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用戶信息被爆洩露!Facebook又陷數據醜聞

2021-01-09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6月29日報導(編譯:福爾摩望)

據報導,以NameTests為品牌的Facebook測驗開發者,被爆洩露了多達1.2億Facebook用戶的個人信息。這家德國應用開發商Social Sweethearts推出了頗受歡迎的社交測驗,如「哪個迪士尼公主是你?」。該公司在Facebook平臺上的每月用戶數量約為1.2億。一個自稱為Inti De Ceukelaire的黑客昨天在Medium發布了一篇帖子,概述了這一測驗是如何收集Facebook信息的(如姓名、生日、照片和好友列表),並將其顯示在JavaScript文件中,而這些文件可能會被第三方輕易獲得。

Ceukelaire多次試圖與Facebook聯繫,並被告知該公司將對此進行調查。在經歷了劍橋分析數據隱私醜聞之後,Facebook在處理數據洩露和安全漏洞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審查壓力。僅僅幾個月後的6月份,Ceukelaire注意到NameTests已經改變了它處理用戶數據的方式,以應對信息洩漏。

Social Sweetheart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沒有證據表明個人數據被暴露給第三方或者數據曾被濫用。「作為Social Sweethearts的數據保護官員,我想告訴你,這件事已經過仔細調查,」聲明中寫道,不過這份聲明並未具體到某個個人。「調查發現,沒有證據表明用戶的個人數據被洩露給未經授權的第三方,並且更沒有證據表明它被濫用。儘管如此,Social Sweethearts對數據安全非常重視,目前正在採取措施規避未來的風險。「

Facebook表示它通過其數據濫用賞金計劃處理了這個問題。「一位研究人員通過我們在4月份推出的數據濫用賞金計劃,將nametests.com網站的問題提請我們注意。我們與nametests.com合作解決了其網站上的漏洞,該漏洞已於6月份解決,」Facebook產品合作副總裁Ime Archibo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不過,作為在Facebook平臺上運行但安全性又較差的眾多公司之一,Social Sweethearts及其NameTests測驗可能僅僅是第三方審計人員和安全專家發現的一系列問題的第一環。Facebook在3月份的時候表示,它將審計其平臺上的應用以清除數據濫用,而在5月份,Facebook表示它已經在該調查中暫停了200多個這樣的應用。似乎NameTests不會被標記為濫用用戶數據的惡意案例,因為它似乎屬於意外洩漏。儘管如此,這些類型的情況並不能預示Facebook平臺的整體安全性,尤其是當用戶現在更加謹慎地使用社交網絡上的第三方應用時。

相關焦點

  • 滙豐銀行又陷醜聞 捲入5億「龐氏騙局」
    來源:中國基金報滙豐銀行又陷醜聞!捲入這場5億「龐氏騙局」洗錢、縱容龐氏騙局……隨著美國財政部秘密文件的洩露,一個大瓜浮出水面。據多家外媒報導,秘密文件顯示,滙豐銀行明知客戶涉嫌「龐氏騙局」,仍縱容其將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4億元)的資產從其美國滙豐銀行的帳戶轉至香港帳戶。
  • Facebook全球活躍用戶超30億,用戶可靠數據賺錢,創造價值
    僅在印度就有大約3億的Facebook用戶,幾乎相當於美國總人口,這使得印度成為Facebook用戶最多的國家。很多國家擁有超過1億Facebook用戶,美國、巴西和印度尼西亞分別擁有1.9億、1.23億和1.2億Facebook用戶。
  • T-Mobile用戶數據洩露
    12月30日,無線運營商T-Mobile發布公告稱,由於一起數據洩露安全事件暴露了客戶專有網絡信息(CPNI),其中包括手機號和通話記錄。在進行初步調查後,T-Mobile發現攻擊者獲取了客戶產生的電信信息的訪問權限,即CPNI 信息。黑客訪問的CPNI信息可能包括手機號,以及通話相關的信息。T-Mobile稱數據洩露事件並沒有保護帳戶所有人的姓名、家庭地址、郵箱地址、金融數據、信用卡信息、身份證號碼、密碼和PIN碼。
  • 臉書用戶數據洩露事件的警示
    2014年,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大·科根(AleksandrKogan)推出了一款名為「這是你的數位化生活」的App,用獎勵5美元做誘餌,吸引臉書用戶下載該App,做自己的個性分析測試,大約2.7萬名臉書用戶當時下載了這個App。科根因此取得了這2.7萬人的個人數據,同時取得了他們的臉書好友的個人信息,實際共獲取至少5000萬用戶的數據。
  • Facebook第三方網站登錄功能或令用戶數據面臨洩露風險
    騰訊證券訊 據普林斯頓大學信息技術政策中心主辦的博客網站Freedom to Tinker報導,該博客的研究員Steven Englehardt及其他兩名研究人員發布安全研究報告稱,如果用戶使用「login with Facebook」(用Facebook帳號登錄)的功能來登入一個網站或應用
  • 2018年終盤點之數據安全 數據洩露讓人「觸目驚心」
    我們看到,個人數據洩露事件越來越嚴重,輕則波及數千萬人,重則影響數十億人,形勢不斷惡化。  在眾多的數據洩露事故中,天極網記者精選年度十起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數據洩露事件。  1.  2018年1月4日,印度鄉村企業家 Bharat Bhushan Gupta爆料說,有人在移動社交工具WhatsApp上向他推銷Aadhaar資料庫,購買之後,Aadhaar資料庫確實為他提供了大量意想不到的用戶信息。  2.
  • 2020年全球數據洩露大事件盤點:數據「裸奔」 代價沉重
    【國內時間軸】1月3日丨中國電信超2億條用戶信息被賣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陳德武、陳亞華、姜福乾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二審刑事裁定書》顯示,2013年至2016年9月27日,被告人陳亞華從號百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
  • 近期國內外重大數據洩露事件
    微博用戶數據洩露近日,有用戶發現5.38億條微博用戶信息在暗網出售,其中,1.72億條有帳戶基本信息,售價0.177比特幣。涉及到的帳號信息包括用戶ID、帳號發布的微博數、粉絲數、關注數、性別、地理位置等。對此,微博安全總監羅詩堯回應表示:「洩漏的手機號是19年通過通訊錄上傳接口被暴力匹配的,其餘公開信息都是網上抓來的。」
  • 12306 用戶數據洩露,請儘快修改密碼
    當然,使用第三方平臺或者尋找黃牛搶票的風險就是信息容易被洩露。近日,一張疑似 12306 用戶數據洩露的暗交易的圖片在網絡上瘋傳,據網傳報導稱,這份 12306 的用戶數據信息共有 60 萬條,信息記錄詳細到帳號
  • ...Facebook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研究資訊...
    而7月11日的一則報導則稱Google+首戰告捷 谷歌市值增加200億美元,那到底google+和facdebook的一些功能相比,各自優劣在哪裡呢?下面有一張來自 Technobombs.com的信息圖也許能讓你了解更多。
  •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
    數據洩漏事件頻發,你的數據洩露了嗎?2015年以來,儘管我國政府和企業不斷重視並加強網絡空間安全保障,但境外針對我國政府等重要領域的有組織網絡攻擊仍在持續,「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應用也引發新的安全風險,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吧!
  • 圓通40萬用戶信息洩露,真是「內鬼」搞的鬼?
    圓通明明洩露了用戶信息,她也因為信息被洩露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但她並沒有證據將這兩件事情關聯起來。王微很想知道這次騙局能不能找圓通負責,但她至今都沒有得到答案。據媒體報導,2018年6月19日,一位ID為「f666666」的用戶,在暗網上兜售圓通10億條快遞數據。按照賣家的說法,這些數據是2014年的數據,包括寄件人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都是圓通內部人士批量出售。而在出現事故之後,圓通賠款方面的不規範,似乎也一直存在問題。
  • 陷造假、擺拍醜聞 英BBC出品紀錄片令粉絲"幻滅"
    陷造假、擺拍醜聞 英BBC出品紀錄片令粉絲"幻滅" 原標題: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神作」「史詩級巨作」……對於英國廣播公司(BBC)出品的紀錄片,無論是觀眾還是業界,一向都不吝溢美之詞。
  • 雷蛇意外洩露用戶數據 10萬遊戲玩家將遭遇什麼風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雷蛇意外洩露用戶數據 10萬遊戲玩家將遭遇什麼風險 被洩露的遊戲玩家數據將被用去何處?以其滑鼠、鍵盤和其他高端遊戲設備而知名的遊戲硬體製造商Razer雷蛇,發生了數據洩漏。有安全人士稱,預計約10萬用戶受影響,洩露了用戶的電子郵件、地址、訂購產品類型、電話號碼等個人數據。
  • Facebook洩密啟示:自力救濟遏制「蚊子」式信息竊取者
    筆者不揣淺陋,以該事件為契機,對個人信息保護相關問題形成了兩點不成熟的思考。1、現有信息保護規則對「蚊子」式侵權者收效甚微事實上,較之於Facebook的亡羊補牢,筆者認為,作為直接受害者的用戶群體在個人信息洩露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種近乎失能的狀態,更值得我們關注。
  • 韓AI聊天機器人被疑洩露用戶信息 被迫銷毀資料庫和算法
    韓國AI聊天機器人Iruda人民網訊 近日,在韓國引起熱議的AI聊天機器人「Iruda」因被質疑洩露用戶信息,再次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1月15日,Iruda的開發公司宣布將銷毀Iruda資料庫和深度學習算法。
  • Foodpanda發生數據洩露 72萬用戶數據遭曝光
    近年來,很多企業出現了數據安全問題。其中有些企業無意中將客戶個人數據被洩露。知名餐飲外送平臺Foodpand,其母公司最近就發生了數據洩露事件,多達72萬用戶數據慘遭洩露,其中包括來自香港的客戶。Foodpanda 母公司Delivery Hero 近日洩露了多達72 萬條用戶資料,當中包括香港顧客用戶帳號遭外洩的資料包括:姓名、電郵、電話、地址座標等數據該公司正積極展開內部調查事件起因以粉紅熊貓作為品牌LOGO 的線上美食外送平臺Foodpanda,母公司來自德國Delivery Hero 集團,目前於全球市場營運版圖涵蓋超過40 個國家及地區。
  • Facebook移動用戶數達2.5億 推新移動網站
    北京時間4月1日早間消息,Facebook周四宣布,該網站的移動用戶數已經達到2.5億。Facebook同時宣布了移動業務的其他一些進展。Facebook已針對iPhone、Android、WebOS和其他平臺推出了應用,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移動用戶直接通過網站登錄Facebook。到目前為止,Facebook的移動網站版本仍然複雜。
  • 誤入暗網知識大全,這波數據交易讓我瑟瑟發抖
    某酒店數據在暗網出售,涉及1.3億用戶開房記錄2018年8月28日,某集團旗下多家連鎖酒店的數據在中文暗網市場交易網站出售。賣家聲稱,這些數據涉及到多個知名酒店,共1.3億人的個人信息以約五億餘條的開房記錄。出
  • 臉書黑材料:只要用戶增長,哪怕他是恐怖分子呢
    自數據洩露醜聞傳出以來,臉書的信用、股價都「一落千丈」,百億市值被蒸發、用戶流失或加速。日前,一份臉書2016年的內部備忘錄曝光,臉書的一位高管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曾為用戶量的「可疑」增長策略進行辯護,稱「任何能讓我們聯繫更多人的辦法都是好事」,即使人們使用這個平臺的用意險惡,比如恐嚇或計劃恐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