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通訊(太空網際網路)概念將掀起造富浪潮(附個股)

2020-09-05 短線小強

2015年1月,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宣布開發一種為全球提供網際網路寬帶服務的新型衛星星座,2015年6月,馬斯克向美國聯邦政府遞交申請,申請建造一套包含4425顆運行軌道的高度在1100千米的通訊衛星組成的衛星星座,向全球包括沒有網絡的偏遠地區提供網際網路。2017年3月,SpaceX正式將該計劃命名為星鏈(Starlink),並計劃追加7518顆以提供通訊服務,這樣一來加上之前提出的4425顆衛星總約1.2萬顆。

2020年6月13日,,搭載61顆衛星的「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發射約26分鐘後,「星鏈」衛星被成功部署。這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順利完成「星鏈」計劃第9次發射任務。至此,SpaceX累計發射「星鏈」衛星540顆,總量超越了任何國家和衛星公司。


SpaceX計劃至2020年底總計發射1500顆衛星,並首先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提供服務,至2021年服務擴展到全球人口覆蓋範圍。按照馬斯克的說法,只要拿下全球通信市場份額的5%,每年的收入就能超過500億美元,一年的進帳就是SpaceX目前年營收額的17倍。


世界衛星通信行業的權威機構紛紛對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做出盈利判斷。根據歐洲諮詢公司預測,2019—2024年,全球固定衛星服務的航空寬帶服務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28%,其中,使用固定衛星通信服務的航空終端年複合增長率為17%,海事終端數量年複合增長率為12%。《華爾街日報》幫馬斯克算了一筆帳:如果一切按照SpaceX計劃,預計到2025年,其衛星網際網路服務的用戶將超過4000萬,當年收入就會達到300億美元。

無獨有偶……

美東時間2020年7月30日,亞馬遜公司獲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將斥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個衛星網際網路網絡,該網絡將與SpaceX的Starlink(星鏈)網絡競爭。亞馬遜的這個名為Project Kuiper的項目,將在近地軌道建設一個由3236顆衛星組成的網絡,向全球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服務。

小強忽然想到了我們自己,不禁有點傷感。


一般認為,網際網路衛星只有數量達到 800 顆左右,才可以在部分地區開啟商業網絡服務。而在那之前,整個系統很難獲得收入,意味著這是一項投入高,後期慢慢產生收益的項目。而整個項目的投入在數百、上千億級別。此前,中國曾有多個分別由 「國家隊」 航天企業和民營衛星公司提出的衛星網絡計劃。但組網所需的巨額投入意味著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具備獨立的組網能力。而且,捨得投入只是這場衛星遊戲的入場券,而大幅度降低成本才是能把遊戲繼續玩下去的必要條件。

今年 4 月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意味著該項目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性工程,在政策層面也增加了相關產業發展的確定性。中國版Srarlink 已經露出端倪:國家牽頭、出資,多家央企和民企共同加入成為衛星組網供應商

後面的話,各位自己去想吧!

衛星通信概念造富的浪潮,已經開始掀起!

主要概念股:

航天科技000901

中國衛星600118

天銀機電300342

中國衛通601698

和 而 泰002402

金 信 諾300252

傑賽科技002544

全信股份300447

海格通信002465

相關焦點

  • 乾貨|衛星網際網路詳解(全文超過一萬兩千字)
    1 衛星網際網路概念維基百科中對衛星網際網路的定義:衛星上網是指由通訊衛星提供的網絡存取服務。衛星上網通常需要三大部件。一顆通常位於地球靜止軌道的衛星。一個地面站,通常作為網關。還有是天線。衛星上網通信顆以分為雙通道通信和單通道僅接收通信。
  • 衛星導航行業龍頭名單(建議收藏)
    7月31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據精算,北鬥「心臟」精度每三百萬年差一秒。在我們的印象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只擁有導航定位功能,其實布不止這些,它可以進行通信數傳,定位導航授時、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等七大類功能服務。不僅如此,它的功能會越來越強大,之後會增加水下,室內,和太空導航。
  • 行業 | 立方衛星(CubeSats)技術
    該任務還攜帶了其他技術載荷:HyperScout緊湊型高光譜成像儀(荷蘭Cosine),新的恆星跟蹤儀(荷蘭空間創新解決方案)以及ESACHIMERA實驗,該實驗將新的電子組件暴露在太空中。衛星於2018年2月2日發射,任務於2018年12月成功完成。Gomspace繼續從其位於盧森堡的設施運營衛星,收集長期性能數據並進行其他基於軟體的實驗。QARMAN(由比利時馮?
  • 仰望星空,抬頭望向太空見到是什麼?星鏈(附觀察時間)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處的近地軌道,並從2020年開始工作。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Starlink)。2019年5月23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利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將「星鏈」首批60顆衛星送入軌道。
  • 「報告」太空治理的3個關鍵問題(全文精華版)
    :(1)太空的可持續性與空間碎片問題(2)太空)太空保險。(Rendezvous and Proximity Operations),簡稱RPO,通常是指太空飛行器有意操縱停靠或靠近目標太空物體進行操作。(此處請讀者自行體會,區別於「會合對接」概念。)太空會合與近旁操作是關鍵太空活動的基礎,如在軌服務和加油、與空間站對接以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以及自動著陸。
  • 盤點衛星導航領域細分龍頭(建議收藏)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衛星導航越來越發展迅速,國家投入也越來越大,市場也越來越成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衛星導航領域細分龍頭吧。
  • 星鏈計劃(Starlink)對中國航天及5G會有什麼影響呢?
    星鏈計劃(Starlink)是SpaceX發起的一個項目,旨在通過低地球軌道衛星網絡,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服務。整個星鏈計劃(Starlink)預計將投資100億美元,到2020年底,將在低、中、高的三個軌道上部署近12000顆衛星(最終將達到42000顆),另外還將建設100萬個接入型地面站、6個衛星網關站。
  • 科普知識------衛星(3)
    人造衛星的用途很廣泛,有的裝有照相設備,用對地面進行照相、偵察,調查資源,監測地球氣候和汙染等;有的裝有天文觀測設備,用來進行天文觀測;有的裝有通信轉播設備,用來轉播廣播、電視、數據通訊、電話等通訊訊號;有的裝有科學研究設備,可以用來進行科研及空間無重力條件下的特殊生產。
  • 科普知識------衛星(5)
    高分衛星所拍圖片親愛的朋友們,大家知道人造衛星有什麼特點嗎?人造衛星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不會發光;二是圍繞運轉;三是隨行星圍繞運轉。說過了衛星的特點,那麼這些衛星又有什麼作用呢?要說作用,月亮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它可以平衡,穩定地軸,控制,可以用來觀察時間等,還可以想像出很多美麗的傳說。
  • 周末專題(一)量子科技
    伴隨著量子比特數的增加,量子技術領域的發展可以劃分為 3 個階段:(1)1-10 個量子比特,可實現量子通信;(2)10-100 個量子比特,可實現量子感知(測量);(3)超過 100 個量子比特,進入量子計算階段。【量子計算簡述】量子計算機基於量子態疊加等原理製成。
  • (熱點觀察)北鬥這樣的公共產品越多越好
    歷經二十多年建設,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於日前建成開通,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北鬥系統以大熊座的七顆恆星命名。中國古代傳說中,這七顆恆星代表光明和方向,在夜裡為旅人指路,其作用好比人工修築的燈塔。燈塔經常被經濟學家拿來解釋「公共產品」(public goods)這一概念。
  • 宇宙的神秘:奇特的太空物體(第二輯)
    太空螃蟹這張來自2017年的蟹狀星雲的壯觀合成圖像包括五個不同的觀測站的貢獻,其中包括哈勃望遠鏡和斯必澤太空望遠鏡。·菲舍爾(Jack Fischer)於2017年首次前往國際空間站。他拍下了一張島嶼的照片, 並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這張照片,並指出它看起來像是1982年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重磅炸彈ET的友好外星人手指的球根尖外星人。
  • 特種新概念武器(1)
    新概念武器工作原理、毀傷機理和作戰運用方式與傳統武器有顯著不同的各類髙技術武器的總稱。正在探索和發展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定向能武器、動能武器、計算機網絡攻防武器、非致命武器等。可大致分為納米信息系統(信息存儲、處理和傳輸系統,納米傳感器等)和納米攻擊系統(納米機器人、納米飛行器等)兩類。尚處於研究階段。智能武器「人工智慧武器」的簡稱。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自主執行軍事任務的武器裝備的總稱。通常由信息採集與處理系統、知識庫系統、輔助決策系統和任務執行系統等組成。包括智能彈藥和軍用機器人兩大類。
  • 量子科技概念(最全最細)
    目前的量子技術大致可以劃分為如下四個領域:a.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態實現信息的編碼、傳輸、處理和解碼,特別是利用量子態(單光子態和糾纏態)實現量子密鑰的分配;b.近期中國聯通(600050)發布LTE FDD 三期採集招標公告,採購規模為46.9萬個基站,將運營商4G 競爭推向更高潮。2016年4G 超預期投資也將帶動傳輸網建設,繼續利好包括公司在內的網絡設備供應商。  海外業務進入快車道,未來公司海外市場將繼續保持40%以上增速。
  • 宇航推進-電推進(一)
    冷氣推力器一般設計一個合適的管道如拉法爾管(可以用來加速冷氣獲得更大的推力)然後將氣體噴出產生推力。冷氣推力器和化學式推力器兩種推力器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比衝低(前者很多甚至不到100s,後者可以達到250~450秒),關於比衝的概念在《齊奧爾科夫斯基(二)讓火箭飛起來》中提到過,簡言之就是對於一定質量流量的噴出物,其被噴出的速度越快,比衝越大。
  • 科普知識------衛星(1)
    共完成了29次衛星發射。現在本人想說說有些衛星的作用,希望大家喜歡!此次發射還搭載發射了精緻高分試驗衛星、蘇丹科學實驗衛星一號、天儀十五號衛星等3顆衛星。  珠海一號衛星工程是商業遙感衛星項目,規劃研製發射34顆衛星組成星座,具備視頻、高光譜、合成孔徑雷達、紅外成像等觀測能力,獲取衛星遙感數據為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行業應用提供服務。
  • OneWeb 發射首批衛星,太空網際網路時代來了
    2月28日,據外媒消息,商用航天公司 OneWeb 當地時間周三(2月27日)在「法屬圭亞」向太空發射了首批 6 顆網際網路衛星,OneWeb 還計劃在今年秋天向太空發射更多網際網路衛星,旨在 2021 年實現全球網際網路無縫覆蓋的目標。
  • 冥王星(Pluto)
    在冥王星行星的軌道上的太空探測器。(這幅圖像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提供)與其他柯伊伯帶天體一樣,冥王星主要由巖石和冰組成。冥王星相對較小,僅有月球質量的1/6、月球體積的1/3。(這幅圖像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提供)冥王星的軌道離心率及傾角皆較高,近日點為30天文單位(44億公裡),遠日點為49天文單位(74億公裡)。冥王星因此周期性進入海王星軌道內側。
  • 星鏈(Satrlink)的誤解與未來
    Starlink是由SpaceX構建的衛星網際網路星座,提供衛星網際網路訪問。該星座將由成千上萬個在低地球軌道(LEO)中大量生產的小型衛星組成,並與地面收發器結合工作。SpaceX公司還計劃出售部分衛星用於軍事的,科學,或探索性的目的。位於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SpaceX衛星開發設施負責Starlink的研究,開發,製造和在軌控制業務。
  • 科普知識------衛星(4)
        各位朋友們,這人造衛星它可分為三大類: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科學衛星是用於科學探測和研究的衛星,主要包括空間物理探測衛星和天文衛星,用來研究某星球的大氣、輻射帶、磁層、宇宙線、太陽輻射等,並可以觀測其他星體。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美國、法國、日本也相繼發射了人造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