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持續到今天!NASA發現土衛六火山噴發的100%的證據

2020-11-27 騰訊網

在眾多的衛星中,除了月球,土衛六是科學家探索的最多的天體,因為它上面有「液體海洋」,它的實質是液態甲烷。然而,天文學家宣布,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在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的極地發現了類似火山的特徵,這可能是今天繼續爆發的證據。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根據地標研究,土衛六的形態特徵,包括嵌套的塌陷、高聳的城牆和島嶼,表明土衛六極北地區的一些小型窪地是火山塌陷坑,在土星衛星的南極附近也發現了幾個類似的窪地。火山口與極地湖泊之間的密切聯繫與火山的起源是一致的,火山爆發後崩塌,就會形成破火山口。一些隕石坑表面上的新鮮度可能意味著,土衛六上的火山活動最近相當活躍,甚至一直持續到今天。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號探測任務顯示,土星的衛星土衛六上有許多類似地球上發現的地貌。沙丘、河谷和湖泊都是月球表面大氣層存在的結果是由太陽加熱造成的。我們證明了在土衛六表面存在內部熱量的證據,這種熱量是由水冰殼融化成液態水噴發到土衛六表面而形成的,這些特徵大致是圓形的,輪輞凸起,有時相互重疊,它們與地球上和火星上其它火山地貌的形狀一致,這些地貌是由爆炸、挖掘和崩塌形成的。

這些特徵位於極地區域,靠近甲烷湖,這可能表明甲烷、氮或其它一些揮發性物質可能為它們提供動力。這些特徵看起來相對較新的,意味著它們可能至今仍在形成。與此同時,另一項聲明稱土星的衛星土衛六上的平坦點可能是古代湖床的地板。

在過去的20年裡,天文學家已經觀測到泰坦赤道發出的特別明亮的無線電信號。這些信號被稱為鏡面反射,當電磁波以相同的角度從平面反射回來時,就會產生這種信號,就像光線從鏡子反射回來一樣。對這些反射現象最簡單的解釋是,土衛六自誇在它的赤道熱帶地區有大量的液體。當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飛船在2004年抵達土星時,它確認泰坦上有湖泊和海洋,儘管液體是乙烷和甲烷,而不是水。

眾所周知,泰坦是目前我們所知的宇宙中唯一一個表面有液體的地方,就像地球一樣。然而,湖泊和海洋集中在泰坦的兩極附近,而不是熱帶地區,鏡面反射出現的區域非常乾燥。為了解開這個謎,科學家們重新研究了不同來源的檔案數據。在修正了各種觀測數據與土衛六位置之間的差異後,該小組意識到反射波來自幾個特定的地點。研究人員考慮了降雨、沙丘或乾涸的湖床是否會導致反射,並發現只有湖床才能解釋信號的時間和位置。對於這個突出的問題,以及我們現在對土衛六又多了一塊更了解的東西,這真是太棒了。

作者:仰望星際

相關焦點

  • 土衛六正在100倍的速度離開土星
    最令人神往的是,在這個冰殼下,可能有一個巨大的液態水海洋,海中也許有生命。而據6月8日《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透露,土衛六還在以比之前預言快100倍的速度離開土星。土衛六今天距土星大約122萬千米,而在45億年前,土衛六和土星要近得多。人們之前認為,土星的衛星土衛六,很久以前就是在它今天所在的位置附近形成的。
  • 土衛六正在100倍的速度離開土星
    最令人神往的是,在這個冰殼下,可能有一個巨大的液態水海洋,海中也許有生命。而據6月8日《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透露,土衛六還在以比之前預言快100倍的速度離開土星。土衛六今天距土星大約122萬千米,而在45億年前,土衛六和土星要近得多。人們之前認為,土星的衛星土衛六,很久以前就是在它今天所在的位置附近形成的。
  • NASA科學家在土衛六大氣層中發現 「奇怪」的碳基分子
    NASA的科學家在土衛六泰坦(Titan)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種從未在其他星球大氣層中發現的分子。事實上,許多化學家幾乎沒有聽說過,也不知道如何拼寫這種分子:環丙烯亞基(cyclopropenylidene)或C3H2。科學家們表示,這種簡單的碳基分子可能是更複雜化合物的前體,這些化合物可以在土衛六上形成或供養潛在的生命。
  • 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
    簡單地講就是,這是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研究表明,該區域形成於一次由超級地幔柱引發的火山噴發,整個過程持續了100萬年,在這期間,至少有地幔柱(Mantel Plume)是指從地球深處升起的,由高溫高壓的地幔物質構成的巨大物質流,其直徑一般為100公裡以上,它們起源於超過700公裡深的地下,有的地幔柱甚至是從接近地核的位置升起。當地幔柱接近地球表面的時候,通常會因為地球巖石圈阻擋而向四周分流,並在隨後的過程中緩緩釋放能量(例如小規模的火山噴發,更多的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冷卻)。
  • 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
    簡單地講就是,這是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 研究表明,該區域形成於一次由超級地幔柱引發的火山噴發,整個過程持續了100萬年,在這期間,至少有300
  • 持續近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再來顆小行星撞擊,恐龍不滅絕才怪了!
    小行星的影響被認為是6600萬年前,導致大多數恐龍和大約四分之三地球動植物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但印度大規模火山噴發可能也是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之一。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在爭論印度德幹火山噴發的重要性,這些噴發始於撞擊之前,斷斷續續地持續了近100萬年,其間穿插著撞擊事件。
  • 專家警告塔爾火山可能爆炸性噴發!火山噴發能緩解全球變暖嗎?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約60千米的呂宋島塔爾火山,周日出現了噴發!據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消息,當地時間12日下午1點左右,塔爾火山發生小規模噴發,噴出物主要是蒸氣和火山灰,噴發達到了100米左右,菲律賓當局已經下令附近三個城鎮的居民撤離,疏散計劃已經展開,規模高達20萬人。
  • 土衛六上發現一座1000米高的休眠冰火山(圖)
    1000米高的休眠冰火山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天文學家近日在土衛六上發現了一座1000米高的休眠冰火山,它的四周被巨大的沙丘環繞,旁邊還有一個約1200米深的火山口。此座冰火山是科學家迄今為止在衛星上發現的最大的冰火山,並被天文學家命名為「Sotra」。  據悉,地球內部的熔巖穿過地球外殼噴發而出時就會形成火山噴發。而土衛六的地表下面有一層厚厚的冰層,太陽系極端的溫度造就了土衛六上堅硬的冰層,如果土衛六內部持續出現高熱量,那麼冰層就會變成密度小的融冰,隨之就會噴發而出形成冰火山噴發。
  • 木衛一上400多座火山同時噴發,是何等的壯觀?
    木衛一是木星已知78顆衛星中第三大的衛星,木衛一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唯一可以觀測到大規模火山活動的天體。木衛一內部熱量的來源與地球截然不同,這使得木衛一成為研究火山活動的一個獨特系統。AGU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木衛一最強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火山洛基帕特拉(Loki Patera)亮度,與木衛一軌道上由木星其他衛星引起的輕微擾動時間尺度相似。
  • 木衛一上400多座火山同時噴發,是何等的壯觀?
    AGU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木衛一最強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火山洛基帕特拉(Loki Patera)亮度,與木衛一軌道上由木星其他衛星引起的輕微擾動時間尺度相似。木衛一軌道上的微小擾動,以大約500個地球日的周期重複出現。
  • 太陽系的活火山--山西頻道--人民網
    我們今天收集到的隕鐵,就是原行星地核的殘骸,而精美的橄欖隕鐵,更是核幔邊界的證據。石質地幔在放射衰變熱量的影響下,會部分熔融,並產生對流運動,生成地幔柱構造。金星上的眾多火山,就是地幔柱的產物。而今天的地球,雖然仍有地幔柱活動,但更重要的是漂浮於上地幔之上的板塊構造,火山的物質來源不再是地幔深處,而更多是上地幔和地殼的熔融產物。
  • 最「憋屈」的火山,噴發了100多年,卻被人當成了「火爐」!
    火山噴發伴隨著火山泥石流和巖漿溶的流出,堆積出口處的火山灰也會隨之噴發到上空,總而言之災害性依舊很大。雖然人們對火山的了解越來越深,但是面對隨時可能爆發的危險火山人們還是採取避而遠之的態度。火山的噴發會將內部的大量物質噴射而出,泥石流。碎屑等都有可能對周圍的物種、自然乃至建築造成傷害。
  • 新證據表明或由火山噴發導致
    包括休斯敦大學、貝勒大學和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在內,多所來自美國德克薩斯的大學組成科研團隊,發現了有關於為何地球在大約 1.3 萬年前出現全球範圍快速降溫的新證據。從德州洞穴中挖掘出的沉積物中,團隊發現了古代火山腐蝕的化學特徵。而這些信息此前被誤認為是隕石撞擊地球的結果。
  • 新證據表明或由火山噴發導致
    這也讓遠古地球快速降溫形成冰期的成因成為科學家持續關注的問題。迄今為止,科學家們提出種種解釋,但至今沒有十分標準的答案。近日,包括休斯敦大學、貝勒大學和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在內,多所來自美國德克薩斯的大學組成科研團隊,發現了有關於為何地球在大約 1.3 萬年前出現全球範圍快速降溫的新證據。
  • 火山噴發 加速滅國
    一個由科學家和歷史學家組成的團隊發現,公元前43年,伴隨著羅馬共和國的解體和帝國的形成,發生了一次火山大噴發,這有可能是導致此後兩年間反常天氣和饑荒的原因。公元前44年3月底,凱撒遇刺後的黑暗天空可能是埃特納火山一次已知的小噴發造成的。但在次年1月或2月初,位於阿留申群島的阿拉斯加奧克莫克火山爆發。這次噴發形成了一個10公裡寬的巨大火山口。
  • 木衛一400多座火山同時噴發,這是何等的壯觀啊!
    木衛一內部熱量的來源與地球截然不同,這使得木衛一成為研究火山活動的一個獨特系統。AGU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木衛一最強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火山洛基帕特拉(Loki Patera)亮度,與木衛一軌道上由木星其他衛星引起的輕微擾動時間尺度相似。木衛一軌道上的微小擾動,以大約500個地球日的周期重複出現。
  • 暴雨後不見彩虹,卻引來一場持續四個月的火山噴發?
    「八號裂縫」(圖上方火光處)當屬2018年噴發中最「長壽」的噴發口。它持續噴發了三個多月,噴出巖漿的速率最高達到每秒鐘50到150立方米|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這場噴發持續了四個月,直到2018年9月才結束。
  • NASA計劃向土衛六發射無人潛艇,用來在液態甲烷湖泊中航行
    ,科學家認為遠古時期的地球環境與如今的土衛六十分相似,雖然土衛六的表面溫度為-180攝氏度,但在其液態的甲烷湖泊中可能存在特殊的微生物,NASA正計劃往土衛六發射一艘潛艇到甲烷湖裡進行採樣探索。>NASA的研究人員表示土衛六表面的甲烷湖是由過冷的碳氫化合物形成
  • 如果火山噴發到太空會怎麼樣?
    如果地球上一個巨大的火山可以噴出那麼高的巖漿呢?這對我們的氣候會有什麼影響?有什麼辦法能夠讓我們在這樣的火山噴發發生後繼續存在嗎?這裡是濤濤隨記,如果火山噴發到太空中會怎麼樣呢?我可以馬上回答你。旅遊者2號是唯一一個訪問過遙遠海王星衛星的太空探測器,只有海衛一不噴射巖漿,它噴射的是氮冰,這就把我們帶到了太陽系的另一個衛星上,Io是木星的一個衛星,它被活火山所覆蓋,不像地球上的火山,木衛一上的火山噴發的是硫磺,木衛一上最大的火山之一是活熔巖湖即洛基火山口,它的噴發是如此距離以至於我們在地球上用天文望遠鏡都能夠探測到火山噴發發出的紅外光,很酷, 對吧?
  • 菲律賓火山持續噴發,或引發大規模地殼運動?
    菲律賓火山正面臨著一場大規模噴發的威脅。 本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日本、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的火山爆發都處於活躍狀態。 本周四,菲律賓馬榮火山噴發,熔巖湧出,噴出的火山灰高達一英裡,逾7.5萬人被迫撤離。當地官員警告稱,火山隨時可能發生大規模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