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助力中國科學家「明察秋毫」

2020-11-10 光明網

在廣袤的宇宙中,經常有一束電波襲來,卻僅僅閃現幾個毫秒。

2007年,天文學家在分析澳大利亞64米射電望遠鏡2001年記錄的信號時,發現了這樣的毫秒電波。隨後天文學家就一直企圖尋求真相:誰發出了電波?如此快速閃現的電波包含了什麼信息?中國天眼FAST最新的觀測揭示了這種宇宙毫秒無線電爆發的新物理,連續兩篇論文在Nature發表。

過去十幾年,天文學家一直收集著信息,他們要回答的首要問題是:這些毫秒電波是銀河系內緻密星體發出的?還是宇宙深處的劇烈爆發引起的?經過大約十年的探尋,天文學家收集了30多個爆發源,它們在天空幾乎是隨機分布的,因此可以斷定這些毫秒閃現源中的絕大多數不是銀河系內的天體發出的。

2017年,天文學家終於捕獲到一個毫秒無線電爆發,它竟然在幾個小時內重複了幾次。天文學家利用世界多臺大射電望遠鏡聯合探測,並利用記錄到的幾毫秒的信號進行快速定位,終於將一個重複爆發的無線電快速閃現源,定位到宇宙深處30億光年之外的一個星系裡。

然而,因為過去中國沒有大射電望遠鏡,中國的天文學家無法拿到第一手資料,所以在這個前沿領域的研究中,中國天文學家只能做理論研究。

中國天眼FAST於2016年竣工,經過三年調試,現在已經對國內天文學家開放。FAST不僅因為聚光面積巨大而使其電波收集能力超強,成為世界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也因為精密控制的變形能力,FAST能夠聚焦和穩定跟蹤天體。

在2019年嘗試性的開放觀測中,北京大學和國家天文臺聯合培養的博士生羅睿希望利用FAST觀測一個2018年3月1日澳大利亞探測到的爆發源FRB 180301,看看這個源是否會重複爆發。幸運的是,2019年7月16日FAST的2小時觀測如願探測到了4次爆發。這個結果讓人激動。

然而,在隨後9月11日的4小時觀測中,竟然什麼信號也沒有探到!由北京大學李柯伽研究員、國家天文臺韓金林研究員和美國內華達大學張冰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討論後,發現早前澳大利亞報告的爆發源的位置不夠精準,隨後改變了觀測策略,將望遠鏡對準的位置調正,並記錄偏振信號。終於,在2019年10月6日和7日,FAST在6個小時內探測到11次爆發。與之前的觀測時間總計而言,FAST在12個小時的觀測時間裡探測到15次閃現,每次電波閃現的強度曲線也各不相同。這個爆發源與那個30億光年外的爆發源距離類似、無線電爆發率類似,但強度要暗弱很多。

最奇妙的結果來自對11次爆發電波的高靈敏度偏振信號解析。FAST裝配的接收機偏振測量能力非常好。相比之下,過去世界上的望遠鏡僅僅對30多個爆發源中的幾個記錄了偏振信號,能夠詳細研究的樣本非常少。從之前的探測看到:重複爆發源要麼表現出平平的偏振角,即電波的極化面不變;偏振角變化的現象僅在一次性爆發源中看到過兩次。在11個爆發信號中,FAST能夠對7個毫秒閃現的爆發很好地解析出其偏振信息。

令人激動的是,7個偏振不僅僅是變化的,而且呈現出變化的多樣性(圖1)。如此變化的偏振在早先的重複暴中從來沒有看到。FAST觀測到的偏振變化多樣性明確說明:宇宙中的爆發源可能來自緻密星體磁層中的物理過程。這個觀測結果為近幾年緻密星磁層起源和爆發物質激波撞擊起源的兩大門派理論爭鋒給出了直接裁定。

圖1. FAST觀測首次發現了毫秒爆發源偏振角PA變化的多樣性(圖源:作者)

該論文因如此重要意義於北京時間2020年10月29日發表於《自然》(Nature)。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FAST已經做了大量天體目標的觀測,在短短兩年裡就發現了240個脈衝星。

作者簡介:韓金林,國家天文臺緻密天體和瀰漫介質團組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樂部資深導師。

來源: 光明網

相關焦點

  • 明鏡:中國FAST若首先發現外星文明 外國專家說跟三體有關
    可惜,受限於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與搜尋方法,如果若存在的話,人類至今都還沒發現想像中的外星人夥伴~近日,太空探索報導的著名外媒採訪了眾多搜尋地外文明(SETI)領域的專家,對中國加入尋找外星人的行列的影響作一點評。
  •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中國天眼(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中國天眼」FAST建成運行以來,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其科學潛力正在顯現。國家天文臺11月5日表示,我國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明年將向全世界的科學家開放用於研究。
  • 中國天眼FAST成果頗豐,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2020年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FAST的反射面面積與大約30個標準足球場相當,其首席科學家李菂表示,如果把它全部裝上米飯,全世界每個人大概可以分到兩碗。
  • 中國FAST是否能接收到NASA探測器發回的電磁波信號?
    中國FAST是否能接收到NASA探測器發回的電磁波信號?其實完全是可以的!但是沒用,看起來就像一堆亂碼的信號!只要是宇宙中的輻射,電磁波,其他高能粒子FAST都可以接收到!fast天眼英文全稱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中文全稱500米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屬於射電望遠鏡,可以接收宇宙中的所有經過地球的電磁波,不管是不是天然形成的。只要是電磁波都難逃中國天眼,當然地球上的無線通信也可以被fast接收到!
  • 中國衛星:助力國際防災減災
    中國經過多年努力,織就一張對地觀測的衛星天網,不僅大幅提高了自身防災減災能力,而且通過相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中國衛星為國際防災減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卓越貢獻。  觀災情 高分衛星明察秋毫  在抗擊印度洪災中大顯身手的高分衛星是中國對地觀測的核心太空力量,也是投入國際救援的主要衛星系列,這是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積近10年之功,著力打造的星座系統。
  • quick、fast 與 soon:都很快,卻不同!
    fast 和 quick 基本同義,但更偏向於指運動速度快,可以當形容詞用,也可以作副詞。Who can run fastest?誰能跑最快?副詞最高級前面 the 省去了。She drove so fast that was cought by the police.她開得太快,結果被警察抓了。
  • 中國衛星:織就對地觀測天網 助力國際防災減災
    中國衛星:織就對地觀測天網 助力國際防災減災 原標題:    觀災情 高分衛星明察秋毫   在抗擊印度洪災中大顯身手的高分衛星是中國對地觀測的核心太空力量,也是投入國際救援的主要衛星系列,這是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積近10年之功,著力打造的星座系統。
  • 中國天眼 FAST 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
    : 財視傳媒 舉報   1、2020 年 12 月初,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後,位於中國貴州省平塘縣的射電望遠鏡成為了全球唯一的
  • 英語fast 與 quick 和 rapid 的區別
    英語中, fast, quick 和 rapid 都有「快的」的意思,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1. fast:這個詞側重形容物體運動的速度快。例句1:You shouldn't drive so fast.
  • 劉崇龜:明察秋毫,辦案能力極強,避免了冤案的發生
    這是一起由多種巧合因素構成的奇案,辦案人劉崇龜明察秋毫,妙計選出,避免了一起可能造成的冤案。
  • FAST中國說了算!觀測時間優先考慮中國 全年90%給中國科學家
    「中國天眼」曾經是全球唯二的射電望遠鏡,因美國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平臺坍塌,目前僅中國天眼成為世界唯一一個射電望遠鏡。FAST中國說了算!觀測時間優先考慮中國中國擁有這樣的唯一的寶藏財富,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應該自己使用,畢竟是自己出的錢,自己修建的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然而中國近日正式宣布, 「中國天眼」從2021年向世界科學家開放。
  • 伯勞傳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明察秋毫且耳聽八方可明斷
    尹吉甫並非不愛伯奇,只是沒有做到明察秋毫。對於自己的孩子,他應該有比較深的了解,但是他卻誤中圈套,如果能給伯奇一個解釋的機會,或者再給他多一些信任,是可以避免悲劇的。我們常常容易被表面假象所蒙蔽,我們應該理智多點,少衝動,多觀察,少武斷,聽取不同意見,少輕信一面之詞,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誤會,也就可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錯誤。
  • AQUAfast 測試和液體試劑:CODH00;液體試劑:CODL00; AQUAfast 測試和液體試劑:ACD095
    CODH00相關應用: EnvironmentalThermo Scientific™ Orion™ AQUAfast 消解管、反應管和液體試劑可配合 Orion™ AQUAfast 比色計和 Thermo Scientific™ Orion™ AquaMate 可見光及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使用
  • 掃描電鏡「弱視」,工業製造難以明察秋毫
    原標題:掃描電鏡「弱視」,工業製造難以明察秋毫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   對材料微觀結構的觀測離不開「微觀相機」——掃描電子顯微鏡,一種高端的電子光學儀器,它被廣泛地應用於材料、生物、醫學、冶金、化學和半導體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
  • 中國「天空之眼」FAST向全球開放,耗資2300萬美元建數據處理中心
    FAST項目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在1994年起,一直負責FAST的選址、預研究、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 2016年9月,FAST落成啟用,而一年之後,南仁東便因病逝世,享年72歲。2019年9月17日,南仁東「人民科學家」被授予國家榮譽稱號。
  • 一文讀懂深度學習中的矩陣微積分,fast.ai創始人&ANTLR之父出品
    這位ANTLR之父和fast.ai創始人Jeremy Howard一起推出了一篇免費教程,旨在幫你快速入門深度學習中的矩陣微積分。簡明,易懂。DeepMind研究科學家Andrew Trask評價說:如果你想跳過不相干的內容,一文看盡深度學習中所需的數學知識,那麼就是這份資源沒錯了。只需一點關於微積分和神經網絡的基礎知識,就能單刀直入,開始以下的學習啦。
  • 中國FAST望遠鏡將於4月向全球科學家開放
    中國將從4月1日開始向全球科學界開放其500米(1600英尺)望遠鏡。「天眼」拋物面天線是世界上最大的孔徑球形射電望遠鏡(FAST),用於發現脈衝星和其他高能天文目標。偶爾也會用它來尋找外星生命。據新華社報導,外國科學家將能夠在線向中國國家天文臺提交申請。
  • 用英語回答:你知道He is fast talker是什麼樣的talker嗎?
    一、查英英字典:a fast talker1. Cambridge: A fast talker is someone who is good at persuading people to do what he or she wants.
  • FAST:凝聚中國創新 傾聽宇宙聲音
    這給中國科技工作者以巨大的鼓舞,也將中國天文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更為深廣的世界。  廿二載鑄就「中國天眼」  「根據國際大環境和我國特有的地理條件,中國天文學家提出在貴州喀斯特窪地中建造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建議和工程方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嶽友嶺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美國天眼坍塌後,各國都看向了中國,中國接下來的做法獲各國稱讚
    此前美國傳來一個壞消息,建設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消,這引發了很大的轟動,而在美國天眼坍塌後,各國都看向了中國。世界一共有兩大天眼,已經坍塌的阿雷西博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個就是中國所建設的fast。天眼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們更好的去觀測宇宙,但是因為建設難度較大的原因,所以真正去投資建設天眼的國家並不多。這也是美國天眼坍塌以後,其它國家只能夠寄希望於中國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