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聆聽 1月23日 自我認識只有過程沒有結尾 英法日中四語誦讀《生命之書:365天的靜心冥想》

2021-01-21 自在園

2016年1月1日起,自在園義工翻譯組以英文、法文、日文和中文四語誦讀克裡希那穆提的名作《生命之書:365天的靜心冥想》。「自在園」微信公眾號以全年365天,連載本書的英法日中四語版文字和錄音,願與大家在不同的語言世界裡感受克氏的深刻教誨。


The Book of Life: Daily Meditations with Krishnamurti

By Jiddu Krishnamurti

January 23  Self-knowledge is a process

So, to understand the innumerable problems that each one of us has, is it not essential that there be self-knowledge? And that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s, self-awareness— which does not mean an isolation, a withdrawal. Obviously, to know oneself is essential; but to know oneself does not imply a withdrawal from relationship. And it would be a mistake, surely, to think that one can know oneself significantly, completely, fully, through isolation, through exclusion, or by going to some psychologist, or to some priest; or that one can learn self-knowledge through a book. Self-knowledge is obviously a process, not an end in itself; and to know oneself, one must be aware of oneself in action, which is relationship. You discover yourself, not in isolation, not in withdrawal, but in relationship—in relationship to society, to your wife, your husband, your brother, to man; but to discover how you react, what your responses are, requires an extraordinary alertness of mind, a keenness of perception. 


Le Livre de la Méditation et de la Vie

de Jiddu Krishnamurti (Auteur)    Colette Joyeu (Traducteur)

23 Janvier  La connaissance de soi est un processus

Ainsi, pour comprendre les innombrables problèmes auxquels est confronté chacun d'entre nous, n'est-il pas essentiel de se connaître soi-même? La connaissance de soi – qui ne signifie pas que l'on s'isole, que l'on reste à l'écart – est l'une des choses au monde les plus difficiles. De toute évidence, il est fondamental de se connaître soi-même, mais cela ne suppose nullement de se tenir à l'écart de toute relation. Et ce serait assurément une erreur de penser que l'on puisse se connaître de manière significative, pleine et entière, en s'isolant, en s'excluant, ou en s'adressant à quelque psychologue ou à quelque prêtre ; ou de croire que la connaissance de soi puisse s'apprendre dans un livre. Cette connaissance est bien sûr un processus, pas une fin en soi, et pour se connaître, il faut être conscient de ce que l'on est dans ses actions mêmes – c'est-à-dire dans ses relations. Ce n'est ni dans l'isolement ni dans le repli que l'on découvre sa vraie nature, mais dans les liens de relation – ceux qu'on a avec la société, avec sa femme, son mari ou son frère, avec l'humanité. Mais pour connaître ses propres réactions, ses propres réflexes, il faut faire preuve d'une vigilance d'esprit, d'une acuité de perception hors du commun. 


四季の瞑想―クリシュナムルティの一日一話

大野 純一 (監修), J. Krishnamurti (原著), こまい ひさよ (翻訳)

一月二十三日 自己知とは一つのプロセスである

 私たち一人一人が抱えている、數限りない問題を理解するためには、自己知がなくてはならな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しかし自分に対する気づき(自己認識)派、最も難しいことの一つです。が、そのためには孤立したり、引きこもることが必要だといっているのではありません。言うまでもなく、自分を知ることは必要不可欠なコツですが、そのために人間関係から身を引く必要はないのです。孤立したり他人を排除したりすれば、あるいは心理學者やどこかのところに行けば、大いに、完璧に、十分に自分を知ることができるとか、書物を通して自己知を得ることができるだろうと思うことは、大きな間違いなのです。明らかに自己知は一つのプロセスであって、それ自體が目標ではありません。そして自分を知るためには、行為している最中、関係しあっている最中の自分に気づか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孤立や引きこもりの中出ではなく、関係の中で、あなたは自分自身を発見するのです―-社會との関係、奧さんやご主人、兄弟や人々との関係の中で。しかし自分がどのように反応しているか、どんな態度を取っているかを見出すには、並外れた精神の注意深さと知覚の鋭さが必要なのです。

命之書:365天的靜心冥想

克裡希那穆提[印度]  著   胡因夢  譯    譯林出版社

一月二十三日  自我認識只有過程,沒有結尾

若想了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各種問題,就必須發展出自我認識的能力,而自我覺察是世上最困難的一件事。認識自己並不需要擺脫關係,活在孤立的狀態裡。你不能藉由遺世孤立的修行來認識自己,也不能藉由心理諮詢、與僧人談話或是閱讀一些書籍來認識自己。自我認識很顯然是一個永遠止境的過程,若想真的認識自己,就必須在行動中、互動關係裡覺察自己。你只能在關係互動的過程中,而非孤立退縮的狀態裡發現自己的真相。關係指的就是你跟社會、妻子、丈夫、兄弟或別的人互動。若想發現自己的反應是什麼,你的心必須保持警覺,敏於觀察。

相關焦點

  • 胡因夢翻譯印度哲學家克裡希那穆提《生命之書》
    書名:生命之書  副標題: 365天的靜心冥想  原作名: The Book of Life:Daily Meditations with Krishnamurti  作者: 〔印度〕克裡希那穆提著  譯者: 胡因夢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 靜心 冥想 放鬆——音樂治癒大師Deuter作品5首
    聆聽Deuter的音樂,可以讓心靈享受平靜、和諧的力量,充滿喜悅。傾聽生命的氣息與流動,靜心、冥想、放鬆。Deuter的靜心音樂,緩步流入心田,沁入胸臆,飄浮在肢體間。
  • 【Ram Ram Hari Ram】自我實現的口頭禪!
    只有在內部世界中,我們才能夠與我們靈魂的光聯繫起來,並在我們加入文化、經歷和神經官能症之前激勵我們的原始自我。嘗試用這個japa化解。冥想體驗和投射你的原始自我,由Yogi Bhajan 教授。薩納姆考爾(Satnam kaur)吟唱這個咒語,Ram Ram Hari Ram,Ram Ram Hari Hari,是一個美麗而強大的工具,可以帶你回到真實的你。
  • 全世界曾失憶10天......為什麼1582年10月沒有5日至14日?
    在很早很早的時候,人們沒有準確計量時間的工具,只是以太陽升降來判斷時間的早晚,因此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語。普通百姓看時間是按照時辰,按照太陽的高度,如日上三竿等;還有焚香的時間,例如一炷香的時間。
  • 送你,一首強效的松果體激活冥想
    我們知道,大家對如何激活松果體,如何開啟第三眼非常感興趣,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運用《第三眼》書,在第三眼的神秘力量上進一步探索。我們決定,凡是購買《第三眼》書的學員,贈送價值166元,由安安Leanne老師在課堂上,親自錄製的松果體激活冥想。
  • 星星王子生日書——11月26日-12月2日
    大家好~~星星王子——《生日書》又來啦!★★下個星期(11月26日-12月2日)當中出生的壽星們的性格特點是怎樣的呢?快來看看吧!★★11月26日11月26號出生的人容易出現情感難以割離的狀況,外觀的樂觀自在好像能夠撫平你內心的感傷,在悲觀中急著盲目樂觀,樂觀時又摻雜了許多悲苦,難以平復,像一隻急欲展翅飛翔的鳥兒,腳上綁的細繩又將你拉扯回巢,在這樣情況下,反思一下,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喜與悲,高飛與困頓,可能會更為樂觀自在。
  • 《掌控自我》生活前先了解並掌控自己,簡單輕鬆的自我療愈方法
    我曾讀過很多書聽過很多人說要了解自己,我知道這事很重要,但努力過卻屢次失敗。因為我不知道要了解自己的什麼才算了解自己,如何才算掌控自己就掌控了生活。11月我的書單裡多了一本《掌控自我》,毫不誇張的說似乎解決了我這十幾年的關於自我了解的困惑,也解開了曾經千千結的情感 之謎。
  • 大學生開學日去世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父親:生命最後時刻誦讀嶽陽樓記
    大學生開學日去世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父親:生命最後時刻誦讀嶽陽樓記 有一位年輕的男子來自湖南長沙,9月1日開學日當天,患有卵黃囊瘤的鄧澤中生命永遠停在了24歲。因為患的是罕見病,鄧澤中主動提出捐贈遺體和眼角膜,用於醫學研究,幫助更多人。
  • 6月23日 神秘的生命起源 袁訓來
    首先,生命起源之說,第一個謎是生命的時間,起源的時間問題。在中世紀的西方,人們對《聖經》的上帝造人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在1650年,一位愛爾蘭大主教根據聖經上所描述的,計算出上帝創世的確切時間是公元前4004年,而另一位牧師甚至把創世時間更加精確地計算到公元前4004年10月23號上午九點鐘。也就是說,生命起源距今的話,是六千年前,這當然不是真的,而真的是什麼呢?
  • 世界閱讀日讓我們聊聊關於兒童經典誦讀的那些事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最近特別喜歡帶著孩子們誦讀聲律啟蒙,也特別喜歡聽孩子們用他們特有的稚嫩嗓音誦讀著這些國學中的經典。我以前不太明白,讀就是讀,為什麼國學要稱之為誦讀,在和孩子們一起學習的過程中才慢慢了解其中奧妙。
  • 為何一年有365天? 年、月、日等計時單位是怎麼形成的?
    為何一年有365天? 年、月、日等計時單位是怎麼形成的?時間:2017-03-30 09:11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何一年有365天? 年、月、日等計時單位是怎麼形成的? 年,是一種計時單位。一年有多長呢?幾乎所有的地球人都能答得出來,一年有365天。
  • 世界讀書日五個人的讀書建議:什麼是最好的書?
    這世界上並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那麼世界上也不會有兩個閱讀需求一模一樣的孩子。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也適逢第九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期間,我們邀請五位開了童書選書課的作家、閱讀推廣人給不同年齡的孩子不同的讀書建議。希望能向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傳遞一種更深邃的價值觀:讓孩子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這種權利的意義,要大於任何書單,甚至要大於 「世界讀書日」本身。
  • 《生命之書》 自我了解 1/30
    正確的思考隨著自我了解而出現。不了解你自己,你就沒有思想的基礎;沒有自我了解,你所想的就失去了真實性。You and the world are not two different entities with separate problems; you and the world are one.
  • 松果體呼吸冥想課開啟生命潛能
    (於1640年1月29日) 開啟松果體有什麼作用? 在此次打坐冥想的松果體課程中,有許多內觀的方法都能夠刺激到我們的基因,使基因在大腦中獲得表達,從而緩解生理和心理的壓力,增強人體的免疫機能。 提高專注力、迸發靈感 來自生活的種種壓力,讓我們身心疲憊,不能專注熱情地完成工作。大腦也好似淤賭了一般,沒有靈感。
  • 365天調解 365度解憂
    12月2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海北州門源縣東川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張國生說。3名老黨員迎難而上,唱出人民調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臺「大戲」。消除隔閡化糾紛婚姻家庭、鄰裡矛盾引起的民事糾紛如果通過訴訟等渠道解決,不僅花費成本大,且耗時長,而「365調解室」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因此,群眾遇到矛盾糾紛都願意到「365調解室」調解,雖然調解人員沒有裁判權,但通過採用「背對背調解法、親情感化法、換位思考法」等實用的調解法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調解方式,幫助當事人消除隔閡,分清是非,息事寧人。
  • 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東京審判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中、美、英、法、蘇、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任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  歷史  東京審判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的國際審判。
  • 福州閩侯:閱讀「閱」暖人心 書香「書」展文明
    琅琅讀書聲 「悅」響八閩首邑  八閩首邑·為愛而聲——「聆聽最美朗讀之聲」音頻網絡徵集活動,通過誦讀經典、尋找最美聲音,於線上率先揭開第十五屆閩侯讀書月的序幕。10月11日至11月17日,由中共閩侯縣委宣傳部、縣委文明辦、縣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展的音頻徵集活動在線上徵集到投稿朗讀作品超200條。經縣融媒體中心專業播音員評委們精心評審、打分後,共選出獲獎作品54份。主辦方通過微信平臺對獲獎作品進行宣傳,不僅弘揚了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更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市民的朗讀熱情。
  • 地球上的一年永遠都是365天嗎?
    《十萬個為什麼之遨遊宇宙》系列內容由「科學維他命」獨家原創,用語言、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帶你認識地球,了解星星,探索宇宙,每天幾分鐘有趣有料的知識,幫你成為科學小達人。地球上的一年永遠都是365天嗎?地球自轉一個周期是一個恆星日,目前其準確值為23小時56分4秒,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則是平太陽日,即24小時。與此相對應,當前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大約需要365平太陽日,因此我們現行的曆法就定義一年為365天,逢到閏年則增加1天(如2020年為366天)。然而,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不均勻,而且還存在長期變慢的趨勢。20世紀20年代,地球自轉速度的長期減慢和季節性變化相繼被發現。
  •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適應性考試1月23日至25日進行 考生須從今天起...
    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適應性考試1月23日至25日進行>考生須從今天起體溫監測14天(記者 易禹琳)我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適應性考試將於1月23日至25日舉行。今天,省教育考試院發布通知,要求所有考生從9日起,連續14天做好自我體溫監測,並自行列印如實填寫《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適應性考試考生疫情防控健康登記表》並籤名,1月22日下午考前教育時,須上交一份填寫完整的「考生健康表」給考點工作人員。記者獲悉,考生除做好考前14天的體溫監測外,還須關注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公眾號,申領電子健康卡。
  • 生命之輪——心理治療與靜心公益課
    歡迎來到生命之輪公益課! 這是我和犀源(明欣)老師來共同帶領的心理團體治療課程。在一月份的課程報名之後,課程主辦方會將一些簡短的心理問捲髮給同學,請大家進行填寫,使得我們的治療課程可以有的放矢的進行。 生命之輪的兩天課程裡,包含靜心,催眠,身體,舞蹈,情感工作,家庭系統排列,認知行為治療團體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