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潛艇的首次折戟 美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長尾鯊」級

2020-12-05 雛菊西瓜Peterpan

1963年4月10日9時17分,科德角以東200海裡威爾金松海溝,美國海軍SSN-593「長尾鯊」號攻擊型核潛艇沉沒,全艇129名官兵隨這艘核潛艇長眠於2560米深的海底,成為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此時距離它交付美國海軍只有1年6個月。但是,「長尾鯊」號的沉沒並沒有阻滯美國核潛艇的後續發展,該級潛艇在延續了「鰹魚」級潛艇的技術之後又將減振浮筏靜音、艇艏球型聲吶、計算機控制武器系統、遠程反潛飛彈等先進的技術納入核潛艇的發展中,對後續核潛艇發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鰹魚」的進階

1950年,美國的潛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當年試驗潛艇「大青花魚」號開工建造,這是世界上第一艘水滴形潛艇,憑藉劃時代的艇形和高能銀鋅電池組獲得水下33節航速,大大超過以往常規艇形的潛艇,包括核動力的「鸚鵡螺」號。除艇形之外,「大青花魚」號還測試了HY-80鋼、數字式多波束掃描聲吶、十字舵和X型尾舵、單葉螺旋槳等等。

「大青花魚」號常規試驗潛艇

以「大青花魚」試驗的成果,美國開工建造了「長頜須魚」級常規動力潛艇和「鰹魚」級核動力潛艇,他們的水下航速都超過20節且水下航速超過水麵航速,應該說開創了現代潛艇的一個新時代。「長頜須魚」級常規潛艇我們以前有過詳細介紹,這也是美國最後一代常規潛艇。至於「鰹魚」級核動力潛艇,他是繼「鸚鵡螺」號、「海狼」號和「鰩魚」級之後美國第二代核動力攻擊潛艇,將「大青花魚」號試驗潛艇的成果基本全部應用,除了改用水滴艇形之外,新型S5W型核反應堆也投入使用,水下排水量3500噸,水下航速達到28.3節,最大潛深220米左右。總的來說,「鰹魚」級核潛艇的建造核心就是水滴線型艇體及水下高速航行時的操縱性。從1959年4月開始至1961年10月,美國海軍共接收了6艘「鰹魚」級核潛艇。

「長頜須魚」級常規動力潛艇
「鰹魚」級核動力潛艇

隨著水滴形的「鰹魚」級核潛艇的建造,美國海軍開始考慮將更多新一代的技術融入核潛艇的建造當中,企圖在水下航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潛艇的靜音水平和攻擊水平,算是在「鰹魚」級核潛艇的進階,這就是「長尾鯊」級核潛艇的建造背景。當然,有朋友可能會說,既然「鰹魚」級和「長尾鯊」級的建造間隔只相差2年,那麼為什麼不等等新技術出來之後再一起建造。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白: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開始,美蘇對峙進入白熱化狀態,雙方不僅在質量上對抗,更在數量上競爭,武器裝備的更迭速度非常快,任何技術上的提升都會出現批量建造以換取短時間內的優勢。1958年5月28日,「長尾鯊」級核潛艇首制艇開工建造,1960年7月9日下水,1961年8月3日交付美國海軍,舷號SSN-593。之後3年裡,美國又建造了13艘同型艇,連同「長尾鯊」號共14艘。

1960年7月9日下水「長尾鯊」號下水

技術要素

從艇形上來看,「長尾鯊」級核潛艇和「鰹魚」級一樣都是水滴形以降低水下航行阻力。但仔細來看,「長尾鯊」級更為細長,他的長寬比達到8.8。為了進一步降低水下航行阻力,「長尾鯊」級在設計時儘量縮小指揮圍殼,只保留潛望鏡、無線電桅杆、VLF通信天線、通氣管和ESM組合桅杆及雷達,所以其指揮圍殼縱向剖面積只有「鰹魚」級的33%左右。從全艇結構來看,「長尾鯊」級由前到後分別是艏居住艙、指揮控制及魚雷艙、反應堆艙、輔機艙和主機艙,整體採用單雙混合殼體設計,其中指揮控制艙、魚雷艙、反應堆艙和輔機艙在雙層殼體區域,艏居住艙和主機艙在單層殼體區域。

建造中的「長尾鯊」號 可見雙層殼體

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以往美國的潛艇第一艙通常為魚雷艙,然而在「長尾鯊」級魚雷艙卻成為第三艙。這裡就引申出另外一個問題:「長尾鯊」級是世界上首艘採用艇艏球型聲吶的核潛艇,直徑4.57米的AN/BQQ-2型球形綜合聲納佔據了艇艏球形區域。因此,魚雷艙只能向後移動到第三艙位置,以向外傾斜的方式每側布置2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部署和發射核深水炸彈、MK46魚雷、MK44自導魚雷以及水雷等,最高攜帶22件武器,由MK113型水下射擊指揮系統進行魚雷發射參數校訂。兩舷共4具發射管,相比於之前的潛艇來說魚雷發射管的數量還是偏少一些,不過可以用自動魚雷填裝系統彌補這一問題,儘可能提高單具魚雷發射管的發射效率。

AN/BQQ-2型球形綜合聲納

在動力系統方面,「長尾鯊」級和「鰹魚」級一樣都是裝備1臺S5W型核反應堆驅動1臺二級齒輪減速蒸汽輪機,熱功率 78 兆瓦,推進功率 11 兆瓦,全功率堆芯壽命10000 小時 (後期型號),輸出1.5萬軸馬力。由於降低了指揮圍殼縱向剖面積並增大了長寬比,4310噸的「長尾鯊」級水下航速只比3550噸的「鰹魚」級降低0.4節。其實在動力系統方面,「長尾鯊」級最引人注目的是引入了減震浮筏技術,所謂減震浮筏就是一個由橡膠等柔性物質製成的基座,將主機等噪音較大機構置於減震浮筏上可以有效將震動吸收,儘量隔絕震動體直接與艇體接觸,等於降低潛艇的航行噪音。當然,核潛艇的噪音不僅僅來源於蒸汽輪機,另外反應堆一迴路循環泵和螺旋槳槳葉轉動也是航行噪音的來源,所以「長尾鯊」級採用的是大直徑低轉速螺旋槳,經二級齒輪減速後以低轉速降低螺旋槳的空泡噪聲。

反潛飛彈上艇

「沙布洛克」遠程反潛飛彈,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化潛射反潛飛彈,而「長尾鯊」級核潛艇也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裝備反潛飛彈的核潛艇。「沙布洛克」遠程反潛飛彈是美國上世紀50年代由固特異公司開發的潛艇用反潛飛彈,將飛彈的打擊精度和潛艇的隱蔽性進行了一個很好的匹配。該飛彈長6.4米,彈徑533毫米,重1.85噸,最大射程40-56千米,由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

「沙布洛克」遠程反潛飛彈

飛彈在水下以水平姿態離開魚雷發射管,在水中滑行一段距離後以上仰姿態啟動固體火箭發動機,此時飛彈在水下以有動力飛行並以30-40度的角度離開水面繼續飛行。當戰鬥部加速到一定速度後與火箭分離,戰鬥部繼續在空中滑行,抵達目標上空後入水爆炸。飛彈的運行過程中,由AN/BQQ-2綜合聲吶進行目標探測,射擊指揮控制系統將射擊諸元輸入待發的反潛飛彈;發射後,以時間程序控制和慣性制導或無線電指令制導等方式飛向目標大致區域;到達預定點時,戰鬥部的聲導魚雷與火箭脫離,由降落傘減速後入水啟動聲導模式主動搜尋目標並發起攻擊。不過,由於早期聲吶探測距離和制導精度的問題,這種潛射反潛飛彈的攻擊精度並沒有那麼好,所以美國將「沙布洛克」反潛飛彈的戰鬥部乾脆換成當量25萬噸TNT的核戰鬥部,殺傷範圍最遠可以波及5公裡,這樣也就無所謂攻擊精度問題了。

「沙布洛克」從潛艇上發射出水瞬間

「沙布洛克」反潛飛彈真正批量生產時間是1964年,不過此時「長尾鯊」號已經沉沒。在2個批次的生產中,「沙布洛克」總產量大概400枚。除早期「長尾鯊」之外,「鱘魚」和「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也有裝備。

「長尾鯊」的折戟

1961年4月10日上午9時50分,「長尾鯊」號核潛艇與「雲雀」號潛艇救援艦會和,準備在4月10日展開深度潛水試驗。4月10日7時35分,「長尾鯊」號報告可以進行最大深度下潛實驗,在隨後的1小時裡「長尾鯊」號開始逐步下潛並不斷向「雲雀」號報告下潛深度,至8時53分報告開始接近最大試驗深度。但是在9時13分最後一次完整通話中,「雲雀」號艦長、領航員、三等副水手都聽到了這樣的關鍵詞:

準備吹除

「吹除」這個詞是潛艇中特有的動作,是短時間內將潛艇水櫃中的水排出,通常執行吹除動作就意味著潛艇需要緊急上浮,可能是進行規避,但更大的可能是遇險。9時17分,「雲雀」號最後一次接收到「長尾鯊」號的通訊,但通訊中夾雜著似乎是耐壓艇殼破裂的聲音,至此「長尾鯊」號再也沒有出現過。「雲雀」號一直等到10時58分,隨即向水中投擲手榴彈(上浮信號),再沒有任何回應的情況下「雲雀」號將這一情況上報給美國海軍核潛艇司令部。隨後美國大西洋艦隊司令部派出包括「海狼」號攻擊型核潛艇在內的4艘艦艇前往失事海域進行搜索和救援但沒有任何「長尾鯊」號生還的跡象。4月11日上午,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安德森上將正式宣布「長尾鯊」號失事沉沒。這樣,「長尾鯊」號稱為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動力潛艇,沉沒位置位於北緯41度43分,西經64度57分的科德角以東200海裡威爾金松海溝,全艇129人無人生還。

關於「長尾鯊」號沉沒的原因,「長尾鯊」號失事調查委員會在1963年6月6日的報告中給出如下結論:

艇上海水系統中的位於主機艙內的一個管路系統發生破損,由於海水系統與外界海水連通,因此在外界的巨大壓力下,海水從破損的管路中大量湧入主機艙。當主機艙大部分被海水淹沒之後,電器線路受損導致潛艇喪失動力。其後,隨著湧入艇內海水的增加,「長尾鯊」號開始向海底滑落並超過極限潛深,最終被巨大的水壓壓垮。

1963年6月14日,美國派出「康德拉」號海上調查船對海底的「長尾鯊」號進行拍照,初步發現懷疑屬於「長尾鯊」號的氣瓶、管路、刷子等物品。隨後在6月19日開始派出「曲斯特」號深潛器下潛到2560米對「長尾鯊」號殘骸進行詳細探測並打撈,發現了大量紙張、黃色橡膠套鞋,而那個黃色套鞋上有明確的SSN-5XX的編號。8月28日,「曲斯特」號加裝機械手再次下潛,打撈出一段SSN-593編號的扭曲的管路殘骸,至此正式確認「長尾鯊」號的沉沒區域。

「長尾鯊」號的沉沒使美國重新開始重視潛艇建造質量問題,因為由於當時處於美蘇冷戰狀態,美國為了追求潛艇的製造速度而忽略施工質量和質量檢查。比如直徑4英寸以下的管路採用較為方便的熔銀銜接,這種連接方式顯然不如焊接質量高。而且這些採用熔銀銜接的管路並沒有完全接受檢驗,更沒有進行超聲波探視。所以隨後建造的「長尾鯊」級核潛艇全部接受檢查,所有管路全部採用焊接模式;壓載水艙的緊急灌氣管路的口徑加大;反應器冷卻系統海水閥增加液壓輔助機械等等措施。

從」長尾鯊「號打撈上來的嚴重變形的管

結語

雖然「長尾鯊」號核潛艇的首制艇在服役後不到2年就沉沒,但這並不影響其成為現代高性能核潛艇的雛形。減振浮筏靜音、艇艏球型聲吶、計算機控制武器系統、遠程反潛/反艦飛彈已經成為現代潛艇的標準配備,為後續的「鱘魚」級和「洛杉磯」級發展奠定基礎。

相關焦點

  • 美國的「長尾鯊」級核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
    在二戰期間,美國嘗到了「核」的甜頭,不僅大力發展核武器,還研製出核動力的裝備,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潛艇就是來自美國,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也是來自美國。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是美國的「長尾鯊」級攻擊核潛艇,在1963年4月10日在滅國的波士頓以東220海裡處進行大深度潛航實驗時沉沒,這也是世界海軍史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長尾鯊」級核潛艇,又被稱為大鯵魚級攻擊核潛艇, 是美國的第三代攻擊攻擊核潛艇。
  • 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的傳奇往事
    在電影《獵殺紅十月》中,一艘美國「達拉斯」號攻擊核潛艇與蘇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在海下鬥智鬥勇。雙方從緊張對峙到聯手配合,終於躲過重重追殺平安返航,令人大呼過癮。這艘性能強大的「達拉斯」號潛艇,就是美國歷史上建造數量最多、建造時間最長的洛杉磯級核潛艇。
  • 英國皇家海軍新型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
    「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最新資料,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武器裝備與美國「海狼」級相同,有潛射「戰斧」巡航飛彈、潛射「魚叉」反艦飛彈;裝備5或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戰斧」飛彈、潛射「魚叉」反艦飛彈和射程40公裡的「旗魚」魚雷。其下潛深度為400米,噪音為100分貝。從綜合性能而言,「機敏」級攻擊核潛艇作戰性能將達到美國「海狼」級的水平。
  • 093A攻擊型核潛艇,排水量7000噸,外媒:具備夜戰能力
    據環球時報11月17日報導,近日美國《海軍新聞》網站撰文稱,中國海軍排水量7000噸級的093A攻擊型核潛艇已經具備了夜戰能力,這預示著它已經正式成為了中國海軍當中性能最強大的攻擊型核潛艇。而且,中國正在大力建造這款二代半級別的攻擊核潛艇,它擔負的角色主要是國產第三代核潛艇還未服役前,先滿足中國海軍對攻擊核潛艇的迫切需求。另外,《海軍新聞》網站還認為,093A攻擊型核潛艇的靜音性能已經不能和過去的那些核潛艇相提並論,它採用了新的靜音手段和手段,不但攻擊力更強,航行的隱蔽性也更高了。
  • 世界十大核潛艇排名 中國核潛艇榜上有名
    決心級潛艇的電子設備也基本上採用英國產品,包括聲納、雷達、火控系統和電子戰支援措施等。隨著決心級的老化,英國又在建造其第二代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充分顯示了英國獨立發展海基戰略核力量的決心。英國決心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是英國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共建4艘.分別為"聲望"號,"決心"號,"反擊"號,"復仇"號。
  • 093B核潛艇與美國、俄羅斯的核潛艇相比,差距有多大?
    我們就算到了今天,依然確實比得過沒落的俄羅斯,不過與高峰時期的蘇聯工業,尤其是重工軍工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更別說跟一路領跑,憑實力拖垮蘇聯的美國比。如果連差距都不肯承認,那還談什麼追趕呢,閉著眼睛意淫自己天下第一好了。 093B型攻擊型核潛艇,是我國第二代核動力攻擊潛艇093型的改進型。
  • 國產核潛艇傳捷報?2艘095型已完工,096型戰略核潛艇進度神秘!
    核潛艇領域,一直是中國落後美俄的重點環節,然而如今中國有望在5年內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二核潛艇強國?據美國媒體5月16日表示,中國除了水面的國產航母和055型驅逐艦外,正在核潛艇領域實現自己的雄心。採用最新技術的095型核潛艇已經開始批量下水,而搭載24枚巨浪3潛射洲際飛彈的096型戰略核潛艇也已經進入重要環節。美媒表示,中國目前已經裝備了18艘較為現代化的核潛艇,其中最令人驚訝的就是2艘095型核潛艇的存在。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095的型已經達到了美國早期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的水平,能夠攜帶重型魚雷和潛射巡航飛彈,最大航程和潛射相較上一代產品也獲得了明顯的提升。
  • 全球10大潛艇事故蘇俄潛艇佔一半,美核潛艇製造最大災難
    從遇難人數來看全球10大潛艇事故,美俄潛艇製造世界第一第二大潛艇遇難人數,美『長尾鯊』級核潛艇製造最大遇難人數令129人喪生,而俄羅斯潛艇製造全球十大潛艇事故一半數量。1,1963年4月10號,美國『長尾鯊』級核潛艇事故,129人遇難美國海軍一共發生過兩起核潛艇沉沒事故,其中一起主角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快最安靜攻擊核潛艇『長尾鯊』級,這位主角也製造了史上最大潛艇沉沒事故,共計有129人遇難。
  • 國之重器, 中國海軍093型核潛艇研發背景及武器配置
    20 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世界核潛艇的發展已經到了成熟的階段,雖然隨著冷戰的結束使各國對新一代核潛艇的研製有所放緩,但是作為軍事大國和核潛艇研製強國的美國和俄羅斯仍然開始了第四代核潛艇的建造, 以美國海軍「 海狼 」 級和「 維吉尼亞 」 級、俄羅斯海軍「 亞森 」 級和「 北風之神 」 級為代表的新一代核潛艇已完成研製並交付使用
  • 中國093改型攻擊核潛艇有多強?美媒說了實話:進步太大
    在一個大國的海軍裝備中,重要性可以拿來與航空母艦進行比較的就是核動力潛艇,其中的攻擊型核潛艇又是一個國家海軍隱形戰力的代表。美國「福布斯」網站24日報導稱,近年來中國潛艇部隊的進步令人印象深刻,正在快速縮小與美國潛艇在技術上的差距。
  • 亞森-M級核潛艇:「俄式猛鯨」撼動大洋
    而在大洋的另一邊,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撰文稱:這是俄羅斯送給西方最可怕的聖誕禮物。對於亞森級的出現,美國海軍一直高度警惕。美國海軍系統司令部項目執行官戴夫·詹森甚至將一個亞森級核潛艇的模型放置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以便時時提醒自己。亞森-M級核潛艇為何此時下水?又憑什麼竟然擁有如此影響力?
  • 095型核潛艇的性能究竟有強大?美國人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
    目前中國在海軍力量上的不斷進步一直以來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關注,而中國海軍近些年來不斷下餃子的迅猛速度也讓美國看的心驚膽戰。而近日,中國的095核潛艇又曝出有多方面進步,強如美國也開始擔心落後了?近日據環球時報4月18日報導,美國媒體近日發表專家文章,對中國未來的095型核潛艇的性能進行了猜測。文章認為儘管很難絕對確定中國潛艇的能力,但潛艇的靜默趨勢很明顯,它們的噪聲不會變得更大。
  • 不是猛龍不過江,中國建造最大的飛彈核潛艇-094型
    我們的094型核潛艇,其他英文為The type 094 strategic nuclear submarine,北約代號:Jin-Class SSBN,中文:晉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它是我們海軍隸下的一型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也是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二代彈道飛彈核潛艇。
  • 中國093A核潛艇亮相,全面換裝第三代消音瓦,噪音再度下降
    2006年開始服役的093型攻擊核潛艇,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也是中國海軍現役水下戰略王牌裝備。值得一提的是,093型攻擊核潛艇自問世以來,其噪音大的缺點一直被詬病不已,往往一出軍港就很容易被別國潛艇所探測。
  • 水中飛毛腿,大洋黃金魚——與美國航母賽跑的蘇聯661核潛艇傳奇
    它就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全鈦合金材料建造,也是速度最快的潛艇——蘇聯661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北約代號「帕帕Papa」級。1970年,它在實驗中創造了44.7節(82.7公裡/小時)的驚人世界紀錄,又在1971年非完整實驗中達到44.85節(83.06公裡 / 小時)!
  • 印媒:中國攻擊型核潛艇093A配置曝光,引發世界關注
    中國核潛艇配置曝光引起外界關注核潛艇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先進的軍事武器了,世界上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也是屈指可數,這也是國家強大的重要標誌,核潛艇甚至可以和航母相媲美。中國也專注於這方面的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中國攻擊性核潛艇方面有所突破,這也給中國的軍事方面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
  • 航母的水下護衛,093級核潛艇性能究竟如何?與美俄相比仍有差距
    中國093B型核潛艇與美國、俄羅斯的頂級潛艇相比表現如何?在性能上,093B比美國和俄羅斯的頂級攻擊型核潛艇還差一些。等到我們國家有了095型攻擊型核潛艇,一定會趕上的!對於一個有核國家來說,核潛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武器,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而作為中國海軍的主力核潛艇,093 B型核潛艇的性能與其他軍事大國的核潛艇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
  • 中國未來戰略核潛艇之路
    美國海軍「俄亥俄」級,英國海軍「前衛」級,法國海軍「凱旋」級因此得以暢遊於遠海大洋。    蘇聯海軍既缺乏在開闊海域遠程搜索西方安靜型潛艇的手段,又無法將航空與水面反潛兵力推進至西方海軍的「堡壘區」,可以依賴的進攻性反潛兵力只有971「阿庫拉」級等現代化攻擊型核潛艇,對已經進入巡邏區的美英法戰略彈道飛彈核潛艇束手無策。
  • 095核潛艇戰力如何?讓對手尊重中國 絕技是在航母面前浮出水面
    最新的消息似乎顯示,中船重工已經向中國海軍交付了「新一代」的核潛艇, 儘管從這些隻言片語中無法判斷其交付的是哪一種型號,但從中國發展核潛艇的習慣上來看,應該就是指095型攻擊核潛艇,這標誌著中國第三代核潛艇終於走出襁褓,進入海軍部隊。
  • 第三屆海洋知識競賽題庫98:核潛艇有什麼特點
    986是誰設計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1955年1月17日早晨,在美國康乃狄克州格羅頓船廠碼頭上,人群沸騰,碼頭邊停靠著一艘體積龐大、武裝獨特的潛艇。新聞界的記者們在潛艇周圍川流不息,這是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艘體內裝著核反應堆的潛艇。現在,首航就要開始了,這將是開創核動力航行的新紀元。在核潛艇的艙室裡,擠滿了建造這艘潛艇的工程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