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爾機器人的肌肉是爆米花做的,果然很有爆發力 | ICRA 2018

2021-02-24 量子位
米慄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每一粒玉米都是一個小宇宙,在爆炸的過程中,釋放驚人的能量。

然後,變成爆米花。

不過,你爆的爆米花只能吃,康奈爾大學的爆米花,就能登陸機器人頂會ICRA 2018的演講環節。



畢竟,讓爆米花來做機器人的肌肉,並不是一般生物能夠產生的想法。

物美價廉

一隻玉米粒加熱爆裂,是裡面的水分變成了蒸氣。

這個過程中,玉米粒內部會產生900 kPa的壓強,體積也至少膨脹成原來的5倍

就是看好這樣強大的力量,研究團隊才真的用爆米花做了機器人的抓手。



爆米花的能量,還是很便宜的能量。

只要用上合適的結構,內能就可以轉化成有用的機械能。

一米多用

一種結構是,讓玉米粒排成行,用鎳鉻合金線把它們捲起來,再拿矽片把這些東西包成一根棒棒。

電流通過的時候,棒棒的內心開始澎湃。



當爆米花製作完成,棒棒就可以把掛在它身上的砝碼,舉起來了。

另外一種用法,是把一個小袋子裡裝滿玉米粒。

當玉米粒膨脹起來,拉起機器人夾具的頂部,機械手指就了。



不過,機智的人類可能會發現,爆米花只能爆一次,爆完就縮不回去了。

團隊想做的也不是一次性機器人,所以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方案——

讓許多玉米粒合住在一個獨立的隔熱房間裡。房間很大,每個玉米粒可以遊到需要它的地方,在那裡膨脹。



到了退房的時間,就往房間裡注水,讓爆米花們靜靜地溶解在水裡,隨著水流離開保溫房。

你看這些,摺紙技能造就的伸縮房。爆米花做好之後,房間就鼓了起來。

團隊連買爆米花給的紙袋都沒浪費,可能是看牛皮紙結實,膨脹效果也的確圓滿。

可是,要注水的話,果然還是用別的材料吧。

人與自然

軟體機器人的世界,真妖嬈啊。

所以,這些科學家能想到用爆米花來做機器人的執行器,只是他們腦迴路清奇而已?

不一定。

畢竟,康奈爾的校名,開頭是個Corn

這所親近自然的學府,有爬樹課這樣健康的活動,在玉米地裡做研究也是再普通不過了。

論文傳送門: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7b0b/ae9e14d9597373148f5a1a6605f8be6c29a1.pdf

量子位正在招募活動運營實習生,策劃執行AI明星公司CEO、高管等參與的線上/線下活動,有機會與AI行業大牛直接交流。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簡歷歡迎投遞到quxin@qbitai.com

具體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實習生」三個字。

相關焦點

  • 獲ICRA最佳學生論文,機器人控制雙獎,這個小哥機械手玩球技術嫻熟
    ICRA 2020 共設有最佳論文獎、最佳學生論文獎,以及自動化、人機互動、多機器人系統、機器人視覺等子領域最佳論文獎等 12 個獎項。而 Shenli Yuan 等人的這項研究入圍了其中四個獎項,包括最佳學生論文和最佳論文,並最終斬獲最佳學生論文獎和最佳機器人控制論文獎。入圍 ICRA 2020 獎項的部分論文列表。
  • 2018年度10大機器人公布!人造肌肉、DNA摺疊、柔性外骨骼…
    前幾天,機器人領域最高端的學術雜誌《Science Robotics》公布了2018年度10大機器人技術。其中有的已經應用於商業領域,有些僅僅是實驗室的雛形,但通過這份榜單,我們基本可以看到未來10年這個領域的技術走向。
  • 康奈爾大學研發比草履蟲還小的微型機器人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8月27日報導,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團隊日前公布了一項關於微型機器人的研究成果。據悉,這種機器人體積比草履蟲還小,可以植入人體任何部位。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開展軟體機器人研究,突破現有機器人研究範式趙慧嬋表示,其於 2017 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開展博士後研究。2018 年,她回到母校清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隨後一手搭建新型機器人實驗室,並組建了一支由 9 名碩博生和 1 名博士後組成的研究隊伍。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開展軟體機器人研究,突破現有機器人研究範式趙慧嬋表示,其於 2017 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開展博士後研究。2018 年,她回到母校清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隨後一手搭建新型機器人實驗室,並組建了一支由 9 名碩博生和 1 名博士後組成的研究隊伍。
  • 康奈爾大學研發比草履蟲還小的微型機器人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8月27日報導,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團隊日前公布了一項關於微型機器人的研究成果。據悉,這種機器人體積比草履蟲還小,可以植入人體任何部位。該團隊介紹,這款微型機器人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摺紙技巧,其本體僅有5微米厚,40微米寬,根據不同的用途可在40微米到70微米範圍內調整其整體長度。
  • 肌肉類型分兩種,跑得快、爆發力強都是快肌的功勞
    健身時有一個問題困擾了許多人:進行同樣的訓練,有人的肌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而有人體型變化卻不大。 本文就從肌肉角度來解析,不同人之間體型與運動表現差距巨大的原因,內容分四點: 肌肉的兩種類型 對體型與運動能力的影響 健身能否改變肌肉類型 如何進行增肌訓練
  • ICRA 2018軟體材料機器人挑戰賽:浙大斬獲超半數獎項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CRA 2018)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舉行,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也來到了現場對會議進行了相關報導。
  • 機械臂也有觸覺!康奈爾造了一雙「傳感手套」
    、虛擬實境、機器人感知等領域的應用。傳統分布式光纖傳感器能在輕細柔韌的基礎上還保持的高靈敏度,通常用於在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進行液體管道和大壩的滲漏檢測、鐵路檢測等,但它們要麼只能測量光、電、力等多種變量其中之一,要麼需要安裝複雜的光學器件來覆蓋多種變量的監測,這樣就註定無法保證柔性傳感器的輕巧便攜。
  • 康奈爾大學發明柔軟機器人手,可以「感覺」到物體的形狀和紋理
    「抓取」這個動作對於很多機器人來說都至關重要,機器人想要完成一些特定動作肯定離不開機械臂對物體的抓取操作,但是通常的機械爪都是金屬製成的,它們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對一些相對脆弱的物品造成損壞,甚至傷害到人類。為此
  • 哈工大造出柔性機器人,人造肌肉能和象鼻一樣靈活了
    氣動人工肌肉,是人造肌肉(artificial muscle)的一種。人造肌肉即電活性聚合物,是一種新型智能高分子材料,是根據生物學原理由纈氨酸、脯氨酸和甘氨酸這 3 種胺基酸按一定順序排列構成,可在外加電場下通過內部結構的改變而伸縮、彎曲、束緊或膨脹,非常接近生物的肌肉纖維。
  • 【科學加油站】用手機輻射做爆米花?這不是一個笑話
    用手機輻射究竟能不能做爆米花?這真的不是一個笑話,昨晚,《加油!
  • 爆米花知識科普宣傳
    爆米花材料上中下遊產業鏈條示意圖熱塑性彈性體物理微孔發泡整體方案提供高細節的機器人手用食指觸摸虛擬點。
  • 高跟鞋先生好看嗎 勉強及格分的爆米花電影
    高跟鞋先生好看嗎 勉強及格分的爆米花電影時間:2016-03-17 08:4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跟鞋先生好看嗎 勉強及格分的爆米花電影 《高跟鞋先生》講述了一個男生把自己打扮成女人去追求苦苦暗戀了22年的女神的故事。
  • 「現在的健身達人,都光練肌肉不做有氧,心肺功能差的要死!」
    在很多人的眼裡,肌肉男往往是「死肌肉」的標籤,大家總是直觀地認為肌肉男的體能不行,肌肉不實用啥的。因為他們不做速度爆發力訓練,所以肌肉沒力、反應不行,而且不做有氧運動,因而體能和心肺能力更別提有多差了,看過很多測試肌肉男的體能都不行啥的。今天我們就聊一下,肌肉男的心肺功能真的有那麼差嗎?一定要做有氧運動、爆發力等這些所謂實用的訓練嗎?
  • 2018配天機器人如何在行業倒春寒中逆勢而發?
    配天機器人在2018可謂是風生水起,其在國內六軸機器人的地位不言而喻,通過技術積累及自主性的軟、硬體核心技術優勢在機器人的精度、速度、穩定性及安全性等方面都顯現了碾壓級的優勢,今年更甚,不管是產品、技術還是銷量都頻頻獲得突破,業內稱2018是配天機器人的爆發元年,一起來看看配天的2018究竟怎麼回事?
  • 從僵硬到柔軟,仿人機器人取得了顛覆性突破!依賴於「骨架+肌肉」
    而且他們做的已經足夠強大,自平衡能力超強,而且在摔倒時也可以自行起立。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眾所周知人類行走時是柔軟的肌肉帶動骨骼;而仿人機器人系統中,無非就是電機或者液壓系統作為驅動,通過機械連接裝置實現對人行走步態的模擬,所以它基本上不能模擬出人類行走時的柔性。但人類探索世界的精神是永遠無法停歇的,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繼14年透露研製出能模擬人類肌肉的纖維管之後又有了最新動態。
  • 《科學機器人》封面發布,超薄人造肌肉打造美輪美奐機器人蝴蝶
    導讀 近幾年來,打造一款纖細、柔軟、靈敏且耐用的人造肌肉,是機器人領域的熱門話題。也不乏各大名校開發出來各種驅動的形式的人造肌肉。近日《Science Robotics》封面發布了一款來自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開發的人造肌肉,他們可以利用這款肌肉打造非常逼真且美麗的蝴蝶。 編輯:小木 人造肌肉又稱為致動器,它能夠在諸如電的刺激下,像肌肉纖維一樣完成膨脹、收縮或旋轉等動作。
  • 【科技前沿】哈佛研發最新軟體機器人不僅能抓取,還能實現"人造肌肉和心臟"
    無意冒犯 也有的實實在在的科學家,懷揣民生大計,踏踏實實做著軟體機器人。比如我們之前為大家介紹的文力老師和他的軟體機器人。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款良心之作。這款機器人外表看上去並不華麗,所做的動作也不會驚豔到很多人。但看到下面這兩張圖片之後,戳中了我的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