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不能乘坐時間機器去親眼目睹遠古的地球,但是由於地球的地質活動,在遙遠過去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都被不同時期的地質地層忠實地記錄了下來,它們就像一本厚厚的書籍,現在的我們只需要翻看這本書籍上記錄,就可以了解到那些塵封了億萬年的歷史,在翻到「二疊-三疊系交界線」(Permian-Triassic boundary)這一頁時,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二疊-三疊系交界線」的對應時間點大約為距今2.5億年,化石證據表明,這條交界線就像一堵不可逾越的高牆,在這堵牆的一邊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而在另一邊卻恰恰相反,因為70%的陸生物種、96%的海洋物種,共計57%的科與83%的屬,都在短短的數百萬年時間裡從化石記錄中徹底消失了。
即使是被稱為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昆蟲,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自從昆蟲在出現在地球上以來,總共只有10個目滅絕,而這一次就佔了其中的8個。
這就意味著,在2.5億年前的地球上,發生了一次規模巨大的物種大滅絕事件,這被稱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那麼此次滅絕事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是,這主要是由「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造成的。
那麼什麼是「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呢?簡單地講就是,這是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
「西伯利亞暗色巖」(Siberian Traps)是位於現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一個面積為200萬平方公裡的火成巖區域。所謂火成巖,是指巖漿在冷卻後形成的巖石,通過對巖石構造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得知它們形成的整個過程,以及所需要的時間。
研究表明,該區域形成於一次由超級地幔柱引發的火山噴發,整個過程持續了100萬年,在這期間,至少有300萬立方公裡的地幔物質從地底噴湧而出,熾熱的巖漿覆蓋了高達70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範圍,在它們冷卻之後,就慢慢地演化成了現在的樣子,而此次事件就被稱為「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
地幔柱(Mantel Plume)是指從地球深處升起的,由高溫高壓的地幔物質構成的巨大物質流,其直徑一般為100公裡以上,它們起源於超過700公裡深的地下,有的地幔柱甚至是從接近地核的位置升起。當地幔柱接近地球表面的時候,通常會因為地球巖石圈阻擋而向四周分流,並在隨後的過程中緩緩釋放能量(例如小規模的火山噴發,更多的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冷卻)。
但如果某個地幔柱的頭部正好處於巖石圈的薄弱部位,而這個地幔柱剛好又是非常巨大的超級地幔柱,那麼它就可能直接頂穿巖石圈,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地幔物質從這個位置洶湧而出,而發生在2.5億年前的地球上的這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正是屬於這種情況。
要知道就算現在的黃石超級火山噴發了,也只能噴出大約1千立方公裡的物質,而在「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中,這個數字卻是300萬!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得出,從西伯利亞超級地幔柱頂穿巖石圈的那一刻開始,地球就漸漸地變成了煉獄。
首當其衝的就是噴發點附近的生物,四處橫流的巖漿會將沿途所有的生物瞬間化為灰燼,而僥倖躲過巖漿洪流的生物,也難逃被高溫、火山灰以及有害氣體吞噬的命運。然而這僅僅只是開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地球的大氣層中,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而言,這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
源源不斷的二氧化硫在空氣中被氧化成硫酸,然後與雨水一起降落到地面,在大範圍的「酸雨打擊」下,全球生態系統遭到了極為嚴重的破壞,大批的植物和藻類因此而死去,導致了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產能銳減,氧氣含量也因此而逐漸降低,與此同時,巨量的二氧化碳還在不停地湧入大氣層中……
在最嚴重的時候,地球大氣層中的含氧一度降到只有10%,而二氧化碳的濃度則翻了好幾番,這些二氧化碳又引發了強大的溫室效應,致使當時地球上的平均氣溫不斷攀升,最高甚至達到了40攝氏度。
高溫、缺氧、水和土壤的酸化、食物鏈斷絕……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考驗,不幸的是,在它們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堅強地撐過來了,而其他的則從此永遠地退出了地球的舞臺。
不得不說,我們人類非常走運,沒有碰上地球的這種「煉獄時代」,但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對如此強大的天地之威,現在的人類可以說是毫無辦法。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加倍珍惜現在的地球家園,筆者認為,如果我們每個地球人都儘量地做到低碳出行、愛護自然,那麼地球就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