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武器沙漏 2020-08-14 13:17:09
本文列舉了作者心中的世界現役10佳戰鬥機,歡迎討論 : )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米格 35(俄羅斯)
北約代號:支點-F
基本信息
類型——多功能戰鬥機
首飛——2007年2月7日
服役——2019年
設計——俄羅斯米格航空器集團
衍生自
米格-29戰鬥機和米格-29M戰鬥機
戰機數據
長度——17.32米
翼展——12米
空重——11噸
正常起飛重量——17.5噸
發動機——2具克裡莫夫RD-33MK(RD-133)渦扇發動機,有向量推力選項
推力——單具最大推力 53.0千牛/單具後燃最大推力 88.3千牛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2.25馬赫
巡航速度——0.95馬赫
爬升率——330米/秒
最大升限——17500米
最大航程——2000公裡(掛載三個副油箱時,3100公裡)
推重比—— 1.03
最大過載—— +9.0 G
滑跑距離
起飛——約240米
著陸——約600米
武器裝備
機炮——一門GSh-30-1機炮(備彈150發)
9枚掛載點(8×翼下,1×中線)
火箭 ——
·S-5航空火箭彈
·S-8航空火箭彈
·S-13航空火箭彈
·S-24航空火箭彈 等
飛彈 ——
·R-60短程空對空飛彈
·R-27中程空對空飛彈
·R-73短程空對空飛彈
·R-77中程空對空飛彈
·Kh-31A、K-31P反艦飛彈
·Kh-35反艦飛彈
·Kh-29T、Kh-29L空對面飛彈
·Kh-59空對面飛彈 等
炸彈——
KAB-500L/T 500kg雷射導引炸彈
ZAB-500油氣炸彈等
米格-35 是俄羅斯第四代多用途戰鬥機,集合了米高揚近乎所有的先進技術,該機的各項性能都有著上佳的表現,擁有與西方國家四代機不相上下的航電系統,搭載了先進的雷達預警系統,可以針對來自地面和空中的威脅提前向駕駛員發出預警,米格-35的機體採用了一定的隱身材料,具備一定的雷達隱身性能,與米格-29相比,米格-35的發動機性能更為優秀,更加省油而且動力更佳,這意味著米格-35的載彈量得到了增強,機動性和續航裡程也獲得提升。米格-35的外型與米格-29並沒有十分明顯的差異,但是如果從駕駛員座艙來看,則可以明顯感受到米格-35的現代化程度明顯高於米格-29,米格-35採用了與蘇-57相同的全景式機艙,使用液晶面板代替了傳統的指針儀表,各項飛行和作戰信息更加一目了然。
米格-35採用了克裡莫夫設計局研發的RD-33OVT發動機,其發動機噴口可以在正常飛行和加力飛行時做到任意方向的轉動,這使得米格-35在各種飛行速度下都可以保證良好的機動性能。
目前,米格-35的主要衍生型號有 米格-35 單座版,米格-35D 雙座版, 米格-35S 單座版 以及米格-35UB 雙座版。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F-16(美國)
戰隼
基本信息
類型——第四代多用途戰機
乘員——
1人(A型/C型/E型)
2人(B型/D型/F型)
首飛——1974年
服役——1978年8月17日
生產——
通用動力公司
洛克希德馬丁(美國,原廠)
土耳其航空產業(授權生產,土耳其)
福克(授權生產,荷蘭)
SABCA(授權生產,比利時)
Terma A/S(授權生產,丹麥)
康斯堡國防與航太及其他(授權生產,挪威)
韓國航太工業公司(授權生產,韓國)
衍生機型——
F-16XL
F-16 VISTA
F-CK-1
三菱重工F-2戰鬥機
戰機數據
長度——15.06米
翼展——9.96米
高度——4.88米
空重——8,570 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12噸
最大起飛重量 ——19.2噸
引擎——
F-16A/B(批次 1/5/10/15)
普惠 F100-PW-200渦輪扇引擎
批次 15OCU/20:
普惠 F100-PW-220渦輪扇引擎
F-16C/D:
批次 25/32/42:
普惠 F100-PW-220E渦輪扇引擎
批次 30/40:
通用電氣 F110-GE-100渦輪扇引擎
批次 50/70:
通用電氣 F110-GE-129渦輪扇引擎
批次 52/72:
普惠 F100-PW-229渦輪扇引擎
F-16E/F:
批次 60:
通用電氣 F110-GE-132渦輪扇引擎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2.05馬赫
巡航速度—— 0.95馬赫
爬升率—— 15,240米/分鐘
最大升限—— 18,300米
最大航程——
約2556千米(攜帶保型油箱與三個外掛副油箱)
推重比 ——1.095
最大過載—— 9.0 G
武器裝備
機炮—— 1門M61A2火神式20毫米機炮
六個翼下掛點、一個機身中線掛點,總外掛可達7,700千克
火箭——
4x LAU-61/LAU-68火箭莢艙(每個含19x/7x Hydra 70毫米火箭彈或APKWS II導引火箭)
4x LAU-5003火箭莢艙(每個含19x CRV7 70毫米火箭彈)
4x LAU-10火箭莢艙(每個含4x 127毫米祖尼火箭)
飛彈 ——
空對空飛彈:
AIM-7「麻雀」中程空對空飛彈
AIM-120「AMRAAM」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
巨蟒四型飛彈
巨蟒五型飛彈
空對地飛彈:
AGM-65小牛飛彈
AGM-88飛彈
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飛彈
反艦飛彈:
AGM-84魚叉反艦飛彈
AGM-119企鵝反艦飛彈
炸彈
Mk 80系列低阻力自由落體航空炸彈
「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GBU-39小直徑炸彈
AGM-154聯合戰區外武器
B-61戰術核子彈
B83核彈
F-16 戰隼 是一款制空型輕型戰鬥機,設計初衷是輔助F-15戰鬥機 形成高低搭配,現以演化成為第四代多功能戰鬥機,F-16 是第四代戰機中產量最高的機型之一,在國際市場非常成功,衍生出非常多了版本,其中F-16E/F和F-16V的性能已經達到四代半戰機的水準。F-16的許多設計理念吸取了美軍在越南戰場的經驗,突出了戰機的超視距攻擊能力,是美國第一款過載超過9G的戰鬥機。
F-16的誕生有一定程度是因為美軍在越南戰場所使用的F-4戰機表現糟糕,由於F-4的表現無法滿足需要,所以先催生了F-15,然而F-15的體型過大,成本太高,進而又產生對輕型高機動戰機的需求,於是F-16誕生了,F-16項目最初並沒有得到美國空軍的太大支持,相反還有非常多的反對意見,然而F-16誕生之後,卻迅速獲得了各方的認可,並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的搶購機型。
F-16有著非常優秀的實戰表現,雖然這是一款1974年首飛的機型,但目前仍是許多國家的主力,美國空軍預計將使用F-35全面替代F-16,但這還需要一定的過程,而對無法大規模裝備F-35的國家而言,現有的F-16及其升級型號仍然會是空軍的戰鬥主力。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陣風(法國)
RAFALE 陣風
基本信息
類型——多用途戰機
乘員——1 / 2
首飛——
1986年7月4日(陣風-A )
1991年5月19日(陣風-C)
服役——2001年5月18日
設計——達索航太
衍生自——
歐洲聯合戰鬥機(ECF)項目
幻影4000戰鬥機
戰機數據
長度——15.27米
翼展——10.80米
高度——5.34米
空重——
陣風-B: 10.3噸
陣風-C: 9.85噸
陣風-M: 10.6噸
正常起飛重量——15噸
最大起飛重量——24.5噸
引擎——2臺斯奈克瑪M88-2渦輪扇引擎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1.8馬赫
巡航速度——0.95馬赫
爬升率——285米/秒
最大升限——15,235米
最大航程——約3,400公裡(配備三個5,700升副油箱)
作戰半徑——約1,852公裡
推重比——0.988
最大過載——+9.0G / -3.6G
武器裝備
機炮——1門30毫米 GIAT 30機炮
火箭——2具Matra JL-100火箭 艙,每具最多可攜帶18枝68毫米火箭彈SNEB航空火箭彈
飛彈——
短程空對空飛彈:
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 或
R.550魔術2空對空飛彈
中程空對空武器:
超級530D空對空飛彈
MBDA MICA IR/RF雲母中/短程空對空飛彈
流星主動雷達導引超視距空對空飛彈
對海:
AM-39飛魚反艦飛彈
對地:
AS-30短程空對地飛彈
ASMP-A中程空對地飛彈
阿帕契飛彈
暴風影巡航飛彈
SBU-38/54/64 AASM-Hammer精確導引炸彈
炸彈——共載重9,500公斤(20,900磅)
空軍型 陣風B/C: 掛載點14個
海軍/艦載型 陣風M: 掛載點13個
BL 5系列通用炸彈
Mk 82低阻力通用炸彈等
陣風戰鬥機是一款雙引擎三角翼多用途戰鬥機,法國軍方預計以陣風戰鬥機作為法國海軍和空軍的下一代主力戰鬥機型,陣風戰鬥機具備多種型號以適應不同軍種的需求,陣風戰機的機身採用了高技術含量的複合材料,使用的計算機輔助系統令戰機的數位化水平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陣風戰機的三角翼機身設計具備高機動性的先天優勢,又有著非常優秀的低速可控性,陣風戰機的低速降落速度可以控制在213km/h,這樣的速度非常有利於在大型艦艇上的起降。
陣風戰機具備一定的隱身效果,出來 機體和機身材料上的設計外,陣風還擁有一套電子戰系統用於發射訊號抵消一定的雷達波,但實際效果未知。陣風戰機的座艙設計非常現代化,甚至加入了語音控制功能,但處於安全考慮,許多關鍵指令並不能語音操控。
陣風戰機的座艙艙蓋由左往右開,駕駛員必須從左面登機,法國的飛機有時候和法國的汽車一樣,許多細節之處體現著法國人獨有的設計理念。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颱風(歐洲)
又稱為 EF-2000
戰機數據
類型——多用途戰機
乘員——1 / 2
首飛——1994年3月27日
服役——2003年8月4日
設計——歐洲聯盟歐洲戰機公司
衍生自——歐洲聯合戰鬥機(ECF)項目和英國宇航「英國航太實驗機計劃」(EAP)
技術數據
長度——15.96米
翼展——10.95米
高度——5.28米
空重——11噸
正常起飛重量——16噸
最大起飛重量——23.5噸
發動機——2臺EuroJetEJ200渦輪扇發動機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2.0馬赫
爬升率——318米/秒
實用升限——19,812米
最大航程——約3,790公裡(配備三個副油箱)
最大作戰半徑——約1,389公裡
推重比——1.15
最大過載——+9.0G / -3.0G
武器裝備
機炮——1門27毫米 毛瑟BK-27機炮
火箭——2具Matra JL-100火箭 艙
飛彈——
短程空對空飛彈:
AIM-9響尾蛇短程空對空飛彈
AIM-132先進短程空對空飛彈
IRIS-T短程空對空飛彈
中程空對空武器:
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
流星主動雷達導引超視距空對空飛彈
對海:
AM-39飛魚反艦飛彈
對地:
AGM-65「小牛」近程空對地飛彈
AGM-88高速反輻射飛彈
硫磺石空對地飛彈
金牛座KEPD 350長程空對地飛彈
SPEAR 3 空對地飛彈
暴風影巡航飛彈
炸彈——掛載點13個,共載重9,000公斤
鋪路石系列雷射制導炸彈
Mk 82低阻力通用炸彈
聯合直接攻擊炸彈(JDAM)
GBU-39小直徑炸彈等
颱風戰鬥機源自歐洲聯合戰機計劃,法國本來也在該計劃之中,後來分歧太大,自己去研究了陣風戰鬥機,颱風戰鬥機有四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生產一部分,最後再組裝到一起。目前裝備颱風戰鬥機的國家主要有:奧地利、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和一些中東國家。颱風戰鬥機的總體來說是一款比較先進的多用途戰鬥機,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機艙內的操作和顯示系統非常先進,並加入了語音控制系統,颱風戰機被認為性能與蘇-35和陣風相近,英國防衛評估室則認為颱風的戰力要高於二者,甚至僅次於美軍的F-22,美國空軍人士曾駁斥到颱風與F-22根本沒有可比性。
颱風戰鬥機是世界上少數可以做到不開後燃器的條件下實現超音速巡航的戰鬥機,颱風戰機的機身複合材料的使用度很高,超過70%的複合材料使用率使得機身的重量得到大幅的的減輕,颱風再強調對空機動性的同時,亦具備一定的對地打擊能力,即空對地的轟炸能力。
2017年一架沙特颱風戰機可能被胡塞武裝的地對空飛彈擊落,但沙特方面稱是因為機械故障。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蘇-35(俄羅斯)
北約代號:側位-E
戰機數據
類型——多功能戰鬥機、空優戰鬥機
首飛——
1988年6月28日(蘇-27M / T10-24)
2008年2月19日(蘇-35S)
服役——2014年2月12日
設計——蘇霍伊設計局
衍生自——蘇-27戰鬥機
衍生機型——
蘇-35UB - 雙座型 / 教練型
蘇-35BM/Su-35S - 2008年首飛的大幅改進型
蘇-37戰鬥機
蘇-57戰鬥機
技術數據
長度——22.20米
翼展——15.15米
空重——17.5噸
正常起飛重量——25.7噸
最大起飛重量——34噸
發動機——
2具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 AL-35F後燃渦輪扇發動機(蘇-27M)
2具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 AL-41F1(117S)三維向量渦輪扇發動機(蘇-35S)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2.00馬赫
巡航速度——0.95馬赫
爬升率——230米/秒
實用升限——18,000米
最大航程——4,000公裡
推重比——1.0
武器裝備
機炮——一門GSh-30-1機炮
火箭——
S-5航空火箭彈
S-8航空火箭彈
S-13航空火箭彈
S-24航空火箭彈 等
飛彈——12個武器掛點,可掛總重8,000公斤
R-60短程空對空飛彈
R-27中程空對空飛彈
R-73短程空對空飛彈
R-77中程空對空飛彈
Kh-15A中程空對艦飛彈
Kh-29T/L雷射導引對地飛彈
Kh-31中程空對艦飛彈
Kh-55空射巡航飛彈
Kh-59ME空對地飛彈 等
蘇-35屬於四代半機型,是一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可執行遠程打擊任務,衍生自蘇-27系列。蘇-35戰鬥機相比於蘇-27有著更大的機翼,更大的機鼻和更大的機身,機體採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使用的發動機性能也更加強勁,蘇-35的主要衍生版本有 蘇-35 單座版,蘇-35 UB 雙座版/教練機,蘇-35BM/蘇-35S,蘇-35SK 出口版(我軍已裝備蘇-35戰機)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F/A-18系列 (美國)
圖中為F/A-18F 超級大黃蜂(雙座版)
戰機數據
類型——多用途戰機/攻擊機
乘員——
F/A-18A/C/E:1人
F/A-18B/D/F/G:2人
首飛——1978年11月18日
服役——1983年1月7日
生產——麥道/波音/諾斯洛普公司
衍生自——YF-17原型戰鬥機
衍生機型——
F/A-18E/F超級大黃蜂
EA-18G咆哮者電子作戰機
技術數據
長度——
17.1米(A/B/C/D)
18.31米(E/F)
翼展——
展開:1.43米
收折:8.38米,13.62米(E/F)
空重——11,200公斤,14,552公斤(E/F)
正常起飛重量——16,85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23,400公斤,29,937公斤(E/F)
發動機——
A/B/C/D型:2具通用電氣F404渦輪風扇發動機
E/F/G型:2具通用電氣F414渦輪風扇發動機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1.8馬赫
巡航速度——0.95馬赫
爬升率——254米/秒
最大升限——15,000米
最大航程——3,330公裡
作戰半徑——537公裡
推重比——>0.95
武器裝備
機炮——1門M61A2 20毫米火神炮
飛彈——
對空:AIM-7、AIM-9、AIM-120
對地:AGM-62、AGM-65、B-61、AGM-158、AGM-154
對艦:AGM-84、AGM-158C
反雷達:AGM-88
炸彈 GBU-10、GBU-12、GBU-16
GBU-24、CBU-59、Mk-80
F/A-18戰鬥機是美國第一款同時擁有戰鬥機和攻擊機屬性的軍用機型,,F/A-18是一款非常適合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可以執行全天候的對空和對地作戰任務,F/A-18E/F 超級大黃蜂 是美國海軍現役的主力艦載機型。
F/A-18 E/F超級大黃蜂包括兩款機型,一款是 F/A-18 E 單座版,另一款是F/A-18F 雙座版,兩款機型經過全面的重新設計,整體機身擴大了約30%,裝備有新型的發動機,超級大黃蜂是一款重型戰鬥機,之前的F/A-18 系列為中型戰鬥機。
F/A-18 E/F的最大革新在於雷達反射面積的減少,雖然不能做到完全隱身,但能夠有效延長對方對自身的探測距離,增加識別的難度,F/A-18E/F的武器掛點和載量也得到提升,大幅提高了作戰時間和火力強度,F/A-18E/F 還能執行簡易的空中加油項目。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蘇-57 (俄羅斯)
蘇霍伊內部稱 T-50
戰機數據
類型——第五代隱形多功能戰鬥機
首飛——2010年
服役——2020年(計劃)
設計——蘇霍伊設計局
技術數據
長度——20.1米
翼展——14.1米
空重——18噸
正常起飛重量——25噸
最大起飛重量——35噸
引擎——
2具土星AL-41F1A,三維向量噴口渦輪風扇引擎/
2具土星AL-41F3/FU,三維向量噴口渦輪風扇引擎(開發中)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2.0馬赫以上
巡航速度——1.6馬赫
爬升率——350米/秒
實用升限——20,000米
最大航程——3,500公裡
最大過載——+9.0G
武器裝備
機炮——一門GSh-30-1機炮,裝彈150發
火箭——
S-5航空火箭彈
S-8航空火箭彈
S-13航空火箭彈
S-24航空火箭彈 等等
飛彈——掛載能力:內部6個掛架,外部6個掛架
R-27中程空對空飛彈
R-73/ K-74M2(izdeliye 760)短程空對空飛彈
R-77M中程空對空飛彈
Kh-15A中程空對艦飛彈
Kh-29T/L雷射導引對地飛彈
Kh-31中程空對艦飛彈
Kh-35中程空對艦飛彈
Kh-38/Kh-38M 主動雷達空對面飛彈
Kh-55空射巡航飛彈
Kh-58UShKE反輻射飛彈
Kh-59ME空對地飛彈 等等
炸彈——KAB-500KR/500L,KAB-1500KR,FAB-500T,FAB-250-270等航空炸彈
蘇-57是俄羅斯空軍的首款隱身戰機,設計目標是達到超音速巡航、機體隱身性能高、具備對地、對空和對海作戰能力,俄羅斯計劃使用蘇-57逐步取代現有的米格-29和蘇-27等第四代戰鬥機,由於資金和技術限制,在蘇-57正式推出前,許多為蘇-57研發的技術和產品應用在了蘇-27身上,成為了蘇-35S,蘇-35S可以算是蘇-57的過渡機型。
儘管蘇-57的各項技術已經沒有了特別大的難點,但是由於當時俄羅斯軍方給的經費實在有限,導致這款戰機的問世一拖再拖,蘇-57原定於2007年試飛,由於技術原因未能實現,2010年首飛成功,2011年第二架原型機試飛,2012年第三架和第四架原型機試飛,2013年第五架原型機試飛,2016年第六架原型機試飛,2018年2架蘇-57奔赴敘利亞戰場進行實戰檢測。
蘇-57的許多技術數據處於保密狀態,但普遍認為蘇-57的各項指標滿足第五代戰機的各項需求,俄羅總統普京曾表示,俄羅斯要在2028年之前擁有3各航空團的蘇-57戰機。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殲-20(中國)
官方代號:威龍
戰機數據
類型——第五代戰鬥機
代號——威龍
乘員——1人
首飛——2011年1月11日12點50分
服役——2017年3月10日
設計——成都飛機工業集團
技術數據
長度——20.3米
翼展——12.88米
空重——19,391千克
負載重量——11噸以上
正常起飛重量——32噸左右
發動機——
AL-31F×2(原型機)
WS-10×2(過渡型)
WS-15×2(開發中)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2.5馬赫(估計)
巡航速度——1.84馬赫 (估計)
實用升限——20,000米
作戰半徑——大於2,000千米
最大過載—— -3G/>9G
武器裝備
飛彈
霹靂-10近距空空飛彈
霹靂-15遠距空空飛彈
霹靂-21遠距空空多脈衝飛彈等
殲-20是一款雙發單座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2016年首度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展上亮相,殲-20是繼F-22和F-35之後,世界第三款進入量產的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採用鴨翼垂尾布局和DSI進氣道,擁有低可探測性的多項設計,機身的複合材料使用率很高,並採用了大量先進的現代化電子控制系統,殲-20的座艙蓋採用了一體化整體設計,我國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具備這項技術的國家,殲-20的設計布局上並沒有採用F-22和蘇-57的設計,而是採用了更適合我國發展理念的鴨式氣動力布局,這種布局使得飛機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更好,同時具備高速飛行的穩定性。
殲-20的新一代發動機製造工藝已經取得了相當的進展,相信在不久之後既可以裝備更新型號的發動機。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F-35(美國)
閃電II
戰機數據
類型——第五代隱身多用途戰鬥機
乘員——1人
首飛——2006年12月15日
服役——
2015年7月31日(海軍陸戰隊F-35B)
2016年8月2日(空軍F-35A)
2019年2月28日(海軍F-35C)
生產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衍生自 聯合攻擊戰鬥機計劃
X-35驗證機
技術數據
長度——
A型:15.4米
B型:15.4米
C型:15.5米
翼展——
A型:10.7米
B型:10.7米
C型:13.1米
翼面積——
A型:42.7平方米
B型:42.7平方米
C型:62.1平方米
空重——
A型:13199千克
B型:14715千克
C型:15686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
A型:22470千克
B型:21770千克
C型:259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A型:31800千克
B型:27200千克
C型:31800千克
發動機——
A型:一具普惠F135-PW-100
B型:一具普惠F135-PW-600渦輪風扇引擎和一具勞斯萊斯的升力系統
C型:一具普惠F135-PW-400渦輪扇發動機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1.6馬赫
巡航速度——1.0馬赫
最大升限——18,300米
最大航程——
A型:大於2,220千米
B型:大於1,670千米
C型:大於2,220千米
作戰半徑——
A型:1,239千米
B型:935千米
C型:1,240千米
推重比——
A型:0.87
B型:0.9
C型:0.75
最大過載——
A型:9.0 G
B型:7.5 G
C型:7.5 G
武器裝備
機炮——1具GAU-22/A平衡者機炮 25毫米機炮
飛彈——
空對空飛彈:
AIM-120「AMRAAM」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IM-9X「超級響尾蛇」
AIM-132「ASRAAM」先進近距離空對空飛彈、歐洲「流星」飛彈
空對地飛彈:「JASSM」聯合空對地遠距攻擊飛彈、GBU-39小直徑炸彈
炸彈——「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SOW」聯合遠距攻擊武器、B-61戰術核子彈
F-35是一款單座單發的第五代隱身多功能戰鬥機,其設計初衷是用於防空攔截、火力支援和對地打擊/轟炸等目的,F-35有三個主要的衍生版本:F-35A 傳統起降模式,F-35B 垂直起降模式,F-35C 航空母艦艦載機。
美國五角大樓在年度報告中指出F-35存在十餘個比較嚴重的瑕疵,包括機炮打不準,表面龜裂等等。
F-35計劃將會是美國及其盟友在21世紀的主力戰機,美國預計裝備2456架F-35,用於替代現有的F-16系列,F/A-18系列等等,如果加上海外訂單,F-35的總產量估計達到3200架。F-35戰機會按照各國的參與程度(投入資金的多數等因素)進行採購量的配比,美國的數量和優先級為最高,其次是英國,英國是該計劃的唯一一個 一級 合伙人,二級 合伙人 包括 加拿大和荷蘭,三級 合伙人 包括 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亞、挪威、丹麥,以色列和新加坡屬於安全合作成員。
F-35事故:
2019年,一架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35A在夜間訓練時從雷達消失,後發現在低空飛行時高速撞擊海面和損毀。
2019年,美國一架F-35B造鳥類撞擊,發動機嚴重損壞,機體隱身塗層破損。
等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排名不分先後)圖中數字僅代表序號
F-22(美國)
猛禽
戰機數據
類型——第五代隱形制空戰鬥機
乘員——1人
首飛——1997年9月7日
服役——2005年12月15日
生產——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
衍生機型——X-44、FB-22、F-35
技術數據
長度——18.92米
翼展——13.56米
空重——19,700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29.41噸
最大起飛重量——38噸
引擎——2具普惠公司F119-PW-100渦扇引擎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2.25馬赫,實際速度不詳
巡航速度——1.82馬赫
最大升限——20,000米
最大航程——3,220公裡
作戰半徑——851公裡
推重比——1.08
最大過載—— -3G/10G
武器裝備
機炮——1門M61A2 20毫米火神炮
飛彈——
對空:2枚AIM-9X,6枚AIM-120C/D
對地:2枚JDAM,2枚AGM-154,8枚GBU-39 SDB
炸彈 ——
GBU-10、GBU-12、GBU-16
CBU-59、Mk 80等
F-22是世界上第一款量產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設計初衷是保證制空權和奪取制空權,擔任亦可以擔任對地攻擊、電子戰和武裝偵察等任務。F-22是當今世界造價最為昂貴的戰鬥機之一,配備了各項領先的技術裝備,包括主動相位陣雷達,高度整合的航電和人機系統,二維矢量引擎對地,F-22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擁有高機動性和非常優秀的雷達和紅外隱身性能,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
F-22是美國禁止出口的戰鬥機,日本曾提出購買F-22戰機,被美國果斷拒絕
2011年12月13日,第195架F-22下線,由於購置和維護成本高昂,加之美國認為F-22的空對空目標任務不夠清晰,所以在第195架F-22下線之後,F-22處於停產的狀態。
F-22採用了雙垂尾雙發單座的布局,在機身上進行了許多抑制紅外輻射的設計,所有的武器都隱藏在4個內部彈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