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從太空育種歸來,在廣州「安家」

2020-08-07 大洋粵社區

大洋網訊 「天問一號」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華民族對航天的探索從未停止。如今,跟隨長徵五號歸來的「航天」櫻花種子也將在廣州落地生根。8月7日上午,在保利世貿中心舉行的「中國櫻花太空育種」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這批「航天歸來」的櫻花種子終於在廣州找到了「家」,將在廣州市從化區擇地進行培育。

櫻花從太空育種歸來,在廣州「安家」

「航天櫻花」紮根廣州從化

據了解,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搭載了種子、苗木、微生物、菌類等多種實驗樣品,其中就有來自廣州一家本土企業廣州天適集團自主選育的『廣州』櫻和『天適』櫻等4個櫻花新優品種的種子。

據悉,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此次任務試驗船在軌飛行約67個小時,軌道高度約300~8000公裡。在軌飛行期間,試驗船穿越的範艾倫輻射帶,接受的空間總輻射劑量和微重力環境均與以往神舟飛船、天宮實驗室所經歷的空間環境不同,為開展空間輻射生物學研究、空間誘變和航天育種研究與實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寶貴機會。

櫻花從太空育種歸來,在廣州「安家」

此次飛行任務在驗證新一代載人飛船關鍵技術的同時,還由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組織了空間誘變育種搭載試驗。所謂「太空育種」也叫「航天育種」,就是將作物種子或誘變材料,通過航空器運送到太空,再利用太空特殊的環境誘變作用,使種子或材料產生變異,用於培育作物新品種。太空育種非常昂貴,但對於培育優異品種有重要意義。據天適櫻花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培育出花色各異、花型豐富、花期不同,抗性更強等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優櫻花品種,廣州天適集團自2018年開始,已在籌備櫻花種子上太空事宜。此次櫻花種子成功抵達太空,在中國是第一次,在全世界也是第一次。

而今櫻花從「太空歸來」,選擇在廣州從化紮根發芽。之所以選擇從化作為太空育種櫻花的培育地,據天適櫻花研究院胡院長表示,是期望選育更多更優的耐熱品種,以適合廣州高溫高溼環境。

「廣州櫻」開遍花城,打造廣州城市新名片

據中國櫻花產業協會執行主席何宗儒介紹,早在2015年,我國櫻花種植面積就已經超過10萬畝,是日本的數倍,一舉躍居世界第一。業界專家估計,櫻花產業的規模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可達千億級。如今,中國櫻花產業涵蓋櫻花文化、櫻花旅遊、櫻花園林綠化、櫻花衍生產品、櫻花苗木種植與銷售、櫻花金融等六大板塊。除此之外,更可為國家的鄉村振興和「回歸經濟」服務。

櫻花從太空育種歸來,在廣州「安家」

「作為廣州的本土企業,為了給這座城市打造一張亮眼新名片,傳播開放、包容、進取的廣州精神,我們選育了花色豔麗、耐熱性強的櫻花新品種,並將其取名為『廣州』櫻。」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州」櫻已開遍花城,不僅在花城廣場、保利世貿中心、從化天適櫻花悠樂園、番禺寶墨園、南沙十八羅漢山等地有種植,而且在中山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省外語外貿大學、廣東省實驗中學、廣州執信中學等省內高等學府和知名院校都有種植,佔全市櫻花比達98%以上。

櫻花從太空育種歸來,在廣州「安家」

「我們近年來在大力選育各種櫻花新優品種,不斷豐富廣州等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的櫻花品種。同時,近年對全國的輻射也在不斷加大,以『廣州』櫻為例,累計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000畝。」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曉宜、李大林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高鶴濤、張曉宜、李大林

相關焦點

  • 太空育種櫻花歸來,將「安家」廣州從化
    8月7日上午,在「中國櫻花太空育種」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跟隨長徵五號歸來的「廣州櫻」等4個櫻花新優品種也將在廣州落地生根,並將在廣州市從化區擇地進行培育。 十餘年前,廣州天適集團籌劃櫻花太空育種,而今,在政府各部門領導的幫助下,終於得以 實現。
  • 太空育種 | 雪川開啟馬鈴薯育種新篇章
    共有75家單位參與試驗船搭載實驗,其中有大學和科研院所43家,地方科研機構11家,含雪川農業在內的企事業單位21家。學科領域涉及基礎科學、空間生命科學、作物與林草花卉育種等。雪川馬鈴薯太空育種 太空育種,又稱航天育種,是利用太空技術、通過返回式飛船等太空飛行器將作物種子
  • 太空育種和轉基因技術是一回事兒嗎?
    其實,這些土豆本來的作用是實驗材料,攜帶土豆進入太空是為了進行「太空育種」實驗。那麼,什麼是太空育種呢?什麼是太空育種?太空育種即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航天技術與生物育種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有人說,太空種子就是把普通種子送往太空,使其在太空中的獨特環境下進行變異的育種。其實,太空種子這個稱呼並不「簡單」,它有著嚴格的定義。
  • 科普:太空育種和轉基因技術是一回事兒嗎?
    其實,這些土豆本來的作用是實驗材料,攜帶土豆進入太空是為了進行「太空育種」實驗。那麼,什麼是太空育種呢?什麼是太空育種?太空育種即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是航天技術與生物育種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聽起來似乎種子只要上天轉一圈回來,植物就一定能長得特別大、營養特別豐富。其實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 中外院士航天英雄聚智 太空種子問道宇宙奧秘 航天育種2019論壇在...
    為更好地推動航天育種科學研究及其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作為「第二屆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的重要組成環節,2019年11月26日,航天育種2019論壇在廣州高新區召開。
  • 又是櫻花爛漫時 且向詩句尋芳菲
    如果眼前的櫻花你覺得還不夠爛漫,不妨去領略一番古詩詞中櫻花的模樣……《櫻花》宋濂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廣州百萬葵園櫻花綻放《無題》李商隱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 劉長庭:讓太空歸來的微生物走上老百姓餐桌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劉長庭:讓太空歸來的微生物走上老百姓餐桌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松鼠、孔雀、貓頭鷹……3D小動物來中山東路的行道樹安家了
    又是一年櫻花季,櫻花公園的櫻花陸續綻放,即將給遊客們呈現出一幅幅怒放的美麗畫卷。但今年來賞櫻的遊客會有一些新的亮點發現,因為中山東路鄞州段櫻花公園旁行道樹的樹洞內也熱鬧起來了,一群3D動物來這裡「安家」了。
  • 荒野行動櫻花背景怎麼得 荒野行動櫻花背景獲取攻略
    導 讀 荒野行動櫻花背景怎麼得?
  • 太空南瓜最重288斤,太空育種就為讓果實更大?到底是福是禍?
    太空育種的部分目的是為了增產,所以確實會有很多太空蔬菜長得大,但也有一些甚至連果子都不結了。太空育種利用了基因的隨機突變,並不能保證長出來的果子都變大。太空育種利用了生物演化的原理變異只是第一步將經過太空環境的種子種下去,挑選出有利於人類的性狀,果子變大或者口味變得更好都在選擇範圍內,在以往的太空育種過程中,的確有不少植物的果實長得更大,但也有連種子也不結了,或者果實的口味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甜的變酸、酸的變淡,有的生長周期變長,有的生長周期變短,總的來說突變是很多方面的,並不集中在體型的變化;
  • 「超級抗原」搭載「飛船」連續四次太空育種實驗
    返回艙搭載著瀋陽協合集團4個超級抗原生物菌種在太空遨遊半個月之後於7月3日回到瀋陽,這也是瀋陽協合集團繼搭載神舟七號、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飛船後,連續四次太空育種實驗。  據瀋陽協合集團董事長陳巨餘介紹,航天育種是藉助空間飛行器和地面模擬空間裝置,利用宇宙輻射、微重力和複雜電磁環境等多種因素對生物材料的誘變作用,使材料發生變異,科研人員再從中篩選出需要的變異材料,進行選育,最終獲得優良新品種。此次超級抗原太空育種就是利用太空特殊環境,如太空微重力、交變磁場、宇宙射線、劇烈溫差、高真空等因素,來增強超級抗原菌種的生物活性和生物表達量。
  • 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 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
    原標題: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 創造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8月29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日電 題: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 創造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作者 郭超凱 王霄搭載太空飛行器進行「太空旅行」後的作物種子,返回地球後會發生哪些神奇變化?這一問題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民眾關注。
  • 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 創造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日電 題: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 創造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作者 郭超凱 王霄搭載太空飛行器進行「太空旅行」後的作物種子,返回地球後會發生哪些神奇變化?這一問題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民眾關注。
  • 河工大育種材料搭載神舟十一號開啟太空實驗旅程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天津10月17日電(記者張建新)17日,搭載有河北工業大學理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天津貝可爾科技有限公司育種材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生物物理所繼神舟八號、神舟十號、實踐十號以及天宮二號之後的第五次太空搭載實驗。
  • 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創造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
    搭載太空飛行器進行「太空旅行」後的作物種子,返回地球後會發生哪些神奇變化?這一問題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民眾關注。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蘇聯、加拿大、日本、芬蘭、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國家就陸續開展了空間生物學研究和航天育種實踐。例如,美國「巨棉1號」抗蟲棉就是經太空輻射變異獲得的一個抗蟲棉超高產新品種,蘇聯搭載的棉花和樅樹早已在哈薩克斯坦大面積種植。
  • 櫻桃是櫻花結出的果實嗎?︱科普資訊
    初春看櫻花,初夏吃櫻桃。很多小夥伴的心裡一直都憋著一個疑問:櫻桃是櫻花凋謝後結出的果實嗎?
  • 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創造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
    中新網 圖中國新聞網9月1日消息,搭載太空飛行器進行「太空旅行」後的作物種子,返回地球後會發生哪些神奇變化?這一問題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民眾關注。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蘇聯、加拿大、日本、芬蘭、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國家就陸續開展了空間生物學研究和航天育種實踐。例如,美國「巨棉1號」抗蟲棉就是經太空輻射變異獲得的一個抗蟲棉超高產新品種,蘇聯搭載的棉花和樅樹早已在哈薩克斯坦大面積種植。中國的航天育種始於上世紀80年代。
  • 中國航天育種卅三載學術成果在穗發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李靜、李宗澤、記者皮澤紅報導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的重要分論壇之一——航天育種2020論壇在廣州高新區舉行。為中國航天育種事業編藍皮書航天育種2020論壇由中高會現代農業與航天育種工作委員會、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同主辦,得到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廣州市農業農村局指導和支持,神舟綠鵬農業公司承辦,旨在促進和推動航天育種的科學研究及其技術成果的產業應用推廣
  • 廣州人你已經被紫荊花海包圍了,不必再羨慕武漢櫻花~
    不必羨慕武大櫻花也不必攀比香山的紅葉在廣州,就有最美的夢幻紫荊花海三月份紫荊花已經悄然盛開今天視線君給各位整理了一些廣州看紫荊花的地方的華南農業大學北有武大櫻花,南有華農紫荊,華農校園裡的紫荊花以繁盛與濃密而聞名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