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

2020-11-29 寧津公共法律服務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

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

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在五四青年節和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向全國各族青年、向全國青年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他強調,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廣大青年要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高校要牢牢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5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 新華社發(盛佳鵬 攝)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臨湖軒參觀「新時代——北京大學近五年成就展」。 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季春時節,北大校園鮮花盛開,草木蔥蘢,生機盎然。上午9時許,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校長林建華陪同下,首先來到臨湖軒,參觀「新時代——北京大學近五年成就展」。古色古香的臨湖軒裡,一塊塊展板圖文並茂,一組組數據清晰直觀。習近平認真聽取情況介紹,仔細察看北大在文理科學科成就、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國際交流、社會服務等方面重要成果展示,對北大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北大繼承光榮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人成果豐碩,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突出,學校發展思路清晰,辦學實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看了令人欣慰。他強調,國家發展同大學發展相輔相成。我們要在國家發展進程中辦好高等教育,辦出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在體現中國特色上下功夫。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臨湖軒北側的小庭院看望部分資深教授和中青年教師代表,並同他們親切交談。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臨湖軒北側的小庭院,緊鄰未名湖,景色宜人。習近平來到庭院,看望部分資深教授和中青年教師代表,並同他們親切交談。他們當中既有鄧小南、王緝思、林毅夫、錢乘旦、申丹、杜維明、安樂哲等資深老教授,也有彭鋒、渠敬東、餘淼傑、蔣朗朗等優秀中青年教師。習近平對他們說,看到各位老教授身體健康、精神矍鑠,非常高興,你們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悉心育人,為培養黨和人民需要的優秀人才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向你們表示敬意。美國籍的漢學大師安樂哲先生,翻譯過《論語》、《孫子兵法》等中國傳統經典,2013年榮獲第六屆世界儒學大會頒發的「孔子文化獎」。習近平親切問他來自哪所大學、來中國多長時間、是否適應這裡的生活,並希望他更多向國外介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總書記還勉勵中青年教師向老一輩專家學者學習,繼續在教學和科研上用心耕耘。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金光生命科學大樓一層大廳仔細查看科研裝置和實物模型。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金光生命科學大樓一層大廳與科研人員親切交流。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近年來,北京大學培養和匯聚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科研綜合實力、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金光生命科學大樓一層大廳,展示了近年來北京大學在理科、工科、醫科等領域的科研成果。習近平認真聽取關於學校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等情況介紹,並仔細察看新一代幹細胞技術、碳晶片技術、微型雙光子顯微成像系統等科研裝置和實物模型。習近平對大家說,看了你們的成果展示,我為你們感到驕傲。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因素。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是國之重器、國之利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要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人、財、物更多向科技創新一線傾斜,努力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高校是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員是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隊伍。要加強學科之間的協同創新,加強對交叉學科群和科技攻關團隊的支持,培養造就更多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金光生命科學大樓一層大廳與科研人員親切握手。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金光生命科學大樓一層大廳仔細查看科研裝置和實物模型。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北京大學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發源地,近年來成立了全國第一家馬克思主義學院,並於今年1月成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習近平來到這裡參觀「北京大學與馬克思主義主題展覽」。習近平認真觀看展覽,深入了解學校開展馬克思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學、研究情況。他強調,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就是要堅持「馬院姓馬,在馬言馬」的鮮明導向和辦學原則,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推動馬克思主義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發揮應有作用。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國際馬克思主義文獻中心察看館藏馬克思主義典籍。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隨後,習近平走進國際馬克思主義文獻中心,察看館藏馬克思主義典籍,詢問「馬藏工程」進展情況,稱讚他們的工作非常有意義。閱覽室裡,一些中外學生正在就「解讀新時代」進行座談交流。習近平走到他們中間,認真傾聽討論,並同大家互動交流。總書記問大家為什麼選擇馬克思主義專業、學習這個專業有什麼體會,同學們興奮地一一回答。同學們問總書記「您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您學習馬克思主義有什麼好的方法」,總書記熱情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他對在場的外國留學生說,要了解中國,就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人文思想和發展階段,特別是要了解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強調,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傳播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地方,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誕生170周年。我們對馬克思和《共產黨宣言》的最好紀念,就是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好、宣傳好、貫徹好。他勉勵大家緊密聯繫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認真開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拿出更多有分量有說服力的研究成果。

11時許,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參加師生座談會。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哲學系教授王博、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本科四年級學生宋璽分別發言。習近平認真聽取他們的發言,不時插話,現場氣氛熱烈。

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廣大青年應該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習近平強調,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鬥。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今天,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習近平提出,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抓好三項基礎性工作。

第一,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要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認識,教育他們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臨的時代課題,深刻把握世界發展走向,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讓學生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科學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轉化為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自信。

第二,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要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慮大學師資隊伍的素質要求、人員構成、培訓體系等。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要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第三,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人才培養體系涉及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等,而貫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設,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要堅持黨對高校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我們的特色和優勢有效轉化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能力。要下大氣力組建交叉學科群和強有力的科技攻關團隊,加強學科之間協同創新,加強對原創性、系統性、引領性研究的支持。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力爭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

習近平強調,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廣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每一個青年都應該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廣大青年要忠於祖國、忠於人民,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秉承中華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要立鴻鵠志、做奮鬥者,培養奮鬥精神,做到理想堅定,信念執著,不怕困難,勇於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要求真學問、練真本領,通過學習知識,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更好為國爭光、為民造福。要知行合一、做實幹家,面向實際、深入實踐,嚴謹務實、苦幹實幹,在新時代幹出一番事業。要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鬥,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我們的奮鬥中夢想成真。

習近平離開學校時與道路兩旁師生親切握手。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習近平離開學校時,道路兩旁擠滿了師生,大家紛紛向總書記問好,爭相同總書記握手,齊聲高喊「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齊聲高唱《歌唱祖國》,習近平滿懷深情同大家揮手告別,掌聲、問候聲和歌聲、口號聲在校園裡久久迴蕩。

丁薛祥、孫春蘭、蔡奇、何立峰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有關活動。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等七常委談中國夢:實幹才能夢想成真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2013年5月4日  經過30多年的快速增長,中國經濟已進入提質增效升級的新階段。我們不僅要爬坡過坎,還要行穩致遠,集億萬人民的勇氣、智慧和力量,續寫「中國故事」新的傳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習近平這十段話定義中國夢內涵
    【學習進行時】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講話時首次提出「中國夢」。五年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場合,習近平都反覆闡釋「中國夢」。「中國夢」的內涵都有啥?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從習近平的多次重要講話中摘引出10段話,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這些話,讓青春充滿奮鬥力量!
    總書記寄語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希望你們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 鍾清:凝聚民族團結合力,奮力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要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幾千年來,各民族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新中國成立以來,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局面。
  • @廣大青年,總書記為你們點讚
    面對疫情,廣大青年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贏得了黨和人民高度讚譽。總書記為你們感到驕傲!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和青年工作,多次強調全黨要關心青年和青年工作,為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 深入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邏輯
    原標題:深入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論邏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系統回答了什麼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的新結合。
  • 習近平總書記"六點要求"指明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歷史使命
    今日上午,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總結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殷殷期望。 多次強調「偉大」 點明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指出,「要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遠影響。要堅持大歷史觀,把五四運動放到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奮鬥史中來認識和把握。」
  • (受權發布)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我國發展的戰略安排,這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我說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 一、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012年11月29日,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此後,他又在國內外很多重要場合,對中國夢進行了深刻闡述。
  • 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指引青年成長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於時代精神,重新審視肯定青年在歷史進程和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培育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指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就是要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始終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永遠為人民服務。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其思想尚處在不成熟階段,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可以從三個方面積極引導青年樹立理想信念。
  • 書寫偉大復興的時代畫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中國...
    人們清晰記得,5年前,剛剛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向世界鄭重宣示: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這是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
  •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出版座談會在京召開
    他和青年人在一起的時候,也總是發自內心地讚美青春、肯定青年。「你們年輕人,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有著這麼偉大的目標,生逢其時,為之奮鬥吧!看你們的了!」「每年五四前後,這個時間我是留給青年人的,到年輕人中間和青年學生相處,到學校看看。」許多青年朋友講,聽到這些話語總覺得很激動,感到內心暖暖的。
  • 偉大民族精神!習近平定義新內涵
    什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剛剛,習近平主席給出了權威定義——  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 。  新時代東風浩蕩,中國夢曙光在前。
  • 青年習近平的奮鬥故事
    習近平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徵路上奮勇搏擊。  「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從青春時代起,習近平就秉持著這樣的精神,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擔負起民族振興的時代責任。
  • 習近平談初心--新聞報導-人民網
    在2016年7月1日舉行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首提初心,並就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提出8個方面要求。在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提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強調「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
  • 習近平擘畫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路線圖
    臺灣問題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習近平開篇兩句話,飽含了70年的滄桑。  70年風雨告訴我們: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年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  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著力當下,矚目未來,我們該如何做,該從何著手?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新長徵 持續接力 走向偉大復興
    新長徵有新使命  2013年12月31日,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首次提到了「在改革開放新的長徵路上,共同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今年,習近平則在多個場合不斷談及何為「新長徵」。
  • 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宋爭輝為師生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教育部《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和在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率先全面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的要求。鄭州大學在全校2018級本科生中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新課程。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中國夢的五個關係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又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總目標加以定位。「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的一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核心內涵的,更為遠大、宏偉的奮鬥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高度概括力、動員力的新觀點、新概念、新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