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了解猶太人,就不了解世界".猶太民族是一個謎一般的民族,猶太人是一群謎一般的人物。
猶太人是一個小民族,這個民族的人口從來沒有超過二千萬人。這個數字在數億、數十億的世界人口中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這個小民族中卻湧現出與其人口比例極不相稱的許多對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的傳人。我們所熟知的馬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猶太裔人士,許多富有的商人、銀行、企業家也是猶太人。
猶太人取得如此不朽的成就,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崇尚知識和智慧,還有他們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
最大的財富是智慧:由猶太人賣銅的故事說起
《孟子·滕文公上》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意思是說:「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
據說,多年以前,有對父子被關進集中營,當時,猶太人所有的家當都被納粹沒收了。爸爸對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我們的腦袋,記住,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讓它大於二的方法。」
數百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父子倆憑意志力活下來。後來他們來到美國,白手起家,在休斯敦做起銅器生意。
有天,爸爸問兒子:「你知道一磅銅的價格多少錢嗎?」兒子很精確地回答:「三十五分錢。」爸爸說:「這不是我要的答案。整個德州的人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三十五分錢,你身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一磅銅是三塊五美元。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吧。」
許多年過去了,父親去世後,兒子一樣經營銅器生意。他不只把銅做成門把,也做成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和奧運獎牌,一磅銅曾被他賣到三千五百美元。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家銅器公司的董事長了。
他始終奉行著父親的教誨。真正使他「點石成金」的,是紐約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所造成的廢料招標,但因為紐約的垃圾處理環保規定非常嚴格,弄不好就會被起訴傾家蕩產,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投標。這位董事長聽說此事之後,立即飛往紐約,看著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當場與州政府籤了處理廢棄物的合約。
許多運輸公司等著看他笑話,都認為承包這個生意,吃力不討好。不過,猶太人立即著手組織進行廢料分類:把廢銅料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精彩的是,他一丁點廢料也不浪費,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稱之為「自由之塵」。幾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超過三百五十萬的美元現金。
有智慧的人可以「點石成金」,變廢為寶,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原來聽說過一個中國商人的真實的故事,很有啟發性:
有位老闆,從別人手裡接手了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超市,接手後他把這做超市進行了整修,劃分出來一些商鋪,進行出售,售後,超市的面積縮小到1700多平方米。他機會看的好,銷售店鋪獲得的收入基本可以與接手超市所付的轉讓店面費相當。原來超市經營者在超市開張前花了400多萬元買入了設備,以35萬元的低價轉讓給了他,他在將超市面積縮小的過程中,拆掉了部分的電梯等設備,獲得了30萬元。
最後算下來,他用5萬元買到了一座1700多平米的超市,其實這超市裡的冷庫等設備的價值已經超過了5萬元很多。
用腦去賺錢
猶太人認為賺錢是天經地義、最自然不過的事,如果能賺到的錢不賺,那簡直就是對錢犯了罪,要遭上帝懲罰,猶太商人賺錢強調以智取勝,用腦去賺錢,因為智慧是能賺到錢的智慧,也就是說,能賺錢方為真智慧。
掙錢術:擅長把機會變成財富
在猶太人的掙錢術中,有一條廣為人知的法則--即使1美元也要賺。
猶太人慣於採取「避實就虛,化整為零,積少成多」的戰略,最後戰勝強大的對手。同時,他們有極強的判斷能力。如果他們認為自己的合作夥伴在某方面有利於自己,能夠為自己帶來錢財。那麼,他們就可以堅定的耐心,等待對方轉變心情或者等待時機的到來。
投錢術:看準之後就把錢撒出去
每次生意都是初交,都要認真對待。在市場競爭中,猶太人的一切投錢決策思維,都是因「利」而驅使的。在相互爭「利」的商場,使生意人真正獲利的關鍵在於正確的決策,這就要求生意人應具備相應的素質。
投資這門學問晦澀艱深,不斷有人在這片商海裡折戩沉沙,可依舊有更多人嚮往找到武林秘籍,贏取財富人生。
成功的交易者只需要反覆做好兩件事
真正的交易者,只關心兩件事:
1、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對了怎麼做?
2、我買入後走勢證明我錯了又怎麼做?
未來的行情誰也無法精準預測,你唯一用到的東西就是一致性的交易規則,它讓你站在這場概率遊戲的大數一側。
盈利不是靠你預測行情的勝率來獲取的,而是依賴「你做錯的時候你儘可能少虧,你做對的時候你儘可能多賺」,這就是實戰家和分析師的最大差別。
你買入的目的不是為了虧錢,而是為了獲利且儘可能的獲利更多:
當走勢對你有利的時候,必須貪婪、讓利潤奔跑;當走勢對你不利的時候,停止幻想、要截斷虧損。
什麼時候大盤方向明朗?任何時候都不明朗!任何時候的行情都是拿自己的籌碼賭出來的,儘管很多朋友從來不認為自己在賭,那也只是認為概率大,算不上賭而已。
事實上,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怎麼走,交易就是下賭注,用確定的代價賭不確定的利潤,只不過當致命的風險來臨時遠離;當風險可控的時候,未來值得一睹。
交易大部分時候都是「計劃我的交易,交易我的計劃」:盤後去看走勢按規則確定怎樣做,交易時間做的就只是按規則去交易。
如果要在交易時間中的波動裡,考慮那些哪裡買進或賣出問題,相信很多時候,我同意也會讓自己不知所措。
我從來就不認為買進的具體點位在交易中佔據多大的作用,只有追求微利的買單才追求具體買入點位,非追求微利波段的交易過於注重具體買入點位,會得不償失,會損失更多的機會和利潤。
買入的具體點位不會是我交易的重點,我每天在盤後看看當天及之前的走勢,憑藉經驗判斷一個方向,找一個自以為合適的價格區,然後買入持有。
從來不會花很多精力去研究價格究竟會在幾角幾分止住,但卻有很多朋友強調,在他們的交易裡具體買入點位是多麼的重要。
如果精確的買點在你的交易中佔據了很關鍵的位置,如果你不是以追求微利波段的操作,那麼只能說明你根本不知道交易策略為何物,你甚至不理解行情走勢是怎麼產生的,更不知道你要操作的是什麼。
兩大買入技巧,做最穩健的交易
【突破頸線買入法】
頸線在多空雙方搏鬥中起到性命攸關的作用。不管是反轉形態,還是整理形態,都以頸線的有效突破作為研判後市走向的依據。股價要繼續上漲,必須要有效突破頸線位。為了驗證突破的有效性,在突破之後往往會出現回踩頸線位支撐的動作。不管是突破還是回踩頸線位,往往都孕育了短線投資機會。
頸線的重要性
頸線是股票市場的技術分析中,對價格波動趨勢線關鍵位置的一種形象說法。以頭肩底形態為例,取左肩高點與右肩高點的連線,向左右延伸出去,形成一條趨勢平緩的線。頸線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一條多空雙方的分界線。
當股價上漲時,若能有效突破頸線,意味著多頭佔據力量,股價會沿著慣性上攻;反之,當股價下跌時,若空頭擊穿頸線,意味著多頭潰不成軍,股價進入下跌階段中。頸線在多空雙方搏鬥中起到性命攸關的作用,所以,頸線又被稱為股市的「生命線」。
然而,當指數或股價往上突破頸線時,頸線位的壓力作用是不可小視的。來自前期套牢盤及近期獲利盤的雙重壓力,若股價不能輕鬆突破這一成交密集區,不但會引起前期套牢盤鬆動,還促使近期獲利資金出現恐慌性拋壓盤,繼而刺激股價回落。
案例解析
案例:晨鳴紙業
晨鳴紙業經過前期持續下跌,風險得到極大釋放,自創出10.68元新低後,下跌趨勢有所減緩,賣壓減少,股價止跌反彈,但在頸線附近遇阻回調,股價再度回撤,可股價並未跌破10.68元新低。
同時,資金呈現溫和放量,表明有資金介入抄底,做多動能逐步增強,股價再度上攻,並一舉突破頸線壓力。由之前強壓力轉化成強支撐,這就是第一個買點。隨著股價上攻到前期平臺,上方套牢盤壓力較大,資金分歧隨之加大,股價開始出現回調,但並未擊穿頸線支撐。股價回踩確認頸線支撐後,再度上攻。這是第二個買點。
案例:北京君正
北京君正連續跳空低開,恐慌性拋壓盤快速擊穿前高頸線,股價快速下跌,這是短期賣點。股價隨後經過多次震蕩鞏固,逐步消化上方套牢盤壓力,並構築雙重底部支撐後,主力再度上攻,試探前高上方拋壓,遇阻回落,再次形成賣點。於是,股價隨之回落到強支撐區域整理後,再度反彈上攻,並一舉突破前高頸線,形成短期買點。然而,股價隨後回踩確認前高頸線支撐後,三度上攻並創出48.4元新高,又再次形成買點。
【上升旗形買入法】
上升旗形基本圖形
上升旗形通常出現在個股有一段比較明顯的上升趨勢之後,股價走出一段震蕩向下的下跌行情。將這段下跌走勢中反彈的高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形成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上邊線;將下跌走勢中股價回落的低點也用直線連接起來,形成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下邊線。
上升旗形圖形中的上邊線和下邊線幾乎保持平行的關係,整段調整行情呈現由左向右下方傾斜的平行四邊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而股價前期的上升階段就是這面旗幟的 旗杆部分。上升旗形形態完成後股價將繼續維持原來的趨勢,也就是說一旦旗形整理結束,股價向上突破的概率更大,將會出現一段繼續往上攀升的行情。
市場含義
上升旗形的形成原因是股價上升到一定階段,獲利籌碼太多,這種情況下主力繼續拉升股價就會面對前期獲利盤不斷出逃的問題,上行壓力過大。此時主力必然要採取震蕩洗盤的動作,而上升旗形正好適應了主力洗盤的需要。
通過一小段下跌走勢,前期的獲利盤紛紛出逃,而繼續看好後市的投資者在股價相對高位買入,市場上的獲利籌碼比例明顯縮小,而平均持股成本又明顯上升。由於市場上大部分籌碼的建倉成本變高了,處於被套牢狀態,所以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大量籌碼出逃的問題,拋盤壓力解除,主力就可以輕裝上陣繼續推動股價的上行。
研判技巧
上升旗形通常出現在明顯的多頭行情中,移動平均線中短期均線居上,往下依次為中期均線、長期均線,均線系統呈現明顯的多頭排列狀態。上升旗形形成之前,股價通常已經有了一段相當大的漲幅。一般情況下前期股價漲幅至少在30%以上,而一些走勢較為強勁的牛股在出現上升旗形調整之前,漲幅能達到50%以上。
在旗形整理形態中,股價的高點和低點依次下移,但股價旗形區域的上下幅度相對較小,從圖形上看上升旗形的上邊線和下邊線之間的距離不會很大。從時間周期上看,上升旗形整理的持續時間不能太長。如果太長,容易導致人氣渙散,那麼上升旗形保持上升趨勢的能力和力度就會下降。一般旗形的整理時間大約在5-10天左右,即使是盤子比較大的個股,整個旗形形成的時間最好也不要超過4周。
上升旗形的上邊線和下邊線分別是旗形整理過程中的阻力線和支撐線,股價在阻力線和支撐線之間來回震蕩過程中,成交量逐漸遞減,而股價向上突破時需要成交量放大的配合。整體上看,上升旗形整理形態在旗形形成之前和被突破之後,成交量通常都比較大。在旗形形成過程中,成交量從左到右逐漸減少。
當股價放量突破上升旗形的上邊阻力線並且站穩,被視為是上升旗形的有效突破。理論上,上升旗形被股價有效突破之後再次上漲的高度等於旗形形態出現之前的股價上漲高度,也就是說旗杆部分的高度很可能就是上升旗形有效突破之後的理論漲幅。
操作技巧
對於持股的小夥伴來說在上升旗形整理過程中要捂住籌碼,密切注意形態的變化,只要股價不是有效跌破旗形形態的下邊支撐線,調整時間也不是太長,就不用急於賣出股票。
對於持幣的小夥伴來說要時刻關心股價的突破方向,一旦發現股價整理後往上突破,就可以考慮及時跟進做多。股價有效突破上升旗形的上邊線被視為是第一買點,如果之後股價出現小幅回調,隨後得到上升旗形上邊線的有效支撐,股價再次反轉向上,被視為是上升旗形被突破之後的第二買點。
投資中,還要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即複利、損失控制和資本保全、資金管理、情緒逆向選擇。
一、關於複利
複利表給渴望財富增值的投資者帶來很大的信心與動力,複利概念簡單易被理解、但也非常容易被「過度」或「選擇性偏向」的使用。
1、複利在正負兩個方面的威力都被低估:
(1)正複利(持續贏利)增長財富的威力被人們「想當然」、「自以為是」的「常識」所大大低估;
(2)負複利(持續虧損或較大虧損)毀滅財富的威力也被人們「想當然」、「自以為是」的「常識」所大大低估。
2、複利也是個被濫用最多的概念之一:絕大多數複利表中的假設增長率都是「正」數,這就是複利概念被濫用的根源所在:假設增長率不能反映現實狀態!不要說持續的30%難以為續、就是持續的15%也非常困難,特別在股票市場贏虧相間是常態,對複利的正確理解需要還原接近實際的「假設增長率」。在牛市中很多人將複利表的計算收益率定為30%甚至50%,這是典型的不理性樂觀的表現,任何時候超高的收益率都不可能具有持續性,這種統計只能誤導自己。在長期的投資過程中,一定不要忽視某些年度虧損(特別是類似崩潰的巨虧)對總體收益率或平均收益率的打擊,況且在在長期的投資過程中熊市總是會必然出現的。
負複利會成為增長的巨大吞噬力量。故更容易理解大師們成功投資的原則:
(1)第一條:儘量不要虧損(特別是大虧損);
(2)第二條:不要忘記第一條。
就長期投資而言儘量避免巨額虧損比高增長對最終投資結果的影響更大。
二、損失控制和資本保全
既然在長期的投資過程中,股市的調整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大熊市也是不可避免的,但熊市何時來?熊市的跨度多長?程度多深?諸如此類不可預測的因素,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如何最大程度的保全我們的牛市成果?保全我們的資本?只有採用止損策略。
止損分兩個層面:
第一,在投資前,就要嚴格評估投資大環境,即大市所處的階段,是系統低估、不高也不低還是高估?屬於哪個階段?
第二、對系統低估的階段,對買入行為留有足夠的安全空間情況下,不需要運用止損策略。除低估階段以外的另兩個階段,必須要採用止損策略,這是防範損失擴大、保全資本的唯一途徑。換個角度,也可把止損成本當作構建投資組合所支付的保險費,在構建投資組合前,就將其計入成本,這樣在真正達到止損條件時,執行起來會更容易消除情緒化的影響。
止損還分個股層面和整個組合總市值層面把握,後者更為重要,應該根據股市發展的不同階段,隨著整個組合市值的不斷提高,動態調整總組合止損值。不管發生何種止損,止損後,都應該系統的反思總結該筆投資的得失。尤其是發生總市值止損,就應該認真評估當期的系統性風險了,應該讓自己和資金都休息一段時間!避免發生總市值止損的有效途徑是堅持以倉位控制為核心的資金管理。
三、資金管理
1、資金管理也是投資藝術的核心之一、其重要性可能僅僅次於安全邊際,很多人把股市賠錢的原因歸結於選錯股或選錯時,其實就長期投資而言股市賠錢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倒金字塔式的資金投入:
(1)熊市時控制投入或減少投入:這縮減了從熊到牛的收益;
(2)牛市時增加投入或借錢也要投入:這放大了從牛到熊的損失。
在長期的投資過程中幾個來回下來市場指數就成了大多數人(包括所謂的投資精英)難以戰勝的目標,2005-2008年的中國A股演繹了這個循環的完整版本。
2、從資金管理的角度能夠符合邏輯的推導出股市「一贏二平七虧」的必然性:正是「底部低(輕倉)、頭部高(重倉)」的倒金字塔式的資金分布結構揭示了市場的加權成本位於均價之上,多數人虧錢是必然的結果。2008年的A股市場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察驗證的契機:比如一個投資人在1500點入場,當市場暴漲到6000點又回到1500點時,對這個投資人而言只是損失利潤(與時間)並未傷及本金,但實際情況可能是投資人會在1500-3000點增加投入,那麼當指數回到起點時,―在1500點之上增加的所有投入都將遭受虧損,增加投入的點位越高蒙受的虧損越大,當終點回到起點的時候很多事情已發生改變,觀察市場這其實是大概率事件,看看所謂的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資產膨脹(增加投入最多)的時候正是牛市的高潮階段,所以大多數人虧錢也必然是個大概率事件。
3、對「資金管理」的思考非常有助於指導我們的實際操作,就一個完整的牛熊大循環而言贏家之策是要在熊市積累股票、在牛市積累現金或類現金,越是熊市越要留在市場、越要保持關注度與參與度。這些與普通的認識是逆向的。而要在市場長期做「贏族」,從戰略的高度,就必須在投資情緒上逆眾!
現金和股票的比例轉換控制,是投資的精髓!它反映了投資的心胸視野和和對人性、對市場的把握。
四、投資情緒的逆向選擇
人是有感情的,而且天生具有從眾性,尤其在股票市場表現最為明顯,這也是股市中趨勢派的主要思想,即大市越過什麼什麼線,就可以買入,拉升就可以跟進,跌破什麼什麼線就賣出,等等。從理論上說,趨勢操作也確實可以構建自身的盈利模式但有個前提,就是必須在投資前就強制性建立止損止贏紀律,必須無條件的執行!但問題是絕大多數人做不到投資的紀律性!做不到毫無情感的止損止贏!
如此一來,同樣一隻股票,如果在大家都恐慌時紛紛賣出所造成的低價區買入,從成本上就已經遠遠勝過了在大家都狂熱時大力搶購導致股價處於高位區的人了。這樣最簡單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遵從呢?大概只有股票史上的唯「一贏族」了。
從大的方面看,市場狂熱時,是增加現金比的必然選擇;市場冷清時是增加股票持倉的時候。
從投資情緒方面看,在大多時候,和大多數人對著幹是不錯的選擇!
「科氏雞蛋」的左半側,可以順趨勢持倉,進入右半側的右肩、右腰應該持現,右下部又可以慢慢選擇好股票逐步買入了。而貫穿始終的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