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於2021年開始部署衛星網際網路

2020-11-04 全球技術地圖

科技戰略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為量子技術、海洋和新能源領域的中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1.25億美元

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網站10月29日消息,NSF為推動量子技術、海洋和新能源領域的突破性科學研究,為3個中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1.25億美元,用於更新設備、儀器以及培訓研究人員。這三個項目分別為:一是康奈爾大學的高能同步加速器,其發射的高磁場光束線有助於了解材料的量子特性,推動量子感測和量子計算的發展。二是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的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陣列,該陣列是由500個機器人傳感器浮標組成的網絡,可以收集海洋化學和生物學數據,有助於監測並改善海洋健康。三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分布式能源網絡測試基礎設施,有助於推動可再生和分布式能源用於未來的電網。

美國防部發布《電磁頻譜優勢戰略》,旨在保持全域優勢

據國防科技要聞11月2日消息,美國防部發布2020年版《電磁頻譜優勢戰略》,旨在協調美國防部全部電磁頻譜(EMS)資源、能力和行動,解決電磁頻譜作戰環境複雜性的問題,確保國家安全,兼顧經濟繁榮。該戰略提出將電磁頻譜管理和電磁戰整合為統一的電磁頻譜作戰系統、使商業EMS準入要求符合國家安全利益等5項指導原則。該戰略還提出開發卓越的EMS能力,建設敏捷且一體化的EMS基礎設施,全面做好EMS作戰的準備,為獲取EMS優勢建立持久的合作夥伴關係,以及建立有效的EMS管理體系等5個戰略目標。美國防部將在未來幾個月圍繞此戰略制定實施計劃。

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發布《選擇性披露:長期競爭的戰略方法》報告

據CSBA官網11月2日消息,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CSBA)發布《選擇性披露:長期競爭的戰略方法》報告。報告指出應將選擇性信息披露作為重要的美國防戰略要素,分析了信息在長期競爭中的作用,概述了標準程序、機密程序及選擇性披露等3種信息披露框架,討論了公開或隱瞞信息的標準,提出對未來研究和行動的建議。報告指出,特定的信息披露有隱藏實力、威懾及誤導等作用,需考慮競爭對手的目標、偏好、反應速度和潛在響應,以及關鍵技術和能力在啟動、部署、應用等不同時間階段。可揭示信息包括已開發和部署的能力、新穎操作概念、尚不存在的能力及已過時能力等,以提高對手對美國的軍事效能評估,增加不確定性從而擾亂對手計劃,增加對手的研究成本。報告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信息披露將可能有利於美國的長期競爭:一是使對手相信其有實現關鍵目標的強大能力,從而提高防禦複雜度;二是使對手重視內部關鍵目標防禦,從而將力量和投資從周邊地區轉移至本土防禦;三是使對手擔心其核威懾力量的安全性,從而將投資從常規部隊轉移到核威懾力量等。

信息

巴西政府宣布啟動國家人工智慧創新網絡

據ZDNet網11月2日消息,巴西政府已宣布啟動針對人工智慧(AI)的國家創新網絡,該網絡旨在提高巴西國內公司的生產能力和競爭力。該網絡由巴西科技創新部(MCTI)和巴西工業研究與創新公司(EMBRAPII)共同合作創建。巴西政府將在未來5年內撥款約1200萬美元,用於加強對AI研究機構的扶持,促進其開發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該創新網絡還將促進私營部門不同組織間的合作、推動大企業與初創企業合作,以帶動汽車行業、農業等行業的AI發展。

美國一網絡安全企業稱2020年全球數據洩露數量超360億條

據E安全11月3日消息,美國網絡安全企業「Risk Based Security」在其2020年第三季度數據洩露速覽報告中稱,2020年全球數據洩露數量已超360億條。該報告是根據全球各類公開信息、報告和新聞報導彙編而成,其中匯總的數據來源於網絡攻擊、伺服器配置錯誤等事件導致的信息洩露。報告稱,第三季度共有6次公開的嚴重數據洩露事件,共洩露80億條數據,佔全年洩露數據總數的22%以上;醫療行業受網絡攻擊影響最大,該行業遭遇的入侵事件佔入侵事件總數的11.5%。

生物

奧地利研究人員開發出突破性技術CRISPR-LICHT

據生物通公眾號11月2日消息,奧地利科學院分子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突破性技術CRISPR-LICHT,該技術可在人體組織中並行分析數百個基因。該技術基於CRISPR-Cas9技術和雙條形碼法的結合,將一個引導RNA和一個遺傳條形碼添加到用於培育類器官細胞的基因組中的一段DNA中,從而可以看到每個類器官的整個細胞譜系,並能計算每個起始細胞產生的細胞數量。該技術被稱為異質組織細胞解析度的CRIPSR譜系追蹤(CRISPR-LICHT),可使科學家們篩選出所有可能與疾病有關的基因。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期刊。

美國蘭德公司發布《可穿戴傳感器技術及其在執法中的潛在應用》報告

據RAND官網11月2日消息,美國蘭德公司發布《可穿戴傳感器技術及其在執法中的潛在應用》報告,表明可利用可穿戴傳感器技術(WST)識別高優先級需求以改善官員的安全和健康。報告指出,目前的WST還未充分開發,無法用於整體的執法目的。儘管商業設備價格低廉且便攜,但其缺乏通知和支持決策所需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因此,短期重點是使WST更適用於執法部門,讓執法部門參與開發WST,並制定管理和監測數據的政策。報告建議,應向官員們介紹WST的多種用途和目的;進行試點測試,並收集經驗反饋;開發有序或分階段的方法,對經驗證的WST進行實地評估;建立個人基準,以解決個人間的差異;對數據採用端到端的加密;為WST用戶制定關於解釋數據和度量標準的指導和教育。

美國科學家首次揭示細胞自我修復的分子機制

據生物谷公眾號11月2日消息,美國芝加哥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首次揭示了細胞中自我修復的分子機制。所有細胞都擁有肌動蛋白細胞骨架,其對細胞的遷移、生長、伸展等過程至關重要。當細胞破裂時,人類基因組中編碼的70多種LIM結構域蛋白會快速檢測損傷並聚集在患處,與肌動蛋白絲的拉伸構象直接結合,使過度拉伸的細胞開啟自我修復反應。該研究揭示了細胞內的特殊蛋白質是如何檢測到驅動力量並開啟修復的過程。

能源

著名核能專家發布《2020年全球核能報告》

據能源跳動11月3日消息,《世界核工業狀況報告》主要作者、著名核能專家施奈德(Mycle Schneider)發布《2020年全球核能報告》,報告圍繞五個關鍵議題進行討論。一是詳細對COVID-19的流行對核部門的影響以及運營商和監管機構的反應提供初步的國際評估。報告認為對COVID-19危機的安全和安保影響的深入評估不能僅局限於過去幾個月,而且應該著眼在未來幾年,因為大修計劃將在未來至少兩年內受到影響。二是中東的核電。報告認為隨著阿拉伯世界第一座核反應堆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啟動,現在是分析該地區能源政策和核電作用的適當時機。三是本報告深入討論了主要的七個重點國家的核能發展情況。四是福島核電站的狀況分析。隨著越來越多的核設施或達到預定的使用壽命,或由於經濟狀況惡化而關閉,它們的退役正成為一個關鍵的挑戰。五是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的對比,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和發電比核能部門更好地抵禦了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

阿根廷投資51億美元提振頁巖業

據國際能源參考11月3日消息,阿根廷政府出臺「未來四年頁巖產業財政刺激計劃」,該計劃將為阿根廷本土頁巖氣以及常規天然氣開發提供補貼。阿根廷政府預計將在2021年投入15億美元,此後每年將至少投入10億美元,為參與本土頁巖開發的企業提供補貼。據悉,阿根廷本土的Vaca Muerta資源區為全球第二大頁巖氣藏區域。多年來,阿根廷政府為這一區域的開發已提供了多項支持政策。然而,由於近年來全球天然氣供應多處於過剩狀態,低迷的天然氣價嚴重打擊了企業開發的積極性,同時,該地區管道建設受限,開發成本高企,導致該地區天然氣產量始終在低位徘徊。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則進一步放緩了該地區頁巖氣開發的步伐。阿根廷能源部長Dario Martinez表示,新的政策將為Vaca Muerta地區吸引超過50億美元的投資,從而為上述問題帶來轉機。

俄將建造三艘全球動力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

據中國核網11月2日消息,俄羅斯總統已籤署一項有關俄羅斯聯邦2035年前北極地區發展與確保國家安全戰略的命令。根據命令,俄羅斯為開發北極將建造3艘「10510型」全球動力最強的破冰船,以及5艘「22220型」破冰船。「10510型」為全球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將用於保障北方海路全年通航。其動力為12萬千瓦,航速22節,長209米,寬47.7米,破冰厚度4米,排水量近7萬噸。「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為全球最大的破冰船,用於保障俄羅斯在北極的領導地位。船長173.3米,寬34米,排水量3.34萬噸。該破冰船能夠在北極為船隊領航,破冰厚度可達三米。

海洋

土耳其公布首型武裝無人快艇,可用於執行情報、監視、偵察及水面作戰等任務

據國防科技要聞11月3日消息,土耳其近期公布首型武裝無人快艇「ULAQ」。該艇由先進的複合材料製成,航程400km,速度65km/h,有晝夜可視及加密通信能力,可在移動車輛和指揮部或海上平臺(如航母、護衛艦)進行操控,用於執行情報、監視、偵察、水面作戰、非對稱作戰、護航及戰略基礎設施保護等任務。該艇設計已於8月完成,目前剛完成結構建造,計劃在舾裝完成後於12月投入地中海水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無需電池的水下導航系統

據cnBeta網11月3日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導航系統,該系統無需電池就可在水下進行導航。新系統的工作原理是採用壓電材料,這些材料在受到機械應力時,就會產生電荷。隨後,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方法,讓這些傳感器將聲波信息轉化為二進位代碼,以測量周圍海洋的溫度或鹽分含量等。研究人員稱,新系統以及基於相同技術的未來系統可以更好地繪製海底地圖,並進行各種自動監測和海底導航。

航空

美軍印太司令部進行「先進作戰管理系統」第三次演示驗證

據航空簡報11月2日消息,美空軍在印太司令部舉行的「英勇盾牌」(Valiant Shield)軍事演習中對「先進作戰管理系統」(ABMS)進行了第三次演示驗證。此次演示驗證充分展示了ABMS系統對戰場基礎設施狀態、決策指揮行為的支撐作用。據悉,此次軍事演習是ABMS系統首次在美國本土之外的作戰司令部進行測試驗證。

美國平流層公司計劃於2021年對高超聲速飛行試驗平臺開展測試

據微視航天11月3日消息,美國平流層公司正在對Talon-A和Talon-Z高超聲速飛行試驗平臺進行研發,並計劃於2021年對其開展飛行測試。Talon-A是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自主液體火箭動力飛行器,長8.5米,翼展約3.4米,既能自主水平著陸,又能藉助自身動力水平起飛,用於測試飛行速度達6馬赫的高超聲速裝備。Talon-Z重約29噸,最大飛行高度152.4千米,最大射程1481千米,飛行速度10馬赫。

航天

俄羅斯將於2021年開始部署衛星網際網路

據衛星界11月2日消息,俄聯邦航天局局長羅戈津宣布,俄羅斯計劃於2021年起開始著手實施「球體」(Sfera)計劃,將打造由640顆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該星座將由多種類型衛星組成,可提供定位、雷達探測及通信服務等功能。同時,該星座將可為北海等偏遠地區提供網絡通信服務。

美國SpaceX公司執行長馬斯克稱,「星鏈」網絡服務有望於2021年中期進入印度市場

據TechWeb網11月3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執行長馬斯克在社交網絡上表示,「星鏈」網絡服務有望於2020年中期進入印度市場。據美國網速測試統計公司Ookla的最新數據顯示,「星鏈」網絡服務的試用速度已突破160Mbps,超過美國95%的寬帶連接。目前,SpaceX公司已發射了近900顆「星鏈」衛星,可為美國西北地區提供初步網絡服務。

新材料

歐洲航天局正在研究能夠抵擋月球塵埃的新材料

據新華社11月3日消息,歐洲航天局正在研究能夠抵擋月球塵埃的新材料。相關人員稱,新材料不會是某種單一材料,而是某種創新型分層材料,但成分待定。目前,研究人員正利用一種名為EAC-1A的人工材料模擬月球塵埃對物質的磨蝕作用。研究人員希望確保太空服的密封處、所用橡膠和任何接頭都不會因太空人在月球上行走而被過度堵塞或損壞。據報導,歐洲航天局目前正與法國科梅克斯公司、德國紡織和纖維研究所以及民間科學組織奧地利太空論壇等合作夥伴討論此事。

先進位造

迪士尼研發出首款無皮膚機器人,能夠做出眨眼以及其他微表情

據環球網11月2日消息,迪士尼與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加州理工大學合作,聯合研發出了一款無皮膚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模仿人類的面部動作,做出快速眨眼、凝視、搖頭等微表情。機器人胸部的傳感器能夠指導機器人與人類進行交互,使其眼球運動從直接停留凝視轉變為微微上下移動,模仿人類真實眼神。迪士尼一直致力於研發逼真的類人機器人,並計劃將這項技術用於打造旗下主題樂園的動畫人物。該機器人的問世也反映了未來機器人研發的精細化趨勢。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註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或對使用西方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公民等罰款
    打開APP 俄羅斯或對使用西方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公民等罰款 cnBeta.COM 發表於 2021-01-14 11:56:24
  • 俄羅斯第一顆北極氣候監測衛星推遲至2021年發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0月3日消息 俄航天集團拉沃奇金科學生產聯合公司發言人表示,俄羅斯第一顆北極氣候和環境監測衛星「北極-M」號推遲至2021年發射。該公司總經理弗拉基米爾∙科爾梅科夫5月曾向俄新社透露,該星計劃於2020年末發射。這名發言人在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院「航天科學日」活動期間指出,「我們準備在2021年初發射『北極』衛星。」
  • OneWeb 發射首批衛星,太空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2月28日,據外媒消息,商用航天公司 OneWeb 當地時間周三(2月27日)在「法屬圭亞」向太空發射了首批 6 顆網際網路衛星,OneWeb 還計劃在今年秋天向太空發射更多網際網路衛星,旨在 2021 年實現全球網際網路無縫覆蓋的目標。
  • 馬斯克提供衛星網際網路服務了!預計會IPO上市!SpaceX開始接受99美元預購Starlink了!
    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擴大了其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公測範圍,稱正在接受潛在客戶的預購。
  • 國金證券:全球配置衛星網際網路 低軌衛星成寵兒
    投資建議與估值行業策略:在巨頭推動和資本入局刺激下,衛星網際網路系統將迎來長達9年的新發展周期。經過1-2年的人才籌備和行業探索,衛星發射計劃將穩步推進,衛星產業鏈中衛星研製、火箭發射、地面設備製造以及衛星應用等子板塊都具有投資機會。
  • SpaceX的衛星網際網路每個月99美元
    SpaceX的Starlink網際網路衛星每月的早期據其他多個消息來源稱,這家私人航天公司已通過電子郵件將信息發送給了潛在的Beta測試人員,他們此前已經註冊接收有關該服務的更多信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速度將從50Mb / s到150Mb / s不等,延遲從20ms到40ms不等,甚至會有短暫的時期,根本沒有連接。這些應用程式將幫助用戶確定Starlink接收器器的最佳安裝位置,並幫助檢查是否有可能妨礙服務的障礙物。他們還將提供有關如何安裝Starlink硬體,可以進行速度測試以及將訂戶與客戶服務聯繫起來的說明。
  • 俄羅斯強化北極地區力量部署
    原標題:著眼激烈國際競爭,應對美國軍事威脅——俄羅斯強化北極地區力量部署近日有報導稱,俄羅斯將在2020年末初步完成北極地區空中力量部署。2021年,俄將進一步在北極地區部署新型戰鬥機和直升機,並完善駐軍指揮系統和通信網絡部署,從而成為首個在北極地區部署空中力量的國家。從總體看,俄羅斯強化北極軍力是其目前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冷戰時期,蘇聯為了更好地與美國爭奪霸權,曾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軍事基地。蘇聯解體後,經濟低迷的俄羅斯無奈放棄了大部分的海外軍事基地。
  •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球在軌衛星數量約為2218顆,未來10年內預計數量將擴大10倍,增量部分主要來自低軌通信衛星。全球衛星網際網路發展步入快車道據外媒報導,過去兩年,SpaceX在星鏈項目上的投資超過百萬美元;如今每月可以生產120顆衛星;迄今已部署超過650顆衛星,是全球最大的衛星星群。
  • 低軌道通信衛星的復興與衛星網際網路的崛起(中)
    Google抱有同樣的理想,他們自 2008年就已經開始投資O3b,後來邀請維勒加盟,主持其雄心勃勃的太空網際網路計劃。不過維勒在谷歌只待了不到一年時間就辭職了。據說是他覺得谷歌的主營業務是網絡搜索,在衛星製造和部署上沒經驗,所以他決定出來自己幹。谷歌后來出售了O3b的股份,轉而和馬斯克的SpaceX合作,這是後話。
  • 俄羅斯MC-21客機將在2021年底開始交付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9月23日報導,據俄羅斯貿易和工業部長丹尼斯-曼圖洛夫(Denis Manturov)稱,伊爾庫特公司將在2021年底前向俄羅斯航空公司交付首架MC-21客機。2026年預計完成交付。
  • 衛星網際網路軌道資源稀缺,中國航天如何與國際衛星界大亨競爭?
    目前為止,人類總共發射了約 8000 多顆衛星,但在軌運行的也就不到 2000 顆,如果星鏈計劃能夠如期完成,那麼 SpaceX一家公司擁有的衛星數量將是其餘衛星數量總和的 6 倍。其實,有關衛星網際網路的競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了。當時,美國摩託羅拉公司在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領域處於絕對壟斷地位,就如現在的華為,是通信工程師心中認定的殿堂級公司。
  • 美國搶先一步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留給我們的軌道資源可能越來越少了
    事實上,除了SpaceX外,在不久前宣告破產的OneWeb公司,則是全球僅次於SpaceX的低軌衛星運營商。其他公司雖有類似的星座計劃,但至今都還沒開始在軌道上進行批量化部署。2019年2月,OneWeb發射了首批6顆網際網路衛星;2020年2月,OneWeb發射了第二批34顆網際網路衛星;3月21日,OneWeb再次完成第三批34顆網際網路衛星的發射。
  • 美國搶先一步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留給我們的軌道資源可能越來越少了
    如今,SpaceX已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衛星運營商,在軌衛星數量已超400顆。事實上,除了SpaceX外,在不久前宣告破產的OneWeb公司,則是全球僅次於SpaceX的低軌衛星運營商。其他公司雖有類似的星座計劃,但至今都還沒開始在軌道上進行批量化部署。
  • 衛星網際網路布局競爭升溫,中國電信開啟太空通信新時代
    目前,全球正在加快衛星網際網路部署。在國外,10月底,美國商業航天公司SpaceX正式宣布邀請部分早期用戶參加其星鏈(Starlink)網際網路服務的公開測試版測試,該計劃旨在從太空提供全球網際網路覆蓋。按照SpaceX的測試計劃,2020年的初始服務將針對美國和加拿大。到2021年,將迅速擴大到幾乎覆蓋全球人口的水平。
  • 一網低軌網際網路衛星星座工作原理
    發射地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 發射火箭:阿里安航天旗下的聯盟火箭 發射載荷:34顆OneWeb網際網路衛星為了實現其目的,OneWeb 正在建立一個由低地球軌道衛星組成的網絡,該網絡將向航空、海運、社區 Wi-Fi、應急響應服務等部門的廣大客戶提供高速、低延遲服務。作為其使命的重點,OneWeb 還將致力於連接各個學校,為世界各地的人們縮小數字鴻溝。一旦部署,OneWeb 星座將為用戶終端提供3G、 LTE、5G 和 Wi-Fi 覆蓋,提供世界各地的高速接入。
  • 聯盟號火箭成功發射36顆一網衛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8日22:26分,經過9個月的破產中斷之後,衛星運營商OneWeb(一網)於本周五恢復發射部署任務,用聯盟號2.1b火箭攜帶「弗雷加特「上面級從俄羅斯遠東的東方航天發射場發射36顆衛星。這是OneWeb第4次部署,也是今年3月底申請破產保護後首次部署衛星。破產的解除得益於11月獲得英國政府和巴帝電信超過10億美元注資。
  • SpaceX明年將繼續測試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 商業服務將推遲
    【TechWeb】11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表示,明年將繼續對其「星鏈」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進行公開beta測試,這意味著原定於今年推出的商業服務將會推遲。
  • 衛星通訊(太空網際網路)概念將掀起造富浪潮(附個股)
    2015年1月,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宣布開發一種為全球提供網際網路寬帶服務的新型衛星星座,2015年6月,馬斯克向美國聯邦政府遞交申請,申請建造一套包含4425顆運行軌道的高度在1100千米的通訊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向全球包括沒有網絡的偏遠地區提供網際網路。
  • Omdia觀察:uCPE部署規模將在2021年擴大
    因此,自2020年8月以來,已經有一系列公告表明,uCPE終於開始獲得足夠的發展勢頭,並將在2021年開始大規模部署。樂觀的理由SD-WAN是當前uCPE部署的最大推動力,Omdia預計uCPE在SD-WAN本地硬體市場中的份額將繼續增長。
  • SpaceX的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售價為99美元/月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們聽到了很多關於SpaceX公司的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測試版的消息,現在看來,SpaceX似乎已經準備好向熱切的客戶交付產品了。本周早些時候,SpaceX開始向之前有興趣加入Starlink測試版的用戶發出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