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

2020-11-26 騰訊網

雖然我們不能乘坐時間機器去親眼目睹遠古的地球,但是由於地球的地質活動,在遙遠過去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都被不同時期的地質地層忠實地記錄了下來,它們就像一本厚厚的書籍,現在的我們只需要翻看這本書籍上記錄,就可以了解到那些塵封了億萬年的歷史,在翻到「二疊-三疊系交界線」(Permian-Triassic boundary)這一頁時,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

「二疊-三疊系交界線」的對應時間點大約為距今2.5億年,化石證據表明,這條交界線就像一堵不可逾越的高牆,在這堵牆的一邊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而在另一邊卻恰恰相反,因為70%的陸生物種、96%的海洋物種,共計57%的科與83%的屬,都在短短的數百萬年時間裡從化石記錄中徹底消失了。

即使是被稱為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昆蟲,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自從昆蟲在出現在地球上以來,總共只有10個目滅絕,而這一次就佔了其中的8個。

這就意味著,在2.5億年前的地球上,發生了一次規模巨大的物種大滅絕事件,這被稱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那麼此次滅絕事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是,這主要是由「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造成的。

那麼什麼是「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呢?簡單地講就是,這是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

「西伯利亞暗色巖」(Siberian Traps)是位於現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一個面積為200萬平方公裡的火成巖區域。所謂火成巖,是指巖漿在冷卻後形成的巖石,通過對巖石構造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得知它們形成的整個過程,以及所需要的時間。

研究表明,該區域形成於一次由超級地幔柱引發的火山噴發,整個過程持續了100萬年,在這期間,至少有300萬立方公裡的地幔物質從地底噴湧而出,熾熱的巖漿覆蓋了高達70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範圍,在它們冷卻之後,就慢慢地演化成了現在的樣子,而此次事件就被稱為「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

地幔柱(Mantel Plume)是指從地球深處升起的,由高溫高壓的地幔物質構成的巨大物質流,其直徑一般為100公裡以上,它們起源於超過700公裡深的地下,有的地幔柱甚至是從接近地核的位置升起。當地幔柱接近地球表面的時候,通常會因為地球巖石圈阻擋而向四周分流,並在隨後的過程中緩緩釋放能量(例如小規模的火山噴發,更多的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冷卻)。

但如果某個地幔柱的頭部正好處於巖石圈的薄弱部位,而這個地幔柱剛好又是非常巨大的超級地幔柱,那麼它就可能直接頂穿巖石圈,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地幔物質從這個位置洶湧而出,而發生在2.5億年前的地球上的這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正是屬於這種情況。

要知道就算現在的黃石超級火山噴發了,也只能噴出大約1千立方公裡的物質,而在「西伯利亞暗色巖事件」中,這個數字卻是300萬!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得出,從西伯利亞超級地幔柱頂穿巖石圈的那一刻開始,地球就漸漸地變成了煉獄。

首當其衝的就是噴發點附近的生物,四處橫流的巖漿會將沿途所有的生物瞬間化為灰燼,而僥倖躲過巖漿洪流的生物,也難逃被高溫、火山灰以及有害氣體吞噬的命運。然而這僅僅只是開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地球的大氣層中,對於地球上的生命而言,這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

源源不斷的二氧化硫在空氣中被氧化成硫酸,然後與雨水一起降落到地面,在大範圍的「酸雨打擊」下,全球生態系統遭到了極為嚴重的破壞,大批的植物和藻類因此而死去,導致了地球上的光合作用產能銳減,氧氣含量也因此而逐漸降低,與此同時,巨量的二氧化碳還在不停地湧入大氣層中……

在最嚴重的時候,地球大氣層中的含氧一度降到只有10%,而二氧化碳的濃度則翻了好幾番,這些二氧化碳又引發了強大的溫室效應,致使當時地球上的平均氣溫不斷攀升,最高甚至達到了40攝氏度。

高溫、缺氧、水和土壤的酸化、食物鏈斷絕……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考驗,不幸的是,在它們之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堅強地撐過來了,而其他的則從此永遠地退出了地球的舞臺。

不得不說,我們人類非常走運,沒有碰上地球的這種「煉獄時代」,但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面對如此強大的天地之威,現在的人類可以說是毫無辦法。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加倍珍惜現在的地球家園,筆者認為,如果我們每個地球人都儘量地做到低碳出行、愛護自然,那麼地球就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場持續100萬年的火山噴發,將2.5億年前的地球變成了煉獄
    即使是被稱為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昆蟲,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自從昆蟲在出現在地球上以來,總共只有10個目滅絕,而這一次就佔了其中的8個。這就意味著,在2.5億年前的地球上,發生了一次規模巨大的物種大滅絕事件,這被稱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那麼此次滅絕事件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2.34億年前,發生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形成原因讓人類警惕
    可是2.34億年前,地球迎來了一場持續200萬年之久的持續降雨,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樣漫長的降雨會是多麼可怕的災難了。相信那個時候,地球到處都是洪水,無法適應在水中生存的生物基本都滅絕了,而恐龍起源於水中生物,所以在大滅絕之後,才能夠迅速崛起。
  • 一場雨下100萬年,海水溫度40度,2.34億年前生物大洗牌或重現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而且地球在宇宙中誕生了幾十億年,在這歲月裡,經歷了無數次的生物大輪迴,地球上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生物時代,從海洋到陸地,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霸主,2.5億年前恐龍誕生,那是啥原因導致恐龍崛起稱霸地球的呢?科學研究給出了驚人的答案!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大暴雨,持續100萬年,引發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
    考古學家經過勘測和分析後發現,地球有可能真的發生過一場史前大洪水,不過這場大洪水比各種神話傳說記載的史前大洪水要早的多,這場大洪水就是發生在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大洪水,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確定地球發生了這場史前大洪水的呢?
  • 地球上下得最久的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原因是持續高溫
    近年來,有地質學家在世界各地的三疊紀巖層、動植物化石中發現了大量降水殘留的痕跡,通過一系列研究推測出距今約2.34億年前,地球上曾有過一場十分罕見的持續了100多萬年的雨!根據板塊學說,又經過地質學家與氣候學家的研究發現,2.34億年前的地球正處於「原始大陸開始分裂」時期,劇烈的板塊活動引發了大規模的火山噴發運動,在這一過程中地球內部的二氧化碳被大量釋放到了大氣層中,由此造成的「溫室效應」抬升了地球表面的氣溫,這也是如今「全球變暖」這一概念的由來。
  • 最久的一場雨能持續多久?地球上曾有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
    近年來,有地質學家在世界各地的三疊紀巖層、動植物化石中發現了大量降水殘留的痕跡,通過一系列研究推測出距今約2.34億年前,地球上曾有過一場十分罕見的持續了100多萬年的雨!根據板塊學說,又經過地質學家與氣候學家的研究發現,2.34億年前的地球正處於「原始大陸開始分裂」時期,劇烈的板塊活動引發了大規模的火山噴發運動,在這一過程中地球內部的二氧化碳被大量釋放到了大氣層中,由此造成的「溫室效應」抬升了地球表面的氣溫,這也是如今「全球變暖」這一概念的由來。
  • 2.34億年前,一場200萬年的大雨,把恐龍送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
    在地球的歷史上,生物滅絕爆發過很多次,據記載,生物大滅絕發生過5次,還有數不勝數的生物小滅絕,每一次的生物大滅絕爆發後,就會有更強大的生物統治著地球,弱小的生物群體也將被取代。我們都知道,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龍,那麼當時的恐龍是如何坐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雨,將恐龍推上了「王位」
    恐龍最早誕生於2.33億年前,於6600萬年前滅絕,整個恐龍時代大約長達1.67億年。但恐龍是如何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的呢?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在群雄爭霸中登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答案是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直接將恐龍扶上了「王位」。
  • 火山噴發有多可怕?7萬年前超級火山噴發,地球僅3000人倖存!
    恐龍消失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它們消失似乎是突然的,更像是被刻意設計好的,科學界內統一認為,恐龍是因為一場小行星的到來,造成的自然環境變化,所以才讓它們退出歷史舞臺,實際上在7萬年前,地球上一座火山噴發,差點導致人類文明因此終結,在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雨,一把將恐龍推上「王位」
    恐龍最早誕生於2.33億年前,於6600萬年前滅絕,整個恐龍時代大約長達1.67億年。但恐龍是如何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的呢?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在群雄爭霸中登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答案是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直接將恐龍扶上了「王位」。
  • 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持續了將近100萬年,最後是如何結束的?
    這段時間可能是一年中下雨時長最久的一段時間了但是在曾經的歷史上卻有下過100萬年的雨。聽到這個數字你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能上100萬年的雨,這是真實存在的嗎?下了1,000,000年的雨,在當時是有人類存在的時代嗎?如果有的話那他們又是怎麼度過的呢?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一場雨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這場雨可不是用毛毛雨和傾盆大雨可以描述的。這場雨可真真正正地打了一場持久戰,一下就是下了200萬年的時間。你想想看幾百萬年的時間,地球上的生物怎麼可能受得住呢?對比一下我們如今社會,就算簡簡單單的下個三天三夜,排水系統做得再好,也禁不住各種洪澇災害。這還是有200萬年時間的降雨,不過,這場雨還帶來了另一個時代!
  • 2.5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科學家:有可能會再次出現
    喜歡撐著傘在雨中慢慢行走,還有的人喜歡在睡覺的時候聽雨滴落在地上的聲音,聽著這樣的聲音也比較容易入睡,但是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喜歡下雨的,因為這樣的天氣對人們的出行很不方便,如果雨太大或者太頻繁,還會容易產生洪澇災害,破壞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南方人最討厭的就是梅雨時節,基本上每天都會下淅淅瀝瀝的小雨,讓南方本就潮溼的空氣變得更潮溼,家裡的衣服被褥都要發黴了,可見長時間的雨水人們都是比較討厭的,要是小編告訴大家,地球上最大的一場雨一下就下了兩百萬年
  • 2.33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大雨,恐龍因此成霸主
    在地球的歷史上,生物大滅絕爆發過很多次,伴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也經常發現新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在近期的《科學進展》雜誌上,來自中國和英國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就通過地質勘測和古生物學證據研究,最終確認在2.33億年前,地球上曾經發生過一場生物大滅絕,這場大滅絕之後,直接將恐龍送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
  • 2.3億年前,一場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但是一場在地球上下了持續近200萬年的暴雨,你又能否想像呢?想必說到這裡,應該很多朋友要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確實真實發生過。這場暴雨發生在大約2.3億年前,使得地球在之後的200萬年中都飽受大雨的侵襲連綿不斷的持續降雨,使得地球的植被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曾經那些矮小,抗旱耐凍的植物徹底被那些新生的高大茂密的大型植物所取締。無論地球歷經多少次的滄桑巨變,其大自然的生物鏈依然存在,植被發生改變以後,曾經的那些以矮小植物為食的動物們也隨之數量銳減,甚至難逃被滅絕的命運。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今天要說的這個主題就發生在二疊紀和三疊紀之間,正好是兩次生物大滅絕中間的一段時期,有過乾旱無雨也有過持續兩百萬年的暴雨時期,這一切都可以從地層中判斷出來。可以看上邊圖片中實際的地層情況,像是夾心餅乾一樣。地球的板塊是移動的,這也是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目前地球上的板塊主要是分離狀況,中間穿插著海洋。
  • 2.33億年前地球經歷了一次洗牌:全球火山噴發將恐龍扶上王座
    編者按:大約在2.33億年前,地球經歷一次深度洗牌,全球火山噴發和長達100萬年的降雨摧毀了地球上的許多生物,為恐龍的崛起創造了時間和空間。這不禁讓我們深思,下一次洗牌會是什麼時候?人類屆時還在嗎?大約在2.33億年前,地球上的氣候突然發生變化,大量的火山噴發形成了「溢流玄武巖現象」,在學術上是指鎂鐵質火山巖形成大量的巖漿噴射,這是深部的地幔柱活動的標誌。在這段時間內,地球上的氣候被火山噴發所幹擾,一場生物大滅絕就此形成。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重現
    ,全球下了一場時間跨度長達200多萬年的暴雨。地球上的生物,曾經歷了5次大滅絕事件。卡尼期處於晚三疊紀的最早期。距今2.5億萬年前,地球上的火山頻頻爆發,全球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科學家推測卡尼期洪積事件,導致地球上物種大量滅絕。
  • 2.3億年前,地球環境出現巨變,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
    地球是一個非常溫和的家園,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它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不過地球上的萬物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大自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不斷讓自己變得強大,才不會被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個生命也要適應地球的生長環境,否則也會被地球淘汰。縱觀地球的發展歷史,曾經地球就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導致地球上有80%-90%的生物都出現了滅絕,連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都銷聲匿跡了。
  • 2.3億年前,地球環境出現巨變,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
    地球是一個非常溫和的家園,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它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不過地球上的萬物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地球的環境還在繼續變化,在2.3億年前,地球的環境發生了巨變,由於氣候突變,引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並且持續下了200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