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20年紙漿價格回顧
上半年,由於新冠疫情衝擊,宏觀風險加劇,市場悲觀情緒蔓延 國內金融市場均經歷了一場暴跌,而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國內復工推進,物流也開始逐步恢復,國內經濟預期開始好轉,紙漿開始反彈至成本線附近。但隨著海外疫情開始爆發,海外木漿需求減弱,海外木漿轉而向國內發運,而國內成品紙由於出口受阻,下遊需求下滑,供需矛盾繼續激化,漿價繼續下跌至成本下附近盤整。整個上半年,紙漿價格運行區間基本維持在4300-4800元/噸。
而在經歷了大半年的底部行情以後,紙漿價格終於在8月底有所突破,創近半年來的歷史新高。進入8月後,成品紙傳統旺季來臨,下遊紙品需求均有所好轉,再加上紙廠紛紛發布漲價函進行多輪提價,紙品利潤走高。再加上國內由於疫情控制得力,宏觀數據表現良好,市場信心得到修復 ,帶動紙漿價格上行。漿價在近期迎來一年來新高突破5200元/噸。
02、紙漿的供應
全球紙漿庫存
根據PPPC 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全球紙漿發運量 453.萬噸,較9月(488.7萬噸)減少7.2%,較去年同期增長1.7%。庫存39天,較上月(42天)下降3天,較去年同期(46天)下降7天。其中針葉漿發運量208萬噸,庫存36天;闊葉漿227萬噸,庫存42天。
從最新的海外庫存數據來看,針葉漿的發運量已回升至前期中高水平,庫存較前期有了明顯的下滑 。而闊葉漿 發運量走勢波動變化較大,但從今年下半年的發運數據來看,基本處於發運量高位,庫存壓力也有了明顯的緩解。
木漿進口與國內庫存情況
2019年,我國木漿總進口量2480.4萬噸,同比增加9.66%。其中,漂針漿進口891.12萬噸,同比增加12.13%;漂闊漿進口 1178.07 萬噸,同比增加4.4%。根據海關最新公布的數據, 2020年前11個月紙漿累計進口量4834.1萬噸,較去年同期上漲6.9%。由於歐洲近年來消費一直疲弱,再加上我國近幾年木漿消費攀升,進口需求增加,海外木漿發運逐步向中國轉移,發運往中國市場的比例從2018年底的30%已提升至超過50% 的水平,我國木漿進口量逐年增加。我國木漿消費仍存在巨大潛能,預計後期木漿進口量仍將維持高位。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下旬,國內青島、常熟、保定紙漿庫存合約175.5萬噸。其中青島港紙漿總庫存約103萬噸,較中旬上漲 3%。常熟港紙漿總庫存約63.5萬噸,較中旬下跌 7.97%。保定地區紙漿總庫存約1500車左右,較中旬上漲50車。近幾年來,木漿庫存高位如同一把利劍一直懸在漿價上方。但隨著木漿庫存高位成為常態,市場對庫存數據的反應不如前期來得敏感。預計後期木漿庫存將在需求增長與進口增長之間進行博弈,將會形成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
03、紙漿的需求
造紙業需求多樣,紙品種類繁多,且不同紙品採用的漿種不相同。採用木漿的紙品主要包括雙膠紙、雙銅紙、白卡紙、生活用紙和特種紙,其它包括包裝紙、箱板紙、新聞紙等主要採用廢紙漿,且不同紙品在生產過程中所採用的紙漿品種和比例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我們主要針對與木漿較為相關的幾種紙品的需求來進行深入探討。
下遊消費情況
2019年,機製紙與紙板累計產量12515.3萬噸,較2018年增加3.5% 。截至2020年10月,機製紙與紙板累計產量10266.8萬噸 ,同比下跌 0.8%。
紙品消費在前兩年已經處於較為疲軟的狀態,在去年下半年才有了復甦的跡象。由於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導致2月份紙品產量大幅下滑,才導致累計產量仍處於下滑狀態。但從單個月的數據產量來看,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後,下遊紙品的復甦跡象明顯。尤其是下半年來,紙品需求得到明顯恢復,某些紙品的需求還超過疫情前水平。
2020年7月,造紙及紙製品業產成品存貨5547萬元,同比增速3.4%,環比下滑2.46%。去年下半年,下遊去庫存意願強烈,紙廠大幅去庫存,因此2019 年下半年成品紙庫存回落速度遠高於今年下半年 。而今年年初由於先後受到春節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下遊消費久久不能提振,成品紙累庫現象再現, 但可以看到從下半年以來,由於下遊需求的好轉,成品紙庫存有了明顯的回落,環比均有所下滑。
紙品利潤率
2020年1-10月,造紙及紙製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增長14.7%。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造紙業整體利潤向好,各紙品利潤率位於近幾年新高。而今年初,由於受到疫情影響,黑天鵝事件導致利潤表現不佳,而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紙品需求有所好轉。各類紙品企業紛紛發布漲價函,進行多輪價。而由於漿價的低位和需求的轉好,紙品利潤得到修復。
由於疫情的影響,文化用紙上半年旺季需求有所延後,一部分需求消失,導致文化用紙在上半年走弱,隨著金九銀十需求的啟動,文化用紙紙企紛紛發布漲價函進行多輪提價,文化用紙利潤開始走好。而生活用紙則呈現出一個相反的走勢,因於海外疫情導致生活用紙出口需求激增,生活用紙在疫情最嚴重的期間,表現出了較強的需求,利潤也較其他紙品來得穩定,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們對生活用紙的恐慌性需求走弱,生活用紙產能過剩的基本面矛盾繼續凸顯,利潤逐步走弱。對比其它紙品,白卡紙的需求和利潤表現搶眼,再加上木漿價格低位,因此白卡一直處於高利潤狀態,且隨著旺季的啟動,利潤創歷史新高。
紙企開工率
在2月份生活用紙開工率跌到歷史低位後, 3月份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陸續推進,再加上海外疫情對生活用紙的需求激增,生活用紙開工率開始走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需求再度回歸理性 ,生活用紙產能過剩的問題再次凸顯。伴隨著 生活用紙價格走低,利潤率下滑, 下半年開工率小幅下滑 。
由於白卡紙本身產能比較集中,在春節期間本身 白卡紙停機就較少,開工率本身就比較高,因此在疫情衝擊時影響較小 。而隨著白卡紙利潤的走高, 下半年旺季的啟動,白卡開工率也隨之回升。
04、總結與展望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國內造紙產業,尤其是文化用紙受到了較為明顯的影響。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推進,尤其是下半年開始,下遊紙品均迎來了新的需求旺季。各類紙品需求轉好,紙企多次發布漲價函進行提漲,下遊需求和利潤得到修復,在需求帶動下,漿價走出底部陰霾,進入上漲通道,價格中樞上移。預測2021年,漿價的供需矛盾將有所緩解,漿價再經歷之前的低谷的情況將不再復現。
從供應端來看,明年闊葉漿產能將繼續擴張,而針葉漿並沒有新的產能的投產 。而海外疫情轉好,歐洲造紙產業開始復甦,全球木漿的需求將會有所增加。近年來,海外木漿發往中國的比例處於上升階段,國內對木漿進口量也一直走高。但在針葉漿產能並未增加的情況下,針葉漿的供應高位很難得到繼續。
從需求端來看,我國紙及紙板將進入新一輪產能擴張,預計在未來5年,中國新增紙及紙板產能近2000萬噸,新增原生漿需求650萬噸。且由於限塑令和禁廢令的影響,高端包裝紙的需求與日俱增,將帶來箱板紙 、白卡紙等紙品將近1000萬噸的新增需求,紅色主題類圖書的印刷也將推動文化用紙的需求回歸。造紙業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漸走出周期底部,開始了復甦節奏,將繼續支撐紙漿價格上行。漿價在蟄伏許久後,終將走出底部,開啟上行通道。供需基本面的改善,將推動紙漿價格中樞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