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長成這樣:深圳科研團隊用冷凍電子顯微鏡,在-196度條件下...
新冠病毒現「真貌」。今天下午,在廣東省第41場疫情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宣布,深圳科研團隊首次在冷凍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新冠病毒全病毒入侵細胞的真實狀態。在今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劉磊介紹,冷凍電子顯微鏡是一種可以觀察被快速凍結到-196度「活」的蛋白、病毒等生物樣本的電子顯微鏡。
-
深圳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冷凍電鏡首次觀測到滅活新冠病毒真貌
病毒失去感染性,稱為滅活。了解滅活的條件不僅對從患者分離病毒、防腐和消毒是必要的,而且和疫苗生產也有關係。病毒滅活的機理有三。一、破壞包膜:包膜含有脂類物質,因之有包膜的病毒可迅速被脂溶劑破壞,如乙醚、氯仿或去氧膽酸鈉可使病毒滅活。
-
冷凍電鏡下新冠病毒現「真貌」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劉磊會上介紹,冷凍電子顯微鏡是一種可以觀察被快速凍結到-196度「活」的蛋白、病毒等生物樣本的電子顯微鏡。它可有效避免常溫電子顯微鏡對生物樣品的脫水、染色等破壞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持生物樣品生理狀態下的真實形貌。 劉磊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與南方科技大學冷凍電鏡中心第一時間成立研究團隊,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工作。
-
新龍華頭條丨深圳首例新冠危重症患者活檢病理報告:肺成古銅色...
深圳科研團隊首次描繪出 滅活新冠病毒的真實形貌 近日,深圳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與南方科技大學等聯合,從臨床新冠肺炎病例獲取生物樣本,首次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了新冠病毒經滅活後的真實形貌
-
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來了
經多聚甲醛滅活後的新冠病毒冷凍電鏡圖片(李賽實驗室供圖)在清華大學的實驗室中,滅活新冠病毒被置於冷凍電鏡下,每旋轉3°拍攝一張照片,總共拍攝41張,隨後進行立體重構,就像給病毒做「全身CT檢查」。團隊還向病毒內部「打手電」,穿過囊膜,清晰地照亮了病毒內部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排列結構,展示出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新冠病毒形象。冷凍透射電鏡是目前結構生物學廣泛使用的科研利器,它以電子為「光源」穿透病毒樣品,以獲得病毒內部的結構信息。
-
透視新冠病毒「真身」
通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課題組合作,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透視」新冠病毒從內到外的全病毒三維結構,發現了這種病毒狡詐本性:在病毒表面,凸起的皇冠模樣的刺突蛋白隨機分布,可自由擺動,像古代的冷兵器「鏈錘」一般靈活,還可調整方向,便於進攻受體;在病毒內部,超長核糖核酸(RNA)規則收納,經過特殊結構組裝之後,呈現「鳥巢形」和「金字塔形」,能為病毒提供強健的「骨骼」。
-
新冠病毒原子圖曝光:低溫電子顯微鏡助力研製疫苗
(圖像源自新聞視頻截圖)2月19日,美國科學家團隊宣布,通過低溫電子顯微鏡成像+冷凍電鏡(cryo-EM)技術,創建了首個新冠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3D原子尺度結構圖。該研究團隊已向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發送了新冠病毒S蛋白高清結構圖片,包括中國的許多團體,這將有助於中國疫苗的研發。該模型結構還能夠幫助科學家開發新蛋白,結合到刺突的不同部位,阻止其發揮功能,治療已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
-
重磅!日本廣島大學證實222nm UVC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
這項新發表的研究首次表明,波長為222nm的紫外線C光(Far-UVC)對SARS-CoV-2尤其有效,而不僅僅是對結構類似的冠狀病毒有效。圖片來源:廣島大學研究論文描述了針對新冠病毒的體外實驗,本次研究同樣採用牛尾的Care222TM準分子燈具。
-
率先向全世界公布新冠病毒真實完整結構!這個年輕團隊只用了百餘天
,首次「透視」新冠病毒從內到外的全病毒三維結構,發現了這種病毒狡詐本性:在病毒表面,凸起的皇冠模樣的刺突蛋白隨機分布,可自由擺動,像古代的冷兵器「鏈錘」一般靈活,還可調整方向,便於進攻受體;在病毒內部,超長核糖核酸(RNA)規則收納,經過特殊結構組裝之後,呈現「鳥巢形」和「金字塔形」,能為病毒提供強健的「骨骼」。
-
率先向世界公布新冠病毒真實完整結構!這個年輕團隊只用了百餘天
通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課題組合作,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透視」新冠病毒從內到外的全病毒三維結構,發現了這種病毒狡詐本性:在病毒表面,凸起的皇冠模樣的刺突蛋白隨機分布,可自由擺動,像古代的冷兵器「鏈錘」一般靈活,還可調整方向,便於進攻受體;在病毒內部,超長核糖核酸(RNA)規則收納,經過特殊結構組裝之後,呈現「鳥巢形」和「金字塔形」,能為病毒提供強健的
-
驚異:新冠病毒3D影像,每旋轉3°拍攝一張照片......
通過提取、掃描和數位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顆粒,研究團隊成功拍攝到該病毒的3D圖像。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讓人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通過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我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這是SARS-CoV-2 病毒粒子的3D實況圖。
-
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來了!
他們利用冷凍電鏡斷層成像和子斷層平均重構技術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結構。這一研究成果,為最新的3D病毒科普影像提供了基礎。 經多聚甲醛滅活後的新冠病毒冷凍電鏡圖片(李賽實驗室供圖)滅活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李賽實驗室供圖) 基於冷凍電鏡斷層成像和子斷層平均重構技術解析的病毒結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3D渲染技術製作出了精細的新冠病毒3D影像,讓我們得以一窺病毒的內外全貌。
-
真實3D圖像曝光,新冠病毒長這樣
通過提取、掃描和數位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顆粒,研究團隊成功拍攝到該病毒的3D圖像。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讓人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我們對新冠病毒已經耳熟能詳了。那麼,它長什麼樣你知道嗎?2020年9月1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課題組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
-
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帶來結構生物學領域新革命
前不久,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德裔生物物理學家阿希姆·弗蘭克和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理察·亨德森,以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浙江大學對冷凍電鏡技術同樣十分重視,由學校自籌資金6000萬建立冷凍電鏡中心,這在國內首開先例。
-
全球率先揭露新冠病毒「真身」,平均年齡不足28歲
通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課題組合作,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透視」新冠病毒從內到外的全病毒三維結構,發現了這種病毒狡詐本性:在病毒表面,凸起的皇冠模樣的刺突蛋白隨機分布,「每天都在思考樣品夠不夠,怎樣在短時間內獲取樣品,操作是否安全,預約的機時在哪個時段……」從實驗室到寢室,兩點一線的節奏中,「新冠」成為宋雨桐生活的全部。將滅活病毒培養液濃縮1000倍,製作成冷凍電鏡樣品並在冷凍電鏡下拍照後,她第一次看到新冠病毒的真實模樣。這位「95後」姑娘被嚇哭了,「小小一滴透明液體,在冷凍電鏡下,一下子變成了滿屏密密麻麻的病毒。」
-
全球率先揭露新冠病毒真身,清華研究團隊平均年齡不足28歲
通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課題組合作,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透視」新冠病毒從內到外的全病毒三維結構,發現了這種病毒狡詐本性:在病毒表面,凸起的皇冠模樣的刺突蛋白隨機分布「每天都在思考樣品夠不夠,怎樣在短時間內獲取樣品,操作是否安全,預約的機時在哪個時段……」從實驗室到寢室,兩點一線的節奏中,「新冠」成為宋雨桐生活的全部。將滅活病毒培養液濃縮1000倍,製作成冷凍電鏡樣品並在冷凍電鏡下拍照後,她第一次看到新冠病毒的真實模樣。這位「95後」姑娘被嚇哭了,「小小一滴透明液體,在冷凍電鏡下,一下子變成了滿屏密密麻麻的病毒。」
-
新冠病毒真實3D圖像曝光
我們對新冠病毒已經耳熟能詳了那麼,它長什麼樣你知道嗎?近日,清華大學、KAUST大學研究團隊及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發布新冠病毒高清科普影像。通過提取、掃描和數位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顆粒,研究團隊成功拍攝到該病毒的3D圖像。冷凍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技術讓人們看到了新冠病毒的真面目。
-
新冠病毒原子圖是什麼情況 新冠病毒原子圖長得什麼樣
美國奧斯汀得州大學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人員19日在《科學》期刊發表重磅報告,首次公開新冠肺炎病毒表面棘蛋白的高清3D原子圖。 新冠病毒原子圖是什麼情況? 日前,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研究人員在開發新冠病毒(COVID-19,WHO)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繪製出了該病毒附著並感染人類細胞部分的首個三維立體原子結構示意圖。
-
科學家使用等離子體30秒滅活新冠病毒
據外媒報導,當我們咳嗽、打噴嚏、說話和唱歌時我們從嘴裡噴出的看不見的飛沫可能會含有各種病原體,包括現在還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當重力把較大的飛沫拉到地面時,它們會以彈道模式移動一段有限的距離。然而更小的飛沫則是最危險的。
-
Cell:李蘭娟/李賽等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病原體被鑑定為SARS-CoV-2。截至目前(9月15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925萬例,死亡人數達9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