程的一大法寶,既有以齊魯名師蘇凡恭為代表的名師工作室,又有青年骨幹教師為代表的石雪老師陶藝和星空繪畫工作室,一時間特色工作室在弘信學校遍地開花,風頭無兩。
石雪是美術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來到弘信學校後,面對藝術課程單一的現狀,她以初生牛犢的無畏精神,利用專業知識,毅然創建了自己的陶藝工作室和星空繪畫工作室。工作室物品如何擺放能提高教室利用率?設備怎麼調試?文化氛圍如何營造才能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從零開始,用了近半年的時間,將工作室打造得精緻又舒適。《創意手工製作》《討「泥」開心》(陶藝)《只為你 剪世界》(剪紙)等藝術課程推出後,受到學生的大力追捧,「在學校也可以玩泥巴嘍」,「只用一把剪刀,廢紙片都能變成花兒」,孩子們興高採烈地上課,充滿激情地在泥巴、紙片、礦泉水瓶子、舊毛線等司空見慣的日用品上揮灑才情,天性得到了釋放,創意思維和環保意識在內心深處不斷成長。
機器人實驗、3D列印、衍紙藝術、家政實驗……這些只有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學校裡才會有的「高端」課程,如今在弘信學校裡成為「山裡娃」們觸手可及的教學「小點心」,隨時可以補充營養。「培養孩子們的學習力,讓學生擁有可持續的未來,是弘信學校的使命。」對於學生的未來,校長蘇凡恭說得斬釘截鐵。
一把剪刀手中翻飛一張紙片成就藝術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走進馮玉祥小學實踐課教室,只見一把剪刀,幾張紅紙,在一雙雙稚嫩的手中上下翻飛,頃刻之間就變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剪紙藝術作為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藝術形態豐富,文化內涵深厚,我們學校著力挖掘民族文化資產,將其打造成校本文化課程,以傳統民間剪紙藝術與小學美術教育的整合為切入點,進一步拓寬傳統剪紙審美文化和表現內容,構建適合學生的剪紙活動體系。」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剪紙藝術傳承人,校長劉偉娟每周都親自上課,手把手指導孩子們提高技藝,「剪紙不僅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了學生的藝術感覺和藝術氣質,更是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泰安市認真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在切實保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有效實施的同時,不斷挖掘優勢資源,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建構適合學生興趣和發展需求的校本課程體系,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促使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張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