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 | Beclin1在心肌重編程中的作用及分子調控機制

2020-10-24 BioArt

責編 | 酶美


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發生過程中心肌細胞(Cardiomyocytes,CMs的丟失及瘢痕形成是主要的病理過程。哺乳動物出生後CMs的數目不再增加,成年CMs作為終末分化細胞不具備再生能力,因此一旦損傷則永久喪失。心源性轉錄因子(TFs)Mef2c,Gata4和Tbx5(MGT)可以直接將成纖維細胞重編程為誘導的心肌細胞(induced cardiomyocytes,iCMs,從而為心臟修復提供潛在的細胞來源,是一種非常有潛力的心臟再生治療方法【1,2】。但是,心肌細胞重編程的效率較低,分子機制不甚清晰,極大限制了該技術的轉化研究。


2020年10月21日,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C, Chapel Hill)錢莉教授團隊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表了題為Down-regulation of Beclin1 promotes direct cardiac reprogramming 的研究論文(第一作者王麗博士)該論文揭示了調控iCM命運轉換的自噬依賴性和非依賴性途徑。一方面,在iCM重編程中, Atg5依賴性自噬被誘導並且可以促進iCM的重編程。另一方面,自噬因子 Becn1與PI3K III複合物相互作用後可以抑制經典的Wnt /β-catenin信號通路,進而以與自噬無關的方式負調控iCM的誘導。



該研究表明ATG5依賴性的自噬在GMT誘導的iCM重編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員首先發現自噬在iCM重編程的早期被激活(第三天開始),然而自噬的激活又可以促進iCM的重編程。其次,敲低Atg5會顯著抑制重編程中自噬的誘導並降低iCM重編程效率,這表明iCM重編程需要Atg5依賴的自噬調節。此外,研究發現在重編程的前8天敲低Atg5表達均可降低iCM的重編程效率。因此,Atg5可能在相關染色質表觀遺傳調控重排和iCM命運決定期間的早期發揮作用。作者之前的研究確定了iCM重編程的軌跡【3,4】,該軌跡要求去除細胞起始的纖維化特徵並建立iCM相關的結構和代謝程序【5】,而本研究發現在亞細胞重建過程中存在細胞器(線粒體)更新的中間階段;因此,在iCM命運轉換的過程中自噬通過促進細胞成分循環回收重新利用來促進細胞重塑。


然而,在針對自噬信號通路的其他節點分析時發現, Becn1(自噬啟動的關鍵調節因子)是誘導iCM的屏障分子,敲除Beclin-1可提高iCM的質量和數量。結合心梗模型和體內重編程模型,Beclin1基因缺失小鼠在接受重編程因子處理以後,其心梗面積和纖維化明顯降低,心臟功能得到極大改善。對iCM重編程中自噬流的分析表明,在重編程的早期階段(確定iCM命運階段),Becn1缺失不影響自噬(前7天),但在iCM細胞命運已經建立的後期影響自噬。同時敲低Becn1和Atg5仍表現出高於對照組的重編程效率,提示Becn1在調控iCM命運決定的過程中與自噬無關。為了探索潛在的機制,研究人員通過RNAseq發現Becn1的缺失導致重編程細胞轉錄組的變化。細緻分析發現下調Beclin-1表達可以提高經典的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相關分子的表達,引起β-Catenin核內聚集而提高Wnt通路的活性。此外,蛋白質組學研究顯示Beclin-1與 PI3K III複合物相互作用,以抑制Wnt/β-Catenin信號傳導,進而負調控iCM轉化。


綜上所述,該研究揭示了在iCM重編程中Atg5依賴性自噬的誘導作用以及Becn1介導的非自噬依賴的抑制作用。其中,Becn1被認為是iCM命運誘導的細胞屏障,並發現了涉及ULK1-PI3K複合物-Wnt /β-catenin信號網絡的iCM誘導的調控機制。此項研究首次揭示細胞自噬對重編程的影響,闡釋Beclin-1介導的全新的信號通路,同時為提升心肌細胞重編程效率、闡明重編程分子機製做出貢獻,也為心肌再生的臨床應用提供新的靶點和理論依據。



原文連結:

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12/566/eaay7856


製版人:sc


參考文獻

[1]Qian L, Huang Y, Spencer CI, Foley A, Vedantham V, Liu L, Conway SJ, Fu JD and Srivastava D. In vivo reprogramming of murine cardiac fibroblasts into induced cardiomyocytes. Nature, 2012, 485(7400):593-8

[2]Ma H, Wang L, Yin C, Liu J and Qian L. In vivo cardiac reprogramming using an optimal single polycistronic construct. Cardiovasc Res, 2015, 108(2):217-9

[3]Liu Z, Wang L, Welch JD, Ma H, Zhou Y, Vaseghi HR, Yu S, Wall JB, Alimohamadi S, Zheng M, Yin C, Shen W, Prins JF, Liu J and Qian L.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reconstructs fate conversion from fibroblast to cardiomyocyte. Nature, 2017, 551(7678):100-104

[4]Zhou Y, Wang L, Liu Z, Alimohamadi S, Yin C, Liu J and Qian L. Comparative Gene Expression Analyses Reveal Distinct Molecular Signatures between Differentially Reprogrammed Cardiomyocytes. Cell Rep, 2017, 20(13):3014-3024

[5]Liu Z, Wang L, Welch JD, Ma H, Zhou Y, Vaseghi HR, Yu S, Wall JB, Alimohamadi S, Zheng M, Yin C, Shen W, Prins JF, Liu J and Qian L.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reconstructs fate conversion from fibroblast to cardiomyocyte. Nature, 2017, 551(7678):100-104

相關焦點

  • 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的機制
    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研究是對生命本質的探索,其對推動幹細胞研究走向應用和臨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強相關研究對未來人類健康的保障至關重要。  在「十二五」期間,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帶領動物所幹細胞研究團隊對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研究進行了整體布局,從基礎理論、核心技術、轉化應用幾個層面開展系統研究,在過去五年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多項創新性的技術體系,在國際國內同領域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 生物物理所在iPS細胞重編程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Cell Stem Cell雜誌發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範祖森課題組題為Transient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via Sox2-Mediated Suppression of mTOR Is an Important Early Step in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轉錄因子Sox2調控細胞自噬參與細胞重編程的分子機制
  •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研究員姚紅傑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孫前文課題組揭示了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新機制。
  • 科學家成功將結締組織細胞重編程為心肌細胞
    心力衰竭每年影響著570萬美國人的健康,而且每年能夠花費國家307億美元,最關鍵的是目前並無療法治療心力衰竭;當心肌受損時,機體就無法修復死亡或損傷的細胞,文章中,研究者就深入分析了心臟中細胞的重編程機制,以此來對心肌細胞進行再生,這或許有望治療並且治癒患者的心力衰竭。
  • Circulation:將結締組織細胞重編程為心肌細胞獲得成功
    當心肌受損時,機體幾乎不可能修復損傷或死亡的細胞。在這篇論文中,研究者深入分析總結了心臟中細胞的重編程機制,以此來尋找方法對心肌細胞進行再生,這或許在有望治癒患者的心力衰竭的路上提供可能。研究表明,僅需要三種轉錄因子就能夠將小鼠機體的結締組織細胞重編程為心肌細胞。
  • 科學家揭示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關鍵作用
    廣州生物院揭示RNA結合蛋白DDX5在體細胞重編程中的關鍵作用和調控機制該文章首次揭示了RNA結合蛋白(RBP)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重要作用和調節機制,這將加深人們對RBP介導細胞命運決定的認識。 RBPs不僅在維持細胞內穩態有重要的功能,在分化和維持細胞特性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RBPs功能的多樣性和必要性幾乎涉及了RNA代謝的所有過程,但RBPs在細胞命運轉變中的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 某複合物在心肌細胞表觀遺傳控制中起關鍵作用
    先鋒轉錄因子在編程表觀基因組中起關鍵作用,並在連續細胞譜系規範和分化步驟中促進其他調節因子的募集。該研究揭示Isl1 / Brg1-Baf60c複合物在協調心臟發生和建立心肌細胞命運的表觀遺傳記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幹細胞/祖細胞分化為不同的譜系涉及到一系列大規模的轉錄變化和染色質重組。組織特異性轉錄因子與表觀遺傳修飾因子協同作用對表觀基因組進行編程,建立細胞同一性,這是由表觀遺傳調控機制進一步維持的。
  • ...和梁興群團隊等揭示Isl1在心肌細胞凋亡表觀遺傳控制中的關鍵作用
    同濟大學心律失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孫雲甫團隊和梁興群團隊等揭示Isl1在心肌細胞凋亡表觀遺傳控制中的關鍵作用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19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而足細胞內脂質蓄積與循環中脂質含量並無直接關係,重要的是足細胞自身可表達多種脂質代謝相關基因,糖尿病可引起足細胞內脂代謝重編程,通過影響脂質的合成、攝取、分解、流出等過程直接調節足細胞區域內脂質代謝穩態,進而影響腎臟的功能。因此,深入探討足細胞內脂質代謝穩態的調控機制、尋找有效的治療靶點糾正脂質代謝失衡,減輕足細胞功能紊亂,對於防治糖尿病腎病具有重要的意義。
  • 李傳友研究組解析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轉錄重編程
    其生物合成途徑和化學結構與高等動物中的免疫激素前列腺素有極高的類似性。對應於機械傷害、咀嚼式昆蟲和死體營養型病原菌的侵害,植物激活茉莉酸信號通路,啟動並級聯放大茉莉酸介導的轉錄重編程,從而產生有效的防禦反應。但目前對茉莉酸激活植物免疫轉錄重編程的機理所知甚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長期以番茄為模式研究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機理。
  • 溶酶體膜蛋白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和自噬調控新機制
    該研究報告了溶酶體膜蛋白LAPTM4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中的保護作用和調控機制,進一步揭示了溶酶體在心肌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並為發展心臟修復治療新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心血管疾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種。及時的進行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臟的必需步驟。
  • 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分子機制
    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豬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團隊」和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豬基因組設計育種創新團隊」合作,歷時3年,開發出環狀RNA研究平臺,繪製豬環狀RNA時空圖譜,破譯環狀RNA對豬產肉性狀形成調控機制
  • The Plant Cell :解析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轉錄重編程機理
    茉莉酸是來源於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免疫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徑和化學結構與高等動物中的免疫激素前列腺素有極高的類似性。在受到機械傷害、咀嚼式昆蟲和死體營養型病原菌的侵害時,植物激活茉莉酸信號通路,啟動並級聯放大茉莉酸介導的轉錄重編程,從而產生有效的防禦反應。但目前對茉莉酸激活植物免疫轉錄重編程的機理所知甚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傳友研究組長期以番茄為模式植物,研究茉莉酸調控植物免疫的分子機理。
  • 廣州生物院等揭示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
    在基因轉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由單鏈DNA和DNA:RNA雜合鏈組成的三鏈核酸結構,稱為R-loop。R-loop廣泛存在於各個物種中,最早被認為是轉錄的副產物,但近年來發現R-loop在很多生物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報導R-loop相關蛋白很多都是RNA結合蛋白(RBP),然而RBP如何協同R-loop在細胞命運決定中發揮作用尚不清楚。
  • 科學網—中國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形成分子機制
    中國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形成分子機制   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創新團隊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合作,開發出環狀RNA研究平臺,繪製豬環狀RNA時空圖譜,破譯環狀RNA對豬產肉性狀形成調控機制,並構建首個農業動物的環狀RNA資料庫。
  • CHAPIR通過m6A甲基化調控心臟肥大的分子機制
    慢性心肌肥大及其相關的心肌重塑是發展心臟功能障礙的主要因素,從而導致嚴重的心力衰竭和死亡。RNA m6A甲基化/去甲基化機制與心臟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密切相關,然而m6A修飾參與心臟肥大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機制
    在基因轉錄過程中,會形成一種由單鏈DNA和DNA:RNA雜合鏈組成的三鏈核酸結構,稱為R-loop。R-loop廣泛存在於各個物種中,最早被認為是轉錄的副產物,但近年來發現R-loop在很多生物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報導R-loop相關蛋白很多都是RNA結合蛋白(RBP),然而RBP如何協同R-loop在細胞命運決定中發揮作用尚不清楚。
  • 中國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形成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 多篇文章聚焦細胞重編程研究領域新成果!
    【3】Nat Cell Biol:揭秘胚胎進行細胞重編程的分子機制doi:10.1038/s41556-020-0536-6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胚胎進行細胞重編程的分子機制;細胞重編程能為臨床中用於再生醫學研究的幹細胞的人工再生提供最佳的機會
  • Science:細胞重編程的關鍵組蛋白伴侶分子
    來自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ASF1A的基因在幹細胞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幹細胞可以發育分化成為機體不同類型的細胞組織從而挽救人類的生命。實際上ASF1A基因並不是本文的研究人員所發現的,該基因主要負責細胞的重編程,細胞的重編程即轉變細胞的類型,這對於幹細胞的分化至關重要。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卵母細胞中5000個基因,發現基因ASF1A、OCT4以及一種可溶性助手分子是細胞重編程中的重要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