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服務下的媒體生態有什麼改變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雲服務下的媒體生態有什麼改變

腦極體 發表於 2019-10-09 15:31:17

如果把雲端比作一座城鎮,先後搬遷進來的居民們是形形色色的:IT企業率先發現了這片沃土開始挖掘建設,隨後金融、營銷諮詢、零售、醫療等等領域的企業也開始紛紛搬遷,不久後看這個城鎮景色繁華又生活便利,一些「家大業大」的企業也開始舉家遷移,例如工業、製造業、交通等等。

在這一過程中,有一位看似不起眼、卻又十分重要居民,就是流媒體。

流媒體,包括但不限於遊戲、直播、VR、視頻等等大量內容行業。相比體量龐大的工業或製造業,這些領域的產業往往量級更輕,而且這些行業本身大多也是建設在完備的數位化基礎之上。這就導致,這些行業能否進行產業升級,很可能需要數據傳輸技術的支持。而當雲計算真的著手對於流媒體領域進行改造時,迸發出的能量,卻又往往會超出人們的想像。

遊戲產業的雲化十年:雲計算如何作用於流媒體

這其中雲遊戲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近年以來,谷歌、微軟、索尼等廠商陸續曝出了要推出雲遊戲服務的消息。其中谷歌推出的Stadia雲遊戲平臺聲稱可以讓玩家像在YouTube上觀看視頻一樣玩遊戲。索尼和微軟作為主機界的世仇,更是放下矛盾通力合作,索尼將在 Microsoft Azure 中構建雲服務解決方案,以支持其遊戲和內容流媒體服務。

很多人認為,近年來雲遊戲的異軍突起崛起源於5G的抬頭,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意味著終端與雲端間更低的延遲,也意味著可以傳輸更龐大的數據體量,因此來支持遊戲的高質量畫面,和對於玩家指令的響應。實際這種說法略顯片面,因為遊戲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雲化的過程。從PC遊戲再到下載客戶端就能進行網遊,再到「貪玩藍月」式的頁遊,就連雲遊戲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都在2009年。降低硬體要求,隨時隨地進行遊戲,本身就是遊戲發展的一條路徑。但由於受網絡技術的限制,遊戲在雲化的過程中不得不割捨掉諸如畫質、即時反應等的優勢。

但隨著近年以來虛擬機技術和容器技術的提升,雲計算廠商對於GPU虛擬化的能力不斷提高,可以給予雲遊戲更優質的計算資源,同時雲計算廠商的網絡覆蓋能力加上不斷增強的邊緣計算能力,可以很好地解決網絡延遲問題。再結合音視頻編解碼技術、客戶端與伺服器端的同步算法、網絡傳輸優化等等方面的提升,今天的雲遊戲平臺已經可以運行像《巫師》系列、《只狼》等原本對終端硬體有著很高要求的大作。

雖然今天的雲遊戲運行起來還常常會出現畫面質量不穩定、延遲卡頓等問題,但是不得不說,隨著雲計算廠商能力的提升,遊戲產業正在發生變化。

同樣,直播、視頻、VR產業也以同樣的方式受到雲計算發展的影響。視頻內容的分發、直播中的實時安全審核等等,實際也都是隨著雲計算技術能力而得到的提升。

流媒體升級的四個層次

但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下一幕。在流媒體未來的改造之路上,雲計算還能幫上什麼忙?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將流媒體產業升級劃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是內容覆蓋。

在流媒體產業中,提升內容的覆蓋面和覆蓋效率顯然是最基礎的。實際上雲計算對於遊戲進行改造,讓遊戲可以覆蓋到更多終端,本質上就是在提升內容的覆蓋面。尤其像華為這一類兼任5G運營商、雲計算、終端廠商於一身的企業,已經開始在自身的終端平臺上推動包括音視頻、遊戲等等內容的輸出。相信未來內容出品方和雲計算廠商的合作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第二層是企業運行效率的改造。

和一切產業一樣,雲計算能帶來的一項重要作用,就是通過對硬體的虛擬化來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尤其對於流媒體產業而言,對於數據的存儲分發需求更高。像Netflix就在經歷過數次IT故障後,於2017年將本地數據中心全部關閉,將全部業務遷移到了AWS上。

第三層是對流媒體產業進行技術輸出。

在流媒體產業中最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對於這些「文藝產業」來說,IT技術的學習成本很高。這時往往需要雲計算產業提供更加主動和一體化的服務。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直播,直播所涉及的快速視頻解碼、媒資存儲、切片轉碼等問題,本身是非常複雜的,但云計算廠商所提供的直播雲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他們解決了其中的問題。有了這種即購即用的雲上解決方案,才會讓各種直播平臺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快速出現。尤其雲計算廠商也正在將人臉識別美顏、直播鑑黃等技術一起打包輸出,去賦能整個產業。

最後一層,是對流媒體產業未來的改造可能。

從雲遊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雲計算對於產業改造的巨大能量:當遊戲整體雲化後,遊戲廠商尤其是單機遊戲廠商幾十年以來的實體發售模式可以得到改變,不僅可以更方便的修補補丁、推出DLC,也可以徹底改變自身的收費模式,從實體發售發展成廠商會員收費制度或者時長收費制度等。同時去掉的硬體基礎的限制,遊戲廠商在製作時更可以去追求更好的渲染效果、更龐大的世界觀等。由此帶來的改變,毫無疑問將是革命性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當我們已經見證了流媒體產業升級的前三個層次,雲計算應該做些什麼,才能更好的推動第四層產業升級的來臨?

逐鹿流媒體沃土,雲計算廠商做了什麼?

在當前全球雲計算產業激烈的競爭局勢之下,廠商們自然不會放過流媒體這一片沃土。實際雲計算廠商們已經開始了角逐。

首先,雲計算廠商們正在集結更多的力量。除了像微軟和索尼那樣直接與流媒體企業合作以外,他們還在集結更多產業鏈上下遊的相關力量。諸如華為、騰訊、亞馬遜推出屬於自己的流媒體內容平臺,以及與Intel、英偉達、AMD等晶片廠商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去推出更適合垂直領域的產品。

下一步,雲計算正在嘗試遠離科技觸角的產業中進行更多創新。尤其在體育產業中,除了直播清晰度不斷上升以外,雲計算廠商還在聯合產業改變人們觀看體育比賽的方式。例如在2018年的超級碗上運營商Verizon曾經聯合愛立信對橄欖球運動員的頭盔進行改造,增加了攝像頭,這樣觀眾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運動第一視角的直播。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隨時把最先進的技術輸入到產業中。從Netflix利用亞馬遜AI算法提升數據分析效率的「佳話」,到如今雲遊戲對5G的翹首以盼。雲端顯然成為了流媒體產業最重要的技術搬運工。這也意味著雲計算廠商將要投以更多的精力在挖掘適合流媒體產業的技術之中。

實際這也是雲計算產業最大的魅力,它足夠基礎得以廣泛應用,但關聯面又足夠廣闊得以對整個世界的各個細節加以改造,在流媒體領域中也是一樣。

總之,看到雲計算之下的流媒體未來藍圖,相信我們都準備好「娛樂至死」了。

來源:腦極體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雲智能帶來的是什麼改變
    雲智能帶來的是什麼改變 51CTO 發表於 2019-11-26 16:52:30 如今,人工智慧的火爆,加速了雲計算市場的悸動,以AI為代表的智能化技術被納入到雲服務的版圖
  • 點燃「雲服務」焰火 照亮「融媒體」前程
    泰德網聚(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重磅產品和解決方案精彩亮相本次展會,他們參展的理念是什麼?展出的亮點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泰德網聚(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鯤先生。    通過採訪我們了解到,泰德網聚公司通過「公有雲+私有雲」為媒體用戶提供媒體內容的數據生產處理、管理、應用發布、數據運營統計、AI應用等服務業務。
  • 未來通信服務如何發展?| 及貓搭建顛覆性雲PAAS業務生態!
    我們不妨將眼光投向國外,借鑑一些成功的案例,來重新定位和改變。  為此,及貓在3月14日,以「未來通信服務如何發展?」開展了線上分享會,以國際通信巨頭Twilio為啟發點,深度探討通信行業企業未來發展及轉型方向。  首先,及貓聯合創始人仇曉霞分析了國際通信巨頭Twilio的發展歷程。
  • 騰訊雲存儲突破Gartner魔力象限,落地政企打造智能雲生態
    在大力倡導政企服務的今天,騰訊雲專門為政企客戶提供了非編媒資、大數據、安防監控、數據備份歸檔及政企雲五大解決方案。非編媒資針對廣電行業的方案主要覆蓋媒體海量數據的存儲與備份、視頻非線性編輯,及針對網際網路媒體的視頻轉碼、點播與分發的場景。
  • 光雲科技戰投多家釘釘生態企業,構建企業服務協同生態
    早在2017年,就有不少開發者入駐釘釘開放平臺,為平臺用戶提供企業級應用。電商SaaS服務商光雲科技(688365.SH)便是其中一員。2017年底,光雲科技著手布局企業服務SaaS,推出「有成」系列產品,併入駐了釘釘平臺。幾年來,有成系列產品陸續豐滿,目前已上線有成CRM、有成財務、有成會議、有成會務、番茄表單等多款應用。
  • 如今,樂視七大生態系統還剩下什麼?
    2個月後,賈躍亭直奔汽車而去,易到被賣,在樂視的7大生態系統中,還剩下什麼?樂視體育,樂視金融,樂視致新……下一個被賣掉會是誰?一、內容生態在樂視內容生態體系下,主要有著樂視視頻、樂視影業等,其中樂視視頻,在今年樂視控股轉讓易到控股權的同時,樂視視頻進行了一次大裁員,涉及過半員工。
  • 媒體融合成為必然趨勢,華為雲攜手雲南廣電將融媒體平臺搬上雲端
    對於媒體來說,3G、4G帶給媒體深刻影響,而5G將重塑媒介生態。5G具有網速更快、容量更大、延時更短等特點,將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萬物互聯。通過5G網絡,無時不在、無所不在的信息傳遞將成為現實,媒體融合也成為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 IBM顧世山:製造企業的生態系統拓展與雲市場
    論壇上,IBM中國軟體開發中心業務拓展總經理顧世山作「製造企業的生態系統拓展與雲市場」的主題演講,講解了製造業市場現狀、發展重點、未來趨勢,對製造業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本文由【首席數字官】總結,提煉演講嘉賓的精華觀點編輯而成,歡迎閱讀和分享。企業所處的環境劇烈影響企業的生態體系首先,製造業的業務環境不斷改變。
  • NSR|衛星數據云服務
    與此同時,IBM(與雲星座合作)發布了一份關於數據架構和數據安全發展的報告,該報告詳細介紹了從傳統雲服務向空間資源存儲的轉變形勢。主流雲服務提供商(CSP)也開始注意到衛星行業為雲應用提供了不錯的應用案例和機會。
  • 關於雲服務,上汽通用認為自有雲+開放接口下的信息安全才是核心
    發布會結束後,上汽通用車聯網團隊及OnStar團隊進行了媒體採訪,在業務規劃、雲服務、自動駕駛、信息安全、服務以及B端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更詳細地解釋。因為V2X它本來更需要生態,比整個車聯網都更需要生態,沒有車來跟它交互,光有這輛車根本沒有用的。我們昨天提到2020年,實際上我們是推動2020年,這個球不光在我們這裡,在國家法規層面也需要落地,到底將來的評估資源到底什麼時候落地,這個實際上所有的整車廠都在等待。根據我們現在從法規的解讀甚至於對法規的影響,再加上對整個技術的儲備,將來它肯定會覆蓋。
  • 對中小企業來說,什麼雲服務最重要?
    其中在雲計算熱度最高的中國市場,中小企業評估雲平臺吸引力的十個維度數據中,華為雲出人意料拿到了安全、服務和業務全面性三個維度的前兩名,其中服務榜單是第一名。這引發了很多媒體的討論,大家都有一個疑問: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雲計算領域,為什麼華為雲能獲得中小企業的青睞?
  • 專訪光環雲高層:三位一體策略賦能中國雲服務
    會後,光環雲數據有限公司CEO寧琪先生,攜公司管理團隊的三位副總裁接受媒體採訪。就用戶與行業關心的諸多問題予以解讀。最新的一些研究機構的數據統計來看,當下國內公有雲市場也是將近差不多400億元左右規模。國內廠商有阿里,騰訊、中國電信等,國際廠商有AWS、微軟、IBM等。在這塊市場中,光環雲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已經初步構建了涵蓋大中小顆粒的多層次渠道營銷體系,包括區域和城市合作夥伴、系統集成商、ISV、管理服務提供商、各類SaaS服務商、渠道分銷商,以及更廣泛的個人渠道等。整體發展速度是很快的。
  • 雲媒體公關解析媒體曝光的重要作用
    這就是輿論導向的轉變,通過媒體曝光量扭轉局面。而雲媒體公關在媒體曝光量方面擁有強大的媒體資源可為客戶服務。在微博自媒體領域合作或整合了國內外時評領域的大V;雲媒體的日累計曝光量可達上億次,其他垂直領域也均可協調。雲媒體在新浪,搜狐,網易騰訊,今日頭條,百度新聞等平臺均有大量高權重、大流量媒體帳號埠。
  • 中國電信21CN打造雲能力開放生態新模式,打開生態共贏新局面
    ,21CN在集團工作思想的指導下,開放雲能力合作,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雲+」業務生態戰略,共建應用、人、家、設備的生態閉環。   目前,21CN已在健康穿戴、NAS及智能筆記本「設備+服務」的垂直領域布局雲生態,開展「雲+健康」、「雲+NAS」、「雲+智能筆記本」等項目。
  • 「專家視角」專家告訴你雲服務是什麼
    雲服務是什麼;2. 有關美國和中國的雲服務市場差異;3. 雲服務的未來機會。作 者丨蔡凱龍,Wicky Wang對本文亦有貢獻。雲計算以及延伸的雲服務行業已經成為如今IT行業的主流 。儘管近年來國家對雲計算行業高度重視,中國的雲服務才剛剛起步,和美國的雲服務還有很大的差距。
  • 什麼是HMS生態系統?
    不僅如此,華為還突破手機領域,開始和58家世界100強的企業進行合作,致力於AI技術的探索,任正非也表示,5G只不過是小兒科,現在已經正式駛入雲業務的研究,這讓美國沒有辦法對軟體進行打壓。還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HMS生態系統已經迅速開展了,華為受限的地方在不斷的減少,也就是說,再也不用擔心發展受制約了!那麼!華為發布的HMS到底是什麼?
  • 華為建立雲生態,華為要做一家偉大的公司
    刀客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在媒體工作的時候有幸參加過IBM技術峰會、英特爾IDF大會、微軟Build大會和SAP創新峰會等能影響全球科技和經濟發展的企業的重要年度技術峰會,感受最深的是,在這些會上,中國企業的CEO基本上是站臺打醬油的。而中國企業的技術會議,跨國公司來的人多數是部門經理級別的,差別是明顯的。
  • 智享·雲上:中國電信21CN亮相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
    雲網融合背景下,中國電信有哪些創新成果?新一輪產業鏈又會有哪些重要戰略?這些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通過此次博覽我們可以窺見一些答案。   此次展覽中,中國電信21CN攜天翼雲盤、天翼看家、天翼企業雲盤、雲安全、雲能力亮相博覽會,從不同角度展示了雲網融合背景下,21CN的產品發展及階段性成果。
  • 騰訊雲與雲南廣播電視臺戰略合作 利用 「七彩雲」雲平臺打好媒體...
    5月22日,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慧媒體專場在雲南昆明召開。現場,騰訊雲與雲南廣播電視臺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將最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和運營經驗運用於廣電的融媒體建設中,實現共贏發展。
  • 【重磅】2016年中國企業雲服務行業研究報告
    帶寬的不斷升級,移動終端的普及,交互方式的改變,使得視頻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且視頻本身需要CDN加速,因此公有雲是更佳方案。視頻雲存儲、網絡需求大的特點恰恰也可以為公有雲服務商帶來更多營收。視頻云為當前公有雲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