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一半的樹懶,都是因為拉屎死的

2021-01-17 壹讀


來源 | SME科技故事(ID:SMElab)

作者 | SME情報員

已授權,謝絕二次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原作者


如果樹懶寶寶會說話,它必定會第一時間向樹懶媽媽發出這麼一個天問。

那就是——為什麼咱們明明這麼懶,卻連拉個屎都得爬下樹?

直接從「空投」,不是更符合樹懶的氣質嗎?

大多數的樹棲動物,比如說猴子、考拉等都選擇從樹上直接排便,它們才不會管高空砸「物」可能會傷到其他小動物。

唯獨樹懶,總是鍥而不捨地爬到樹下,在同一個坑內方便,比家裡養尊處優的喵星人還要講究。

如果樹懶還會做統計報告,它們更是會對自己種族下樹拉屎的行為,感到深惡痛絕!

麻煩點也就算了,從樹上下來還可能分分鐘喪命。

地面上,充滿著各種危機。

甭說兇猛的掠食者,只要有行動能力小動物,都可以隨意幹趴反應遲鈍的樹懶。

對它們來說,拉屎是真的要命

所有成年樹懶的意外死亡事件中,就有超過50%發生在它們上廁所的時候。

樹懶以行動遲緩聞名,就算面臨危險的時刻,它們的挪動速度也依然不會超過0.2米/秒。

每天都掛在樹上,甚至讓它們退化到難以在陸地上爬行了。

一旦脫離了樹的保護,樹懶就成了地面狩獵者的活靶子。

所以在樹懶慵懶的一生中,大費周章的到地面上來拉屎,就是它們做過的最冒險的事了。

除了拉屎,樹懶幾乎不會離開大樹。 

在動物界,樹懶是新陳代謝最緩慢的一支隊伍。

它們的基礎代謝率,還不到其他同等大小的哺乳類動物的一半。

有時候消化幾片葉子,樹懶所需要的時間就長達一個多月。

所以便秘對它們來說,也是家常便飯了。

一個星期上一次廁所,而一次的量也能頂別的小動物好幾次。 

樹懶便便就像跳舞

每次從樹上慢悠悠地爬下來,它們首先會找準一個地方,然後用它的小尾巴掃出一個小坑。

完事後,他們還會儀式性地圍著糞坑「手舞足蹈」,所以也叫「Poop dance」。

這個過程中,這個坑上面也會被鋪蓋上一層葉子。

在這之後,它們才會再次爬回樹上。

與一米八男子體型對比,左二巨爪地懶,左四大地懶

不過樹懶也是分種類,有二趾樹懶和三趾樹懶。

這兩者是趨同進化的典型代表。

其中二趾樹懶的祖先是巨爪地懶科(Megalonyx),此科成員的體型有灰熊那麼大。

而三趾樹懶的祖先則是大地懶(Megatherium),體型與大象相似。

從生物學的角度看來,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生物,存在著生殖隔離,無法混種繁殖。

雖然這兩者都是哺乳動物界懶的代言人,但三趾樹懶比二趾樹懶還要懶些。

而這種特殊的排便方式,也取決於樹懶的種類。

二趾樹懶的排便方式更隨意一些,有時特地下樹解決,有時也會直接在樹上空投。

相比之下,行動更為遲緩的三趾樹懶,反而毅力非凡。

每次排便必須下樹,每次幾乎都是同一個坑。 

1995年人類科學家對樹懶排便進行分析時,估計樹懶這種體積的動物排洩物不會太多。

結果出來後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它們的排洩物竟是當時的研究人員所預估的2.82倍。 

從樹下晃蕩了一圈再上樹,它們就能排出達自己體重三分之一的糞便了。

換算下來,這可比人類生個幾胞胎嬰兒還要重。

不過,一次排出如此多的消化殘渣,可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行動慢、拉得多,這使得它們在拉屎這件事上會耗費很長時間。

有時候上個廁所這個過程,就能從天亮持續到天黑。

當然代價也不小,容易遭到其他動物的攻擊。

而拋開被其他小動物摁在地上摩擦的危險,從能量的角度來看,下樹拉屎的行為更是匪夷所思。 

畢竟,樹懶就是一種以節約能量為終極奧義,才得以存活這麼久的動物。

三趾樹懶的菜單,永遠都是一個樣式的,那就是樹葉。

暫且不談口味,這還是一種既難消化又沒有什麼營養的食物,不是哪種動物都啃得下去。

而同樣吃樹葉為生的哺乳類就沒有那麼安分了,總是給自己偷偷加餐。

吃樹葉之餘,它們還會吃點其他的果實,以維持日常所需熱量。

但樹懶卻不同,特別是三趾樹懶,往往一種樹葉吃到老。

一隻成年三趾樹懶,每天只需要吃60克的樹葉,能提供的熱量極低。 

不過好在,樹懶本身就是一種節儉的動物。

由於能量來之不易,它們絕不會輕易浪費一點點能量。

三趾樹懶的新陳代謝速率,低至每千克體重每天耗能162千焦,就連著名的節能高手考拉(410千焦)和大熊貓(185千焦)都甘拜下風。

所以我們總是能看到它們懶出天際的姿態,能不動就儘量歇著。

有時候,就連自己的娃從樹上掉下來,樹懶都懶得下樹去撿。畢竟這是一件既危險,又要耗費大量能量的賠本生意。

從樹上爬下來,再上去,就已經消耗掉他日常卡路裡消耗量的8%了。

從生存策略上看來,下樹拉屎簡直愚蠢至極。連孩子都不顧,就為了下樹上個廁所。

被地面嚇懵的樹懶,已被警察叔叔帶走

那麼,樹下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樹懶鍥而不捨地在同一個坑裡排便?

關於此問題,最早被提出的假說是「交友說」,與樹懶的求偶行為有關。

有人認為,這是樹懶的一個社會化行為。

通過下樹排便,樹懶與其他樹懶之間可能會發生更多的接觸。

樹懶的糞便仿佛一則徵婚啟事,意在告訴其他異性這棵樹上正住著一隻俊俏的樹懶。

但是這個假說漏洞不少,解釋起來也有些牽強。

首先樹懶本來就是一種獨居動物,而且科學家早已確定了樹懶的求偶方式。

三趾樹懶有固定的生殖周期,一到繁殖季節雌性樹懶就會發出一種響亮的叫聲。

通過這種方式,周圍的雄性樹懶才會踏上找老婆之路。

樹懶叫聲

此外,也有的人認為「下樹排便」,是樹懶在給大樹施肥。

但一棵樹這麼高,其根系盤踞的大地範圍也足夠廣闊。

直接在樹上解決,排洩物依然能滋養根部。

如果非要說只有下樹排便,才能給自己棲息的大樹施肥。

那麼其他熱衷於空投的小動物,估計會第一時間出來聯名抗議。

這樣看來,施肥說比交友說,還要更不堪一擊。 

不過近年來,最有說服力的假說,由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

這個假說認為,樹懶如此奇怪的大便方式,其實是與某種飛蛾建立起的一種特殊的契約。

這種飛蛾也叫樹懶蛾(sloth moths ),其棲息地就是樹懶的身上,主要靠樹懶的皮膚分泌物與藻類度日。

一隻懶身上,可以住下多達120隻的樹懶蛾。

在過去認為,樹懶與樹懶蛾之間只是一種偏利共生關係,指中間互相作用只對一方有益,而對另一方則沒有影響。

樹懶蛾長期盤踞在樹懶身上,翅膀已經退化到不太適合任意飛行了。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而樹懶的身體,基本就是它們所認知的「唯一世界」了。

就連繁衍後代,樹懶蛾都離不開樹懶。

當樹懶一旦到達地面排便時,躲在皮毛裡的樹懶蛾就會伺機在糞便中產卵。 

蛾卵孵化後,幼蟲則主要以樹懶的糞便為食。

等到樹懶再次下樹方便時,這些長大成蛾的幼蟲,才會再次爬回到樹懶的身上。

這樣,樹懶蛾一家人就能在樹懶的身上,齊齊整整地團聚了。

從這裡看來,這種偏利共生關係中受益方是樹懶蛾。

而樹懶怎麼看都是沒有益處,甚至是有害的。

但威斯康星大學的Jonathan Pauli就是不相信,樹懶這種如此摳門的生物,居然會被樹懶蛾佔盡了便宜。

於是,他與研究小組成員來到哥斯大黎加抓來了一批樹懶,包括二趾樹懶和三趾樹懶。 

結果發現,它們身上樹懶蛾的數量以及每隻樹懶身上氮、磷和藻類的數量有關。

樹懶蛾的密度越高,這隻樹懶皮毛中的無機氮濃度和綠藻的量就越高。

樹懶的身上,就是一個微型的生態系統,養活了一身的植物與微生物。

樹懶蛾死後的屍體,正是最優越的「肥料」之一

分解者分解後,這些無機氮源則能促進樹懶身上綠藻的生長。 

對比又幹又沒有營養的樹葉來說,綠藻的不但易於消化還是種富含脂質的食物。

科學家很早就發現了,三趾樹懶還會食用自己身上的這些綠藻。

肚子餓的時候,樹懶直接從擼一把身上的綠藻就能填飽肚子了。

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共享圖片

而我們不難發現,樹懶蛾最終的能量經過一個循環,還是回到了樹懶的身上。

沒有什麼生存策略,比直接在自己身上「種菜」更硬核的了。

這樣,原本認為的偏利共生關係,也就變成了一種互利共生關係。

雙方得益,皆大歡喜。

而且,樹懶身上的綠藻除了能吃以外,還是它們最佳的防禦手段。

樹懶這種手無縛雞之力的生物,沒有身上的綠藻可能還真難活下來。

首先,樹懶本身的毛皮顏色就和樹皮相似,這本身就是一種保護色。

再加上身上長滿了綠藻,這使它們仿佛自帶吉利服,可以與熱帶雨林融為一體。 

樹懶最大的天敵之一,莫過於擁有駭人爪子與尖嘴的角雕。

面對它們,樹懶是完全沒有抵抗餘地的。

但好在,角雕的視力不太好,要靠觀察獵物的動作進行抓捕。

「只要我速度夠慢,天敵就看不見我了」

所以那些沉得住氣,一動不動的樹懶則還有一線生機。

再加上本身的保護色,也使得角雕比較難發現它們。

而身上綠藻更少的樹懶,偽裝效果差得多,容易被天敵發現而淪為口中肉。

一般科研人員,想要在熱帶雨林中找到一隻樹懶都不是件易事。 

最後總結一句就是,別人笑樹懶拉屎太瘋癲,樹懶笑他人看不穿。

嘿嘿嘿~~~~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至於文章開頭,樹懶寶寶向樹懶媽媽日常發牢騷「下樹拉屎也太煩了吧?」

樹懶媽媽或許只會慢悠悠地回一句,「長大後...你自然...就知道了...」

參考資料

Pauli et al . (2014)  A syndrome of mutualism reinforces the lifestyle of a sloth.Proc.R.Soc.B

ALIA HOYT.Sloths Only Poop Once a Week — But They Make It a Good One.howstuffworks.2018.06.27

Henry Nicholls.The truth about sloths.BBC earth.2014.09.0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 | 男子網購毒針扎死女友,家屬諒解就可以從輕處罰嗎?

點擊圖片閱讀 | 日元是如何變「賤」的?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

相關焦點

  • 超過一半的樹懶,都是因為拉屎而死掉
    甭說兇猛的掠食者,只要有行動能力小動物,都可以隨意幹趴反應遲鈍的樹懶。 對它們來說,拉屎是真的要命。 所有成年樹懶的意外死亡事件中,就有超過50%發生在它們上廁所的時候。
  • 樹懶——有超過一半的樹懶都是在拉粑粑的時候領盒飯了
    懶到這種動物的名字裡面都有一個懶字,這個動物叫做樹懶。樹懶的速度是出了名的慢,以至於「樹懶」這個詞已經變成了懶惰、昏睡和缺乏能量的同義詞。樹懶什麼事都懶得做,甚至懶得去吃,懶得去玩耍,能耐飢一個月以上,非得活動不可時,動作也是懶洋洋的極其遲緩。就連被人追趕、捕捉時,也好像若無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這樣,面臨危險的時刻,其逃跑的速度還超不過0.2米/秒。因為代謝慢,意味著它們獲取食物的需求比許多其他動物要少,這種合理利用能量的機制樹懶已經熟練掌握。
  • 拉屎,大概是樹懶這輩子做的最冒險的一件事……
    它們平時吃的大多是有毒的樹葉,消化速度極慢,提供的能量極少,有時候一片樹葉要花一個月來消化…因為消化速度慢,所以樹懶通常是一個星期拉一次屎。雖然看它拉屎一臉享受。但其實樹懶下樹拉屎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一項統計表明,樹懶有一半死亡跟下樹有關…不僅可能會死,就算不死,也會把樹懶累得夠嗆。樹懶只吃樹葉,每天吸收的能量極少,為了少消耗能量,樹懶24小時處於「節能模式」,平時沒啥事基本不動,要動也是極慢速度,極小幅度地移動。為了拉屎下樹,又重新上樹,這一來一回,要消耗樹懶每日大概8%的能量。
  • 天敵很少的樹懶,為什麼會死在拉屎的過程中?真相讓人哭笑不得
    樹懶,一種根據它自身特徵命名的動物,從它的名字大家就能知道關於它的一些主要信息,那就是它生活在樹上,並且非常懶惰,而樹懶雖然非常懶,但是正如人們常說的「懶人有懶福」這句話一樣,樹懶也算是有福氣的一種動物了,因為它本身並沒有很多的天敵,並且它可以很久不進食也不會死亡,可以說這些都是它的一種福氣了吧。
  • 世界上50%的樹懶在拉屎途中喪命,聽完專家的解釋,竟無言以對
    說起樹懶,大家腦中可能會想到那個一臉呆呆萌萌,怎麼也睡不醒的小東西。正因為天性慵懶,總是抱在樹上一動不動,所以被人們親切地冠以樹懶一名。這小傢伙從出生到死,基本都不離開樹,平常也就在肚子餓的時候動彈一下,出去找找吃食,其餘時間大多如假死一般,任憑風吹雨打,它就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 為什麼一半以上的樹懶,在屎拉到一半的時候意外身亡?今天才知道
    為什麼一半以上的樹懶,在屎拉到一半的時候意外身亡?今天才知道我想如果樹懶寶寶能夠說話,它肯定會第一時間問自己的媽媽,那就是「為什麼我們明明這麼懶,卻還得爬到樹下拉屎呢?直接在樹上解決不是更好嗎?大家都知道,大多數生活在樹上的小動物,比如猴子、考拉,都會選擇在樹上直接排洩,他們才不會考拉高空砸物有多大危險性。唯有樹懶是個特殊的存在,一向懶得動彈的他們總會爬到樹下,並且在同一個坑裡方便,簡直比家裡養尊處優的喵星人還要講究。如果樹懶能表達,肯定會為他們自己族裡這種樹下拉屎的規矩,感覺深惡。麻煩點就算了,但樹上下來還可能會分分鐘喪命。
  • 樹懶上廁所的尷尬
    假如樹懶孩子們會有人的思維,它們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為什麼我們都這麼懶了,卻仍要堅持爬下樹去拉屎呢?對於樹懶們來說,直接空降「翔」應該會更符合它們的形象和氣質。相比很多兩棲動物們來說,比如可愛的考拉,或者活潑好動的猴子都會直接在樹枝上面就排便了。
  • 有超過50%的樹懶,在屎拉到一半的途中意外身亡
    在這樣基因的篩選下,越是一動不動的樹懶活得也就更久,它們的基因也就更有機會延續下去,在這樣的進化模式下,樹懶它們的挪動速度不會超過0.2米/秒,全速前進也才0.6米/秒。每天都掛在樹上,甚至讓它們退化到難以在陸地上爬行,要用前肢拖動身體前行。一旦脫離了樹的保護,樹懶就成了地面狩獵者的活靶子。
  • 有超過50%的樹懶,死在了拉粑粑的途中
    樹懶,是真的懶,懶得吃,懶得做,懶得去玩耍。慢也是真的慢,如果說烏龜是動物界第二慢,那麼第一非樹懶莫屬了。如果說樹懶什麼最快,那可能是它們的交配時間吧。每周一次,樹懶都會慢吞吞的從茂密的樹冠上爬下來,到地上拉粑粑。為什麼這麼懶,而且行動這麼緩慢的樹懶要冒著巨大的危險來到地面拉粑粑?而不是直接在樹梢上噗~噗~噗?
  • 樹懶為什麼那麼懶?
    但是,大約在一萬年前,大個頭的地懶就逐漸滅絕了,存活下來的都是個頭比較小的,而這些哥們全部都躲到樹上去了,所以才沒滅絕,這就是樹懶。今天咱們就聊聊這位仁兄。(第5段)如果你看過動畫片《瘋狂動物城》的話,你肯定對它印象特別深,長相憨厚,永遠笑咪咪,做事說話都特別慢,慢得你想撓牆。電影裡這位樹懶兄弟的原型就是生活在美洲熱帶雨林裡的樹懶,樹懶基本上一生都是生活在樹上,在樹上能吃啥呢?
  • 樹懶最冒險的事,究竟是什麼?
    它很少下樹因為樹下面的世界對它來說實在是太危險啦!逃跑的速度也不超過0.2米/秒可以說任何一種食肉動物都可以成為樹懶的天敵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樹懶其實每周都會下樹冒一次險為了拉屎。不要笑,對行動緩慢的樹懶來說下樹拉屎可能是它們一生中做的最冒險的事了...
  • 神奇動物在哪裡之:行動遲緩的樹懶,真的一無是處嗎?
    並且它們一點都不辱使命:因為樹懶每天都掛在樹上,以至於明明有腳卻難以在陸地上爬行,只能靠前肢拖動身體移動,活生生把自己養廢了。為了儘可能減少下地,樹懶的菜單上永遠只有一個樣式,那就是樹葉。暫且不談口味如何,這是一種既難消化又沒什麼營養的食物,不是哪種動物都啃的下去。其他以吃樹葉為生的哺乳類動物都忍不住偷偷加餐,吃點果實以維持日常所需熱量。三趾樹懶卻懶得動,乾脆一種樹葉吃到老。
  • 樹懶靠什麼本領存活至今?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
    樹懶從名字就能夠感覺到這種動物應該特別的懶所以名字當中才會帶有「懶」字,而且從名字就能夠推斷出這種動物生活在樹上。但其實樹懶並不是真的懶,只是因為它的「十分的慢」給人一種慵懶的感覺,所以被叫做懶。
  • 樹懶靠什麼本領存活至今?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
    樹懶從名字就能夠感覺到這種動物應該特別的懶所以名字當中才會帶有「懶」字,而且從名字就能夠推斷出這種動物生活在樹上。但其實樹懶並不是真的懶,只是因為它的「十分的慢」給人一種慵懶的感覺,所以被叫做懶。為了減少自己的曝光率,減少被掠食者發現的機會,所以樹懶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樹上,減少活動來減少能量消耗,甚至將自己進化的像冷血動物一般,沒有陽光的溫暖樹懶的身體就會十分的緩慢不便,所以自然移動的也十分緩慢。
  • 這種動物體重的30%都是便便,拉屎要拉一天
    這種動物體重的30%都是便便,拉屎要拉一天 看它前爪就行 學霸插一句 雖然都是樹懶
  • 當兩隻小樹懶相遇後,它們慢半拍聊天的樣子惹網友笑:在聊什麼呢
    前言: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動物方城市》,一定都對裡面的樹懶(快俠)印象深刻吧,這逗趣的角色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超級慢~讓人看了不禁覺得好笑!兩隻小樹懶聊天的樣子惹人笑大家因此也會對現實生活中的樹懶感到好奇,它們都是這麼慢的嗎?近日,國外就有一個動物頻道裡拍到了兩隻小樹懶,它們倒掛在欄杆上面,你一言我一句地相互對話著,看得出它們聊天過程中也是非常慢,彼此都是拖了好幾秒,讓觀眾看了都忍不住被逗樂了。
  • 樹懶究竟有多慢?
    掛樹的最高境界,是掛到死,仍然不會掉下來。繪圖:韓喵嗚關於倒掛帶來的內臟擠壓問題,樹懶的解決方案就更加巧妙了。來自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瑞貝卡·克裡夫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樹懶竟把自己的內臟都「粘」在肋骨和臀骨上。
  • 世界上最奇葩的生物,常在拉屎的過程中死去,原因令人啼笑皆非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山川樹木,花鳥魚蟲,皆有各自的獨特之處,而小編今天提到的樹懶就尤其特殊,它被人們稱為是世界上最奇葩的生物,常常在拉屎的過程中死去,究其原因令人啼笑皆非,許多專家解釋起來也十分無奈
  • 下樹拉便便都可能丟掉性命的樹懶,它到底有多「懶」?
    ,速度極為緩慢,如果司機看到三趾樹懶正在通過馬路,司機會好心的幫助它們,因為對於這次通行來說,如果僅憑樹懶自己的話,可能需要一分多鐘,樹懶平均速度是6cm/s,如果有危險的話,速度達到最大值,達到驚人的0.2m/s,實際上,0.2m/s這種極限速度,平時是不會動用的,因為它很懶得,下圖就是一位熱心腸的司機在幫助一隻欲通過馬路的樹懶,看得出來,這隻樹懶很驚恐,它從未領略過這種速度。
  • 大難臨頭的樹懶竟然一動不動,它到底有多懶?為什麼還沒被滅絕?
    從外表上看,樹懶是不是很像一隻猴子,其實它和猴子一樣都是屬於哺乳動物。如果按照樹懶科區分的話有2個屬:三趾樹懶和二趾樹懶。前趾有兩個的就是二趾樹懶,前趾有三個的就是三趾樹懶樹懶的體型在60-80釐米之間,體重在3.5-7.7公斤。它們的視力和聽力都不是很好,能夠生存至今的秘密主要依靠的就是它的觸覺和嗅覺。樹懶主要分布於中美和南美熱帶雨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