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父母出生地離得越遠娃智商越高,混血寶寶更聰明,真的嗎?

2021-01-15 騰訊網

流傳說法:父母的出生地離得越遠,孩子就會越聰明。混血兒寶寶更加聰明。

較真要點:

智商由遺傳和環境兩大因素共同決定,目前並沒有研究能夠支持「父母出生地離得越遠,孩子的智商就會越高」。「混血兒更聰明」也可能只是一種刻板印象。

查證者:勿怪幸|醫學博士

有一些廣泛流傳的關於孩子智商的說法,比如,父親母親的出生地離得越遠,孩子的智商就越高」,再如,混血寶寶的確會更聰明些。這些說法有道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智商。

一、智商是什麼?智商高低受哪些因素影響?

智商這個詞人人都知道,但它本身其實很難定義,也很難衡量。因為智商這個概念非常模糊,覆蓋很多方面,包括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還有思考、計劃、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為了進行智商有關的研究,人們設置了很多項衡量智商的指標和檢測方式,包括大家都知道的Intelligence quotient (IQ)。

經過了漫長的研究,目前學界的共識是,智商受遺傳影響大概佔到50%,另外50%受後天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個環境包括家庭和社會環境,比如父母本身受教育程度、父母的養育方式、社會環境給予孩子教育資源的優劣、孩子的營養狀況等等。總體來說,幼年時候的智商受到遺傳的影響最小,老年後的智商受到遺傳的影響最高。這比較好理解,畢竟幼年時期大腦在快速發育階段,受外界的影響更大。成年後,教育階段終結,大腦發育成熟,受外界的影響就要小很多。

但是,遺傳和環境對智商的影響錯綜複雜,不能簡單劃分清楚。比方說,一個孩子跟父母智商接近,是因為遺傳導致的,還是因為生活在同一環境下所受環境影響導致的,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呢?或者通俗些說,一個人的IQ假如是130,他這130裡,究竟有多少是來自遺傳,又有多少是來自環境呢?這都無從得知。

二、有沒有可能父母出生地越遠,孩子的智商越高呢?

這種說法起碼是沒有研究證據支持的,從常識角度也不太說得過去。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近親結婚不合適,反其道而行之,基因相差較多的父母生出來的孩子就會更優秀。實際上,近親結婚之所以存在隱患,是因為很多遺傳病是隱性遺傳,意思是,如果你只攜帶一個致病基因,並不會表現出來,也不會出現異常。但如果父母來自同一家族,兩人就有可能都攜帶有這一隱性致病基因,孩子從父母雙方各取一條染色體,便更有可能同時獲得兩個隱性基因,從而表現出遺傳病。所以如果父母基因相差較多,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可以避免這種問題出現,降低遺傳病風險。

但前面已經說了,智商不同於遺傳病,它更多是由基因和環境共同決定的,十分複雜,不是父母的一兩個基因就可以簡單影響的。另一方面,出生地遠近也不一定就代表基因相差多少。現代社會人口流動性極大,不像古時候從生到死都在一個地方,除非是交通極端閉塞的大山深處,否則哪怕是同一城鎮居住的伴侶,兩人遺傳系譜的差別可能跟一對家鄉分別位居南北的夫妻間的差距也沒差多少。如果父母家鄉離得越遠,孩子的智商就真會越高的話,那人口流動性最大的地方的孩子智商就都會高人一等了,然而像美國這樣各國人口混居組成的移民社會,也並沒有顯示出個個智力超群。

顯然,這樣的說法經不起推敲。

三、混血兒更聰明的觀念沒有可靠數據支持

不少讀者可能會有混血兒會更加聰明的印象,事實果真如此嗎?實際上,有關這方面的研究非常之少。先不說對不同種族或國籍的孩子進行大範圍智商測試的可行性問題,從倫理學上也很難獲得資助進行研究。

不過,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 60年代的日本學者就曾做過這樣的研究。當時有不少駐紮在日本的美軍士兵與當地日本女性交往生下後代,日本學者先後測試了幾百個混血孩子,與本地的日本孩子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外國男性和日本女性的生下的孩子與本地日本人孩子的平均IQ值並無差異,有些研究還發現混血孩子IQ平均低於本土日本孩子。但是該這項研究整體的樣本量比較少,也未能排除家庭環境等關鍵幹擾因素,該結果其實也並不能體現出混血兒和非混血兒在智商上有什麼差異 。

由於美國是多種族混居的國家,所以不可避免地大多數孩子都是混血兒。一些關於不同種族家庭孩子學習表現的數據研究顯示,單一種族家庭孩子的學習表現與混血家庭的孩子並無差異,甚至高於混血家庭的孩子。孩子間的差異更多地受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教育程度這些後天因素的影響。只有閱讀和語言能力的測試中,多種族家庭的孩子能夠超過單一種族家庭的孩子。這也算是意料之中,畢竟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多語言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的語言能力超過單一語言環境長大的孩子。

總之,孩子的智商由遺傳和環境兩大因素共同決定,目前並沒有研究能夠支持「父母出生地離得越遠,孩子的智商就會更高」這一觀點,「混血兒更聰明」,可能只是一種刻板印象。想要讓孩子更聰明,更重要的還是要給他創造更加良好的家庭環境,讓他接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身心全面發展。

本文編輯:yutonggliu

想了解更多內容?微信搜索「騰訊較真闢謠」小程序,點擊「問答」進行提問,較真妹等你哦~參考文獻詳見本文微信版本。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混血兒顏值和智商比純種人高?這位9國混血寶寶給你答案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很多人都會為了提升寶寶的顏值和智商,找個國外的伴侶生混血兒,跨國婚姻和混血比例也越來越多,但不同種族的男女基因結合,真的是如大家所願嗎?她們都具備著超高的顏值,因此也就讓很多人以為,只要是混血就一定更加優越,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新生兒體重暗示智商高低?哈佛研究:越接近這個數,寶寶智商越高
    每一個寶寶出生時,首先都會被抱走測試體重。最開始我很疑惑,為什麼與性別相比,醫院更傾向於先告知體重。我的醫生朋友給我進行了解答,這是因為體重是鑑定孩子是否發育完善的重要指標之一,與孩子的智力發育密切相關。哈佛大學曾經發起一項研究實驗,以「新生兒智商與體重之間的聯繫」作為話題,對5000名新生兒進行了長期調查。
  • 外國:孕吐的強弱和胎寶智商有關?是真的嗎?科學的解釋你要知道
    2009年多倫多就有人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孕吐與孩子的智商成正相關,孕吐越厲害,孩子的智商越高,他們在研究的過程當中選取了100名孕婦作為調查對象,等到孩子出生之後,測定他們的智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行動力,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孕期嘔吐越厲害,孩子的智商越高。
  • 大腦發育好的娃,嬰兒時期常出現「有趣」反應,反應越多智商越高
    而這些模式,會為他將來的社交和智商方面奠定基礎。"也就是說,孩子前三年發育的大腦,一定程度上決定未來處事的智慧。你可能會問,孩子智商不是父母決定的嗎?確實,一個人的智商會從父母那裡遺傳,但不是完全由此決定。就像愛因斯坦的爸爸和兒子也並沒有超越他一樣,他們只是攜帶了這種基因而已。科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出生後幾個月和前幾年的經歷,都會對他大腦發育產生巨大的影響。"
  • 寶寶出生「體重」暗示智商高低?研究發現:此範圍寶寶智商比較高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而不可否認的是,智商絕對是贏在起跑線上的有力支撐和基礎!所以,對於父母而言,非常看重孩子是不是聰明,智商到底高不高!當然,關於寶寶是否聰明,很多人可能都聽過老一輩人說過這樣的話:「孩子出生白白胖胖,越重越聰明」。
  • 揭秘新生兒分量那些事:大胖小子更聰明?體重和智商還真的有關係
    大胖小子永遠是老人們口中的最佳生育標杆,大胖小子真的如民間傳說一樣智商很聰明嗎? 其實老人們總說「大胖小子更聰明」無非是讓孕媽媽在孕期裡多吃些,補充好營養,這樣胎兒才能更好的發育。 如果寶寶從娘胎裡就開始營養不良,難免發育不好,影響到智商和身體健康等。
  • 寶寶出生時醫生報的「幾斤幾兩」,預示智商高低?又漲知識了
    於是很多人認為,小糯米之所以這麼聰明又可愛,與她剛出生時的體重分不開,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些家長總是認為寶寶出生時的體重越重越好,並且為了能生產出來一個「巨嬰」,很多孕媽媽會在孕期吃大量的營養品,目的不過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寶寶將來變得更聰明。 然而從醫生們科學的角度來講,寶寶們出生時的體重與將來的智力發育,雖然有關係,卻並不是體重越重將來智力越高。
  • 寶寶出生時的體重,也和將來智商有關係?接近這個數,孩子更聰明
    寶寶剛出生只有6.5斤,奶奶覺得不夠,朋友卻說剛剛好彩玉是個比較瘦的女孩子,就算懷孕了,身上也沒長几斤肉,婆婆一直不滿意兒媳的體重,總是變著法給孕婦補營養,但是彩玉胃口小,沒次也吃不了多少,一直也沒胖。寶寶出生的時候6斤半,婆婆聽到了孩子體重以後有些不高興:「老王家的孩子出生足足8斤呢,生下來就是個大胖小子,瞅著就健康。
  • 哈佛研究發現:寶寶剛出生的「頭圍」越接近這個數,暗示智商越高
    老人常說:「寶寶頭越大就越聰明,」在他們的認知裡,頭大的寶寶腦細胞是比正常孩子多,大腦能裝更多的知識,所以,相對來說比較聰明。根據哈佛學者對寶寶大腦發育的研究來看:寶寶的智商跟頭圍有著密切關係。頭圍大小決定智商高低?寶寶的頭圍增長是跟大腦發育和顱骨生長成正比的,嬰兒時期,雖然孩子的顱骨發育不完善,但大腦生長是領先於身體上各個部位,所以,寶寶的大腦出生時相對比較大。
  • 寶寶出生「斤兩」暗示智商高低?研究發現:跟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
    所以,對於父母而言,非常看重孩子是不是聰明,智商到底高不高! 當然,關於寶寶是否聰明,很多人可能都聽過老一輩人說過這樣的話:「孩子出生白白胖胖,越重越聰明」。
  • 遺傳基因對寶寶智力有影響嗎,怎樣讓寶寶更聰明呢?專家這樣說
    從懷孕初期開始,寶寶是否聰明就成了父母最喜歡談論的話題。很多人會認為,如果父母都很笨,那生出來的孩子是不是也會比較笨呢?其實寶寶是否聰明,不僅與父母的智商有關係,還與很多因素有關。1、遺傳因素通常情況來講,如果雙方父母的智商都比較高,那麼生出來的寶寶智商也會相對較高,而且異地結合生育的寶寶往往更聰明,如果父母是近親結婚,那麼出生的寶寶很有可能會出現低智商的情況。
  • 新生兒的體重數值暗示智商發育?幾斤幾兩的正確概念,別誤讀了
    「文/糯豆包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快問問媽媽你出生時幾斤幾兩?體重越高智商越高!」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句話,生活中總會有一些迷信觀念的存在。絕大多數父母的傳統思想就是孩子生出來體重越大,證明體格越好,智力也越高。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 寶寶的出生時間,決定他們的命運?這4個時間段出生會更「好命」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他們希望自家的孩子事事順利,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被各種光芒照耀。很多父母還會用上生辰八字,算算孩子今後的命運如何,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也有父母會注重生肖問題,算好日子再備孕生娃,期待孩子今後的成長更好。
  • 孩子出生在幾月、多少斤最聰明?科學研究:越接近這個數智商越高
    還有網傳「 寶寶出生時候的體重,可以預測智商高低,除了出生多少斤以外,出生在幾月份也要算一算,也和孩子的聰明程度有關?」這些說法都有沒有科學道理呢?孩子出生多少斤最聰明?對於有著傳統觀念的孩子奶奶和爺爺,更喜歡兒媳婦生出一個大胖小子,於是在兒媳婦孕期便開始享受「國寶級」待遇,不是一人吃兩人飯就是多進補少做事,導致腹中胎兒被「催胖」,成為巨大兒的候選人。
  • 寶寶滿月後要不要剃胎頭?養娃路上的這3大誤區,你遇到了嗎?
    老一輩的人認為,滿月時給寶寶剃胎頭能讓寶寶的頭髮又黑又長,越長越好。那麼這樣的做法真的正確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事實上,寶寶頭髮好壞主要受遺傳因素和後天身體狀況的影響。如果父母頭髮好,寶寶頭髮則一般不會太差。父母頭髮差,那麼寶寶頭髮相應也會受到影響。
  • 哈佛研究:娃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僅有3次,父母別傻傻不知道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家長們共同的願望,父母都希望孩子出生就聰明伶俐,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學校中的佼佼者,家族中的驕傲,自己以後和朋友聚會時也可以有更多談資。說到這很定有父母會搖頭嘆息:「孩子聰明靠遺傳,基因不好沒辦法」,其實不然,遺傳雖然是影響孩子智商高低的因素之一,卻並非是主要因素,通過後天的培養來提升寶寶的智力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天才都是因為後天缺乏培養最終泯然眾人,怎樣才能讓寶寶大腦發育得更好,更聰明呢?
  • 寶寶出生時多少斤最聰明?太不可思議了
    出生時越重,智商越高?民間流傳著一個觀點:大胖小子更聰明。簡單說,就是謬論。英國醫學研究協會理查斯博士在許久前,對此領導了一項研究:他對3900名1946年出生的男女進行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出生體重一定程度上與智力成正比。
  • 寶寶頭圍大小可以決定智商高低?不不不,寶寶頭圍別低於這個範圍
    無數看過這部動畫片的父母,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想法——大頭寶寶更聰明。於是很多父母開始測量寶寶的頭圍(即可以反映腦和顱骨的生長發育情況),認為頭圍越大越聰明,可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寶寶頭圍越大,說明他越聰明?現實生活中,也曾聽過很多老人說:寶寶頭這麼大肯定很聰明,長大後會有大作為。不僅老人這麼認為,在相關研究中也有類似的說法。
  • 父母這個不經意的小動作,能刺激寶寶大腦發育?不妨多試試看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漂亮,所以,從出生那一開就開始注重他們智商的培養,但其實,除了物質上的滿足以外,你不經意的小動作也能夠刺激大腦的發育。建議家長每天可以抽出一點時間觸摸寶寶的手掌及指尖,刺激其神經元反應。這對寶寶更好的感知世界有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經常跟寶貝玩一玩手指遊戲,也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讓他變得更聰明。觸摸手法:A:搓手心。
  • 宣布混血寶寶英文名 孩子趴媽媽肩膀睡覺
    7月30日消息,中國女排名將馬蘊雯在社交平臺正式宣布了孩子出生的喜訊。升級當媽的馬蘊雯大方曬出了孩子的正面照片,還公布了混血寶寶的英文名字,她的美國丈夫雷特-拉爾森曾是中國女排體能師。馬蘊雯還用手託著孩子睡覺,把娃搭在自己的肩膀上,拍下了與孩子的自拍合照。當了爸爸的雷特還抱著孩子餵奶。從公布戀情,到公布懷孕好消息、再到孩子出生,馬蘊雯都上演了一場「閃電戰」。今年2月份,馬蘊雯去美國拜見男友雷特-拉爾森的父母,曬出了與男友一家三口的合照,正式公開了戀愛關係。雷特曾是中國女排體能訓練師,在國家隊頗受歡迎,如今他轉投了荷蘭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