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關嶺結合自身實際,搶抓發展機遇,利用貧困地區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全縣五個光伏項目持續加快進度,目前併網發電工作已接近尾聲,收尾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在關嶺自治縣崗烏卓陽農業光伏電站,4000餘畝光伏項目依山而建,附著在山體表面。光伏板下機器聲此起彼伏,務工群眾協同配合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進行機器安裝和線路鋪設等工作。
關嶺自治縣崗烏卓陽農業光伏電站項目現場負責人 孫在成:
我們的項目從施工到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有200多號施工隊員在加班加點地工作,現在我們通過搶工期已經完成進度的百分之八十,從集結設備進場,平常我們用了四十臺挖機,再加上人員的配合,我們現在完成的工作量是鋪道加基礎澆築全部完成。我們預計到月底完成全部工作量,達到發電要求。
如今產業發展蹄疾步穩,群眾務工增收有望。然而在幾年前,這裡植被稀少、石多土薄,石漠化程度極其嚴重,許多村民只能外出務工。隨著光伏項目的開工建設,這片土地再次火熱了起來。每天務工群眾遍布山間,分工有序,當地村民羅英就在其中,曾經外出務工,年頭歲尾才返鄉一次,更無時間照顧家中老人和小孩。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就業,實現增收。
關嶺自治縣崗烏鎮納磨村 村民 羅英:
我們今年出去打工不到,光伏一建設我們就來光伏這裡做,一天九個小時,一天做一百多塊錢,能補貼家用。
截止2019年年度,全縣共5個光伏項目總裝機59萬千瓦,全部併網發電後,依然提供大量的用工需求,主要從事設備運行與維護等方面的工作,切實保障了群眾的就業需求。
關嶺自治縣崗烏卓陽農業光伏電站上航運維經理 徐德鵬:
咱們這個施工期預計平均每天當地的務工人員大概使用1500餘人,高峰期在3000人左右,咱們現在處於建設期,基本建完的狀態,建完以後現在我們每天的發電量大概高峰期的時候能到40萬千瓦時,如果整體建完電量預計是在60萬千瓦時左右。
記 者:李麗 張茂堂(關嶺臺)
編 輯:田褀琪
安順市廣播電視臺
外宣民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