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北冰洋,需要接收信號的核潛艇是如何完成破冰上浮的?

2021-01-17 中國小康網

別看北冰洋冷到除了北極熊就沒有人生活,然而這裡確實全球重點海域。原來北冰洋不僅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同時也是亞、歐、北美洲的中間地帶。如果從這裡發射飛彈,是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打擊對手的,而且讓對手無法防禦,所以北冰洋的軍事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美、俄、英三國都有面向北冰洋的高維度港口,他們的潛艇長期在北冰洋厚厚的冰層下活動,同時也是戰略核潛艇的藏身基地和攻擊陣地。我們都知道北冰洋常年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在冬季有73%的海面被冰封,冰層的平均厚度達到了3米,就是到了夏季,依舊有57%的海面上覆蓋著冰層。

厚厚的冰層隔絕了各種信號,所以反潛的水面艦艇、飛機和衛星根本找不到隱藏在冰層下的潛艇,當然這些在冰層下的潛艇也是無法接收到外部信息的。雖然潛艇可以長時間地在水下潛伏而不需要上浮,但是要接收基地的信息或者發射飛彈那是必須要上浮的,那潛艇是如何衝破這些厚厚冰層來上浮的呢?其實很多潛艇在設計之處就考慮到了破冰的能力。

首先,潛艇不僅有合適的外形和設備,而且自身還足夠強硬

鯨魚每隔一段時間都要上浮換氣,鯨魚就用它堅硬而又向上凸起的後背頂破冰層上浮。設計師根據鯨背的構造,將潛艇上層建築、指揮塔圍殼的外形進行處理,然後再增加強度,讓潛艇可以像鯨魚一樣突破冰層。

第二,上浮前要需要認真觀察 充分了解頭頂冰層情況

北冰洋的冰層大而厚,但是並也是一整塊的。其實冰層之間也是有窟窿和縫隙的。如果潛艇上浮的頭頂是這樣的冰層,那真是萬事大吉了,只要正常上浮就可以。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好運氣,那潛艇就只能破冰上浮了。其實破冰上浮是很危險的,有這樣的條件限制的:

1、 頭頂的冰層不能太厚。雖然潛艇有破冰的能力,但是能力還是有限的,俄羅斯的颱風級核潛艇可以破3米左右的冰層,這在全球屬於最強的了,而美國的潛艇破冰能力在1米左右。

2、 冰層從上面來看都是很平滑,但在下表面那可是崎嶇不平的,有的還有又長又尖的冰柱,可以達到20多米長。這樣的冰柱是很容易刺穿潛艇殼的,所以潛艇上浮時是需要避開冰柱區,尋找底部平坦又不太厚的冰層進行破冰上浮。

3、 在潛艇上浮前,是需要將雷達、天線和潛望鏡等設備都要收進圍殼,將艇艏舵縮回艇內,圍殼舵90度偏轉呈豎直狀態,減小破冰壓力增加強度。另外還需要有專門的聲吶系統來探測冰層的厚度,用潛望鏡來觀察冰層的底部,確認安全後才能開始破冰上浮。

4、 當然,如果冰層比較薄,潛艇就可以直接藉助動力和浮力衝破冰層上浮到水面了。

5、 當冰層比較厚又需要上浮時,千萬不能強衝。需要先用圍殼慢慢接觸冰層,利用潛艇的浮力來向上一點點擠壓。這時圍殼前面的海水就會受到縱向剪切破壞,後面的冰層就會受到彎曲破壞,等到冰層破裂後就可以衝出海面了。

相關焦點

  • 美軍核潛艇突然出現在俄後院,現場傳來一連串爆炸聲
    就當全球聚焦新冠病毒疫情之時,一則驚爆消息引得全世界都息屏關注,五角大樓發布一段視頻顯示,北極冰原表面突然傳來一連串爆炸聲,隨後美軍託萊多號核潛艇破冰上浮。美軍內部消息人士透露,為評定美國海軍在極北地區作戰準備情況,託萊多號參加在北極地區舉行的冰原演習,演習地點位於靠近阿拉斯加的北極地區,美軍出動兩艘攻擊型核潛艇,進行潛艇破冰上浮訓練。
  • F35被曝光重大缺陷,帶病生產部署北極困難多,難以適應寒冷天氣
    美軍核潛艇破冰被卡,五代機難以適應北極天氣美國媒體近期指出,近年來美國正在加強北極的軍事部署,但是卻面臨著諸多麻煩。首先就是海軍艦艇寒區設計考慮不足,由於國土相當一部分在寒帶,因此俄羅斯武器在設計中,就考慮到了如何在寒帶作戰,而美軍的武器則缺乏這方面的設計考慮。美軍「哈特福德」號核潛艇,曾在北極進行軍演時,由於破冰上浮不徹底,被卡在了40釐米厚的冰面上。事實上,多數美軍核潛艇的破冰能力通常在1米左右,相比之下,俄軍戰略核潛艇,如「颱風級」核潛艇的破冰厚度被認為在3米以上。
  • 美國三艘核潛艇偷窺伊朗軍演,卻被伊朗海軍深水炸彈炸得慌忙上浮
    (潛艇急速上浮躍升基本上都是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刻,躍升時的姿態也關係到全艇員的安全,這種屬於逃生的必要技能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實際上,這3條竄出水面的「大黑魚」就是美國海軍的「洛杉磯」級核潛艇。美國3艘核潛艇緊急上浮的大角度躍升出水的場面相當震撼,她們高速躍升帶出白浪條條在波斯灣海面上相當罕見。
  • 大國核潛艇上浮,撞上美軍八萬噸航母,被螺旋槳打爛外殼嚴重進水
    美國海軍目前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力量,尤其是其擁有11艘現役航母,是目前世界上其他國家航母數量的總和,而且美軍還擁有大量的核潛艇,讓美國海軍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現在的美國海軍無人能敵,而在冷戰時期,美軍卻有一個最大的對手蘇聯,雖然兩個大國沒有展開過熱戰,但平時的衝突絲毫沒有減少。
  • 美軍航母進駐北極巡邏演習,海狼級核潛艇被牢牢地凍在冰裡
    美國現在如何計劃在俄羅斯邊界附近的北極地區組織巡邏?肯尼斯·布雷思韋特的話語背後是什麼:「您將再次在北極圈看到永久性的美國海軍活動」。順便說一句,在安納波利斯的海軍學院受過教育的布雷思韋特不是``海狼''-他是公共關係總監,甚至在去北極旅行之前他就擔任過``美國''號航空母艦。他現在說,美國可能會向盟國租用破冰船,以縮小與俄羅斯此類船隻的數量差距。從誰租?
  • 溫室效應下北冰洋的海權複雜化  對俄國有利 但經濟可能才是核心
    但我們往往很容易忽視俄羅斯也有著漫長的沿海線,它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海洋大國,只不過由於其大部分領土處於高緯度地區,寒冷的自然環境限制了其海洋軍事和商業貿易的發展。那麼如何讓不同區域的艦隊在戰略上進行互相支持,在艦隊資源上合理分配,在維修保障上合理安排就成為了一個讓人頭疼的難題。
  • 俄羅斯「押寶」北極:在北冰洋部署10餘艘戰略核潛艇
    俄羅斯一直將北冰洋作戰重要的軍事基地,部署了海軍、空軍和精銳的地面部隊。為加強對美戰略核威懾,俄羅斯在北冰洋部署了10餘艘彈道飛彈核潛艇和7艘柴電潛艇,近幾年一直在北冰洋巡航。前些年,俄羅斯撥款90億盧布,開始在堪察加半島新建核潛艇基地。此外,俄羅斯在北冰洋還部署著「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無畏」級和「現代」級驅逐艦等先進水面艦艇。
  • 超長波電臺給核潛艇發報,為何一個小時只能發送1個單詞?
    不過大部分無線電不是點對點發射的,在載有信息的無線電波被預定接收信號的本方人員收到的同時,如果對手的接收機頻率相同,那麼也可以同時截獲這些信號。這樣軍用無線電信號就很少使用明碼。加密和破譯密碼又成了各國軍事鬥爭的前沿領域。對軍事通訊來說,除了加密技術的高低,發射無線電信號的頻率和波長本身也是要求不低的技術。無線電因為是一種能量場,本身傳遞信號並不需要中介物質。
  • 核潛艇在海底航行是如何導航的?
    核潛艇是一種工作環境極其特殊的船舶,因此其在導航方式上也具有特殊性。與水面戰艦相比,核潛艇由於長時間在水下潛航,因此不能依靠衛星導航或天文導航。如果浮出水面,那麼在戰時這對於核潛艇的隱蔽性損害極大。為確保核潛艇能夠在水下保持正確的航向,在核潛艇啟程執行任務之前,要仔細制定航行路線,以儘量規避可能的敵方水下監聽系統和自然環境較為危險的海域。在潛航時,核潛艇除非遇到特殊情況(遭遇敵方反潛力量、臨時變更任務、遭遇突發性水體活動等),否則一般會按照預先制定的航路航行,並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對航向進行修正。
  • 通訊:探路「冰上絲綢之路」——記中國科考隊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
    「8月2日,在楚科奇海臺完成作業後,我們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實施冰站作業任務,當時並沒有想過從冰情複雜的北冰洋公海區穿越北冰洋,」徐韌說,「當時首選是在西北方向的密集冰區邊走邊作業,然後走東北航道。」  當7日完成第5個冰站作業時,科考隊實際上已穿越了第一個海冰密集區。「當時我就想,我們能不能嘗試從公海走中央航道,對這一航道進行考察。」徐韌說。
  •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反潛機過去幹啥,是去監視的,至於潛艇為啥會上浮呢?1,潛艇的優勢就是隱蔽,既然對方已經發現你了,繼續呆在水下實在沒意思,而且還會被持續地監聽水下噪音,導致戰時更容易被定位和攻擊,所以要上浮。
  • 潛艇是如何控制上浮和下潛的,裡面的氧氣又是從哪裡來的?
    潛水艇除了使用儲水倉來實現上升和下潛外,還會使用升降舵,通過改變升降舵的角度並配合推進器,就能改變潛艇的深度,所以潛水艇的上浮和下潛通常都是由儲水倉與升降舵配合完成潛艇的3D CG渲染3D CG rendering of a submarine因此潛艇要想潛得更深,就需要外殼更加堅固
  • 巨資打造「巨無霸」,破冰威力超乎想像?
    巨資打造「巨無霸」,破冰威力超乎想像?Hi,歡迎收看大國的崛起~世界各國的資源是有限的,隨著工業化不斷發展,對各種自然資源進行了大規模開採,導致資源急劇減少,面臨國家資源短缺的局面,尋找新能源成為了各國調整能源結構的新方向!
  • 世界核潛艇的首次折戟 美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長尾鯊」級
    但是,「長尾鯊」號的沉沒並沒有阻滯美國核潛艇的後續發展,該級潛艇在延續了「鰹魚」級潛艇的技術之後又將減振浮筏靜音、艇艏球型聲吶、計算機控制武器系統、遠程反潛飛彈等先進的技術納入核潛艇的發展中,對後續核潛艇發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 銀行年終存款利率上浮,這是什麼信號?
    文/肖玉航 (玉航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每年的年終階段,各大商業銀行都會提出存款利率的上浮以吸引儲戶,而今年也不例外,但從CPI及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來看,這種讓利似與往年有著較大不同,因為有些存款的利率已高於理財收益產品,到底怎樣理解這樣的信號呢
  • 美國海軍計劃4年摸清北冰洋情況 組建北極艦隊
    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許多科學家預言,北冰洋的冰層將在2030年大面積融化,以至於可能出現「幾乎無冰的北冰洋之夏」,而該海域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礦產和漁業資源,以及北冰洋通航帶來的軍事地理格局變化,勢必引發各國對北極的爭奪。對此,美國海軍領航及海洋學家泰特裡少將稱,北冰洋變暖對海軍而言並非危險而是機會,但只有未雨綢繆,才能抓住這個機會,「美國海軍是一支在世界各大洋活動的軍隊,北冰洋不應成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