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北冰洋冷到除了北極熊就沒有人生活,然而這裡確實全球重點海域。原來北冰洋不僅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同時也是亞、歐、北美洲的中間地帶。如果從這裡發射飛彈,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打擊對手的,而且讓對手無法防禦,所以北冰洋的軍事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美、俄、英三國都有面向北冰洋的高維度港口,他們的潛艇長期在北冰洋厚厚的冰層下活動,同時也是戰略核潛艇的藏身基地和攻擊陣地。我們都知道北冰洋常年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在冬季有73%的海面被冰封,冰層的平均厚度達到了3米,就是到了夏季,依舊有57%的海面上覆蓋著冰層。
厚厚的冰層隔絕了各種信號,所以反潛的水面艦艇、飛機和衛星根本找不到隱藏在冰層下的潛艇,當然這些在冰層下的潛艇也是無法接收到外部信息的。雖然潛艇可以長時間地在水下潛伏而不需要上浮,但是要接收基地的信息或者發射飛彈那是必須要上浮的,那潛艇是如何衝破這些厚厚冰層來上浮的呢?其實很多潛艇在設計之處就考慮到了破冰的能力。
首先,潛艇不僅有合適的外形和設備,而且自身還足夠強硬
鯨魚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上浮換氣,鯨魚就用它堅硬而又向上凸起的後背頂破冰層上浮。設計師根據鯨背的構造,將潛艇上層建築、指揮塔圍殼的外形進行處理,然後再增加強度,讓潛艇可以像鯨魚一樣突破冰層。
第二,上浮前要需要認真觀察 充分了解頭頂冰層情況
北冰洋的冰層大而厚,但是並也是一整塊的。其實冰層之間也是有窟窿和縫隙的。如果潛艇上浮的頭頂是這樣的冰層,那真是萬事大吉了,只要正常上浮就可以。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好運氣,那潛艇就只能破冰上浮了。其實破冰上浮是很危險的,有這樣的條件限制的:
1、 頭頂的冰層不能太厚。雖然潛艇有破冰的能力,但是能力還是有限的,俄羅斯的颱風級核潛艇可以破3米左右的冰層,這在全球屬於最強的了,而美國的潛艇破冰能力在1米左右。
2、 冰層從上面來看都是很平滑,但在下表面那可是崎嶇不平的,有的還有又長又尖的冰柱,可以達到20多米長。這樣的冰柱是很容易刺穿潛艇殼的,所以潛艇上浮時是需要避開冰柱區,尋找底部平坦又不太厚的冰層進行破冰上浮。
3、 在潛艇上浮前,是需要將雷達、天線和潛望鏡等設備都要收進圍殼,將艇艏舵縮回艇內,圍殼舵90度偏轉呈豎直狀態,減小破冰壓力增加強度。另外還需要有專門的聲吶系統來探測冰層的厚度,用潛望鏡來觀察冰層的底部,確認安全後才能開始破冰上浮。
4、 當然,如果冰層比較薄,潛艇就可以直接藉助動力和浮力衝破冰層上浮到水面了。
5、 當冰層比較厚又需要上浮時,千萬不能強衝。需要先用圍殼慢慢接觸冰層,利用潛艇的浮力來向上一點點擠壓。這時圍殼前面的海水就會受到縱向剪切破壞,後面的冰層就會受到彎曲破壞,等到冰層破裂後就可以衝出海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