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08-03-13 14:13 來源:
進入電子報櫻花熱烈、純潔、高尚,嚴冬過後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氣息帶給日本人民,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為「櫻花節」。在這個賞花季節,人們帶上親屬,邀上友人,攜酒帶餚在櫻花樹下席地而坐,邊賞櫻、邊暢飲,真是人生一大樂趣。
櫻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奈良時代(710—794年),說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時代(794--1192年),櫻花成了主角,詠櫻花的歌比詠梅花的歌要多5倍。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賞櫻花的活動。7世紀,持統天皇特別喜愛櫻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觀賞櫻花。另外,據說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賞櫻大會是9世紀嵯峨天皇主持舉行的。當初,賞櫻只是在權貴間盛行,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傳統的民間風俗。
花的生命很短暫。在日本有一民諺說:「櫻花7日」,就是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7天,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16天左右,形成櫻花邊開邊落的特點。也正是這一特點才使櫻花有這麼大的魅力。被尊為國花,不僅是因為它的嫵媚嬌豔,更重要的是它經歷短暫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
「欲問大和魂,朝陽底下看山櫻」。日本人認為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即使死,也該果斷離去。櫻花凋落時,不汙不染,很乾脆,被尊為日本精神。
櫻花是最受日本人喜愛的花種,白雪似的櫻花,象徵日本武士道絢爛而短暫的美學。日本語中,「櫻時」就是指櫻花盛開的時節,也就是春天。在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到櫻花開得最燦爛的地方,一邊吃著壽司,喝著日本酒,一邊陶醉在漫天飛舞的「花吹雪はなふぶき)」中,是日本人一年裡最重要的事情。
賞櫻花,日語寫作「花見」。花見(Hanami)是日本獨特的賞花方式,每當春天櫻花季節展開之際,群聚於各地賞櫻名所,席坐粉白花樹下,大家舉杯高歌,談笑春日,盡情捕捉爛漫春光。這般原味的大和風情,「花見」一詞甚至被納為英文專有名詞,意為日人賞櫻盛宴。日本人賞櫻花的歷史悠久,一般認為源於平安時代在宮中舉行的櫻花宴。慶長三年(1598年)3月15日,豐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舉行的賞花會(歷史上稱「醍醐の花見」),以其豪侈華麗而名標史冊。而花見成為日本平民百姓的年中行事則是江戶時代以後的事情。
4月的日本充滿了櫻花的味道,無論是公園或是街道,都遍布盛開的櫻花樹,使得如盆景般精緻的日本越發顯得嬌美了。
作為日本的國花,櫻花深受日本人與遊客的喜愛。目前日本的櫻花種類共有300多種,櫻花的花季是4月,由南往北依次盛開,最早可以觀賞到櫻花的是衝繩島,而最姍姍來遲的櫻花則是全日本最寒冷的北海道。櫻花的花期不長,盛開的時間一般為10天,就如一片粉色的雲彩由南往北飄過整個日本。
櫻花綻放時,在公園及街道的賞花處,便可聞到淡淡的花香和欣賞到紅色、粉紅色和白色的櫻花。每當這時,日本各地都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櫻花祭」,親朋好友圍坐在櫻花樹下,取出各自準備的便當(飯盒),飲著香檳或是日本清酒,談笑風生,身邊還不時有花瓣隨清風掠過,賞花的人群無論是認識或是不認識的,都會不時點頭打招呼,甚至交換食品。與其說是賞花,不如說是賞花讓大家有了一個真正的「家庭日」和「友誼日」,難怪日本人樂此不疲,甚至有些公司將賞櫻花列為公司的「指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