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異星基地,除了月球和火星外,科學家發現第三種可能

2020-09-20 科學黑洞

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三,今年是對我們非常不友好的一年,從年初的澳洲大火、東非蝗災,同時迎來了影響全人類的新冠病毒,到今天為止某些國家的疫情情況依然嚴峻,像印度和美國等。

而地球大範圍的環境也並不樂觀,尤其是溫室效應的影響全球氣溫不斷升高,南北兩極在今年都迎來了溫度的極值,因為高溫的影響西伯利亞地區林火不斷並且難以撲滅。一些永凍區融化,導致遠古動物殘骸裸露出來,當然古生物學家比較喜歡這種變化,有了更多的研究素材。

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地球的這種環境變化都是不利的,畢竟我們都希望地球可以始終如初毫無變化,一直都是宜居的。但現實就是,地球的環境其實一直都在向壞的方向變化。

因此科學家就想到了尋找新的家園,如果地球環境不再適合生命生存,那麼有一個地球的替代品可以承載人類文明是唯一的選擇。尤其是隨著人類在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讓這種曾經的夢想有望照進現實。

真正的太空探索開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集中在前蘇聯和美國,目前人類最遠的足跡就是在月球,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共成功6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由於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同樣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因此深受各國科學家的關注,而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貌似也成為很多國家的目標。

當然月球上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物資源,主要是「氦三」,這是核聚變的情節核能源,尤其是隨著人類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發展,對於月球上氦三的搶佔將越來越激烈。

除了月球人類傾注資源最多的就是火星,僅僅是各種探測器半個多世紀以來就積攢了數十顆,人們對於火星最初的幻想就是存在「火星人」,例如上個世紀很多科幻影視作品都是以「火星人」為基礎背景的。但是當我們的探測器真正的著陸到火星表面,發現火星就是一顆沙漠星球,非常的荒蕪沒有「火星人」存在。

但是相對於其它天體火星還是具備一定優勢的,至少在其它七大行星中距離我們最近,並且在其它三大巖石行星中環境最「適宜」。因此各國對於火星的探測並不會停止,未來很可能會建立人類生存基地。但接下裡的目標應該是載人登陸火星,例如美國的「重返月球登陸火星」項目,最終目的就是想要把太空人送上火星。

而現在除了火星和月球,科學家又在太陽系內確定了第三顆天體,可能適合建造人類生存基地。俄羅斯航天局的科學家表示,未來木衛四應該作為一個可能的居住地來考慮研究。作為太陽系的第三大衛星,科學家認為它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宜建造人類基地的天體。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內除了重要的八大行星之外,其中木星和土星都分別擁有數十顆衛星,這些衛星畫面的環境各異,可能有宜居的環境。

被我們熟知的有木衛二歐羅巴,這顆衛星上擁有冰層和地下海洋。而土衛六泰坦是唯一擁有天然大氣層的衛星,其表面擁有液態甲烷乙烷湖泊。

但真正被科學家關注的是木衛四,和木衛二一樣表面上擁有大量的水冰,同時在水冰之下有深厚的地下海洋,這滿足了生命所需的液態水資源。科學家還猜測,木衛四擁有熾熱的內核,這對於生命的持續性發展至關重要。而衛星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周圍的背景輻射水平非常低,並且大小合適完全可以被我們利用。

太陽系內的這些天體,如果選擇一顆作為人類發展的基地,你認為哪一顆更合適?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未來建造火星基地可能會使用什麼材料?美國宇航局回答:真菌!
    你可能常常陶醉在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中,關於火星的題材可能是為數最多的。呈現在我們眼中的是奇異的外星地貌、紅色的沙丘、飛行的機器和由金屬建造的城市或基地。但科幻畢竟是科幻,現實可能和你的想像有著很大的出入,比如說,未來的火星基地用什麼材料建造?就地取材燒磚或煉鋼嗎?錯!
  • 科學界認為木衛四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宜建造人類居住地的星球
    科學界認為木衛四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宜建造人類居住地的星球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09-22 15:34:45
  • 科學家解析阿波羅登月計劃 未來將建造月球基地
    未來的國際空間站將是組裝太空飛行器和執行深空飛行任務的一個航點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日為人們解析了「阿波羅」飛船登月計劃之謎,人類未來將從國際空間站飛往月球,並建造月球基地。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為美國陸軍建造更大的火箭,德國火箭先驅布勞恩(Werner von Braun)聯手迪士尼(Walt Disney)製作了一系列的黃金時間電視節目,精心概述如何建立一個空間站,然後去月球和火星。當蘇聯在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為國際地球物理年的一部分,太空旅行突然得到了真正的實現。美國的科技實力的天花板玻璃被震碎。
  • 月球和火星自帶「人類基地」,科學家找到熔巖管,它適合人類居住
    據報導,來自義大利的行星科學家在經過多年的觀測研究後,發現月球、火星的地表之下,竟然和地球一樣,存在著大量的熔巖管,這些熔巖管都是天然的防護基地,未來也可以成為人類移民月球、火星後的生活基地。這也意味著,如果日後人類有機會重返月球,如果想要在月球上建造長期科考生活的基地,是可以生活在這些熔巖管之中的。火星上也是如此,在2007年,NASA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火星探測器傳回的一張火星表面照片,發現火星上存在著一個150平方米左右的黑色區域,最終通過研究分析,認為這個區域中是存在著地下熔巖管的。
  • 「尿液」可以建造房子?人類離月球基地建設或更快了
    萬美元,因此可以想像,把所有建造所需的設備和材料運送到月球是不太可能的。而月球可利用的資源又非常的少,那怎麼辦呢?很明顯需要開發新的材料使用方式才行,所以人類有希望建設月球基地的房子,但是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才可能。
  • 月球基地或將夢想成真!科學家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人類想要將月球改造成太空基地提到人類的太空基地,很多人都會想到是火星不過,改造火星是非常困難的,畢竟如今幾十年過去了,人類連登陸火星都做不到,而且就連發射火星探測器,成功率也不足50%。所以,有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曲線救國」的辦法,簡單來說,就是先改造月球,將月球改造成人類的第一個太空基地後,再以改造月球的經驗去改造火星。這樣,月球就可以作為人類日後太空旅行過程中的「跳板」,可以幫助人類去往更遠的地方。
  • 殖民火星在望?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星艦是未來替代獵鷹9號火箭、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等載具,以及承擔登陸月球和前往火星的任務。其外形有點像我國老百姓屋頂上的水塔,不過要更大更長。星艦(Starship)SN5 原型機已在上個月完成了靜態點火和升空150米的懸停測試,下一步就是建造第一臺超級重型助推器原型機。按最終版本的資料顯示,星艦高約50米,將裝備6-8個猛禽火箭發動機,一次可搭載多達100名太空人。
  • 殖民火星在望?馬斯克:將建造火星基地,但你可能會死!
    星艦是未來替代獵鷹9號火箭、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等載具,以及承擔登陸月球和前往火星的任務。其外形有點像我國老百姓屋頂上的水塔,不過要更大更長。星艦(Starship)SN5 原型機已在上個月完成了靜態點火和升空150米的懸停測試,下一步就是建造第一臺超級重型助推器原型機。按最終版本的資料顯示,星艦高約50米,將裝備6-8個猛禽火箭發動機,一次可搭載多達100名太空人。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夢,義大利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隨著人類航天科技的不斷發展,不少國家都已經有能力發射太空探測器,例如今年夏天以色列、中國和美國都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人類進行地外星球探索的目的是尋找一個宜居星球,然後在上面建造移民基地,目前看來火星的希望較大。而在建立火星基地之前,人類同樣需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因為月球基地可以充當人類登陸火星的中轉站。
  • 月球和火星上的土壤可以種植物,人類可以開拓出新的生存空間
    人類必定會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基地,在這樣荒涼的星球上建造基地就必須要考慮吃的問題。若是能在月球和火星上種植農作物,那就不必從地球上大量運輸食品了。科學家們在空間站中做過很多植物生長實驗,也收穫過一些糧食作物。在月球和火星上沒有進行過這樣的實驗,不過這方面的探索並沒有停止。
  • 未來人類將建造月球基地?這並非幻想,但需搞定一個致命難題
    進入到21世紀,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是非常快的,如今的人類不僅計劃著重返月球、登上火星,同時也計劃著在月球上建造人類第一個「太空基地」,並且未來將月球作為「跳板」,去往其它星球。
  • 人類建造月球基地究竟有多難?
    1975年,在阿波羅號最後一次登月的第三年,《太空:1999》首次在英國電視節目中播出,這部電視劇描述了一次核爆炸破壞了月球,一支由300多人組成的國際月球殖民者離開了月球軌道,開始了一段未知的太空探索之旅。
  • 住在月球上不是夢!科學家發現月球熔巖管,其內可以防輻射
    近幾年來,登陸月球、探測火星等話題逐漸恢復熱度,因為不少國家開始嘗試這兩方面的努力,例如這個夏天以色列、中國和美國都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有能力的國家都不想在太空探索方面落後於其它國家。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各國之所以爭先對火星進行探索,最終的目的可能還是想要在火星上建造星際移民基地。
  • 低聚合物混凝土:用太空人的尿液和風化層建造月球基地
    重點太空機構計劃在月球上搭建基地的原料可能包含人類移民者自己貢獻的原料:尿液中的尿素。歐洲研究人員發現,它可以用作建築結構混凝土的增塑劑。,作為更廣泛的太空探索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將把人類帶到更遙遠的目的地,比如火星。
  • 未來的火星基地,很可能建在洞穴裡
    為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未來太空移民可能將被迫在極端惡劣的條件和宇宙輻射的衝擊下生存,為了解決這項嚴重的問題,大家可能最終會選擇躲在地下,被稱為熔巖洞的洞穴中。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躲在熔巖洞中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
  • 未來的火星基地,很可能建在洞穴裡
    為了在火星上建立基地,未來太空移民可能將被迫在極端惡劣的條件和宇宙輻射的衝擊下生存,為了解決這項嚴重的問題,大家可能最終會選擇躲在地下,被稱為熔巖洞的洞穴中。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躲在熔巖洞中可能是建立安全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關鍵。
  • 接棒《火星救援》 《異星覺醒》火星有心跳發現
    《異星覺醒》集結了傑克·吉倫哈爾、瑞恩·雷諾茲兩大好萊塢當紅實力演員,有影迷表示:「13年《地心引力》, 14年《星際穿越》, 15年《火星救援 》,16年《降臨》, 17年估計就看這部《異星覺醒》了。」    「外星生命可能真的存在」這一話題從一開始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太空和急診醫學專家方凱文博士稱,「我們之所以迷戀火星,是因為在40億年前它的環境非常類似於地球環境」。
  • 月球地下或存在巨大熔巖管道,科學家稱可作人類永久基地
    月球地下可能存在一個巨大的熔巖管網絡。直徑0.6英裡(約合1公裡)以上的月球熔巖管結構非常穩定,可以作為人類的永久性基地。如果能夠棲身這些熔巖管,未來的探月太空人便可應對嚴酷的月球環境。
  • 美國NASA:擬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宇航局 (NASA)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行業建議,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太空探索計劃。該提案旨在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在 2026 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該核裂變動力系統將與月球著陸器結合,然後被運載火箭送到繞月軌道上。著陸器會將該系統送到月球表面,並可以立即運行,不需要額外的組裝。這次演示預計將持續一年時間,最終可能支持在月球、火星、甚至在更遙遠的太空進行更長時間的任務。
  • NASA重啟載人登月的3個主要目的,這項計劃將建造月球基地?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NASA的「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成功登月,在之後的四十多年裡再也沒有人類拜訪過月球,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探月真空期後,NASA在2019年宣布了一項名為「阿爾忒彌斯」的載人登月計劃,目標是通過載人登陸月球最終實現登陸火星,在該計劃中把載人登陸月球和火星的時間分別定在2024年和2028年,近些年已經有許多國家開始實施太空探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