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河北與北京新冠病例均為同一病毒序列,同屬歐洲家系!
健康時報記者梳理發現,從北京新發地疫情到此前6月份天津的第137例病例,再到河北6月份新冠病例,再到本次天津新發本土病例,病毒測序結果均為同一病毒序列,同屬歐洲家系!北京疫情新冠病毒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6月11日北京出現新發地疫情,截至7月5日,共有確診病例335例。
-
新發地疫情起源有了科學論斷
近日,一份論文揭示了對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疫情溯源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流調與數據分析,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受汙染的進口食品經冷鏈運輸帶來了從環境到人的傳播。該論文通過對今年6月北京疫情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分析,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揭示了該疫情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提出冷鏈運輸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新途徑。
-
北京發布會:絕大部分病例和外環境陽性標本主要在新發地市場綜合...
在6月17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 就北京市6月16日新增確診病例的相關情況進行通報,並就近期疫情做了分析。龐星火 介紹,6月16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齡平均43歲,最小8歲,最大70歲;北京戶籍6例,外省戶籍25例;豐臺區19例、大興區5例、東城區3例、海澱區3例、西城區1例;臨床分型輕型10例,普通型20例,重型1例,全部病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
-
國內六地新冠疫情「零號病人」仍未確定,病毒溯源到底難在哪
發布會上,黑龍江衛健委疾控處二級調研員郝軍介紹,對境外輸入病例已經全部完成流行病學調查,郝軍介紹,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綏芬河口岸境外輸入病例的感染來源有一部分是在境外的生活工作環境中,且多數是在莫斯科的柳布利諾和薩達沃市場中感染的;另外,入境人員由於長途旅行長時間共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又要經過幾次乘車倒車,期間需要進食、飲水,人員之間密切接觸,導致共同暴露的風險比較大,增加了感染機會。
-
北京通報朝陽區輸入病例及其關聯病例的溯源情況:與順義區局部聚集...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通報朝陽區輸入病例及其關聯病例的溯源情況: 2020年12月14日,我市報告1例隔離期滿後核酸檢測陽性的確診病例,隨後與其密切接觸者中新增3例本地確診病例。
-
局地疫情多次暴發 溯源調查發現了什麼
10月18日,對廣州花都無症狀感染者王某的溯源也得出結論:王某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與其工作的隔離酒店發現的境外輸入病例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可以完全確認王某感染來源於隔離酒店的境外輸入病例。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東北地區(黑龍江綏芬河和吉林舒蘭)、北京新發地、新疆烏魯木齊、遼寧大連、山東青島等地相繼出現小規模聚集性病例。這幾次局地暴發疫情,溯源調查發現了什麼?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這裡......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
據北京晚報27日晚間消息,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近日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受汙染進口冷鏈食品
新京報訊 (記者戴軒)近日,由北京市疾控中心、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清華、北大等單位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揭示了對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疫情溯源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流調與數據分析,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受汙染的進口食品經冷鏈運輸帶來了從環境到人的傳播。新發地疫情病毒毒株可能為境外輸入6月11日,新發地疫情發生後,究竟起源於哪裡一直沒有定論。
-
朝陽疫情溯源結果公布:源自香港抵京病例,與順義疫情非同一來源!中...
疾控機構迅速開展溯源工作,對感染來源進行調查,經過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和環境標本核酸檢測以及全基因組測序分析,初步確定疫情源頭,基本掌握了傳播鏈條。截至2021年1月12日24時,此次疫情共涉及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境外輸入1例,本地3例,臨床分型為輕型3例,普通型1例,無重型和危重型。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原來是……
據北京晚報27日晚間消息,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近日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頭條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疫情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專家認為與捷克等地病毒相似
6月1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報導了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針對北京新發地進行病毒檢測和病毒溯源的相關工作。文中,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助理張勇表示,「從基因組流行病學的初步研究結果看,這個病毒是從歐洲來的,但是它跟歐洲當下流行的病毒又有一定差別,它比現在歐洲流行的病毒要老。」
-
北京公布36例病例詳情!新冠病毒到底從何而來?三文魚概念股炸鍋
北京連續兩天發現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隨後的活動軌跡表明,6月11日新增的1例確診患者中曾到過新發地菜市場,6月12日新增確診的6例病例也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活動史。關於三文魚是否會攜帶病毒的猜測滿天飛。從目前的消息來看,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目前尚未發現魚類感染新冠的證據。
-
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
-
中疾控:北京新冠病例樣本較武漢參考毒株發生四個位點突變
一、疫情進展6月11日北京市發生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相關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暴發疫情後,通過加強病例監測,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新發地批發市場可疑暴露者、新發地周邊小區居民和部分重點人群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篩查和健康隨訪等措施,北京、河北、遼寧、四川、河南、浙江、天津等省市又陸續發現、報告300多例相關病例。
-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