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推進-電推進(一)

2020-09-13 航天星世紀

星際迷航

大家應該或多或少接觸過科幻電影,那些飛船尾部都帶有藍色的光焰——羽流。藍色,一種科幻的顏色。今天,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存在於現實中的航天飛船動力,它就擁有科幻的藍色光焰羽流!

1

大家都或多或少在電視上見到過火箭發射時的場景,尤其是剛點火升空的那一瞬間,爆炸式的燃燒噴出長長的尾焰,巨大的反作用力使得火箭加速離開地面,飛向太空,這是太空飛行器從地面到太空的一個過程。火箭載荷(一般包括人造衛星、探測器、飛船等,下稱太空飛行器)送到一定軌道高度後,需要太空飛行器自身的動力完成軌道轉移、姿態調整和位置保持。傳統的太空飛行器動力為化學式推力器或者冷氣推力器。化學式推力器(分為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一般採用液體)本質上與火箭發動機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是通過燃燒自身攜帶的推進劑產生推力,使航天獲得加速度達到變軌等目的。冷氣推力器一般設計一個合適的管道如拉法爾管(可以用來加速冷氣獲得更大的推力)然後將氣體噴出產生推力。冷氣推力器和化學式推力器兩種推力器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比衝低(前者很多甚至不到100s,後者可以達到250~450秒),關於比衝的概念在《齊奧爾科夫斯基(二)讓火箭飛起來》中提到過,簡言之就是對於一定質量流量的噴出物,其被噴出的速度越快,比衝越大。比衝低造成的後果就是太空飛行器為了達到某一目的(如軌道轉移),需要攜帶更多的燃料。目前的發射成本大於1萬美元/kg,以2~4噸的通信衛星為例,其一半以上為推進劑和推進系統的質量,這不僅導致衛星的成本異常之高,同時還嚴重了影響有效載荷。

那麼,如何提高推力器的比衝呢?答案是電推進系統(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核心是其中的電推力器(Electric Thruster)。

2

電推力器,顧名思義是將電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電能相對於化學能而言,在太空中是可以採用太陽能的。當然,電推力器無法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動能,因為電推力器主要是電離工質產生離子,然後加速離子噴出產生推力的。根據產生離子和加速離子方式的不同,大致分為電熱式、靜電式和電磁式三種推力器。

圖1.電推力器分類及比較

從紅色框中可以看出,電推力器的比衝明顯比要高於傳統推力器。實際應用時並不能僅僅通過以上數字進行選擇,就如同大家選手機,並不能簡簡單單的看配置一樣,更何況這比選手機強多了。不同的推力器,需要根據任務(速度變化量)、自身能夠提供的功率、推力大小等決定。目前大量應用於航天的推力器為電磁式推力器中的霍爾推力器和靜電式的離子推力器。

圖2.多環霍爾推力器(大功率)

圖3.磁聚焦型霍爾推力器|@人民網

圖4.離子推力器原理圖

圖5.離子推力器點火(羽流顏色與工質有關)

前者以前蘇聯為主要研究對象, 明星產品為spt系列以及改進產品aton系列,後者是美國主推的推力器。

蘇聯解體後,霍爾推力器由於其優異的性能,技術傳入了世界各大航天強國。一葉所在的研究所與已逝的霍爾推力器的發明人莫羅佐夫教授有過深度合作,去年榮獲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獎的磁聚焦型霍爾推力器的理念就是莫羅佐夫提出來的。其他已經應用於航天的推力器還包括電熱式推力器,有日本的隼鳥號以及Lockheed Martin 公司 A2100TM衛星平臺採用 Primex 宇航公司的 MR510 2KW 肼電弧加熱推力器。

圖6.電弧推力器

3

圖7. 電推力器應用範圍分類

上圖是各種推力器的應用範圍,可以根據不同的功率、比衝要求選取推力器。目前太空飛行器提供的電功率非常有限,即使是向通信衛星這類大型衛星,能夠為推力器提供的功率大概在 1-10kW量級。為了提升有效載荷,在滿足功率的情況下將會儘可能選用比衝高的推力器。由圖可以知道,在1-10kW可以選取霍爾推力器和離子推力器,這兩種推力器比衝都超過了1000S,一般霍爾推力器比衝能夠達到2000-3000s,離子推力器最高比衝能夠達到約4000s,這也是霍爾推力器和離子推力器成為主流電推力器的主要原因。二者各有特色,霍爾推力器相對於離子推力器而言存在結構簡單,易於集成,功率密度高、容易大型化等優點,特別是大型化,離子推力器是難以企及的。

以霍爾推力器和離子推力器為主要討論對象,化學推進大致比較一下實際任務有效載荷質量與發射質量之比。

圖8.有效載荷比較

上圖即為比較結果,由圖可以發現二者之間存在巨大的差別。尤其是最後的星際探測,存在近10倍的差距。

當然,電推力器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電推力器的推力特別小,500W-10kW的霍爾推力器,推力在10mN~3N,什麼概念呢,一張A4紙質量約等於4g,也就是40mN的重量(注意是重量不是質量哦)。我們之前有提到嫦娥探測器的主推力器為750N,因此電推力器給太空飛行器的加速度是非常小的,如果任務緊急且是地球衛星,是不能採用電推進的。那麼這麼小的推力為什麼還用呢?首先,目前電推力器應用於位置保持和姿態調整,一年的速度增量在50m/s以內,電推力器由於其精確的推力以及可以持續工作的特點,可以節省大量成本的同時提高控制精度。但是,以後的趨勢將會是全電推進平臺衛星,畢竟不是所有的任務都是非常緊急的。

為什麼我會強調地球衛星呢?因為進入深空探測後,由於電推力器的比衝很高,攜帶同等質量的推進劑,電推力器給太空飛行器的速度增量遠遠超過化學推進。如果有兩個太空飛行器同時從某一軌道進入太陽系深處,將會出現如下太空版的龜兔賽跑。當然,這個比喻不是特別合理,畢竟電推力器主導的太空飛行器最終速度是遠大於化學推進主導的太空飛行器的。

電推力器除了推力小的缺點外,還存在其他一些嚴重的問題需要解決。其中包括帶電粒子返流沉積在太空飛行器表面尤其是太陽能帆板上,導致太空飛行器表面帶電。其二是由於電推力器中等離子體存在振蕩,電子振蕩的頻率與通信頻率接近會嚴重乾燥通信。

		做一個小結吧:

1、 電推力器分為三種形式:電熱式(如電阻加熱)、靜電式(離子推力器)、電磁式(霍爾推力器);

2、 電推力器的比衝高,霍爾推力器和離子推力器能夠達到2000~4000s的比衝,是化學推進的10倍以上;

3、 推力特別小,但是可以持續工作,且提供高精度的推力,目前主要用於軌道保持、姿態調整,未來將會向全電推進衛星平臺發展。由於其高比衝、壽命長等特點,未來的星際探測將會大面積採用電推力器;

4、 容易返流造成太空飛行器表面帶電;

5、 由於等離子體振蕩會影響太空飛行器的通信。

相關焦點

  • 宇航推進-電推進(五):霍爾推力器中的電子運動
    更詳細相關知識請讀者參看「科幻動力-電推進(二)」。)電極無電流通過時;(b)流向電極的電子流較大時;(c)流向電極的離子流較大時鞘層能起到屏蔽外部電場的作用,因此在鞘層區域,帶電粒子是能夠被鞘層加速或者減速的。
  • 宇航推進-電推進(三):電磁場作用下的等離子體運動
    把等離子體當作獨立粒子系統,根據牛頓運動方程來確定單個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軌道,這裡完全忽略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粒子本身對電磁場的貢獻,最適合描述稀薄氣體等離子體,而電推力器這種動力裝置正是稀薄等離子體,可以採用這種方法近似研究其物理規律。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利於分析單個粒子在電磁場中的物理效應,但無法體現出集體效應。
  • 科幻——電推進(一)
    當然,電推力器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電推力器的推力特別小,500W-10kW的霍爾推力器,推力在10mN~3N,什麼概念呢,一張A4紙質量約等於4g,也就是40mN的重量(注意是重量不是質量哦)。我們之前有提到嫦娥探測器的主推力器為750N,因此電推力器給太空飛行器的加速度是非常小的,如果任務緊急且是地球衛星,是不能採用電推進的。那麼這麼小的推力為什麼還用呢?
  • 電推進(十)|射頻等離子體物理和射頻離子推力器
    在電推進《七》:初識射頻等離子體裡面,介紹了射頻離子推力器的系統組成。在後續的電推進(八):吉森大學射頻離子推力器研究現狀簡析和電推進(九):Busek公司射頻離子推力器研究現狀簡析詳細了國外相關單位對射頻離子推力器的研究現狀,給出了一些工程上的研究經驗。
  • 我校承辦第十二屆中國電推進技術學術研討會
    哈工大報訊(張妍/文 馮健/圖)12月23日至25日,由中國宇航學會電推進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電推進技術學術研討會在哈爾濱召開。來自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和產業部門等60餘個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電推進技術發展前沿問題展開思想交鋒,共同研討電推進技術理論發展和應用前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戚發軔院士出席會議。
  • 世界首套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成功在軌驗證
    ,這是世界上第一套完成在軌飛行驗證的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  太空飛行器的軌道轉移和位置保持絕大多數應用的是化學推進系統,化學推進劑的種類和攜帶量限制了太空飛行器的性能、壽命和飛行速度。上世紀60年代開始,性能更高的電推進技術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目前,各國公布的未來空間任務表明,更多的電推力器將被用於空間探測器的主推進系統,為太空飛行器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宇航推進系統性能指標主要體現為比衝,比衝越大,推進技術性能越高。
  • 中國電推進技術發展及展望
    相較於國際各電推進技術大國,中國對電推進技術的研究起步並不算晚,早在1967年就開展了電推進的研究工作。經過近50年的發展,到2012年10月14日,搭載LIPS-200離子推力器和HET-40霍爾推力器(圖1)的實踐9A衛星進行空間在軌實驗,標誌著我國首次進行電推進技術的空間實驗驗證[7]。
  • 質子火箭發射兩顆俄羅斯全電推進通信衛星
    發射時間:2020年7月30日 21:25:19(UTC之後衛星利用自己的電推力器進入目標軌道。這兩顆衛星是俄羅斯的全電推進通信衛星。也是繼美國波音的702SP平臺和歐洲的 Eurostar NEO平臺之後,全球發射的全電推進通信衛星。不過和波音的702SP平臺衛星、歐洲的 Eurostar 衛星相比,俄羅斯的電推進衛星處於能量更高的軌道上,預計將更快進入預定的GEO軌道。
  • 電推進應用|法國Thrustme推進公司的NPT30
    很多業內夥伴都會諮詢我國內有沒有成熟的微納衛星電推進解決方案,或者國外的代理商。總體而言,目前國內適用於微納衛星的電推進解決方案正在加速推進中,估計不久會有國產化的微納推進系統,國外有的公司有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且國內有相關的合作單位,比如現天圓光電代理了法國Comat公司的VAT。
  • 「電推進」技術能推動空間站前進,那是否可以運用到汽車上呢?
    」技術,基本上涵蓋了整個宇航系統的動力系統知識,下面就由小獸為大家講解一下吧!其實「電推進」技術和火箭發動機是相同的工作原理,都是根據牛頓第三定律研發出來的,只不過和火箭發動機依靠燃料燃燒和丟掉部分箭體產生推力不同,電推進依靠的是通過電進行某種反應並丟掉某種東西從而產生推力,而這丟掉的東西便是我們曾經在物理課上學過的離子(PS:一種失去或者獲得多餘電子的原子)。
  • 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交付
    原標題: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完成交付  科技日報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付毅飛)記者10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獲悉,該院502所研製的某衛星磁聚焦霍爾電推進系統,近日順利完成交付,其性能指標滿足總體要求,將實現電推進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首次飛行驗證。
  • 火箭發動機推進劑噴注與燃燒不穩定性(中)
    兩個同圓心(同軸)的圓管,內管噴射推進劑A,外部環縫管道噴射經過經過再生冷卻後氣化的推進劑B。對於RL-10這樣的氫氧火箭發動機而言,內層管輸送液氧,外部環縫管輸送氫氣。RL-10A-1發動機噴注器是在NASA劉易斯研究中心(LERC)噴注器設計及試驗基礎上設計改進的,這種錐形的噴注器使液氧流入同心噴注器的一系列圓管中,液氫則通過噴注器上的小孔導入每個管的周圍進行繞流。
  • 電推進技術有望率先應用於短途飛行
    隨著電推進技術的發展,電動飛機成為航空業的新興市場。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電推進技術有望率先應用於短程航線,從而改善飛機的能量消耗情況並降低碳排放量。
  • 全球首例3D列印柵極離子推進器源點火測試成功
    2017年12月4日晚,由工業級3D列印領航企業華曙高科與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合作研發的3D列印柵極離子推進器(Ion
  • 全球首例3D列印柵極離子推進器源點火成功
    2017年12月4日晚,由工業級3D列印領航企業華曙高科與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合作研發的3D列印柵極離子推進器(Ion Thruster)源點火測試成功!此次測試推力源器宏觀參數穩定,束流分布均勻,驗證了3D列印離子推力器核心部件的可行性,首次實現了3D列印柵極應用於離子推進器源並成功點火和穩定工作,堪稱國內3D列印交叉電推進領域的重大裡程碑事件,也標誌著華曙高科3D列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邁上了一個新高度。
  • 池黃鐵路(黃山區段)建設加速推進
    連日來,池黃鐵路(黃山區段)各個標段搶抓晴好天氣,保安全、高標準、提效率,全力加速推進項目建設。現在投入了240餘人進行三班倒,24小時加班加點作業,全力推進工程進度,預計在2022年3月份全線貫通。中交路建池黃鐵路站前四標一分部隧道工程師
  • 510所電推進技術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5月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孫理)5月1日,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了解到,該所研製的高性能雙模式長壽命離子電推進產品(LIPS-300離子電推進)在實踐二十號衛星上完成了在軌性能、功能測試和位保策略驗證
  • 太空飛行器電推進系統技術獲進展
    1月1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我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電推進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該推力器的成功研製,實現了我國霍爾電推進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跨越。
  • 中國電推進系統交付 將進行世界首次衛星驗證
    據了解,該系統採用新一代霍爾電推進技術,代表著國際上目前的主流發展方向,可廣泛應用於我國新一代通信、全電推進等衛星平臺。其研製成功實現了此類系統在高軌衛星上的集成應用,提出了覆蓋產品、分系統、整星的完整電推進安全性技術。與我國第一代霍爾電推進系統相比,新一代磁聚焦霍爾電推進技術在比衝、效率、羽流發散角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 中國離子電推進發動機累計運行超3000小時
    資料圖:電推進相比化學能推進對質量利用效率高,推進比衝大,還能將核電或者太陽能電轉化成動能,適合深空探索和長期在軌飛行器的軌道維持作業,不使用易燃易爆易腐蝕的有毒化學推進劑,更加安全可靠。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0 所LIPS-200 離子電推進鑑定產品長壽命地面考核開關機點火驗證試驗累計達到1615 次,共計3230 小時,根據衛星平臺設計要求,電推進目前驗證結果已能滿足在軌運行指標的要求。我國獨立自主研製的LIPS-200 離子電推進鑑定產品長壽命地面驗證試驗考核,於去年年底在該所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