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規模減產主要發生在日韓和印度
表1:2020年一二季度全球及亞洲主要產鋼國家/地區粗鋼產量(萬噸)
2020年上半年,納入世界鋼鐵協會統計的64個主要產鋼國共計粗鋼產出87.31億噸(含預估值),同比去年下降6%。其中,亞洲上半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3%,降幅最小。根據Mysteel測算,全球至少有85座高爐在因此次疫情中遭受大規模停減產,其中約7成的高爐全面停產時間超過1個月,或將造成全年至少5400萬噸粗鋼產量損失。
整體來看,一季度各區域影響並不很大,產量降幅最大的區域為歐洲。而中東地區在其計劃軌道上保持了7.44%增長。二季度開始,全球各地減產力度升級,從產量上看,全球受影響最大的洲為歐洲和北美。
上半年亞洲粗鋼產量降幅僅4.41%,部分原因是中國鋼鐵生產從2月份的下降中迅速恢復,上半年粗鋼仍達到1.4%穩增長。相比之下,整個二季度日本、韓國及印度鋼鐵工業遭受了最嚴重的打擊,同比降幅分別為30.7%、14.12%及41.57%。其中日本和韓國多個代表性鋼企在二季度產生巨額虧損,產量恢復似乎遙不可期。上半年越南粗鋼產量同樣保持穩增長,一方面疫情直接影響的生產活動限制較少,另一方面進口減少、出口增加一定程度上中和了國內需求的下降。
二、亞洲鋼價反彈幅度尚未抵消因疫情導致的下跌
圖2:主要螺紋鋼市場B500B螺紋鋼對香港到岸報價(CFR,美元/噸)
圖3:主要熱軋板卷市場SS400熱軋板卷到岸/離岸價格(美元/噸)
2020年元旦後,全球各品種價格無一例外急速走低,整體跌速達到歷史之最。全球製造業停工潮和貿易商避險操作大大降低了國際市場交投氛圍,板材價格跌速和跌幅整體大於長材。4月中下旬開始,一定程度受到原料帶動,中東、亞洲熱軋板卷價格修復性反彈,月均漲幅達到60美元/噸。截至8月10日,亞洲板材和長材的價格仍處於上漲趨勢。主要買家的報盤情況和購買積極性自八月之後明顯改善,但總體而言,除了中國,亞洲各品種鋼價的修復性反彈並未抵消因疫情導致的跌幅。當前中國內貿積極向好,鋼材利潤相對可觀,鋼廠短期並不關注出口市場。二三季度強勁的需求實際上吸收了許多過剩資源,也一定程度帶動了亞洲鋼價水平。
三、傳統貿易流形態發生轉變
因Covid-19的工業活動限制措施直接導致了亞洲傳統鋼鐵市場貿易流形態的扭曲,主要造成以下三個方面的重要變化:
1. 6月份中國成為鋼材淨進口國 也是全球最大鋼坯買家
圖4:2020年上半年中國鋼鐵產品進出口量和同比情況(萬噸)
由於中國傳統板材類產品最大買家歐洲、日韓等車企停工率達到70%以上,相應需求同比仍大幅縮減。而中國從一季度低迷的市場狀態中迅速恢復,疊加政策的支持,鋼鐵需求放量。在供需不平衡的背景情況下,全球賣家將目光投向唯一需求方中國,上半年進口量連破歷史新高。1-7月份,我國進口成品鋼材994.8萬噸,同比增加49.3%,鋼坯進口量更暴增10倍(圖2)
2. 印度低價資源出口量大增二季度基本面強勁修復
圖5:2020年上半年印度成品鋼材進出口量和同比情況(萬噸)
圖6:2020年上半年印度鋼材實際需求量(萬噸)
2020年4月份,因嚴格的限制措施,印度鋼企整體產能利用率迅速下降至僅30%,5月份隨著鎖定範圍的放鬆而逐步提高。階段性供過於求使得印度在上半年成為鋼材淨出口國,尤其5月份,該國出口量環比大增198%。整個二季度,印度對中國出口達到96.5萬噸,去年同期僅為1000噸,對越南的出口暴增360%至94.1萬噸。另外,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二季度印度出口也在歐洲和中東取得突破。其中,向獨立國協總共出口了29.1萬噸鋼材,對比利時出口了14.2萬噸,對義大利出口了11.8萬噸,同比分別達到77.7%、68.5%和55.8%的增長。這些地區的需求在二季度多數時候並不理想,但極具競爭力的國外資源供應量增加從而壓低了歐洲進口和國內價格,投機需求因此增加。印度本地鋼鐵消費需求在4月份近乎「暫停」之後,5月份強勁反彈,環比大增435%,6、7月份繼續穩步復甦,7月份印度鋼材出口綜合價格上漲了近40美元/噸。
3. 越南鋼材出口大突破 首次向中國出售熱軋板卷
圖7:2020年上半年越南鋼鐵產品進出口量和同比情況(萬噸)
越南上半年生產並未受嚴重影響,廢鋼同比增13.1%可以看出短流程工廠產能利用率有增無減。隨著計劃內產能的增加,進口依賴度有所下降,上半年鋼鐵產品進口量同比下降6.3%至669.96萬噸。其中,從中國的進口量同比下降了25.5%。與此同時,擴大了對亞洲周邊國家的出口,上半年越南共出口鋼鐵產品364.4萬噸,同比增15.6%,而對中國的出口量猛增了近14倍至105.9萬噸。另外,對於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東協國家的出口量也明顯上升。7月底中國貿易商首次從越南訂購了熱軋板卷,共12萬噸,到岸價格在470-473美元/噸CFR,免徵進口稅和交貨期短(8月可發貨)是越南資源的主要優勢。同時,越南本地需求相對來說並不差,原因歸功於政府實施的多個基礎設施項目。據了解,上半年的計劃中包括總投資102.5萬億越南盾的南部高速路建設。
四、2020年下半年亞洲市場展望
1. 供需兩旺 印度基本面總體向好
三季度開始,印度走出第一階段的嚴格封鎖期,即使當前疫情有反彈跡象,幾家大型鋼廠也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生產水平。據悉,印度幾家大型鋼廠基本售完9月份的貨,最主要的國營鋼廠之一SAIL在7月份更是創下有史以來最高銷售記錄,同比增50%,用於出口的鋼材銷售量達到31萬噸,同比大增349%。需求的恢復疊加階段性供應短缺,印度市場自8月起進入良性推漲階段,整個7月份歐洲進口熱卷的價格上漲了約60美元/噸,進口螺紋鋼價格上漲了15美元/噸,基本集中在下半旬。在此基礎上,10月發運的成品鋼材目標價格計劃上漲至少30美元/噸。到2020年下半年,基礎設施領域仍將獲得支持,政府工作隊宣布計劃在政府旗艦項目國家基礎設施管道上投資148億美元,目前40%的項目已經在實施中。因此,即使供應壓力增加和疫情略有反覆,實際需求和市場預期都大體保持良好,市場價格仍有上漲空間。
2. 東協需求恢復仍然可期
上半年東協主要產鋼國家鮮少因疫情大幅減產,根據世界鋼協年前的預測,2020年東協地區的鋼鐵需求將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這主要得益於大量基礎設施投資。東協五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的鋼鐵消費量預計將增長5.6。使得改預期轉向負數,東南亞鋼鐵協會秘書長在會議上表示,預計到2020年東協六國的鋼鐵消費量或不可避免的下降約2.1%至7930萬公噸,這主要是由於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鋼鐵消費量下降。二三季度各國紛紛出臺經濟刺激政策,致力於保證尤其是大宗商品的需求和價格。疫情的發生雖然抑制了包括製造業在內的鋼鐵需求(上半年東協六大汽車生產國汽車產量同比下降了40%,但自5月份開始,其月均增幅達到80%。),但也同時擱置了原本計劃中的大量產能投資計劃。過去主要依賴進口資源的東協地區也可能在下半年加速走向自給自足的腳步,預計進口量將繼續下降,而東亞、南亞地區需求的修復或將保證亞洲供需的平衡態勢。
總體來看,亞洲下半年供應壓力將主要來自東亞和南亞地區。中國對外材的需求量或將有所下降,同時出口維持低迷,東亞地區鋼材對東南亞國家的出口量或保持平衡或微降。隨著印度、東亞地區鋼鐵價格的修復,以及東南亞需求的支撐,整個亞洲地區價格的上漲動力或可持續到4季度。
免責聲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並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並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Mysteel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