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你龍哥,紋身可能只是他的保護色

2021-01-08 網易新聞

洗去紋身,放下屠刀,穿上西裝,開始數錢,誰也想不到這是日本黑幫「衰落」史。他們不打架,不砍人,而且還更有錢了。但黑幫還是黑幫,永遠是危險分子,要敢隨便砍個價,分分鐘扭送去警局。



3天前的晚上9點,龍哥倒在了崑山街頭的血泊中。

龍哥本名劉海龍,祖籍甘肅,小視頻裡他總是不穿上衣,上身的刺青紋得密不透風。今年3月份,因見義勇為,還拿過一張崑山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的獎狀。

龍哥出門車裡帶刀,可能幻想過無數次拿著長刀與社會人搏鬥、命喪街頭的場景,但卻沒料到他的終結者是個騎電動車的普通男子。

龍哥的死亡,讓他的人生迅速被層層撥開。和龍哥一起混社會的兄弟來自一個叫做天安社的表演團體,常年在網上直播拜把子的戲碼,開口總是鋪面而來的東北大碴子味兒,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刺青套裝紋上身,掌聲送給社會人。

事實上,龍哥的紋身套裝、天安社統一的團體著裝、集體活動等等,並不起源於東北,而是日本黑社會的山寨低配版。

紋身是一種對抗

龍哥和他們的兄弟們不愛穿上衣,不是因為他們熱,集體露出紋身套裝是一種表演,也是在強化自己的身份認同感。


但龍哥和兄弟們的紋身,和他們的模仿對象——日本黑幫的浮世繪「紋身套裝」比起來,粗糙了不少。


日本黑幫中非常流行的「套裝」一樣的全身紋身/《日本紋身》(The Japanese Tatoo)

在日本,紋身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犯罪。日本一些溫泉浴室的門口,經常能看到禁止紋身(Irezumi)的人入內的字樣。

儘管日本人紋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萬年的繩文(Jōmon)時代,但當今日本人對紋身的理解來自晚近的江戶(Edo)時期左右。那時候,紋身是一種處罰罪犯的措施。

日本當局會根據犯罪類型和量刑輕重,在罪犯的手臂、手腕、額頭或面部等顯眼位置刺青。從形式上說,這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懲戒手段,即通過標記人群中的危險者,提示其他人遠離。


日本江戶時代,廣島縣會在罪犯的額頭上紋「犬」,筑前、阿波、高山野、肥前等縣在額頭或手臂上紋符號,作為標識/iromegane.com

同時,刺青也旨在警告潛在的犯罪者,讓他們不要冒著被社會排斥的風險挑戰法律。

18世紀後,紋身在日本逐漸恢復了它的裝飾意義,有的紋身甚至寄託著民間信仰的功能意義。甚至當時有些消防員相信龍紋身能對抗烈火,於是紛紛在身上紋龍。


日本江戶時代的紋身示例/Wikipedia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西方人的「入侵」以及「明治維新」的發展,日本政府以維護日本人形象為由,於1879年全面禁止紋身。這一禁令直到1945年美國陸軍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接管戰敗的日本後才解除。


1882年外國人在日本長崎紋身的繪畫/橫濱紋身博物館

和紋身懲戒罪犯的歷史接近,日本黑社會的歷史也能追溯至江戶時期,露天商業活動中混雜的販夫走卒、賭徒等社會底層賤民都是暴力犯罪的潛在人群。他們有專門的稱謂——極道(Yakuza),名稱據說來自於日本傳統紙牌遊戲花札的最壞組合「八、九、三」,專門指涉暴力犯罪的個人或團體。


日本傳統紙牌遊戲花札的最壞組合「八、九、三」/Outsider Japan

由於出身卑微,日本極道傳統中不乏「義」的一面,具體表現為用最直接的方式劫富濟貧,並組建屬於自己階級的暴力社團和利益集團。這一傳統保留到近代,除了2015年,山口組一直在萬聖節向當地兒童派發免費糖果。


日本黑幫山口組在萬聖節給兒童發糖/RocketNews24

日本極道從一開始就帶有自下而上暴力對抗權貴,牟取自身利益的基因,在紋身被世人視為犯罪的主流文化背景下,主動紋身象徵著對禁忌的挑戰,標誌著自己與普通人不再相同,紋身也就成為這一群體建立社會地位和對抗當局的「旗幟」。

而且極道的紋身全部採用手工刺青(Tebori,手彫り),耗時長,痛苦大,因此紋身的象徵意義還在於「重新開始」,甚至「涅槃」。


1946年日本紋身師在黑幫幫派成員的肩上雕紋/WordPress.com

人人都紋身的極道呼喚著勇於忍受痛苦的新人,在他們看來,刺青是進入極道的隱喻。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在紀錄片《極道的死亡標記》(Marked Death of Yakuza)中採訪了一位紋身師,他曾是某黑幫成員。據他說,人們在成為黑幫成員以前,都會花很長時間在自己身上刺滿紋身,它意味著痛苦、流血和不可回頭。


紋身師在幫日本黑幫刺青/Anton Kusters

龍哥和天安社兄弟的紋身,只是對日本黑幫在外形上的低配山寨。

熱衷「洗白」的黑幫

2001年,19歲的龍哥因為偷竊第一次坐牢,出獄後不久,又因為打架二進宮,前前後後一共坐牢五次。

但龍哥和我們日常理解的流氓混混不一樣,他所在的天安社一直以「商會團體」自居,團體成員很多自己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大米、物流、弘揚孝文化等等。

我們回顧日本著名的山口組發家史,初代目創始人山口春吉在進入極道以前,就是個碼頭工人,經歷一次次改革,終於成功洗白,建立了商業帝國。


山口組創始人山口春吉/Wikipedia

日本港口和碼頭自江戶時期起就是風起雲湧的草根江湖,尤其在日本開埠、引進西方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後,港口和碼頭文化中草莽的一面反而更盛。


比利時攝影師Anton Kusters潛入日本黑幫工作數月,以「Yakuza」為主題拍攝的一組照片/Anton Kusters

雖然20世紀初西方式的現代公司經營模式已在日本頗具規模,管理港灣的公司甚至有分管人力資源和現場督查的不同部門,但在人際關係和精神氣質上還有一些日本本土性的東西並沒有消失。

1912年,山口春吉在一家碼頭公司做人力資源管理。三年後,他召集周邊五十餘名碼頭工人成立了山口組。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山口組這樣的現代日本黑幫保留著強烈的儀式感,但它在本質上不同於古代草莽起義的「歃血為盟」。

從一開始,山口組就有一個現代內核,它是一種日式的工團主義(syndicalism),簡單來說它更像一個以盈利為目標的工會,有自己的社團產業,保障工人和社團成員的利益,不排斥使用暴力。山口組在成立之初,還需向它的上級大島組繳費。


1998年日本淺草寺街頭的黑幫成員/Bruce Gilden

山口組通過鐵腕手段對內建立成員的凝聚力和忠誠度,這也是集體行動和個人犧牲精神的基礎。作為起初不被政府承認的暴力團體,山口組只得與更高級別的黑幫、敵對公司和政府打好交道,進而維護社團的共同利益。

為了達到目的,暗殺、綁架、敲詐是山口組動用法外權力的主要手段。


1975年至79年間,日本攝影師Seiji Kurata街拍中的日本黑幫成員/Seiji Kurata

初代目治下的山口組因上遊黑幫大島組屬於「博徒系」黑幫,因此它除了爭奪傳統產業的地盤外,還涉足賭博業。30年代初,隨著日本實體經濟蕭索和軍國主義抬頭,脫離了大島組的山口組開始發展風俗和娛樂行業。


日本黑幫涉足風俗業/Anton Kusters

山口組的經營模式從成立之初就帶有現代公司的痕跡,為它在「戰後」日本經濟重建之時,趁機洗白創造了條件。這是日本現代「暴力團」的通例,而非山口組的特例。

三代目田岡一雄是迄今在任時間最長的山口組掌門(1946-1981),他見證了戰後日本從重建到崛起的整個過程。

1947年,民間貿易重新開放,山口組積極參與港口貿易。1949年,田岡一雄擔任港洞會會長。港洞會的前身是碼頭工人工會,這就再次印證了日本極道與暴力工人運動的關聯。


山口組三代目田岡一雄(左)和日本著名喜劇演員榎本健一(右)在酒席間接吻/Wikipedia

創立至今,山口組已歷經六代掌門,成員近25000人,勢力範圍遍布除廣島和衝繩以外的所有地區,甚至歐美國家也有他們的蹤跡。山口組年收入達800億美元(2014年),是世界第二大黑幫俄羅斯「松採沃兄弟會」的十倍。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承認黑幫合法性的國家,其政府規定,只要黑幫在制定的法律下活動,就發給其合法準證。日本黑幫的特殊地位也促使新經濟環境下的傳統「暴力團」紛紛洗白自己,也有社團核心人物轉投政壇的例子。


2012年10月日本法務大臣田中慶秋被曝接受外國捐款,並與黑幫有往來,後因身體原因辭職/The Japan Daily Press

這時,黑幫核心人物遊走於黑白兩道之間已不是秘密。也是從戰後起,日本黑幫開始了蠻長而不停歇的「洗白」之路,直到今天。

九十年代至今,山口組這樣的大型「暴力團」把業務拓展到房地產和金融行業,主要犯罪類型也由過去的直接暴力犯罪變成洗錢、賣淫和軍火走私。作為地方自治團體,山口組下轄的56個分會不惜代價在各地收攬民心。


日本黑幫成員參加淺草神社三社祭,只有在傳統活動時黑幫成員能公開炫耀身上精美的紋身/Wikimedia Commons

他們不僅有「不允許使用童工,不賣毒品,也不亂扔菸頭」的「幫規」,還開辦網站吸引民意,甚至在1995年神戶大地震和2011年海嘯後積極組織賑災,利用慈善手段收買人心。

日本黑幫的「衰落」

「不賣毒品」,這一點和龍哥不謀而合。在今年3月份,龍哥因舉報販毒,收穫社會表彰。

但舉報販毒,並不代表他放棄了犯罪。龍哥36年短暫的生命裡,14年都在監獄內外徘徊,偷竊、打架、敲詐勒索,直到死前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長刀。

龍哥是個真正堅持犯罪的臭流氓,與此同時,逐漸放棄暴力的日本黑幫順利走向了「衰落」。


2011年日本311海嘯發生後,黑幫團體比政府更快地響應了救援/WordPress.com

這裡的「衰落」並不是指黑幫社團的收入降低了,相反金融和房地等暴利產業使其收入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衰落」是指他們不再需要打架、砍人,光是西裝革履地坐在辦公室裡數錢,就可以活得很滋潤。


日本黑幫通常擁有自己的辦公室、名片和企業網站,高級成員甚至有養老金,會在警察處註冊/Alexandre Sargos

為什麼日本黑幫會如此「墮落」?

一方面,日本黑幫依賴國家權力在經濟中的幹預作用。他們希望政府控制失業率、通貨膨脹,維持現有經濟政治結構。要是全社會經濟都不行了,黑社會也不會好過。

另一方面,黑幫也渴求社會認可和獨立地位,並以此留住談判權和地方自治權。


一些日本黑幫會直接購買企業股票,逐步將幫派成員送進企業董事會,以威脅和控制企業/Wall Street Journal

看似是黑幫自己主動選擇「洗白」,本質上是日本政府對產業政策和勞資關係調整的結果。為了從戰爭中迅速恢復,國家加強了對工業、工人和工會的多重控制。黑幫組織與工人多有交集,因此無法不受國家權力的影響。

20世紀下半葉至今,山口組內鬥不斷,針對中高層領導的暗殺事件頻發。這是日本黑幫集體受到衝擊的縮影。

1964年,日本警方發布《暴力取締對策綱要》,重新指定十個合法的廣域「暴力團」,其中並不包括山口組。

此舉不只使部分「暴力團」置於官方權力的視野下,也在於瓦解和取締山口組。警方不僅出動警力取締黑幫,還動用其他「暴力團」勢力挑起黑幫內鬥。


日本黑幫內部「斷指」的懲罰/The Daily Beast

70年代後,日本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政府也不間斷地動用立法手段加強經濟幹預。隨之而來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反而推動了黑幫離開暴力領域,轉入金融和房地產等高利潤行業。

在這其中,也有一些脊梁骨不夠硬的黑幫分支被「招安」裡。沒有被招安和洗白不徹底的黑幫也在接二連三的打擊行動中受挫,打擊範圍涵蓋歐美和東亞地區的許多國家,主要指控包括組織賣淫、人口綁架、軍火走私和毒品走私。


1988年12月15日,山口組成員參加紀念四代目竹中正久的紀念活動/Flickr

山口組六代目筱田建市於1997年被捕入獄,出獄時已經是2011年。彼時人心早已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四年後,山口組在時值「百年慶典」前後遇到了很大的內部分歧,並最終導致分裂,13個二級團體因不滿筱田建市而自立門戶。

這些都難免讓人想起電影《教父》三部曲,在經濟環境發生變革的時代,以家庭或類家庭結構組成的社團很難再用江湖法則生存下去。當經濟基礎不復存在的時候,家庭關係、社會紐帶、凝聚力和犧牲精神也就無從談起了。


日本黑幫成員參加淺草神社三社祭活動,根據日本法律規定,黑幫成員平時在公共場合不允許露出紋身/Wikimedia Commons

近年來,退出日本黑幫的人越來越多。少部分黑幫成員轉型成為刺青藝人,仍遊走在極道文化邊緣。

更多的人選擇徹底退出,重新開始生活。尤其對於一些底層成員而言,繼續暴力團生涯絕非一條好的出路。在管控加劇的情況下,曾經威風八面的黑幫成員反倒成了「弱勢群體」。


醫學專家在檢查前黑幫成員的矽膠手指/Getty Images

甚至因刺青不能去溫泉泡澡都是小事,有些黑幫成員的子女在校被其他同學看不起,冷落、排擠他們的事件更時有發生。

日本獨立記者鈴木智彥在《潛入報導:黑道的修羅場》中提到,大阪市一名山口組的二級團體幹部,只是因為問店家「東西可以便宜一些嗎」,就被扭送了警察局。

參考資料

[1] BBC:Marked Death of Yakuza(2009)

[2] Eiko Siniawer:Befitting Bedfellows: Yakuza and the State in Modern Japan(2012)

[3] Bruce Gragert:Yakuza: The Warlords of Japanese Organized Crime(2010)

[4] David Johnson:The Japanese Way of Justice: Prosecuting Crime in Japan(2001)

[5] D. Kaplan and A. Dubro:Yakuza: Japan's Criminal Underworld(2003)

[6] Peter Hill:The Japanese Mafia: Yakuza, Law, and the State(2003)

[7] 李小牧:《歌舞伎町案內人》(2005)

[8] 日本放送協會:《歌舞伎町的夜與晝》(2008)

[9] 網易新聞:《日本最大黑社會山口組致歉:今年萬聖節沒糖果》(2015年10月23日)

相關焦點

  • 二手玫瑰梁龍要「削」李佳琦:社會我龍哥,人狠話不多
    一共包括四層意思:1、擺正位置,他是玩搖滾的,美妝博主只是玩票。開頭,梁龍說當美妝博主是被逼的。社會我龍哥,人狠話不多。這種吐槽才是真正到了點子上,包含了極大的諷刺。一語戳破了李佳琦「OH MY GOD」爆紅背後的無邏輯。緊接著,龍哥又來了另一個梗。
  • 在古代紋身的都是什麼人,為什麼見了有紋身的人會感覺害怕?
    美麗的錦織物上添加鮮花就叫錦上添花,少女光潔的額頭上貼花鈿就叫流行和時尚,那麼紋身怎麼就象徵著醜惡了呢?今天看鑑君就來聊一聊,為什麼我們看到紋身會害怕。說到紋身,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前段時間崑山龍哥的一身紋身可謂出盡風頭。
  • 古代社會人紋身之路
    今天咱們說說古代人紋身那事,現代人問社會人的標配是啥?答案一定是大金鍊子、大金表、大墨鏡和大花臂,這四件套打我出生以來就沒變過。在古代紋身可是有很多說法的,紋的好,你可以走在時尚的最前沿,帶起一波時尚的風潮,紋的不好,就是恥辱的標杆了。
  • 《地星撞海星》,我遇上你,龍哥和白宇讓生活都變得更加有趣
    看快本能感覺到龍哥真的是一個很靦腆很認真的人。每個小細節都可以反映出來,龍哥十分實實在在,甚至呆呆的,可能這就是之前龍哥沒能火起來的原因,一個沒辦法從容應付媒體、不能搞怪逗趣吸引眼球的演員,在快節奏的時代,沒辦法做流量王。他全心全意、心無旁騖的認真演戲,但是對於應對採訪,面對需要費心去面對的火起來之後來自四面八方的喜歡或者非議,龍哥應該是很怕也很不擅長面對的。
  • 上海任刺青紋身培訓:揭秘紋身圈的十大真相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紋身逐漸被普羅大眾所接受但是紋身行業還是顯得相當神秘咎其根源,是行業的冷門性和專業性人們對於紋身還只局限於口口相傳使得紋身行業存在這很多不為人知的小秘密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這就是半永久掉完的效果)專業紋身師好像都不做紋眉紋眉的卻好像都會紋身成為一個紋身師大概需要2年學紋眉只要兩個禮拜信我還是信他你自己看著辦(三)紋身能洗嗎?
  • 「前妻」索取撫養費,喊話豪情龍哥法院見!
    去年開始,一位自稱豪情龍哥「前妻」的女子就經常在社交網站上發文撕逼,翻出不找前情舊事,最主要手裡還有好多證據。很多負面新聞被曝光,從未見豪情龍哥正面回應過此事....前幾天,這位自稱「前妻」的女子再次發文喊話張海龍說道:從上周六就給你發信息告知,你兒子從美國回來躲疫情,沒有想到會呆這麼久,沒有帶過冬的衣服回國,北京己經開始降溫了,麻煩你把欠他的錢還給他,你兒子等著拿這份錢買過冬的衣服和鞋子呢,發信息不回打電話不接,但是你每次都能對我的微博第一時間做出強烈的反應,望這條你也能第一時間看到,不知道電話你是選擇性的接還是都不接,
  • 超級英雄曬紋身:鋼鐵俠美隊很正常,只有他把紋身紋到「腳底」!
    現實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喜歡紋身,因為不是所有的紋身都是花臂之類的,而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都喜歡紋一些自己喜歡的圖案,可能這個圖案對自己來說有特殊的意義,又或是看上去比較好看,但你見過超級英雄們的紋身嗎?
  • 抗「疫」小故事·我的同事叫「龍哥」
    (通訊員:陳凱)在我的身邊,有一位叫李龍的小兄弟,他是南航新疆分公司的一名機長教員。他為人熱心、踏實認真,大家都親切地喊他「龍哥」。還記得初次與他接觸時,李龍剛進公司,來到我所在的飛行技術管理室參加飛行理論考試。
  • 紋身人士愈多,職場也在逐步消除紋身的汙名
    在全球的很多地方,紋身不再是社會邊緣叛逆者的專屬。這些用來記錄、銘記,或者彰顯身份認同的花紋正在一些國家變得越發普遍。《人際關係》期刊上的研究表明,儘管人們的觀感可能不同,但在當今美國,紋身的人不再面臨任何薪資或就業歧視。該研究的合著者西澳大學商學院的安德魯蒂明稱,他對人們的態度轉變如此之快感到震驚。有鑑於人們對於多元化工作場所的推崇,這樣的趨勢可謂是令人振奮的。
  • 紋關公的人注意了,請趕快洗掉紋身,應該紋這個人,他是混混鼻祖
    這當今這個社會有著各種各樣的人,有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且現在一些年輕人通常會把自己喜歡和信仰的人物,通過紋身的方式刻在自己的身上,用以代表自己的信念,而被紋身最多的人物莫過於關公關二爺。然而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只是因為很多人在年少的時候總會輕狂浮躁,崇尚武力,而關二爺是武聖,中國武人的代表。
  • 不一樣的紋身:太陽系紋身
    所以,如果你正在尋找一些真正男性化和侵略性的火星紋身設計,無論行星或標誌是否正是你所需要的。佔星師有時稱之為巨大的幸福,就好像它被包含在你的星座中,或者你有木星紋身,你的生命有更大的機會充滿繁榮,幸福和快樂。木星控制著生命的領域,如健康和財富,社會地位,尊重和權力。這個星球影響著人類活動的知識面:認知,擴大觀念和更高的智慧。它影響了獲得新體驗,智力,文化和精神發展的願望。因此,這個星球對科學家和醫生以及旅行者都有利並不奇怪。
  • 豪情龍哥吐槽散打做事喜歡...
    1天天看美女跳舞昨晚黑暗蘿莉做情感連麥主播,偶遇劉二狗媳婦連麥吐槽老公總看跳舞女主播,大美勸解說,你應該多相信自己的老公,畢竟他天天忙著正事掙錢呢,隨後掛斷連麥,大美說,這姐妹上來就給我整個難題,我老公是劉二狗,他天天看女的跳舞是咋回事,我這情感連麥太難了,第一個是連不上,第二個激動的說不出問題,第三個連麥是大主播的媳婦
  • 紋身,被誤解的藝術?
    賈斯汀·比伯脖子後的翅膀紋身約翰尼·德普說過:「我的身體就是我的日記,我的紋身就是我的故事。」很多人也像他一樣用紋身的形式紀念自己每一階段的人生,這張紋身就是主人為了紀念因意外而死去的貓咪。百年的禁令足以讓社會形成一個新的階層——有紋身的社會遺棄者。他們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不受待見,除了拉幫結派成為不法之徒以外沒有別的選擇,這就讓日本民眾對紋身者產生了恐懼。而到了近代,黑社會組織的興起,更是讓人談紋身色變,為了讓自己的幫派形象突出,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紋身表明他們的身份。
  • 可能是洗紋身最好的方法,讓皮膚完好如初?
    #皮秒洗紋身#紋身在人體上也可以稱作是「裝飾」,很多人紋身最開始就是想留下點記憶、或者是愛好,不管為何原因,殊不知很多人匆忙紋身之後都會產生後悔,想洗去或者遮住這片紋身。就連歐美影視圈比較知名的德普叔,對自己紋身也有後悔的時候,德普叔的離婚訴訟在圈內搞得議論紛紛,而原本在他右手胳膊處刺有他老婆的紋身,也被他用色漿遮蓋了。
  • 你可別小瞧有紋身的人,他們可能都是扛把子!
    你可別小瞧了這位女性,這位女政治家納納婭馬胡塔不僅是毛利王室的近親,也是紐西蘭首位女性外交部長。納納婭馬胡塔最引人注目的是臉上獨特的毛利紋身圖案,醒目地代表了其毛利原住民的身份,也因此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
  • 現在特別流行的紋身文化,你知道這在古代意味著什麼嗎?
    在我國古時候,紋身這個行為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懲罰行為了。比如在商朝的時候,那時候有紋身的人可是真正的社會人了。這個社會人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那個社會人,而是指真正的罪犯。對於這種危害社會的人,朝廷對他們懲罰就是紋身。當然了,這只是一些小罪的懲罰。如果說犯的最大一點的話,那可能就是割掉鼻子或者砍掉手腳了。因此紋身在古代有一個叫法就叫做墨刑。
  • 動物神奇的保護色
    來源:網際網路           大自然一直都很神奇,有一些動物無論何時都「穿」著它們的奇裝異服,模仿周圍的環境,這種體色就叫保護色
  • 重啟:劉喪是張起靈粉絲,為何只有一半紋身?「紋身妹」說出實情
    對於劉喪在劇情中已經有了明確的認知,他是一位耳力特別靈敏的人,也是地質勘探的專家,最讓人想不到的是他還是張起靈的粉絲,從他的紋身便可以看得出,說是「腦殘粉」也不為過了。但是不知道觀眾是否有想過,為何「腦殘粉」的劉喪,只有一半的紋身呢?難道真的是害怕疼嗎?其實不然,在第三集的時候,「紋身妹」就曾說出過實情。
  • 師傅,我要洗紋身!
    有些人信誓旦旦,打了雞血,急需釋放,等待刺青加身;就會有些人悔不當初,捶胸頓足,扼腕連連,亟待清洗紋身。當我們倚靠在小榻上,雙眸微閉,祥裝享受、酷我,身體千瘡百孔,心裡喜出望外;身邊或許正有位兄臺,緊蹙眉頭,眼神飄忽,在同樣的刺痛中洗刷著曾經的「最愛」。雖然,他身上的某處紋身,如今的下場是漸漸離去消失,但當初它也是一針一針扎來的。
  • 關於紋身,你不知道的8件
    最初,廣場把他和一個YouTube視頻聯繫起來。這段錄像美化了他心愛的阿根廷River Plate足球隊。不幸的是,這個粉絲在網上分享了他的紋身和紋身的目的。支持者可能對這場比賽充滿熱情,但這對為其他球隊的支持者來說,卻難以接受。當一個競爭對手的粉絲發現QR帖子時,他們在YouTube上聚集了大批粉絲,惡作劇者報告了這段視頻,並聲稱它違反了幾項版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