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創客看好成都雙創環境 冀「26條措施」落地更細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會議現場。 起鈺婷 攝

中新網成都12月18日電 (起鈺婷)貫徹落實「26條措施」政策研討暨成都高新臺灣青年企業年度懇談會18日在成都星點(高新)海峽兩岸新經濟青年創業園舉行。

四川省臺辦、成都市臺辦、高新區黨群工作部的相關領導,以及入駐成都高新區的臺灣青年創業者等近60人參與會議。會議旨在宣傳解讀《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等相關政策,面對面了解臺灣同胞來蓉發展實際現狀,並給予關心支持與答疑解惑。

頒發 2019 臺青創業實踐家獎牌。 起鈺婷 攝

成立於2017年10月的成都星點(高新)海峽兩岸新經濟青年創業園,在成都市通過免費為臺灣青年提供辦公場地,提供工商辦理、對接政府事務、接洽兩岸項目等服務,吸引了不少臺青創客入駐。截至目前,已促成59個項目落戶成都高新區,累計註冊資金達到1.3億元。

澳跡(成都)貿易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執行副總李康德表示,公司落戶成都已有一年多,自己也已在成都組建家庭。「我也在為其他想要落戶成都的臺灣企業提供幫助,不過目前的創業政策主要針對科技等方面的中大型企業,希望對一些剛起步的和較小的企業也能加大支持鼓勵力度,這樣能夠更加吸引年輕的臺灣創業者來到四川。」

迪卡兒國際教育集團營運總監何貴惠表示,自己之前已經到成都考察過六次,對成都的經濟、環境、人文等方面都很滿意,集團已經準備好了人才和資金,想要在成都建設幼兒園。她希望政策方面能夠再推進一些更細化的措施,對有意願來大陸投資的臺灣企業給予更多的指導。

與會人員合影留念。 起鈺婷 攝

風潮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李莉霞對「26條措施」最關注的部分是文創方面。「臺灣的文創企業加入高新區,可以讓高新區的生物科技以文創的方式進行更生活化的體現,臺灣的文創和音樂節也可以更多地在成都舉辦。我們想把臺灣很有趣的一些文創經驗帶到成都來,交流合作出更多的新花樣。」

當日,四川省臺辦、成都市臺辦等部門的相關領導、負責人還對臺灣青年創業者們現場提出的問題、建議做了一一答覆和認真收集。

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表示,目前川臺經濟融合度進一步提升,合作前景廣闊,人文交流合作空間巨大。下一步四川將繼續做好「26條措施」的落地落實,「心貼心」交流、「面對面」服務,讓臺胞更好了解四川惠臺利民政策,吸引更多臺胞來四川尋找發展機遇。

四川省臺辦經濟處負責人還建議臺灣青年創業者們關注四川省臺辦網站和「川越海峽」微信公眾號,裡面有詳細的惠臺利民政策內容和「川臺70條」39個省直責任單位聯絡員名單,當臺灣青年創業者們在工商、稅務等行政方面遇到問題時,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諮詢和解答。

據了解,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新增臺資企業111家,主要涉及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新增項目投資總額7.85億美元。截至目前,已有2248家臺資企業來川投資,投資總額達204.69億美元。(完)

相關焦點

  • 成都雙創為啥初現虹吸效應?環境!環境!環境!
    「城市所能創造的環境,是留住創新人才和企業的首要因素。」美國工程院院士鄧文中在成都參加海科會時,曾談到城市如何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創新創業。他借用房地產界的一句投資格言「位置,位置,位置」,指出企業和人才雙創的核心需求,即「環境,環境,環境」。  對於企業和人才而言,最適宜孵化、加速的環境是什麼?在平臺載體和資源要素上,城市能為企業提供什麼?
  • 成都命名100名職工創客明星
    「百佳」職工創客明星命名表揚會,在交子金融中心舉辦,來自成都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醫療衛生、交通建設、現代農業和新材料等多個產業的100名職工創客明星走上舞臺,領取屬於他們的榮譽。在歷經材料初審、現場答辯覆審、實地走訪核查、社會公示之後,今年的100名職工創客明星順利誕生,他們每人還將獲得6萬元現金獎勵。  活動現場,來自民航成都物流技術有限公司的本屆「職工創客明星」獲得者楊秀清激動地對記者說道:「沒想到我們技術人員有一天也能當上『明星』,這對我們常年奮鬥在產業一線和廣大基層技術崗位的職工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 川渝粵攜手搭臺:優勢互補融合發展 為臺青就業牽線搭橋
    活動期間,四川民營企業新希望集團攜手在川臺企富邦華一銀行成都分行發布50個臺青實習就業崗位;成都亞臺青海峽青年創業園等3個青創基地與8個臺灣青創項目進行現場籤約,為臺青逐夢大陸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 為臺青就業牽線搭橋作為四川「臺灣青年實訓基地」之一,富邦華一銀行成都分行此次為臺青準備了涉及銀行部、臺商部、零售銀行部等部門業務工作的20個實習就業崗位,幫助臺青在實踐中了解川臺金融交流合作,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
  • 直擊2020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中國科學院創客之夜」
    在創客之夜活動上,來自「弘光專項」「STS科技服務網絡計劃」「中國科學院國家雙創示範基地項目」等中國科學院內外200餘個優秀科技雙創成果,通過「快閃路演」、線上線下視頻展播展覽等形式向公眾呈現。「『快閃路演』是創客與投資者溝通交流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但對於科學家來說很新穎。」嚴慶說,這種形式更適合年輕人,年輕的創客喜歡通過這種很「潮」的方式來尋找投資者和合作夥伴。
  • 李克強深耕「雙創生態系統」:中國正成為全球「創客天堂」
    李克強深耕「雙創生態系統」:中國正成為全球「創客天堂」 原標題: 而中國優越的「雙創」環境,正促使他們的創業夢想成真。  德國人艾伯通在中國創辦了贊那度公司,除了提供線上旅遊預訂服務,還開設了線下VR體驗店,為旅行者帶來360度的虛擬旅遊體驗。艾伯通稱,中國人很願意「嘗鮮」,而美國、歐洲可能要過10年才會接受這些。  遊戲與娛樂製作公司維塔士創始人蘭吉利認為,中國政府對創業者非常友好,「我們有機會把新技術帶進中國」。
  • 深耕區塊鏈商業場景落地,庫珀科技榮獲「2020年度雙創企業」
    11月15日,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作為指導單位,封面新聞聯合四川省股權與創業投資協會主辦,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西南基地、致米資本共同協辦的「首屆中國(成都)創客峰會」在成都舉行。多位資本領域大咖、商界領域先鋒代表齊聚成都,共同探討創業、投資觀點。
  • 從營商環境建設三大關鍵詞解析成都成華區「環境優區」戰略
    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是一場不進則退的持久競逐賽。賽程越往後,越發考驗城市突破創新的能力。在《2020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發展評估報告》中,成都被評為「2020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成績背後,是這座城市改革主體的持續發力——僅兩年時間,成都就已完成營商環境1.0、2.0,再到如今3.0全面深化。
  • 僅次於北上廣深杭 雲創城市成都排名全國第六
    作為西南地區首屈一指的雲創城市,這也是「雲棲大會」連續第三年來到成都,吸引了海內外近千名開發者、創業者及生態夥伴參加,多名成都地區的明星企業紛紛在大會上亮相。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成都雲棲指數位列「全國第六」,成為西南地區排名最高的「雙創城市」,在全國雲計算進行創新創業的活躍度上及「雙創」地圖中均處於全國前列,僅次於北上廣深杭。
  • 瀋陽市渾南區雙創示範基地 工作方案
    舉辦科技金融會議、沙龍等活動100餘場,對項目落地、創客成長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有力推進了金融與科技結合。投融資環境。制定出臺了《渾南區促進金融業發展若干政策》,對落戶渾南區的各類金融機構給予開辦補貼、購房補貼等政策扶持;依託渾南區風險資金池和產業引導基金,為渾南區合作金融機構提供風險補償和引導資金;協調區內擔保公司對渾南區重點規上企業提供1-1.5%的擔保費率。
  • 1月9日首車起15條京冀公交線路採取臨時措施
    今天(8日)記者從北京公交集團獲悉,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應張家口市懷來縣、涿鹿縣、下花園區,承德市興隆縣、豐寧縣、灤平縣,廊坊市霸州市、永清縣、固安縣、開發區,保定市淶水縣政府相關部門要求,從1月9日首車起15條跨京冀運行公交線路
  • 我市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便民利企九條措施
    為有效解決當前全市營商環境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我市研究制定了《呼和浩特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便民利企九條措施》(以下簡稱《九條措施》)。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於2020年11月26日正式印發。
  • 僑界人士持續看好浦東機遇 冀為創造改革開放新奇蹟貢獻力量
    僑界人士持續看好浦東機遇 冀為創造改革開放新奇蹟貢獻力量   (而立浦東再出發)僑界人士持續看好浦東機遇 冀為創造改革開放新奇蹟貢獻力量  中新社上海12月1日電 (記者 許婧)從1990年上海浦東正式吹響開發開放的第一聲號角開始,30年來,一個又一個「中國第一、全球第一」在這裡誕生。
  • 成都高新區:企業梯度培育 產業節節拔高
    來源:經濟日報成都高新區打造的雙創地標菁蓉匯啟用不到3年的時間,已引進31家國內外知名孵化器,吸引線上線下1890家科技型創業企業和項目入駐。在這裡,「雙創」步履不停,政策不斷升級。11月22日,在此前已有多項扶持政策的基礎上,成都高新區召開產業培育大會,發布《關於深化產業培育實現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意見》(以下簡稱產業培育政策),該政策共18條,提出加快構建以種子期雛鷹企業、瞪羚企業、平臺生態型龍頭企業等為重點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在這裡,民營企業眾多,他們是「雙創」的主力軍。
  • 11月盤點:成都重要投融資事件及產業環境數據匯總
    而據虎哥了解到的信息,某些成都潛在獨角獸、準獨角獸正計劃進行高估值的融資,明年成都將迎來更多獨角獸。而外來的一些獨角獸企業也在成都通過資本的方式布局和併購。企業成長需要周期,可以說最近4年來成都雙創和新經濟的推動,帶動了一批企業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和擴張期。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獨角獸、準獨角獸、瞪羚企業出現。
  • 街區周年記 · 機構篇:以科創產業為引擎 行穩「雙創」加速度
    眾創聚集交流平臺,創業者夢想的孵化基地 車庫咖啡,一家以創業為主題的咖啡廳,為早期創業團隊提供價格低廉的辦公環境和暢通無阻的交流合作平臺,側重服務草根創業專注於為初創企業,提供「一站式」投融資綜合解決方案,是創業精神和文化的符號,夢想邁向現實的場所。
  • 貴陽高新區啟林創客小鎮激活企業創新...
    新增入駐企業26家、累計孵化畢業企業22家、解決就業崗位300餘個……1月4日,記者從貴陽高新區獲悉,過去這一年,高新區啟林創客小鎮不斷加強平臺建設,通過創新「黨建引領『5i』服務」,為創新創業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吸引大數據、人工智慧、文創、新能源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正加速集聚
  • 雙創成為企業靈魂
    該公司董事長劉莉萍坦言,這些成績離不開雙創引擎的推動,可以說,宏圖創展本身的成長曆程就是一部雙創協奏曲。  孵化「小老闆」  「要說我們公司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平臺型企業建設。」宏圖創展總經理韓國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早在「雙創」戰略提出之前,宏圖創展便已經開始進行類似的探索。他們將員工的創新能力與員工個人職業規劃掛鈎,鼓勵有能力、肯創業的年輕創客在宏圖創展平臺上創業。
  • 馬曉光籲臺當局勿泛政治化解讀大陸「26條措施」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 路梅 鄭巧)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3日應詢時指出,「26條措施」都是「真金白銀」的措施,給臺灣同胞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更大的利益福祉,這對增進臺胞的利益是件好事。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當天在北京舉行,兩岸記者高度關注大陸近日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26條措施」)。對於臺灣當局對「26條措施」的攻擊,馬曉光作上述表示。
  • 三維全棧技術創新創業先行者的盧深視亮相2020全國雙創深圳活動
    10月15日,2020全國雙創周深圳活動暨第六屆深圳國際創客周在龍崗區星河WORLD拉開帷幕。今年雙創周活動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為主題,設置主會場活動9個、分會場活動18個,充分展示深圳雙創成果和創新活力,的盧深視受邀參與2020全國雙創周深圳活動暨第六屆深圳國際創客周活動,展示三維視覺全棧技術的產品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