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發現「水」,對太空人生存和建立長期的人類營地至關重要

2020-11-29 騰訊網

來源:GIZMODO;Space.com;BBC Science;the Guardian

撰文:喬治·德沃爾斯基;切爾西·古德;維多利亞·吉爾;琳達·格迪斯

翻譯:任天

在人類探索太空的漫長徵途中,尋找液態水一直是一項重要議題,因為液態水是判斷一個星球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的重要指標,曾經有不少關於在宇宙中探測到水的蹤跡的消息讓人們屢屢燃起尋找地外生命的希望。

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一條關於月球的「令人興奮」的消息。正如許多人猜測的那樣,這一發現與月球表面的水有關。這項新研究不僅提供了迄今為止月球上存在水冰的最充分證據,而且表明這種寶貴的資源就分布在月球表面,包括一些暴露在陽光直射下的區域,以及一些處於極端低溫條件下的永久陰影區。

這項發現重新定義了我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這顆地球天然衛星儲存水的能力。水是珍貴的自然資源,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月球上存在冰凍水,尤其是兩極。但新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證據,在月球受陽光照射的表面探測到了真正的水分子。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大量被稱為「冷阱」的陰暗角落,其中可能隱藏著冰凍的水。

科學家在月球受到陽光照射的區域發現了水分子的跡象

水冰在月球上的存在不僅在純粹的科學角度上十分重要,而且對未來月球表面的任務也有重大的影響。NASA即將進行的「阿耳忒彌斯」任務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收集並帶回月球南極地區的水冰。現在看來,這一目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可能實現。更重要的是,月球存在豐富的水冰意味著我們可以就地獲取水源。這對未來的月球探險家或殖民者來說無疑是個極好的消息了。

精確掃描月球表面的水分子

由於缺乏大氣保護,月球直接受到太陽射線的影響,因此人們一直認為月球表面是乾燥的。直到20世紀90年代,軌道飛行器在月球南極附近的大型隕石坑中探測到明亮的斑點,暗示了水冰存在的可能性。之後在2009年,從印度「月船一號」太空飛行器上搭載的一臺NASA成像光譜儀傳回的數據中,科學家發現了與月球表面反射光線中同樣的情況,顯示了數十個似乎充滿水冰的小隕石坑。2016年,殘留的水冰痕跡被認為是月球軸心傾斜的證據。

月球上的冷阱示例,這些區域永久地出於陰影中

然而,儘管有諸如此類的發現,但月球上存在水分子的實際證據仍然只基於3微米的光譜特徵——科學家用來識別物質的獨特「條形碼」。這裡涉及一個問題,由於技術上的限制,在這個波長下,科學家無法知道這到底是水分子,還是礦物中的羥基。

為了克服這一局限性,科學家利用「平流層紅外天文臺」(Stratospheric Observatory for Infrared Astronomy,簡稱SOFIA)對月球表面進行了新的測量。SOFIA其實是一架改裝後可在高空飛行的波音747大型噴氣式飛機,配備了一臺2.7米的反射望遠鏡。利用這臺望遠鏡,研究人員檢測到了6微米波長下有別於其他羥基化合物的水分子光譜特徵。這種特徵出現在月球南半球的高緯度地區,顯示水含量在100至400ppm(百萬分之一)之間。根據NASA的新發現,這大致相當於一瓶355毫升的水分散在一立方米的月球表面土壤中。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水是在陽光直射的地方發現的。這些水可能儲存在月球表面的玻璃狀晶粒中,或保存於塵埃顆粒之間,免受太陽光線照射的影響。這項研究是第一次「充分地」探測到月球表面的水分子,不同於之前在3微米波長下觀察到的可能會混淆為羥基化合物的特徵。

羥基化合物可以由太陽風中的質子與月球上的氧氣分子(如巖石中所含的氧氣)碰撞而形成,而水的形成則更加困難。因此,月球上的水可能是通過不同的過程形成的,比如古代月球的火山活動,或是由撞擊月球的小行星和彗星等物體帶來。在展望未來的工作時,科學家希望能看到更多的SOFIA數據,或者其他能夠進行6微米掃描的儀器所探測的數據,以繪製月球表面水分布的全部範圍。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克拉維斯環形山。在這片陽光照射的區域內,SOFIA天文臺探測到了陰影處存在水冰的跡象

事實上,研究小組的觀測範圍僅限於巨大的克拉維斯環形山,這是月球上最大的隕石坑之一,也是南半球一個陽光充足的區域,直徑達230.77公裡,深度約4.9公裡。在將來的觀測中,研究人員還需確定其他陽光照射的區域是否也有類似的水含量。最終繪製出一幅月球的水文地圖,顯示月面所有含水相對豐富的區域。

這些水分子似乎被困在玻璃中,而不是在月球表面上自由活動。因此它們可能在月球上廣泛存在,而不僅限於極端低溫的極地地區,游離水分子需要被冷卻到110開氏度(零下163攝氏度)以下才能存留很長時間,而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寒冷的環境中。從黑暗的、陡峭的環形坑中採集水冰將是一項危險的任務,因為那裡的溫度很少在零下230攝氏度以上。如果事實證明在非永久陰影區也存在大量的水,那將對採集這種寶貴資源帶來極大的便利。

克拉維斯環形山在月球表面的位置。SOFIA天文臺由一架波音747飛機改裝而來,其機載望遠鏡探測到了月球上水分子存在的證據

科學家們需要確定這些水分子的穩定性,以及隨著時間推移,會有多少水可能流失到太空中。這一發現「提出了水如何產生,以及這些水如何在月球表面持續存在的問題」。科學家考慮的不僅於此,他們還想知道未來的太空人將如何獲取這些水,這些水又是如何影響月球塵埃的化學組成,以及是否會對鑽機等設備產生影響。

永久陰影區中的「冷阱」

除了可能被困在玻璃或塵埃中的水分子,這項發現還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月球上的一些隱蔽角落可能散布著冰凍的水。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另一篇論文中,研究小組報告稱,月球上隱藏的水冰可能比之前預計的更加普遍。在月球表面永久處於黑暗中的特殊區域,存在著大量大小不一的「冷阱」,可能為水冰的長期保存提供了條件。

如果站在月球的一個極點附近,你會發現到處都是這樣的陰影,很多這樣的細小陰影可能就是水冰。

以沙克爾頓隕石坑為例,這是一個直徑21公裡、深約4.2公裡的窪地。隕石坑的某些部分呈一定角度,因此其內部的一些地方總是處於陰影中,溫度穩定在零下184攝氏度左右。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發現了許多可能存在的冷阱,有些只有硬幣大小。由於月球獨特的自轉傾斜角度,使月球極區的許多冷阱吞沒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時間已有數十億年。這些冷阱是幾十億年來彗星和小行星撞擊月球後留下的「傷疤」。彗星可能會帶來水、二氧化碳和甲烷等物質,其中大多數會在陽光下分解並逃逸到太空中,而如果這些化學物質進入冷阱,則可能避免蒸發,被凍結數十億年。

冷阱的溫度如此之低,以至於冰會像巖石一樣,如果水進入那裡,那麼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都將無處可去。根據這項研究,月球極地附近分布著數量驚人的小型冷阱,其面積達40000平方公裡。儘管這隻佔月球表面的0.15%,但其廣泛存在可能也會降低登月國之間發生衝突的風險。

大約60%的冷阱位於南極點附近。由於極地地區分布著數十億個潛在的儲庫,人們的關注點應該從少數幾個著名的大型隕石坑轉移到研究所揭示的眾多潛在的著陸點上,先前的研究估計,月球上的冷阱面積約為18100平方公裡,而最新研究大大提高了這一數字。

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月球兩極所捕獲的水可能分布十分廣泛,作為未來月球任務的資源之一,這些水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容易獲得。

不過,需要指出的重要一點是,該論文只指出了月球表面具有儲存水的能力,而實際上並沒有提供水冰存在於這些冷阱內的證據。科學家還需要通過探測器或載人任務來完全驗證這些水冰的存在。在未來重返月球的計劃中,這一新發現將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對太空人的生存至關重要,也有助於建立長期的人類營地,並使月球成為前往火星的試驗場和跳板。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希望重返月球,其「阿耳忒彌斯」計劃預計將在2024年發射

如果這項新研究是對的,那麼在月球上人類將更容易獲得水源,可以作為飲用水和火箭燃料,以及其他需要用到水的NASA任務,太空人可能不需要進入這些深深的黑暗陰影中……他們可以四處走走,找那些一米見寬的「冷阱」,裡面很可能就有水冰。

這些冷阱中存在的水可能來自於彗星、小行星、月球火山活動,或由太陽風引起的化學反應,也可能來自於在玻璃中發現的水分子的釋放。這些玻璃是由撞擊產生的熱量而形成的,「基本上相當於引入了一個新的潛在全球儲庫」。

對未來登月的意義

月球現在比以往人們想像的更適合儲存水。這對未來的登月任務有著巨大的影響,因為月球探險者有機會就地尋找水源,可以避免從地球向月球大量運輸水的麻煩。當然,目前我們還不清楚從月球表面收集水冰難度如何,但新的研究或許能帶來樂觀的理由。利用這些水冰,不僅可以生產飲用水,也可以用來製造火箭燃料。

如果水真的廣泛存在,即使是被困在月表的玻璃中,你也可以想像在月球表面進行露天開採,可能是一種很可行的取水方法,但如果你在月球上想要喝一杯馬提尼酒或飲用水,或者想給標準的液氫液氧火箭補充燃料,那這些水將是非常有用的。

2019年5月,在法國南部坎城拍攝的月球

克服重力將地球上的水運過來會非常昂貴,因此在月球上取水可以讓月球探索變得更便宜,也讓太空加油成為可能。當然,研究者還需要確認月球表面上水源延伸的深度。如果只局限於最表層的幾微米或幾毫米,那這些水的實際意義將微乎其微。唯一能找到答案的方法就是前往月球,開始鑽探。這可能並不遙遠。

對於「阿耳忒彌斯3」任務而言,這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有更大機會在月球南極地區找到水源。按照計劃,該任務將在2024年將太空人(包括一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俄羅斯也計劃在2025年進行一次月球任務,包括一臺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發的機器人,可以鑽取月球表面1米以下的土壤樣品。

尋找月球之水的行動持續了三十餘年,雖然現已證實月球上的確存在大量的水,但未來人類仍需繼續追溯月球之水的來源和變遷歷程,這將對未來其他星球的觀測探測活動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尋水之跡,覓生命之蹤,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新浪探索(ID:sinascience)

相關焦點

  • 在月球上,人類尿液有大用!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
    德國《時代周報》10日報導,歐洲航天局(簡稱歐空局)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人類尿液是「月球水泥」的理想成分,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如果太空人可以充分利用月球上發現的建築材料及尿液,從地球進行的補給飛行就有望減少。歐空局表示,人類每人每日約排出1.5升尿液,這將成為月球上穩定的建築材料來源。參與研究的瑪麗·阿恩霍夫表示,太空人的尿液只要稍作調整,就可以成為未來月球基地的關鍵可用材料。而且,這也可以免去開發複雜的太空汙水處理系統的麻煩。
  • 在月球上,人類尿液有大用!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
    德國《時代周報》10日報導,歐洲航天局(簡稱歐空局)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人類尿液是「月球水泥」的理想成分,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資料圖 白繼開 攝根據該研究,尿素起著「超級增塑劑」的作用,可使「月球水泥」在硬化成最終的固體形態前變得更加柔軟,這減少了混合物所需的水。「月球水泥」 主要成分是月球土。
  • 「月球是溼的!」NASA正式宣布在月球上發現水
    NASA官宣:朝著地球的月球面存在水!上周,當美國宇航局上周宣布,它對月球有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新發現」,許多人就已經猜測這一發現可能跟「水」有關。結果在周一的新聞發布會上,NASA正式宣布了這一發現:月球是溼的,月球上有水!
  • NASA最新發現:月球上發現水的存在,或將有利於月球基地建設
    據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0月30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月球上確實發現了水,或將有利於未來人類對太空的進一步探索,以及後續月球基地建設。這一發現是探索太陽系其他部分任務的重大突破,也是對月球表面更好的了解。 這也提出了新的問題,即水到底是如何到達那裡的,以及它如何能夠在月球上的惡劣條件下生存下來。
  • 月球上到處都是「水」,但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科學家考慮的不僅於此,他們還想知道未來的太空人將如何獲取這些水,這些水又是如何影響月球塵埃的化學組成,以及是否會對鑽機等設備產生影響。永久陰影區中的「冷阱」除了可能被困在玻璃或塵埃中的水分子,這項發現還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月球上的一些隱蔽角落可能散布著冰凍的水。
  • 月球上毫無生命痕跡?最新發現表明,月球上的水比我們想像中豐富
    但是在最近,有關科學家發現,月球上的水可能比以前想像的更豐富、更容易獲取,這對於太空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雖然有很多證據表明月球上的水只是一些冰冷的隕石坑,這些坑之前被認為局限在幾公裡寬的深火山口。然而,研究小組發現,也有一些微小寒冷的坑,它的大小在微米和毫米尺度,永久處於陰影之中,因此更可能包含冰,也更容易取得。
  • NASA官宣:月球有水!未來月球基地,迎來3大利好消息
    NASA,在當地時間10月26日,正式官宣:他們首次在月球日照區域發現的水,且宣布月球的水要遠比人們之前所預想還要多。克拉維斯環形山,也是月球上最大的環形山之一,同時也位于澄海的低緯度地區。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地方的水的含量,大約是1 ~4 左右。而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水很可能「夾藏」在月球表面的坑窪等特殊環境的間。 這些新的發現,都意味著什麼呢?為老美NASA的科學家們,會如此興奮?
  • NASA官宣:月球有水!未來月球基地,迎來3大利好消息
    最後,其實科學家們早在2009年,就利用地面天文臺的數據,分析光譜的特徵,檢測到水存在於月球的可能,但由於這些數據並沒有區分月球表面礦物質中的水和羥基(OH 分子),所以並沒有被科學界所廣泛認可。如今,通過6毫米的探測器,研究人員終於證實了,過去的測量與猜測是正確的。
  • 月球能承載多少人類生存?
    耗盡了地球上所有的自然資源後,人類開始向太空移民,目前成功在月球上建立了第一個太空殖民地:月球上空有巨大的人造大氣層,下面的城市裡居住著幾十萬人。這個冰冷的灰色星球已經成了人類的新家。這個開頭也許你曾在許多與月球相關的科幻小說中看到過,但是到了現在,生活在月球對地球人來說還僅僅是科幻嗎?它能不能成為現實呢?如果人類在月球上生活能成真,那麼月球能承載多少人類生存呢?
  • 科學好故事|月球上到處都是「水」,但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這一發現「提出了水如何產生,以及這些水如何在月球表面持續存在的問題」。科學家考慮的不僅於此,他們還想知道未來的太空人將如何獲取這些水,這些水又是如何影響月球塵埃的化學組成,以及是否會對鑽機等設備產生影響。
  • 神奇腦迴路,NASA考慮建立太空核電站,為了人類長期在太空生存
    太空從古代開始,就是人類一直想要探索的一個地方,而現如今,以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可以去實現探索外太空的夢想了。但是人類目前來說想要真正的在太空之中長期生存還是一個非常不現實的想法,因為人類涉足過的月球上並沒有能夠滿足人類生存下去的動力。所以,美國的宇航局就相依了個神奇的想法。
  • 月球陽光照射處發現了水,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不過,以往人們只知道月球表面存在水合作用,但這一發現證實水量可能比想像中要充足得多。事實上,由於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和磁場,日間太陽垂直照射處的溫度可達120攝氏度以上,而夜間最低溫達到180攝氏度。這導致幾十年來,人類一直認為月球上是沒有水的。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人類在月球兩極附近發現了巨大的隕石坑。2009年,科學家才確認在月球兩極附近寒冷陰影區域發現大量冰水。
  • NASA更新在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最新大綱,該計劃旨在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存在基地,在2024年安排一名男性太空人和第一位女性太空人登月。2020年NASA的任務是推行一項積極的、開放式的計劃,不僅要讓太空人登陸月球,還要建立一個深空前哨,並為永久的月球基地和首次載人火星任務奠定基礎。NASA表示,阿爾忒彌斯計劃在過去18個月裡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
  • NASA更新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
    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計劃的最新大綱,該計劃旨在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存在基地,在2024年安排一名男性太空人和第一位女性太空人登月。2020年NASA的任務是推行一項積極的、開放式的計劃,不僅要讓太空人登陸月球,還要建立一個深空前哨,並為永久的月球基地和首次載人火星任務奠定基礎。  NASA表示,阿爾忒彌斯計劃在過去18個月裡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儘管成本大幅超支,巨型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正在進行最後的地面測試,將在未來兩個月內結束試驗,然後運往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與獵戶座飛船進行最後的組裝和集成。
  • 月球上被證實存在液態水,這次發現的最大功勞是印度
    最早實現載人登月的是美國宇航局,他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飛上月球的太空人不僅在月球上踏出了頗具象徵意義的第一步,還採集了一些珍貴的月球樣本並將它們帶回地球。月球樣本被帶回地球後,科學家對樣本進行分析,並未在其中發現與水有關的痕跡,換而言之月球土壤十分乾燥。
  • 研究發現月球兩極有水冰,未來可以移居月球了嗎?
    人類雖然已經成功登月,但是對月球上的資源還沒有詳盡的了解,水冰的發現將開啟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因為它不僅可以為太空人提供飲用水,
  • 20多年前,地球為何不直接在月球上蓋空間站?需解決這三大難題
    別說蓋一個實驗室,甚至人類未來遷移,把它開拓成走向太空的堡壘和基地,也是可能的。但你要考慮循序漸進,要掌握時機,昨天幹不成的事情,可以今天幹,今天幹不了可以想法子明天的明天幹。國際空間站,因為就在家門口,可以做到缺啥補啥,這好比,你在你家小區跑累了、口渴了,還能回家找口吃弄點喝的,但去到了月球呢?這可不行,總不能你跑到了非洲沙漠裡,你還能靠著家裡的水解渴?所以,若真要在月球上蓋個空間站、基地之類,並長期維續,並生存下去。就必須在月球上實現基本的自給自足。解決淡水資源問題、解決往來能源問題,解決呼吸所用的氧氣問題......
  • 太空人登陸月球的時候,無法返回怎麼辦?
    在電影《火星救援》中,演員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人。人類當時計劃前往火星,以在火星上建立人類生存基地。但是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演員不小心離開了火星,其他同伴順利返回地球。演員獨自一人在火星上,面臨嚴重的生存問題。因為在火星基地,食物,氧氣和其他生存必需品受到限制。如果地球上的人類很長時間沒有支持他,那麼演員很可能會餓死或窒息而死。
  • NASA在月球上發現大量水,到底意味著什麼?
    前兩天一則美國宇航局NASA在月球表面首次發現了有陽光照射的水的新聞,瞬間刷爆全網。那麼,在月球上發現水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探索了月球上被稱為「冷阱」的現象,這是月球表面永久黑暗狀態下的陰影區域。他們認為,這裡可能已經有幾十億年沒見過一縷陽光了。但是美國宇航局的新發現到底有什麼意義,它們對月球探索的未來意味著什麼?通過SOFIA望遠鏡,我們在月球上發現水被太陽第一次照耀照耀。科學家們認為,水可以儲存在比鉛筆尖還小的土壤中的玻璃珠狀結構中。
  • 建造異星基地,除了月球和火星外,科學家發現第三種可能
    真正的太空探索開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集中在前蘇聯和美國,目前人類最遠的足跡就是在月球,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共成功6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由於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同樣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因此深受各國科學家的關注,而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貌似也成為很多國家的目標。當然月球上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物資源,主要是「氦三」,這是核聚變的情節核能源,尤其是隨著人類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發展,對於月球上氦三的搶佔將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