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極體 發表於 2019-10-09 15:31:17
如果把雲端比作一座城鎮,先後搬遷進來的居民們是形形色色的:IT企業率先發現了這片沃土開始挖掘建設,隨後金融、營銷諮詢、零售、醫療等等領域的企業也開始紛紛搬遷,不久後看這個城鎮景色繁華又生活便利,一些「家大業大」的企業也開始舉家遷移,例如工業、製造業、交通等等。
在這一過程中,有一位看似不起眼、卻又十分重要居民,就是流媒體。
流媒體,包括但不限於遊戲、直播、VR、視頻等等大量內容行業。相比體量龐大的工業或製造業,這些領域的產業往往量級更輕,而且這些行業本身大多也是建設在完備的數位化基礎之上。這就導致,這些行業能否進行產業升級,很可能需要數據傳輸技術的支持。而當雲計算真的著手對於流媒體領域進行改造時,迸發出的能量,卻又往往會超出人們的想像。
遊戲產業的雲化十年:雲計算如何作用於流媒體
這其中雲遊戲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近年以來,谷歌、微軟、索尼等廠商陸續曝出了要推出雲遊戲服務的消息。其中谷歌推出的Stadia雲遊戲平臺聲稱可以讓玩家像在YouTube上觀看視頻一樣玩遊戲。索尼和微軟作為主機界的世仇,更是放下矛盾通力合作,索尼將在 Microsoft Azure 中構建雲服務解決方案,以支持其遊戲和內容流媒體服務。
很多人認為,近年來雲遊戲的異軍突起崛起源於5G的抬頭,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意味著終端與雲端間更低的延遲,也意味著可以傳輸更龐大的數據體量,因此來支持遊戲的高質量畫面,和對於玩家指令的響應。實際這種說法略顯片面,因為遊戲發展的過程本身就是雲化的過程。從PC遊戲再到下載客戶端就能進行網遊,再到「貪玩藍月」式的頁遊,就連雲遊戲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都在2009年。降低硬體要求,隨時隨地進行遊戲,本身就是遊戲發展的一條路徑。但由於受網絡技術的限制,遊戲在雲化的過程中不得不割捨掉諸如畫質、即時反應等的優勢。
但隨著近年以來虛擬機技術和容器技術的提升,雲計算廠商對於GPU虛擬化的能力不斷提高,可以給予雲遊戲更優質的計算資源,同時雲計算廠商的網絡覆蓋能力加上不斷增強的邊緣計算能力,可以很好地解決網絡延遲問題。再結合音視頻編解碼技術、客戶端與伺服器端的同步算法、網絡傳輸優化等等方面的提升,今天的雲遊戲平臺已經可以運行像《巫師》系列、《只狼》等原本對終端硬體有著很高要求的大作。
雖然今天的雲遊戲運行起來還常常會出現畫面質量不穩定、延遲卡頓等問題,但是不得不說,隨著雲計算廠商能力的提升,遊戲產業正在發生變化。
同樣,直播、視頻、VR產業也以同樣的方式受到雲計算發展的影響。視頻內容的分發、直播中的實時安全審核等等,實際也都是隨著雲計算技術能力而得到的提升。
流媒體升級的四個層次
但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下一幕。在流媒體未來的改造之路上,雲計算還能幫上什麼忙?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將流媒體產業升級劃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是內容覆蓋。
在流媒體產業中,提升內容的覆蓋面和覆蓋效率顯然是最基礎的。實際上雲計算對於遊戲進行改造,讓遊戲可以覆蓋到更多終端,本質上就是在提升內容的覆蓋面。尤其像華為這一類兼任5G運營商、雲計算、終端廠商於一身的企業,已經開始在自身的終端平臺上推動包括音視頻、遊戲等等內容的輸出。相信未來內容出品方和雲計算廠商的合作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第二層是企業運行效率的改造。
和一切產業一樣,雲計算能帶來的一項重要作用,就是通過對硬體的虛擬化來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尤其對於流媒體產業而言,對於數據的存儲分發需求更高。像Netflix就在經歷過數次IT故障後,於2017年將本地數據中心全部關閉,將全部業務遷移到了AWS上。
第三層是對流媒體產業進行技術輸出。
在流媒體產業中最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對於這些「文藝產業」來說,IT技術的學習成本很高。這時往往需要雲計算產業提供更加主動和一體化的服務。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直播,直播所涉及的快速視頻解碼、媒資存儲、切片轉碼等問題,本身是非常複雜的,但云計算廠商所提供的直播雲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他們解決了其中的問題。有了這種即購即用的雲上解決方案,才會讓各種直播平臺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快速出現。尤其雲計算廠商也正在將人臉識別美顏、直播鑑黃等技術一起打包輸出,去賦能整個產業。
最後一層,是對流媒體產業未來的改造可能。
從雲遊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雲計算對於產業改造的巨大能量:當遊戲整體雲化後,遊戲廠商尤其是單機遊戲廠商幾十年以來的實體發售模式可以得到改變,不僅可以更方便的修補補丁、推出DLC,也可以徹底改變自身的收費模式,從實體發售發展成廠商會員收費制度或者時長收費制度等。同時去掉的硬體基礎的限制,遊戲廠商在製作時更可以去追求更好的渲染效果、更龐大的世界觀等。由此帶來的改變,毫無疑問將是革命性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當我們已經見證了流媒體產業升級的前三個層次,雲計算應該做些什麼,才能更好的推動第四層產業升級的來臨?
逐鹿流媒體沃土,雲計算廠商做了什麼?
在當前全球雲計算產業激烈的競爭局勢之下,廠商們自然不會放過流媒體這一片沃土。實際雲計算廠商們已經開始了角逐。
首先,雲計算廠商們正在集結更多的力量。除了像微軟和索尼那樣直接與流媒體企業合作以外,他們還在集結更多產業鏈上下遊的相關力量。諸如華為、騰訊、亞馬遜推出屬於自己的流媒體內容平臺,以及與Intel、英偉達、AMD等晶片廠商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去推出更適合垂直領域的產品。
下一步,雲計算正在嘗試遠離科技觸角的產業中進行更多創新。尤其在體育產業中,除了直播清晰度不斷上升以外,雲計算廠商還在聯合產業改變人們觀看體育比賽的方式。例如在2018年的超級碗上運營商Verizon曾經聯合愛立信對橄欖球運動員的頭盔進行改造,增加了攝像頭,這樣觀眾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運動第一視角的直播。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隨時把最先進的技術輸入到產業中。從Netflix利用亞馬遜AI算法提升數據分析效率的「佳話」,到如今雲遊戲對5G的翹首以盼。雲端顯然成為了流媒體產業最重要的技術搬運工。這也意味著雲計算廠商將要投以更多的精力在挖掘適合流媒體產業的技術之中。
實際這也是雲計算產業最大的魅力,它足夠基礎得以廣泛應用,但關聯面又足夠廣闊得以對整個世界的各個細節加以改造,在流媒體領域中也是一樣。
總之,看到雲計算之下的流媒體未來藍圖,相信我們都準備好「娛樂至死」了。
來源:腦極體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