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談——
「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
群眾路線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偉大創造,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活的靈魂
為什麼開展群眾路線教育?這裡首先要對群眾路線作一個全面、科學的解讀,最重要的應把握兩點:
第一,群眾路線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一個多層面的偉大創造。我們黨比較明確的提出「群眾路線」概念,是在1929年中共中央給轉戰贛南、閩西的紅四軍前委的「九月來信」中表述的。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採用了這個概念。此後,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中國共產黨人的群眾路線思想在中央蘇區特別是在抗日戰爭中得到了廣泛展開,並有多方面的偉大創造。首先,它是思想理論的偉大創造。在1943年毛澤東寫的《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他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升華為「實踐到理論再回到實踐」的過程,賦予了群眾路線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礎,使之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一大飛躍。其次,它是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偉大創造。就全黨來說,將群眾路線作為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來自覺地運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偉大成果。有這個認識自覺同沒有這個自覺,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大不一樣。再次,將群眾路線作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活動,也是活動方式的一個偉大創造。群眾路線作為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橋梁。作為實踐活動,則是作用於客觀,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活動形態。群眾路線作為實踐活動,形式很多。就思想教育來說,整風教育是一種實踐活動形式。這次搞群眾路線教育,也是一種實踐活動形式,即是在新的歷史時期作為新的偉大工程的黨的建設的一次重要實踐活動。這多層面偉大創造的基石,就在於它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揭示了黨必須依靠人民群眾才有生命力、活動力和創造力的緣由。因而,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
第二,群眾路線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活的靈魂。鄧小平在十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高度評價了毛澤東的群眾路線思想。他說:「毛澤東同志倡導的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對我們黨的現狀來說,我個人覺得,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特別重要。」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根據鄧小平的思想,在重新概括毛澤東思想理論體系時,將群眾路線同實事求是和獨立自主一起,作為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點。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發展,黨的思想理論也在發展。黨的十七大將改革開放以來作為指導思想的創新理論,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十八大根據新的實踐要求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了新的界定,指出:它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對於毛澤東思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各個理論形態的具體內容雖各有不同,但都可視為對毛澤東思想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毛澤東思想的堅持,最重要的就是對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點的堅持。這是精髓的精髓,應一以貫之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各個理論形態中。這樣,群眾路線思想,毫無疑問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活的靈魂。
正因為群眾路線在黨的理論和實踐中具有上述重要地位,要解決目前突出的黨與人民群眾的關係問題,就必須有一個抓手。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成為破解脫離群眾危險的一個重要抓手。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從思想深處進行一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再教育
「為民」是教育實踐活動的核心。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就是為民、務實、清廉。這六個字最核心的是「為民」二字。目前存在的許多作風問題是表象,實質上是「為民」問題沒解決。為民,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這是共產黨的宗旨,也是共產黨的先進性之所在。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堅持了這個宗旨,廣大老百姓深深熱愛共產黨,跟著共產黨鬧革命,經過28年的艱苦卓絕鬥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由革命黨變為執政黨,由局部執政變為在全國大陸全面執政。建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先是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全面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儘管遇到很大挫折,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進入新時期以後,又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是不可否認的基本事實,也是我們國家現實生活中的基本面。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由於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整個社會處在極其深刻的轉型變革之中,在一些地區、部門和單位,一些幹部包括一些重要領導幹部,對黨的宗旨的堅持淡化了,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感情淡薄了,真心實意地為最廣大群眾謀利益的事情做得差了,脫離群眾的危險突出了,在有的地區甚至發生了同廣大人民群眾尖銳的利益衝突。接連不斷發生的群體性事件,不僅破壞了社會和諧局面,而且嚴重傷害了黨的形象。因此,重新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再教育,就非常必要。重新進行「為民」教育,使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端正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思想深處紮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之根,重鑄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繫,從而永葆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夯實我們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
「務實」是進一步改變工作作風問題。這就是務誡空談,埋頭苦幹。一方面,這些年強調求真務實,開拓進取,各級幹部的作風有了不少轉變,這是黨和政府各項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的一個重要保證。另一方面,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考核幹部的指標體系還不完善和社會浮燥情緒的巨大影響,在一些幹部中滋長了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不良作風。講話是念秘書寫的稿子,空話、大話、套話連篇,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語言風格。搞調查研究,滿足於聽虛假匯報、看作秀典型。下面幹部投上所好,安排好考察線路,不讓老百姓講真話,報喜不報憂,看好不看差。這樣,很難了解到真實情況,在這樣基礎上的決策,不可能不脫離實際,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影響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調「務實」就是要改變這種不良作風,將新一屆中央強調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落到實處,讓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都將其作為轉變作風的根本要求。
「清廉」應當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落腳點。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既然是貫徹整風精神,要求「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一次整黨。它要全面解決目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還有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但最後要落實到為政清廉上。目前,群眾意見最大的就是腐敗。不必說那些落馬的省部級、司局級、縣處級幹部,就是小科級官員都肆無忌憚地大搞權錢尋租、權色交易,這是令國人震驚的。腐敗現象高發勢頭得不到有效遏制,既嚴重損壞了黨和國家的聲譽,也日益摧毀人們的信仰信念。十八大報告指出:消極腐敗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確實實的危險。按照鄧小平的說法,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我們的黨和國家就會發生另一個方面的變質。這樣,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會喪失殆盡,也就會為老百姓所拋棄。蘇聯「亡黨亡國」的前車之鑑,不就是這樣嗎?因此,十八大再次指出: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管涉及什麼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能不為深入、持久地開展反腐敗鬥爭作出巨大努力。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為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積累經驗
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儘管不著重於制度建設層面,而以加強思想教育為重點。但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猶如黨的建設的兩個輪子。前者是自律,後者是他律,二者不可缺一。否則,車子失去平衡,不僅不能前行,而且還可能翻車。改革開放30多年來,儘管對這兩方面的工作都沒有懈怠,但相比之下,對思想教育著力更多,對制度建設缺乏應有力度,使那些貪腐分子有可乘之機。好多人就是鑽了制度漏洞而「得手」的。在這方面,應當總結經驗:一是加強制度建設的嚴密性,努力做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二是加強制度建設的執行力。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雖然不是解決制度建設問題的,但不能就事論事,一定要通過這次思想教育方面的問題來進一步考慮如何加強制度建設。已錯過的機會不少,這一次應當珍惜難得的機會,努力為完善制度建設而殫精竭慮。要聽聽尖銳的批評引為警惕,一些逆耳之言難聽,但許多尖銳批評都是滿懷愛黨愛國之心的。應當敞開胸懷,像習近平同志所說的,歡迎尖銳刺耳的批評。毛澤東在中央蘇區時期強調製度建設的經驗可以借鑑。經過健全民主制度、統一財政制度、嚴格黨政工作人員待遇標準制度等,中央審計委員會在長徵前夕的1934年9月發布的報告中稱:「我們可以誇耀著:只有蘇維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潔政府。」我相信,經過若干年堅持不懈的奮鬥,我們的政府和幹部能像蘇區時期那樣可以自豪地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府機關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清廉的機關,中國共產黨的官員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清廉的官員。這是老百姓所企盼的,也是我們黨所追求的。所謂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是要實現這個目標。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談——
「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
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要開展好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必須很好理解這個「總要求」。
「照鏡子」和「正衣冠」這兩個環節,都屬於自查範疇。「洗洗澡」和「治治病」,則屬於自我檢查與組織幫助相結合的範疇。
實質是要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鬥爭和作風建設
講要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這個總要求來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在活動的全過程中,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鬥爭和作風建設,特別是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有力的武器。
照鏡子,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首要環節和基本前提。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是整人,而是一種馬克思主義的自我教育,因此首先要進行自我對照、自我批評。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對於共產黨人來講,不僅要以「銅」、「古」、「人」為鏡,更要以「黨章」、「法律」、「民意」為鏡,以此來對照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在集中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時候,這樣想一想、照一照,更有必要。
正衣冠,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條件。做官如果不正、不實、不廉,甚至貪贓枉法、魚肉百姓,被稱為「衣冠禽獸」。正衣冠,即正官風、立官德。對於共產黨人來講,我們當幹部不是為了做官,而是要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就是要正一正幹部隊伍中那種對待群眾的錯誤立場、橫蠻態度和官僚作風,樹立共產黨人對待人民群眾的正確立場、態度和作風,用以解決新時期幹群關係問題。
洗洗澡,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方法。領導班子的團結,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條件,但是這種團結不是建立在無原則的姑息遷就上的,不是無原則的一團和氣。歷史實踐告訴我們,能不能經常地自覺地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鬥爭,是衡量一個領導班子是否堅強有力、一個領導幹部是否具有一身正氣的重要尺度。為此,我們建立了黨內各級領導班子的民主生活制度。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更要通過這樣的積極而又健康的思想鬥爭,讓每一個領導幹部洗一洗身上的汙垢,清一清每一個領導班子的肌體,以清新、清明、清正的新形象出現在群眾面前。
治治病,是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本目的。我們黨自延安整風開始,就一直強調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為了治病救人,包括懲前毖後也是為了治病救人。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又強調「團結——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即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為了增強團結而不是要增加矛盾。但不管是「救人」還是「團結」,都必須先「治治病」。而且,為了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解決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等問題,該動手術的還要動手術,該處理的違法違紀問題還要堅決處理。
重要的是要破除思想認識上的障礙
人們常說:「積習難改」。在今天,要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認真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這一點,還要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一下我們這麼多年來擱置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把刀子的原因何在,特別是,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存在哪些思想認識上的障礙。只有明確地提出並破除這些思想認識上的障礙,才能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有力的武器。
嚴≠「左」。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擱置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把刀子,是一種歷史的反動。過去,在「左」風盛行的年代,用「鬥爭哲學」、「殘酷鬥爭、無情打擊」、「全面專政」來取代正常的黨內政治生活,給黨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這種後果,不僅傷害了許多好同志,而且破壞了黨風。這種破壞,包括使許多人談「鬥爭」色變,視「嚴格」為「左」,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因此,我們講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包括對幹部要進行嚴格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嚴是愛,寬是害。」在治黨的問題上,在幹部教育和管理的問題上,同樣是這個道理。我們對同志要寬容,但不能放棄原則,不能丟掉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
正面教育≠一團和氣的好人主義。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指出,在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牢牢把握正面教育為主、批評和自我批評、講求實效、分類指導和領導帶頭的原則,確保教育實踐活動沿著正確軌道健康深入推進,努力在解決作風不實、不正、不廉上取得實效,在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取得實際成效。這是在認真總結黨內鬥爭歷史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重要問題。同時,我們要認識到強調「正面教育為主」不等於一團和氣的好人主義,更不等於多年來盛行的庸俗關係學。江澤民在談到這個問題時說過:「有的搞『好人主義』和庸俗關係學,面對錯誤的思想行為缺少正氣,尤其是對親近自己的所謂『熟人』,能為自己辦事的所謂『能人』,有點影響的所謂『名人』,處在重要位置上的所謂『要人』,以及所謂『有背景』的人和自己的親人,即使問題嚴重,也往往寬容有加,甚至姑息養奸。」因此,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必須在堅持正面教育為主的同時,堅決破除那種一團和氣的好人主義,尤其要堅決摒棄庸俗關係學。
批評≠不講政治講「八卦」。在開展批評的時候,既要防止不講原則的好人主義和庸俗關係學,也要防止時下流行的「八卦」等庸俗化傾向。毛澤東曾經說過:「黨內批評是堅強黨的組織、增加黨的戰鬥力的武器。」「不應當利用批評去做攻擊個人的工具。」他還說:「黨內批評要防止主觀武斷和把批評庸俗化,說話要有證據,批評要注意政治。」這種歷史經驗也要記取。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能因為強調批評,就讓自由主義和不講政治的低級庸俗的「八卦」幹擾積極健康的思想鬥爭。
只有破除了諸如此類思想認識上的障礙,才能既積極又健康地開展批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任務要求,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教授 梁柱談——
黨員幹部的「十二字箴言」
中央要求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全體黨員能夠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使自己在思想上、作風上保持共產黨人的本色,增強黨的純潔性。對此,每一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要把中央的這一要求內化為思想的自省和行動的自覺,本著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珍惜這一自我教育的機會,絕不使之走過場。
「十二字箴言」:黨優良傳統的體現和傳承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大潮中,一些黨員幹部忘記了黨的宗旨和自己的歷史使命,縈縈於追求個人私利;有的領導幹部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方面也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比如,醉心做官,不求進取,平庸度日,漠視群眾,脫離實際,高高在上,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講究排場,貪圖享受,以至驕奢淫逸,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等等,不一而足。黨的作風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反映黨的肌體受到了嚴重侵襲。早在1980年陳雲就發出振聾發聵的警告:「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這依然是我們今天面臨的嚴重問題,一切真正的共產黨員都要對此保持高度的警覺,深刻認識只有保持黨的純潔性才能發揮黨的先進性作用,自覺維護黨的肌體的健康。
在我們黨內的政治生活中,始終堅持嚴明的黨的紀律同深入細緻的思想教育相統一;在對待黨內矛盾的問題,形成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的優良傳統。所以強調黨內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一是共產黨員是生活在社會環境中,難免會受到各種錯誤思想和不良習氣的影響,會沾染灰塵,因而要採取「治病救人」的方針,要摒棄不教而誅式的「無情打擊,殘酷鬥爭」的錯誤方針;二是相信絕大多數共產黨員是有覺悟的,能夠改掉自己身上的缺點和錯誤,同黨的事業和要求保持一致。「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正是體現了黨的這一優良傳統,是共產黨員必須牢記並身體力行的十二字箴言。
「十二字箴言」:黨克服自身缺點的有力武器和政治優勢
「照鏡子」,就是要通過對照來認識自己身上存在的毛病,達到「正衣冠」的目的。古往今來的有識之士,都重視「鏡鑑」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封建統治者中傑出的政治家,他虛懷納諫,善於聽取批評的意見。當「以諫諍為己任」的名臣魏徵死時,唐太宗講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歿,朕亡一鏡矣」。這成為「鏡鑑」的千古名言。共產黨人不僅要善於繼承歷史上的優秀傳統,還應該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這就是要自覺地用對共產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章以及自己的入黨誓言,對照自己的言論和行動,如有不符合或相違背的地方,就要勇於「正衣冠」。「正衣冠」,就是要保持共產黨員應有的品格和形象。作為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就應該是:心中有理想,手中有真理,眼中有群眾,肩上有責任,他的崗位永遠是為人民服務。共產黨員應當是表裡如一、言行一致,決不能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假戲只能欺騙一時,決不能持久。檢驗一個共產黨員是否合格,歸根結底是人民群眾的判斷。我們黨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奮鬥了幾十年,真正的共產黨員形象是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群眾的心中,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通過自己忠誠地為人民服務的行動,使之符合人民群眾的希望和要求。
通過「照鏡子」達到「正衣冠」目的的途徑,就是要「洗洗澡、治治病」。這就是說,黨內的矛盾,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去解決;黨內批評是堅強黨的組織,增加黨的戰鬥力的武器。因而,切實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這是保持我們黨的純潔性和正確性的必不可少的武器。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對於我們,經常地檢討工作,在檢討中推廣民主作風,不懼怕批評和自我批評,踐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些中國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蝕我們同志的思想和我們黨的肌體的有效辦法。這無疑是深刻地表明我們黨具有克服自身缺點錯誤的有力武器和政治優勢。「洗洗澡、治治病」,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黨的這一重要思想和傳統優勢的生動發揮。
「十二字箴言」:預防黨員幹部「軟骨病」的良方
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也進行過整黨和一些教育活動,雖有成效,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黨內已經嚴重存在的各種不正之風。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丟失了認真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這不能不是一個嚴重的教訓。我們過去犯過「左」的錯誤,在黨內搞了過火鬥爭,混淆了兩種不同性質的矛盾,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損失。但是,我們在糾正這些錯誤的時候,決不能因此而拋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那樣的話,就會使我們黨失去生機和活力,就會造成積重難返、失去人民信任的嚴重局面。
認識了錯誤,就是改正錯誤的一半。任何犯錯誤的人,只要他不諱疾忌醫,不固執錯誤,以至於達到不可救藥的地步,而是老老實實,真正願意醫治,願意改正,就會受到黨組織的歡迎,人民的諒解。我們要開展積極的思想鬥爭,進行認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痛下決心,就一定能夠洗滌乾淨沾在臉上的灰塵,也能夠割掉肌體上的毒瘤。經歷了這樣治病甚至動手術的痛苦過程,才能夠換來新生的愉快。
今天在黨風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已不單純是一個思想作風或工作作風的問題,它還往往同一些黨員和幹部理想信念失落相聯繫,甚至同個人的或小團體的利益相關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的講話中,強調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他指出:「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幹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幹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是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遲疑的觀點,一切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切貪圖名利的行為,一切無所作為的作風,都是與此格格不入的。」 我們在這次「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活動中,應當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楊春貴談——
教育實踐活動的三個突出問題
突出主要內容,在解決作風不實、不正、不廉上下功夫
作風問題十分重要,關係黨的形象,關係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作風,成為黨的三大作風之一,保證了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多數黨員經受住了長期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黨的群眾路線在總體上貫徹的是好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才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們在作風方面也存在許多不實、不正、不廉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領導機關、領導人員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突出,奢靡之風嚴重,一些人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這種情況嚴重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嚴重損害了黨群、幹群關係,危害極大。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工作作風的問題決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作風是立場和世界觀的具體表現,有什麼樣的立場和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作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理念,也是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進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緊緊抓住對待人民群眾的態度這個根本,切實解決種種不符合「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的作風不實、不正、不廉的問題。抓住了這一點,就是抓住了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中心和大方向。
注重實效,認真貫徹「十二字」總要求
中央政治局在部署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要把「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作為總要求貫徹活動的全過程。就是說,一定要重視實效、解決問題,使幹部作風進一步轉變,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進一步樹立。要防止形式主義、走過場、防止以批評與自我批評之名行表揚與自我表揚之實。既要重視解決思想問題,又要重視解決制度問題。制度就是規矩,在規矩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制度之外的權力。違規就要問責。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以既有的制度為鏡子,檢查各種違規行為;也要根據檢查出來的問題制定新的規矩,完善我們的制度體系。黨有黨紀,國有國法,不許逾矩,這是底線,底線就是高壓線,不許碰,也碰不得。制度規範人,也造就人。只有建立完備系統、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系,並在實踐中嚴格執行,才能造就出好的作風、好的隊伍。
抓住重點,領導帶頭,一級抓一級
中央明確提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為重點,切實加強全體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教育。領導帶頭,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教育才有說服力,制度才有威懾力。古人說:「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己不正焉能正人?十八大一閉幕,中央政治局很快制定出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條規定,並且雷厲風行,身體力行,在全黨帶了一個好頭,深得黨心民心,在全黨全社會產生了很好很大的影響,極大地增強了廣大幹部、黨員加強作風建設的信心。只有從領導做起,一級抓一級,說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黨風建設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否則必然流於形式。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抓黨風廉政建設也必須真抓實幹,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魄力。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夠取信於民,搞好這次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江蘇省信訪局原巡視員 張雲泉談——
做群眾工作要杜絕官話套話
官話、套話、大話、空話、假話不僅耗費時間精力,而且貽誤黨和國家的事業,與踐行「為民、務實、清廉」都是嚴重相悖的。我在近三十年的信訪崗位上,感到在基層做群眾工作,要杜絕「假大空」,做到「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杜絕官話套話,關鍵在領導率先垂範,核心是堅持實事求是,務必要做到勤政親政,用行動體現黨的群眾路線。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四個危險」,官話套話的存在也是「四個危險」,尤其是脫離群眾的危險、也是能力不足的危險在做群眾工作方面暴露出來的現象。當前,改革向深水區推進,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很多,為什麼做群眾工作的效果不好,一些小事常鬧成大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官話套話太多,老百姓一聽就反感。因此,我個人認為,當下做群眾工作,要做到以下幾點:
關鍵在領導率先垂範。上有所好,下必趨之。官話套話產生的原因,往往與一方主要領導的喜好有關。有的領導自己講話就是「假大空」,下面必然投其所好,各種大話、官話、套話應運而生。群眾譏諷極少數人「編了很多謊,卻得了頭等獎」;「一層哄一層,哄到天安門」。許多有識之士哀嘆:「這樣下去上面聽不到真話怎麼得了!」因此,杜絕官話、套話及假大空話,首先要從領導自身做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的「打鐵還需自身硬」,幹部自己首先要帶頭講真話講白話講短話,在當前端正文風、會風,轉變作風的進程中,充分體現「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中央宣傳部門這幾年倡導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活動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這對我們幹部杜絕「假大空」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輿論導向。
核心是堅持實事求是。官話套話脫離實際、空洞浮躁,群眾對此非常反感,有的人編出順口溜加以諷刺:「開會沒有不隆重的,閉幕沒有不勝利的,意義沒有不偉大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工作沒有不紮實的」。實事求是的作風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復興之路的浴血奮戰中積累的寶貴財富,但這筆財富正面臨流失的危險。有的人嘴上掛的是實事求是的牌子,唱的卻是華而不實的曲子。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較多,但主要還是與少數領導幹部片面追求政績、搞形象工程、圖虛榮、爭面子、甚至撈好處有關。我們要把毛主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教導作為克服心浮氣躁的良方,在政績考核上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決摒棄「以數字定位子」,教育引導黨員幹部不說官話套話漂亮話,做到苦幹實幹埋頭幹。
務必要做到勤政親政。現實社會中,少數領導幹部套話連篇,與自己圖舒適、怕費神、少動筆,過多依靠秘書寫稿有關。現在工作條件好了,出門是汽車,聯繫是電話,極少數官員養尊處優,滋生了官僚主義,很少深入工作現場,即使下基層也不願到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和困難大、問題多、矛盾複雜的地方去。偶爾下基層也是走馬觀花,加上基層被視察的單位又安排其看弄虛作假的面子工程,根本了解不到實情。久而久之個別官員養成了只喜歡聽阿諛奉承的恭維話,其工作作風是:了解情況靠聽匯報,講話、文稿是秘書抄,有些「秀才」是「三門」幹部,沒有基層實際工作經驗,有些文稿他們只能從電腦上下載一些被人稱為「通用公式」的內容,東拼西湊來形成稿件,領導照稿宣讀,必然是空話連篇,而且有時候還出現下發的個別文件與基層情況不符,不但起不到指導工作的作用,甚至還出現某一方面的工作越執行上面文件就越亂的怪現象,這也再一次證明「領導機關的幹部要從基層來要到基層去」的要求非常重要。
行動上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毛主席曾告誡幹部,要自己動筆,不要把秘書搞那麼大的權。他寫文章喜歡自己調研、自己思考、自己動筆,特別令人感動的是:在井岡山革命鬥爭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幹部夜裡辦公照明靠發一盞油燈和幾根燈草。當時規定連級幹部一根燈草,營級幹部兩根燈草,師團以上幹部才發三根燈草,而毛主席只捨得用兩根燈草。但就是在這種微弱昏暗的燈光下,寫出的文章卻光芒四射,成為照亮中國前途的不朽名著,使我們至今感到越讀越親切,越讀越實用,甚至許多外國人和政要也愛讀。
我們今天的工作條件與過去比是天壤之別!少數幹部的辦公環境如同人間瑤池,燈明室亮,而寫出的文稿卻暗淡無光!毛主席等老一輩的演講喚起民眾千百萬;而今個別幹部講話,臺下卻睡倒一大片!與會者懾於權威也勉強鼓掌,會後卻指責領導講的是空談誤國的「偉大空話」。有的官員仗著自己是主政一方或某些行業的主管領導而以「太上皇」自居,不是從做群眾工作的實際出發,而是擺架子、耍威風,到處題詞,下級當面奉承「又添墨寶」,背後卻譏諷是「垃圾稻草」!這些「墨寶」鐫刻在某些景點上,嚴重影響了環境的自然美,被群眾罵是破壞生態環境!少數官員仗著主管某些方面的權力,把秘書們為他寫的各種稿件拼湊成「著作」等,並靠行政手段指令下屬單位公款購買,其結果是個人撈了很多錢,單位卻多了一堆廢紙。
中央「八項規定」意義重大,對踐行群眾路線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們在做群眾工作方面要本著實事求是「三貼近」,做到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做群眾所需,按中央領導的要求,讀懂社會的「無字書」,克服少數人做群眾工作方面存在的「四個缺陷」:一是怕字,怕群眾;二是傲字,傲慢、官僚;三是不字,不會說群眾語言;四是無字,無解決疑難問題的真本事。導致無事變有事,小事變大事,直接影響黨的群眾路線的貫徹。要練就做群眾工作的「四項基本功」:一是與群眾良好的語言表達溝通能力;二是迅速拉近與群眾距離的能力;三是用唯物辯證法分析觀察問題的能力;四是獨立協調處理問題和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對群眾要有「五心精神」:一是對群眾要有熱心;二是對群眾反映的困難要有同情心;三是為群眾辦事要講誠心;四是遇到困難和阻力要有攻堅克難的決心;五是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有不懈努力的恆心。群眾把我們看作希望,我們決不能讓群眾失望。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