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什麼味?專家研發「電子鼻」或可快速診斷該病毒

2020-11-25 大河報

假設新冠病毒患者會呼出一種特有的氣味,只有嗅覺高度發達的狗才能檢測到;或者假設人們能夠製造出與狗鼻子一樣強大的電子鼻,可以檢測到這種氣味——馬德裡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小組」研究人員提出將這一想像變為現實,他們的項目已經入圍馬德裡自治區推行的「擊敗病毒」黑客馬拉松決賽名單。

據埃菲社馬德裡4月21日報導,化學工程學教授拉斐爾·加西亞對記者說:「這個想法不是那麼牽強,因為一些初步研究表明,有些狗能夠檢測出某種類型的獨特氣味,儘管這個研究能否成功是另一回事。」

加西亞解釋說,在第一階段,必須回答的問題是「病毒聞起來像什麼」,這是可以通過分析化學家所謂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人們可以在空氣中新冠肺炎患者呼出的唾液或黏膜中找到這種物質)來實現的。

他說:「我們呼出的氣息中含有成千上萬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健康人和感染者的這些化合物之間的差異,就可以建立病毒感染的生物標誌物,從而快速診斷出這種疾病。」

實際上,加西亞教授及其團隊在其他場合(喉癌等其他疾病中)已經嘗試過這種技術,2014年他們對檢測出一系列標誌物的幾例患者進行了初步研究。

加西亞補充說:「一旦發現了這些生物標誌物,如果確實存在確鑿的差異,我們就必須設計一個能夠識別它們的原型,類似於呼吸檢測儀。」

這種電子嗅覺系統基於能夠檢測這些生物標誌物的傳感器,工作原理類似呼吸檢測儀:「將一次性吸嘴放置在設備上,患者吹氣,幾分鐘後,我們將快速診斷出病毒。」

此外,「電子鼻」設備將打造適合尺寸以用於醫療中心,它將提供一種能夠快速診斷的低成本替代產品。

加西亞說:「我們現在不能肯定地知道,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研究是否可以提供確鑿的生物標記,或者該原型能否製造成功,但我們認為這應該可以實現。」

來源:參考消息 編輯:賀笑天

相關焦點

  • 上海研發快速檢測設備 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檢測新冠病毒
    恆溫螢光檢測儀器 上理工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新冠病毒的多通道快速檢測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勝利的關鍵。記者12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與合作企業協同研發了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抗原多通道快速檢測設備關鍵部件及儀器,其中抗體抗原免疫螢光檢測儀器與相應的試紙條結合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快速檢測。
  • 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快速診斷技術出現
    這一診斷工具大概需要45分鐘就能給出結果,準確性與傳統的RT-PCR檢測相當。  之前的疾病大流行告訴人們,快速且易獲取的檢測方法對於實現有效的公共衛生響應很重要。然而,目前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往往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出結果。
  • 內蒙古成功研發可免核酸提取檢測新冠病毒釋放劑
    日前,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了解到,內蒙古因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一種核酸免提取進行病原體核酸檢測的新冠病毒樣本釋放劑。研發團隊有關專家認為,該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樣本釋放劑主要用於待測樣本的預處理,使樣本中的待測物釋放出來,便於後續使用體外診斷試劑或儀器進行進一步檢測。該樣本釋放劑確保病毒衣殼被完全裂解,保障了操作人員的安全;使核酸得到充分釋放,核酸酶被清除,提高了病毒檢出率;無需核酸提取,避免了提取過程中樣本的交叉感染;成本更低,免去提取步驟,檢測成本和時間成本降低。
  • 自治區成功研發可免核酸提取檢測新冠病毒釋放劑
    日前,記者從自治區科技廳了解到,內蒙古因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一種核酸免提取進行病原體核酸檢測的新冠病毒樣本釋放劑。研發團隊有關專家認為,該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樣本釋放劑主要用於待測樣本的預處理,使樣本中的待測物釋放出來,便於後續使用體外診斷試劑或儀器進行進一步檢測。
  • 全國首個多指標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批 一次可查6種病毒
    只需採集患者的鼻、咽試子等分泌物樣本,1.5小時內便可一次性檢測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6種呼吸道常見病毒。2月22日,由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設計開發的包括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在內的「呼吸道病毒(6種)核酸檢測試劑盒(恆溫擴增晶片法)」獲國家藥監局第2批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醫療器械審批批准,將迅速應用到疫情防控前線,為眾多患者及一線醫務人員提供快速、精準、有效診斷。
  • 快速檢測新冠病毒,有哪些新科技
    中國為什麼能快速檢測新冠病毒?作為生物檢測技術的研究者,筆者希望藉此機會跟大家探討一下,如何診斷一個新發病原體,如何快速檢測新冠病毒。這樣算下來,從1月16日湖北省收到國家疾控中心下發的試劑盒到1月18日通報第一批檢測結果,負責檢測病毒的工作部門可以說是馬不停蹄了。在此基礎上,目前有機構開發出了簡化版的試劑盒,可將單次檢測的時間縮短到約3小時。
  • 一種釋放劑可免核酸提取檢測新冠病毒
    2020-10-21 07:34:00 來源:科技日報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呼和浩特10月20日電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路霞)記者20日從內蒙古科技廳獲悉,一種無需進行核酸提取的釋放劑檢測法在新冠病毒檢測工作中實現應用。
  • 我區成功研發可免核酸提取檢測新冠病毒釋放劑
    日前,記者從自治區科技廳了解到,內蒙古因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一種核酸免提取進行病原體核酸檢測的新冠病毒樣本釋放劑。研發團隊有關專家認為,該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樣本釋放劑主要用於待測樣本的預處理,使樣本中的待測物釋放出來,便於後續使用體外診斷試劑或儀器進行進一步檢測。
  • 數字PCR法可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高精確測量|測量|病毒|核酸|PCR|新...
    記者陳海波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國際計量局近日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新冠病毒核酸測量國際比對結果。比對結果表明,數字PCR法可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含量的高精確測量。該比對由中國計量院提出和聯合主導,世界多個國家計量機構參與,有利於提高世界各國新冠病毒核酸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 變異新冠病毒將成2021新挑戰,體外診斷企業在行動!
    英國報告新冠病毒變異株B.1.1.7後,近日,我國上海、廣東、山東三地陸續發現該變異株感染病例。 英國媒體報導的第二種變異株501.V2 Variant,該毒株首次於南非被發現。
  • 一種釋放劑可免核酸提取檢測新冠病毒
    科技日報呼和浩特10月20日電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路霞)記者20日從內蒙古科技廳獲悉,一種無需進行核酸提取的釋放劑檢測法在新冠病毒檢測工作中實現應用。這種全新的檢測技術不僅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檢出率,而且操作簡單、成本低,適用於缺少設備和專業人員的地區,檢測用到的「樣本釋放劑」產品目前基本都用於新冠病毒的樣本處理。
  • 科學家訓練狗狗「嗅出」患者,新冠病毒啥味兒?
    據英國媒體Medical daily報導,英國一家非盈利性機構Medical Detection Dogs和達勒姆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他們已經開始準備對狗進行強化訓練,以便它們能在六周內做好準備,以應對新冠病毒的檢測。該機構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克萊爾·蓋斯特(Claire Guest)博士表示,這些狗狗每小時能嗅出多達750人,將大大有助於全世界的檢測能力。
  • 數字PCR法可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高精確測量
    本報北京1月1日電 記者陳海波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國際計量局近日在其網站上公布了新冠病毒核酸測量國際比對結果。比對結果表明,數字PCR法可在全世界範圍內實現對新冠病毒核酸含量的高精確測量。該比對由中國計量院提出和聯合主導,世界多個國家計量機構參與,有利於提高世界各國新冠病毒核酸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PCR是聚合酶鏈式反應的簡稱,是一種酶促化學反應,可用於基因診斷。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主要運用的是螢光定量PCR方法。
  • ⑥丨長沙是如何快速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
    今天推出第六期《長沙是如何快速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專家簡介劉佳,湖南大學碩士,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研發總監,從事傳染病、腫瘤、遺傳病等領域基因診斷技術和產品研發工作長達十餘年。
  • 可用於新冠病毒等近300個呼吸道病毒抗體檢測的蛋白晶片研發成功
    蛋白晶片可用於疾病診斷、藥物篩選、抗原抗體檢測等。義翹神州聯合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Philip L.,共同開發了一種可同時檢測多種呼吸道病毒抗體的蛋白晶片。此晶片僅需1微升血清樣品,就可以檢測近300種抗體,包括這些抗體的IgG和IgA兩種亞型。呼吸道病毒蛋白晶片檢測效率高於ELISA等技術,多元化的數據支持感染情況下的抗體譜系研究,能夠區分多種呼吸道病毒感染病症。呼吸道病毒蛋白晶片的靶標幾乎涵蓋全部呼吸道系統病毒,共計274種蛋白。
  • 可用於新冠病毒等近300個呼吸道病毒抗體檢測的蛋白晶片研發成功
    蛋白晶片可用於疾病診斷、藥物篩選、抗原抗體檢測等。義翹神州聯合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Philip L. Felgner教授創建的公司(Nanommune Inc.),共同開發了一種可同時檢測多種呼吸道病毒抗體的蛋白晶片。此晶片僅需1微升血清樣品,就可以檢測近300種抗體,包括這些抗體的IgG和IgA兩種亞型。
  • 科普:病毒大搜捕——新冠病毒與核酸檢測
    ,而超過70%的感冒都是由鼻病毒造成。這是因為絕大多數病毒太小了,超出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光學顯微鏡能分辨的極限是200納米,也就是0.2微米,而很多病毒是小於200納米的,所以通過光學顯微鏡很難被發現。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電子顯微鏡問世,才找到了這些罪魁禍首——病毒。如果用電子顯微鏡能看到病毒,那麼為什麼做新冠篩查的時候不用電子顯微鏡來做?雖然用電子顯微鏡這個方法看起來很直觀,但實際上的操作是非常困難的。
  • 深圳首次揭秘滅活新冠病毒真實形貌:採用冷凍電子顯微鏡
    IT之家3月6日消息 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消息,近日,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與南方科技大學聯合,從臨床新冠肺炎病例獲取生物樣本,首次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觀察到新冠病毒經滅活後的真實形貌,為新冠病毒的識別、鑑定和臨床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的超微影像基礎。
  • 西媒解析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原理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25日報導,PCR(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法可用於檢測病原體或微生物的遺傳物質片段。和大規模傳染病導致的公共衛生危機一樣,在這場新冠病毒疫情中,這種檢測方法從一開始就被用來檢測一個人是否被感染。報導稱,PCR技術在醫院、研究中心和大學的微生物實驗室中很常見,其理論基礎是聚合酶的熱穩定性特徵。
  • 牛津大學研發出新型診斷測試方法,5分鐘即可檢測新冠病毒
    牛津大學的檢測方法比PCR更快,並能區分病毒類型,研究人員將為此成立一家附屬公司。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物理系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極其快速的診斷測試方案,可以在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內檢測和識別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