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Satrlink)的誤解與未來

2020-11-04 Topgun2000

2020年10月26日,SpaceXd公司的Starlink對部分地區的客戶發布了Beta版測試,目前網上已經可以看到有用戶發布了簡單的測試報告。星鏈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項目,既有對此前衛星網絡的集成,也有很多的創新。更有趣的是中國的大量群眾對這個計劃也非常感興趣,話題不斷。但是受限於消息渠道較少,國內群眾對星鏈產生了很多的誤解。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星鏈項目。Starlink是由SpaceX構建的衛星網際網路星座,提供衛星網際網路訪問。該星座將由成千上萬個在低地球軌道(LEO)中大量生產的小型衛星組成,並與地面收發器結合工作。SpaceX公司還計劃出售部分衛星用於軍事的,科學,或探索性的目的。位於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SpaceX衛星開發設施負責Starlink的研究,開發,製造和在軌控制業務。SpaceX在2018年5月估計,這個長達十年的設計,建造和部署星座項目的總成本約為100億美元。(摘自維基百科)

關於星鏈的市場定位,可以參考美國媒體的介紹: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目前正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區對生活在44至52度緯度之間的人們進行Beta測試。一旦可用,您將能夠在世界各地的農村地區和服務欠缺地區獲得Starlink網際網路。它不是為人口稠密的中心(如主要城市)設計的,但它將成為世界農村地區(包括美國部落土地)的一個新選擇。

國內群眾對星鏈系統的誤解有很多,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減少一些誤解。

星鏈系統不能直接和你的手機連接,而且也不是免費的。

你需要通過一個專用的天線才能實現和星鏈系統的衛星正常通信,天線通過網線與配套的路由器連接,經過簡單的設置以後,手機使用WIFI與路由器連接,最終實現網絡連接。

目前終端設備的價格是499美元,每月收費99美元。下圖是我隨手查了一家美國光纖寬帶服務商的報價供參考。中國的寬帶價格應該更便宜,很多家庭的寬帶都是手機套餐送的。


美國光纖寬帶價格參考


如圖所示,A為直徑48cm的衛星天線,B為室內的路由器,C為天線的支架,D為系統的電源。

星鏈個人終端設備開箱圖

根據測試,星鏈個人終端系統的電源標稱300W,實際工作功率約116W。

系統初次安裝,天線在室外放置到位後,啟動時間約1分鐘,然後需要1-15分鐘時間天線進行定位。

天線戶外安放

經過簡單的測試,當天線處於相對開闊地帶時,下載速度為135Mbps,上傳速度為25Mbps,延遲為21ms。當天線被樹木、柵欄等阻擋或遇到惡劣天氣時,下載速度為46Mbps,上傳速度為15Mbps,延遲為41ms。總的來說,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日常的使用完全沒有問題。

目前來看,星鏈系統只針對北美地區用戶開放測試,所以中國地區現在不可能有機會測試。另外,眾所周知的原因,大概率星鏈系統在中國也無法直接使用。但是目前了解到的信息,中國的相關公司也在開發類似的低軌道衛星通信網絡系統。

很多人認為星鏈系統非常的高大上,特別是在美國的5G部署並不是非常快速的當下,他們認為美國人會把星鏈系統很有可能取代5G,成為未來的主要通信技術路線。這是非常可愛的想法,首先這和星鏈系統自身的定位就不相符,星鏈更多的是對沒有穩定網際網路接入的偏遠地區(高山荒漠海洋等)的補充。其次,星鏈系統衛星的信號強度帶寬延時等性能無法滿足城市高密度用戶、複雜建築屏蔽等場景。

假如星鏈系統成為一部分用戶選擇的主要通信手段,那麼意味著隨身攜帶一整套地面設備,還要再隨身攜帶一個電池,畢竟系統平均功耗有116W。這還是在開闊的戶外使用,如果周圍地形複雜或者進入室內,必須要把天線安放在相對開闊無遮擋的地方,布好線再放好路由器,才能確保正常使用。這一部分用戶就變成了天天背著天線的背鍋俠和馱著一大塊電池的電驢

星鏈系統,未來會成為一種針對偏遠地區相當具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至少它現在領先其他的衛星通信系統。但是星鏈的市場規模肯定遠小於現有的已經很成熟並且在不斷迭代進化的通信技術路線。

星鏈更大的價值體現在軍事領域的應用,這方面美國軍方也已經展開了很多的測試。另一個領域是關於輿論政治宣傳,世界上還有二十多億沒有穩定網際網路接入的人群,誰能夠提供廉價甚至免費的穩定網際網路接入,誰就搶佔了文化與價值觀輸出的橋頭堡。以後廣大亞非拉群眾是看CNN還是新聞聯播還不得而知呢。

相關焦點

  • SpaceX 的星鏈(StarLink)計劃引發天文觀測災難
    即便 SpaceX 未來衛星密度更大的時候,對天文觀測的影響不會是「致命」的,但會很煩人。簡單來說:觀測臺址維度越低,觀測時間越接近夏天,觀測視場越大,曝光時間越長,受到人造天體的影響可能性越高。基本的影響就是,衛星閃光會在觀測視場內留下一條很明顯的軌跡,汙染觀測數據。
  • 星鏈計劃(Starlink)對中國航天及5G會有什麼影響呢?
    星鏈計劃(Starlink)是SpaceX發起的一個項目,旨在通過低地球軌道衛星網絡,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服務。整個星鏈計劃(Starlink)整個星鏈計劃(Starlink)預計將投資100億美元,到2020年底,將在低、中、高的三個軌道上部署近12000顆衛星(最終將達到42000顆),另外還將建設100萬個接入型地面站、6個衛星網關站。
  • 星鏈(附觀察時間)
    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Starlink)。2019年5月23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利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將「星鏈」首批60顆衛星送入軌道。2019年11月11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用一枚獵鷹9號火箭將第二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2020年1月6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用一枚獵鷹9號火箭將第三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
  • 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分拆星鏈上市,馬斯克一直在騙投資人的錢?
    (英文名稱Starlink),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在實施的一項通過近地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寬帶服務計劃。所以,SpaceX想要靠獵鷹火箭和龍飛船(包括載人航天和貨物運輸)一年掙上百億美元是不可能的,星艦在短期內就更加指望不上,只有星鏈是與普通大眾人群最近的商業服務模式,單個用戶每月負擔的資費僅約80美元,星鏈服務的用戶增至數千萬,一年下來便可收入幾百億美元。
  • 第7批60顆星鏈衛星(Starlink-6)將在北京時間約明天凌晨4點發射
    目前,距離第7批星鏈衛星(Starlink-6)的發射只有僅僅十餘小時,SpaceX預計在北京時間明天凌晨4:37分(美國東部時間22日下午3:37分)發射60顆星鏈衛星。Starlink衛星於4月19日在科索沃地區上空過境如果明的發射可以正常進行,SpaceX發射星鏈衛星的總數將達到
  • 衛星通訊(太空網際網路)概念將掀起造富浪潮(附個股)
    2017年3月,SpaceX正式將該計劃命名為星鏈(Starlink),並計劃追加7518顆以提供通訊服務,這樣一來加上之前提出的4425顆衛星總約1.2萬顆。發射約26分鐘後,「星鏈」衛星被成功部署。這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順利完成「星鏈」計劃第9次發射任務。至此,SpaceX累計發射「星鏈」衛星540顆,總量超越了任何國家和衛星公司。
  • 未來用低軌衛星上網,除了美國「星鏈」,你還能選誰?
    繼2019年5月首批60顆「星鏈」衛星被送入太空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11月11日用一枚「獵鷹9」火箭將第二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
  • 解讀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星鏈的創意,來自於上個世紀的移動通信巨頭——摩託羅拉。在這個過程中,他聯想到了化學元素周期表,於是以原子序數77的核元素為之命名,這就是噬星計劃(不過後來只發射了66顆)。略顯尷尬的是,由於地面通訊迅速崛起,摩託羅拉這個耗資34億美元的項目基本上算是打了水漂,打了0.6折,2個億賣給了美國軍方。
  • 時隔55天,spacex再次成功發射星鏈,馬斯克稱星鏈傳輸比光纖要快
    自此6月13日發射了第九批星鏈衛星後,時隔55天,今天下午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再次成功點火,將第十批(V1.0第九批)星鏈衛星送上太空,並且海上成功的回收火箭芯一級。(正式運營第九批),原計劃在6月24日發射的,但是由於GPS衛星發射等各種原因推遲至8月7日發射。
  • 星鏈計劃無法取代5G,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
    今年馬斯克多次震撼全球,從載人版龍飛船搭乘「獵鷹9」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到火箭回收驚豔世界,再到提出星鏈全球計劃,馬斯克每一次都引起轟動和粉絲的狂熱追捧。SpaceX稱今年將會結束星鏈計劃的測試,未來將走向商用。
  • SpaceX計劃未來一周內連續發射兩批星鏈衛星
    未來一周內,SpaceX將連續發射兩批星鏈衛星。10 月 6 日,SpaceX發射了第 13 批星鏈衛星。據媒體爆料,SpaceX將於 10 月 18 日上午發射第 14 批星鏈衛星,並打算在 10 月 21 日下午發射第 15 批衛星。
  • 天空划過一串流星,馬斯克「星鏈」計劃升空,華為5G還有未來嗎?
    「星鏈」網絡覆蓋全球,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連接上高速WI-FI網。電影中的科幻時代即將來臨,馬斯克「星鏈」計劃升空,華為5G還有未來嗎?智能時代的來臨,人們已經離不開網絡,網際網路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來,工作、學習、娛樂、生活,甚至出行、看病都離不開網際網路。走在大馬路上,你會看到每人手裡一臺智慧型手機,連上網際網路,暢遊網絡世界。
  • 美國的星鏈計劃,真能跨過5G直達6G嗎
    近段時間一則新聞引發很多網友的聯想,有媒體拍到了美國星鏈衛星過境雲南的衛星圖片,一長串亮晶晶的衛星緩緩滑過天空,確實很壯觀很好看。據報導稱美國將依靠星鏈衛星跨越5G直接進入6G,而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 馬克斯的Starlink星鏈計劃
    星鏈(Starlink),是太空服務公司SpaceX計劃推出的一項通過近地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星鏈(Starlink)並不能顛覆5G取代光纖,很多國家人口並不密集,鋪設光纖的費用很高。通俗點理解把網絡比作運輸系統如果光纖是陸地運輸,星鏈就是空中運輸。各有各的解決痛點。星鏈運載量並不大,就像陸地運輸運載量大,但是要鋪設公路和鐵路,然而飛機卻只要建設飛機場就可以了。
  • 星鏈測試達不到預期?spacex今天第11批星鏈發射,沒有太多看點?
    根據計劃,spacex的第十一批星鏈衛星將在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發射,屆時將使用一枚「6手」獵鷹9號火箭,搭載58顆星鏈衛星及3顆Skyasat衛星升空。獵鷹9號火箭全高(加整流罩)約70米,直徑3.7米,本次搭載了58顆星鏈衛星和3顆PlanetLab SkySat地球成像衛星。61顆衛星總重量約15440kg,加上衛星的配置架等大約2噸多的重量,本次整體載荷重約18噸。
  • SpaceX星鏈到底是不是賠本生意?
    然而,在這條軌道上,為避免幹擾國際上規定每1-2經度才允許放置一顆衛星,軍用、科研用衛星又擠佔一定名額,這意味著真正用於服務通信、尤其是服務熱點地區(美洲、亞洲)的衛星數量嚴重不足。直觀表現就是極高的費用,例如通話費用1分鐘就高達數美元。
  • 揭秘馬斯克「星鏈」計劃的戰略謀劃
    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Starlink),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低成本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尤其是今年6月,SpaceX宣布與美國軍方達成協議,使用「星鏈」衛星群為美國陸軍進行通信測試,美國空軍和陸軍已經在積極探索應用,未來或有數萬顆衛星支持作戰。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為什麼會墜毀?
    航天專家們判斷,這幾個亮點是2019年5月24號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發射的星鏈-32號衛星殘骸,其墜落時間比此前的預計(22:34)晚了半個小時。在Starlink-32墜毀之前,也有多顆星鏈衛星脫離軌道,並且至今已經有多達31顆星鏈衛星墜入大氣層。這些衛星中的絕大多數都是2019年發射,從這個角度說「集體進入大氣層」也對。
  • SpaceX第16次發射星鏈衛星,一箭60星
    圖 | 獵鷹 9 號火箭的發射圖片(來源:SpaceX)SpaceX 的這項星鏈計劃預計將發射總計約 4 萬兩千顆近地軌道衛星,並將在衛星網完善程度達到一定標準後能與地面通信設施結合,在全球範圍內為需要的用戶提供基於衛星網絡的高速聯網服務。
  • SpaceX第16次發射星鏈衛星,一箭60星
    目前在軌的星鏈衛星共有約 8 百多顆,而 SpaceX 目前已獲得 1 萬 2 千顆星鏈衛星的發射許可,並計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再取得另外 3 萬顆星鏈衛星的發射許可。目前,SpaceX 的星鏈計劃已在美國的部分地區展開了測試工作,並已於近期取得了在加拿大開展星鏈計劃的許可,且正在嘗試在加拿大南部也開始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