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在1月6日一場「動搖國本」的示威活動中,川普支持者衝進了國會大廈,聯席會議被迫暫停。更為誇張的是,在示威者和警察對峙期間,一名女性中槍不治。
當全世界圍觀華盛頓的騷亂時,不少人意識到這些場景「似曾相識」:在前年爆發的「修例風波」中,部分暴徒於2019年7月1日晚暴力衝擊並佔領香港立法會,對立法會議事廳內設施進行大肆破壞。
與此同時,不少人也注意到,一些美國政客和媒體,以及外國領導人對這兩件事的反應和用詞截然不同。他們支持大肆破壞香港立法會的暴徒,卻指責川普支持者在美國國會大廈中的暴力行為。
其中,就包括曾在涉港議題上指手畫腳、同屬於「五眼聯盟」的紐西蘭和澳大利亞。
示威者攻佔國會,與持槍警察對峙,圖自澎湃影像
「現在發生的事情是不對的。」當地時間7日上午,紐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在推特發文,表達了對美國民主遭到「破壞」的震驚和痛心疾首。
她表示:「民主——民眾行使投票的權利,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然後讓這個決定得到和平支持。這種權利永遠不應該被一群暴徒(mob)破壞。」
最後,阿德恩強調,川普支持者攻佔國會一事「是錯誤的」,她「毫不懷疑民主會獲勝」。
「雙標」的不僅是紐西蘭總理。在7日上午的推文中,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將美國發生的騷亂稱之為「非常令人心痛的場景」。
他表示,澳大利亞「譴責這些暴力行為」,並期待著川普政府按照「偉大的美國民主傳統」,將權力和平地移交給新當選的政府。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7日報導,莫裡森當天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華盛頓的騷亂和抗議活動「令人難以置信地痛苦」。他說:「對美國來說,這顯然是一個艱難的時期。他們是澳大利亞的好朋友,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主國家之一……我們與他們同在。」
澳大利亞政府日前向在美澳公民發出了最新旅遊建議,敦促他們避開華盛頓特區那些「正在發生抗議,且存在持續暴力可能性」的地區。《金融時報》稱,這一警告通常只適用於」飽受國內衝突困擾「的國家。
阿德恩將川普示威者稱作「暴徒」,莫裡森發聲「譴責暴力」,二人均對美國民主「被破壞」感到痛苦。然而對於香港暴徒破壞立法會的行徑,他們又是如何做的呢?
2019年7月,在香港立法會遭破壞後,美歐等西方國家聲稱,「香港人民應擁有和平抗議權利」;
去年7月,因香港國安法刊憲生效,澳大利亞主動跳出來指手畫腳,妄稱澳大利亞公民如果前往中國(內地),可能會面臨「任意拘留(arbitrary detention)」的風險;
去年8月,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夥同其他西方國家跟風表態,相繼宣布中止與香港間引渡條約的程序,並妄議中國內政;
去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依法裁定4名反中亂港者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五眼聯盟」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妄稱此舉「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中所規定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義務,違背對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以及違背『言論自由』的權利」……
如此案例,數不勝數。在2019年7月的例行記者會上,時任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於西方國家的行為評價稱,這完全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極其虛偽醜陋!
耿爽當時表示,如果發生在香港的暴力衝擊立法會事件發生在美國或者歐洲,他們會怎麼處理,會聽之任之嗎?大家在電視上都看到過美國和歐洲警察對待暴力行為的執法場景。為什麼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香港,他們不但不反對和譴責,還要跳出來說三道四、指手畫腳,貌似公允地鼓吹和平抗議的權利,呼籲避免暴力行為。這完全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極其虛偽醜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