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泡泡一定是肺炎?這兩種情況下,需要謹慎對待!

2021-01-08 欣媽育兒經

「寶寶吐泡泡一定是肺炎嗎?」昨天,表妹給我打電話,非常迫切地詢問我。

我問她寶寶還有沒有其它症狀,為什麼會懷疑寶寶得了肺炎?聽了表妹的一番話後,我才知道,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表妹家寶寶三個月了,最近突然嘴裡總是「吐泡泡」,一開始表妹也沒當回事,以為是寶寶流口水。後來每天口水巾得換N個,實在煩得慌,就在網上搜索了一番。這不搜還好,一搜把自己給嚇了一跳!

有專家稱:寶寶吐泡泡,很有可能是得了肺炎,得趕緊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要不是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小兒肺炎」的科普文章,我還不知道該怎麼跟表妹解釋。因為她家寶寶除了吐泡泡,沒有發燒、沒有咳嗽、沒有呼吸困難、吃奶睡覺都正常,白天也挺活潑的,根本就不像是肺炎的症狀。

那麼,網上關於寶寶吐泡泡,很有可能是肺炎的說法,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今天我就來跟大家好好解釋一下。

口水的作用

寶寶口水多了,確實挺麻煩的,但口水的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

1、當寶寶的牙齒要突破牙肉組織時,難免會造成組織腫脹疼痛,多一些唾液可以起到潤滑作用,減少牙齒周圍發炎的情況。

2、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溼潤,對於經常張嘴睡覺的寶寶來說,這點還是比較重要的。因為寶寶張嘴呼吸時,口中的空氣流速加快,水分容易蒸發,導致嘴巴很乾。

3、口水能刺激寶寶的味蕾,也能促進吞咽動作的形成。

4、口水能促進嘴唇和舌頭的運動,有助於說話。

5、口水能保持牙齒的清潔,還有抗菌的作用,口水可在牙齒上形成一層無細胞成分的薄膜,有助於防範蛀牙的發生。

寶寶為什麼愛吐泡泡

1、0~12個月的寶寶,處於「口腔期」,寶寶們會通過口腔來感知這個陌生的世界。所以,他們喜歡用嘴巴來「玩」東西,吃手指、咬奶瓶、啃玩具,甚至會把口水和舌頭作為自己的「玩具」。所以,寶寶的嘴裡會形成一些泡泡。

2、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還不成熟,孩子吞咽反射發育不好,吞咽肌肉發育不好,唾液形成以後無法及時咽下去,會積存在口腔內,有時候寶寶會用舌頭「踢」出來,看上去就像在吐泡泡。

3、3~4個月的寶寶,正是唾液腺開始發育的時候,隨著寶寶的唾液腺發育越來越完善,他們的唾液分泌越來越多,雖然唾液增多了。當他們無法吞咽口水的時候,就會以泡泡的形式排出。

4、寶寶萌芽期,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很多寶寶會從這個時候開始流口水,並且持續到一歲半或者兩歲。

如果是這些情況,媽媽不需要太擔心,平時只要注意衛生,經常給寶寶更換口水巾,準備幾個乾淨的小毛巾,經常幫寶寶擦拭嘴角,避免下巴長期被唾液浸泡,引起口水疹。

這兩種情況下,需要謹慎對待

第一種情況:

新生兒早期出現吐泡泡,如果伴隨呼吸困難、身影、發紺、嗆奶頻繁、臉部發青的現象,說明很有可能是肺炎。此時應該觀察寶寶的睡眠質量,聽呼吸頻率,呼吸次數很重要。

因為小嬰兒咳嗽反射不成熟,感染肺炎後不一定會咳嗽,只是出現吐泡泡和呼吸費力。通常表現為:從嘴裡向外吐泡泡,嗓子裡經常有呼嚕呼嚕的聲響,仿佛嗓子裡有異物,還有就是寶寶吃奶的時候經常嗆奶,同時伴有吐奶的現象,一旦寶寶吐奶頻繁,說明患肺炎的可能性更高了。

第二種情況:

排出了肺炎的情況,如果寶寶吐泡泡情況嚴重,就需要去醫院查看寶寶的吞咽功能是否正常,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症,比如:皰疹性咽炎、鵝口瘡、口腔潰瘍,嚴重缺乏某種維生素導致的口腔炎等。

另外,如果寶寶吃甜食、酸食過多,反流性食管炎刺激咽喉部,也會導致寶寶吐泡泡。

為什麼肺炎寶寶會吐泡泡?

因為新生兒的氣管又短又窄,呈漏鬥狀,呼吸時肺內氣體通過狹窄的氣管衝出,將氣管內的痰液通過短短的呼吸道衝出口腔,就像小孩子拿筆管吹肥皂水中的氣泡似的。氣體通過汙濁的痰液時,產生許多小泡泡,從口腔中吐出。

所以,家長要學會觀察寶寶,分析吐泡泡的原因,並不是所有吐泡泡的寶寶,都是因為患上了肺炎。如果只是生理性的,那就不用擔心,如果是病理性的,就必須儘快就醫治療。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焦點

  • 新生寶寶口吐泡泡 警惕肺炎
    口吐泡泡,在新生寶寶中很常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聶川主任醫師提醒,如果小寶寶口吐泡泡的同時,還伴有嗆奶、口周發青、胃口變差、精神變差、呼吸困難等現象,則要提高警惕,這可能是肺炎發出的信號。  口吐泡泡伴嗆奶  注意排查肺炎  聶川指出,新生寶寶口吐泡泡多為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寶寶口腔的吞咽功能還不是很完善,當有唾液分泌,但又不能及時吞咽下去時,就會出現吐泡泡的現象,此時吐出來的泡泡多為清亮的,而且寶寶也無其他特殊不適。  不過,新生寶寶口吐泡泡也可能是新生兒肺炎的早期徵兆,而且這種信號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
  • 寶寶愛吐泡泡是肺炎引起的嗎?
    寶寶最近出現愛吐泡泡的情況,讓寶媽媽擔心起來,就會迫不及待的在網上查找原因,問醫生。到底是哪些原因容易引起寶寶愛吐泡泡呢?一,由於寶寶的唾液腺發育尚不完善,及吞咽功能尚不健全,加之餵養不當時,就容易引起寶寶出現愛吐泡泡的情況,尤其是寶寶在兩個月以後更為明顯;二,再有一些說法就是,寶寶愛吐泡泡的情況和肺炎是有關係的,據醫學資料表明,肺炎初期,寶寶是有愛吐泡泡的症狀,但是常常伴隨著其他症狀的(呼吸增快、胸部凹陷、發熱、咳嗽、喘憋等等),也不是每個患肺炎的寶寶都會出現吐泡泡的。
  • 寶寶嘴巴吐泡泡,就判斷是肺炎,面對新生兒,你不能這麼武斷!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嚴重呼吸道疾病之一,因此要做好預防新生兒肺炎的工作,儘可能在新生兒第 1 次呼吸前,處理淨口鼻腔分泌物。新生兒肺炎的原因肺炎的病因很多,產前、產時、產後 的感染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寶寶肺炎。
  • 你家寶寶吐泡泡嗎?
    其實,幼兒吐泡泡是寶寶常見的生理現象,大部分和唾液腺分泌,跟嬰幼兒不會有效吞咽有關,一般並不會留下特別的後遺症,也不是什麼疾病的象徵。只有在寶寶吐出的唾液超過正常量,不斷的有唾液流出時才考慮是疾病引起。寶寶吐泡泡也可能是在向爸爸媽媽傳達這幾條信息。
  • 新生寶寶口吐泡泡是怎麼回事?若伴有這些情況,要提防肺炎
    雖然不怎麼哭,嘴巴在一直玩口水泡泡,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還是差了一些,而且有時還可以聽到一兩聲咳嗽。媽媽不太放心,還是帶她去看了醫生。經過檢查後被診斷為新生兒肺炎,需住院治療。口吐泡泡,在小寶寶中很常見,這多為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寶寶由於口腔的吞咽功能還不是很完善。
  • 寶寶老是吐泡泡?如果是這4種情況,說明寶寶生病了
    很多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看到他吐泡泡,就像小金魚一樣。媽媽就會產生疑惑,這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剛出生的寶寶神經中樞系統和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有時候會有口水流下來,吐泡泡也是常見的現象。但是如果吐泡泡伴有其他的狀況媽媽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寶寶身體出現了以下幾種問題。
  • 寶寶嘴裡經常吐泡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有時寶媽媽會發現寶寶有嘴裡吐泡的情況,有的寶媽媽是認為寶寶腸胃不好引起的,有的寶媽媽認為寶寶是肺炎造成的等等的說法,到底寶寶嘴裡吐泡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由於寶寶的各項生理機能發育尚不完善,隨著寶寶唾液腺的分泌增多,寶寶在三個月左右,出現嘴裡吐泡泡是很明顯的,所以,寶寶這種情況屬於生理現象的,再就是由於寶寶口腔唾液具有助於消化作用,在寶寶胃腸功能發育尚不健全時,有利於促進寶寶腸胃消化吸收的。所以當寶寶口腔出現唾液腺較多,或者是時而出現吐泡泡時,寶媽媽是不用擔心的。
  • 寶寶總是吐泡泡是怎麼回事?莫大意,可能身體有這4種疾病了
    事實上寶寶身體器官與神經中樞正處於發育時期,對於一些行為很難進行把控,比如流口水,因此吐泡泡也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如果吐泡泡的同時還出現其他症狀就要引起重視,可能寶寶出現了下面這些疾病:1、腸胃不舒服寶寶腸胃一般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吃奶後脹氣就會引起吐泡泡現象。
  • 新生兒愛吐泡泡就是肺炎嗎?伴有這些表現,趕緊帶孩子就醫吧
    相信很多媽媽都聽過這個說法,寶寶吐泡泡就是肺炎。網上也有不少媽媽遇到這種情況。@蓬蓬:娃20多天的時候嗆奶,後來就吐泡泡,實在擔心就讓姥姥和爸爸帶娃去了醫院,找熟人看了之後,沒事就回家了。當媽之後,真的是有點風吹草動就成神經病了!
  • 新出生的寶寶會出現吐泡泡的情況,家長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來到爸爸媽媽的身邊,給整個家庭帶來很多的快樂和幸福。但是在幸福快樂的同時,也要擔負起一定的照顧責任。由於寶寶還小,不會說話,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所以寶寶的很多表現,都需要父母來查找原因、弄清真相。
  • 寶寶嘴裡總是吐泡泡?4個原因要知道,如有這2種情況,不能再忽視
    為了知道原因,她特地去度娘了一下,結果說可能是肺炎,把寶媽都差點嚇尿了,可寶寶除了吐泡泡,沒咳嗽沒發燒,吃好睡好,這樣的情況吐點泡泡真的有這麼嚴重嗎?寶寶為什麼吐泡泡?一、好玩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通過吃,吃手、吃玩具、吃衣服等都是小寶寶很常見的現象,啃得多了,自然就會有口水流出來,於是看上去就會有吐泡泡的現象。
  • 寶寶喜歡吐泡泡?原來還有這麼多好處,媽媽先別急著制止!
    隨著寶寶一天一天長大,他們的行為也一天一天的變得可愛,肉嘟嘟的小嘴牙牙學語,有的時候還會流出口水或者吐泡泡。很多新手爸媽就不太懂,為什麼孩子這麼喜歡吐泡泡呢?又沒有人教他們,是不是孩子哪裡不舒服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寶寶這麼喜歡吐泡泡。
  • 寶寶嘴裡吐泡泡看起來很萌?家長別傻樂了,帶孩子就醫吧
    前兩天鄰居妍妍的女兒剛滿百天就被診斷為肺炎,到現在還沒出院。起初孩子並沒那麼嚴重,主要是因為妍妍發現寶寶嘴裡吐泡泡時覺得很有趣就沒有放在心上,結果延誤了治療時間,耽誤了病情。很多新手媽媽和妍妍一樣,由於沒有育兒經驗,所以很容易在寶寶生病初期,錯過一些表示患疾病的信號,其實,如果能夠早些發現異常的話,就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最大程度減輕孩子的病痛。
  • 寶寶經常「吐泡泡」,若還伴隨兩大反應,可能是肺部出問題的預兆
    執筆:王豔微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關於寶寶吐泡泡這件事,相信很多寶媽都聽家裡老一輩人說過:孩子吐泡泡預示著將要下雨了,但其實這種說法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是充滿迷信色彩的,不妨來看一看科學的解釋。
  • 寶寶總是喜歡「吐泡泡」,不要誤以為可愛,這3個原因家長需了解
    幾個月大的寶寶都特別喜歡吐泡泡,這當然不是他們有特異功能,而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階段。只是寶寶為什麼會吐泡泡呢?估計很多父母都不清楚,雖然寶寶對這種行為看起來並不衛生,但是在父母眼裡卻非常可愛。01為什麼寶寶會吐泡泡?
  • 寶寶「吐泡泡」,可能是得了這種病
    新生兒總會有伸舌頭、吐泡泡、流口水這樣的現象,有新生兒出生的家庭,每當看到孩子這樣時,會不會整個心都被「萌化了」。但是,有時新生兒「吐泡泡」並不正常。日前,市婦幼保健院就接診了這樣一位小患者。剛出生的寶寶豆豆(化名),因為早產,在出生後便被送進了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出生後半個小時,在給他餵奶時,豆豆就出現了嘔吐伴口周發紺的症狀,而且嘴邊還時不時冒出白色泡泡,就像螃蟹在吐「泡泡」一般。經醫生檢查發現,豆豆當時呼吸急促,哭鬧的時候臉色發紫,安靜時血氧飽和度也維持不理想。更驚人的是,豆豆的口腔和鼻腔均不能插入胃管,情況十分危急。
  • 寶寶總是喜歡「吐泡泡」,不要誤以為可愛,這4個原因你知道嗎
    父母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會發現寶寶做出一些可愛又奇怪的舉動,比如,有的寶寶喜歡吐泡泡,這是怎麼回事呢?寶寶的「吐泡泡」不是像魚類那樣,吐出一個水泡,從嘴裡出來,升到上方破裂,寶寶的吐泡泡是在寶寶嘴巴周圍存在大量的口水,口水中的氣泡比較多,看上去像是在吐泡泡一樣。
  • 早產寶寶像螃蟹一樣吐泡泡,很嚴重!醫生連夜開胸
    揚子晚報訊網3月6日 (通訊員 劉威 記者 朱鼎兆)3月5日晚上11點,剛降臨這個世界10個小時的小童(化名)被送進了手術室,出生後就出現了吞咽困難,而且口角像「螃蟹」一樣一直在吐泡泡,經確診為食道閉鎖,食管氣管瘻,情況危重。小童因為早產體重僅有2.2千克,給這樣的寶寶做胸腔鏡手術難度可想而知。
  •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的4種原因,寶媽要警惕
    細心的寶媽都會發現,自家的孩子很多的行為都是階段性的,比如愛吮吸手指頭六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改掉這個壞習慣了,喜歡張嘴大一些也改變了,但是寶寶流口水,吐泡泡的時間好像更長一些。有些家長認為流口水是寶寶成長過程的正常現象,其實看起來不起眼的流口水,也是需要爸爸媽媽們仔細辨識的。
  • 東莞新生兒像螃蟹一樣吐泡泡,醫院打開食道「死胡同」
    東莞一新生兒小文(化名)剛出生,家人就發現有點不對勁,孩子怎麼跟螃蟹一樣,一吃奶就吐、嗆咳,嘴巴還不停地往外吐泡泡。經過東莞市兒童醫院的醫生診斷,孩子患上了「先天性食管閉鎖」,這是一種非常少見、嚴重的先天消化道畸形,3000個新生兒中會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