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米磁帶容量達580TB 磁帶存儲技術再創紀錄

2021-01-08 iGame愛玩堂

磁帶是最古老的數據保存技術和設備之一,誕生於1928年,迄今已經走過92年了,馬上就是「百歲老人」,但是依然老當益壯,速度不快,但勝在穩定、長壽、容量高,遠勝光碟、機械硬碟、固態硬碟。

藍色巨人IBM與富士膠片(Fujifilm)聯合開發了新的鍶鐵氧體(SrFe)材料,用於LTO-8級磁帶後,存儲密度可達每平方英寸317Gb。

這個密度雖然不大,但是磁帶可以做得非常長,這次就達到了1255米,因此總的容量達到了驚人的580TB,假設每本書容量1MB,那就可以保存5.8億本書。

另外,這種新型磁帶的厚度為4.3微米,數據軌道寬度縮窄到了56.2納米。

在此之前,IBM磁帶存儲技術的容量記錄是330TB,使用的是濺射材質(Sputtered Media),存儲密度每平方英寸201Gb,磁帶長度達1098米。

再往前,IBM磁帶技術還使用了多年的鋇鐵氧體(Barium Ferrite),存儲容量從8TB一路發展到220TB。

相關焦點

  • 富士膠片成功研發鍶鐵氧體磁帶 實現全球最大580TB存儲容量
    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宣布,公司已成功研發出使用鍶鐵氧體(以下簡稱SrFe)磁性顆粒的磁帶,其記錄密度高達317Gbpsi*1,為全球最高*2。該記錄是在與IBM Research共同進行的磁帶額定負荷試驗中取得的*3。這代表富士膠片研發出了劃時代的技術,可以生產出全球最大容量*4、高達580TB的數據流磁帶,為現有磁帶容量的約50倍*5。
  • 存儲介質:從磁帶到藍光
    之後,又發展出DVD、藍光等多種音頻存儲介質。  而近日,也有部分網友來詢問相關的東西。因此,筆者在這裡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曾經的、現在的主要的音頻存儲介質。一共有五種,分別是磁帶、黑膠、CD、DVD、藍光,其中前兩者為模擬音頻存儲,後三者為數字音頻存儲介質。
  • 這種新材料製作的磁帶,使數據存儲抗幹擾能力更強
    據外媒報導,將數據存儲在磁帶上,聽起來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復古,但實際上,由於磁帶的數據密度很高,它仍然被廣泛用於存檔。,這種材料可以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和更強的抗幹擾能力,同時還可以使用高頻毫米波向磁帶寫入數據的新方法。
  • 三十年磁帶往事
    彩色電視,學習機,VCD,多媒體電腦,文曲星,GameBoy,PSP,諾基亞手機……還有一個能夠存儲聲音的小盒子,叫磁帶。它流行於爸媽青春時,衰落於我們青春時。在風雲激蕩的三十年裡,它的生命力已足夠頑強。今天,我就來講講磁帶的故事。這個故事很長,希望你不要中途離席。
  • 盒式磁帶知識點科普
    按塗布在聚脂薄膜上磁粉的不同,可分為:普通磁帶(塗布學Fe2O磁粉),二氧化鉻磁帶(塗布a42CrOa磁粉),金屬磁帶(塗布金屬磁粉)三種。我們通常使用的為普通磁帶,佔盒式磁帶使用量的80%左右。這種磁帶成本低,價格便宜,工藝也很成熟。二氧化鉻磁帶除對磁頭磨損較大外,其他性能都超過普通磁帶。金屬磁帶的特點是高頻失真小,信號輸出幅度大,是盒式礞帶發展的方向。
  • 美國唯一磁帶原材料工廠檢修 盒式磁帶缺貨
    磁帶(一般指的的是盒式磁帶)往往被認為已經被淘汰,但它的生命力遠比想像中的要頑強,哪怕是在美國市場,錄像帶、磁帶依然很流行。不過美國的磁帶市場現在遇到一點小麻煩了,由於全國唯一的供應磁帶原料的工廠檢修,美國的磁帶現在面臨缺貨的難題。
  • 天賦異稟,高存儲密度成為海量數據存儲首選
    2015年,IBM 科學家在低成本的微粒磁帶中實現了每平方英寸 1230億比特未壓縮數據的磁錄密度,單盒磁帶容量達到 220TB,比當時行業標準磁帶產品 LTO6 磁帶盒的容量提高了 88倍,為磁帶技術在存儲領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奠定了技術基礎。2017年,IBM 研究院再度創下磁帶存儲新紀錄,每盤磁帶的原始容量達到 330TB,相當於 3.3億本書的數據量。
  • 還有你不知道的磁帶未來主義
    沒錯,就是 「 磁帶未來主義 」 裡的「 磁帶 」 二字。為什麼是磁帶?因為在 70、80 年代,磁帶是非常流行的存儲介質,大部分音樂設備都用的是磁帶。索尼的 TPS-L2 ▼飛利浦 N4450 ▼不僅僅是聽歌,計算機存儲也有用磁帶的。( 其實現在也有數據磁帶,但不是主流 )看到下面這張圖裡大大的圓盤了嗎?就是轉磁帶的。
  • 高存儲密度、毫米波寫入,誰說磁帶只能「復古」不能高科技?
    [釘科技編譯]根據《newatlas》消息:將數據存儲在磁帶上聽起來可能有些復古,但是由於其高密度的特性,在當今世界仍被廣泛用於歸檔和記錄大量數據。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用新材料製造了磁帶,這種磁帶具有更高的存儲密度,可以更好地保護數據免受幹擾,並提供了一種使用高頻毫米波在磁帶上進行寫入的新方法。
  • 卡式磁帶,童年的記憶與懷舊(二)
    這種趨勢在最新一期的《10》時尚雜誌中尤為明顯;音樂評論家 Alex Petridis 寫道:「編輯磁帶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你必須是非常喜歡你正在編輯的音樂的,因為,要灌制一個磁帶的話,你必須在錄音時仔細聽著它的內容。」「在iTunes 中你就不用這樣。
  • 存儲技術新知:MAID(大規模非活動磁碟陣列存儲)
    MAID的大概意思是大規模非活動磁碟陣列存儲。       原理?D?D「從帶庫中來」       MAID技術最初是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一個研究小組開發的,它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磁帶庫的啟發。磁帶庫的工作原理是只有需要某盤磁帶時才將它放在磁帶機中,然後進行數據讀寫。而在大部分時間,大多數磁帶是處在非工作狀態的。
  • 英語聽力磁帶竟然還在 教育局:不強制買
    錄音機、複讀機、CD機……電子產品不斷更迭,但磁帶這個錄音機的衍生品卻在英語聽力配套教材上「堅挺」了幾十年,讓學生及家長極為困擾。很多人不知道,配不配磁帶,學校其實可以選擇。省教育廳也說,不強制學生買磁帶。
  • 「造」一個懷舊的「磁帶」SD卡收納盒吧
    1、SD卡、磁帶是什麼東西2、用雷射切割機製作一個磁帶形狀的SD卡收納盒圖片來源:4volt
  • 模擬磁帶錄製基礎(關於混音你應該了解的歷史)
    隨著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家庭和項目工作室和數位技術的普及,出現了許多其他磁帶格式,包括各種多軌盤上和盒式磁帶的配置以及多種數字磁帶格式。但是這篇文章,我們將主要關注多軌模擬磁帶,這是有史以來最受尊敬的記錄媒介。
  • 手持磁帶錄音機將成歷史 索尼宣布停產
    近來不斷有老產品退出歷史舞臺的消息,此前彩虹停產CRT電視,三菱停產背投電視,現在索尼也宣布將於2013 年起停產手持磁帶錄音機,這個伴隨著幾代人回憶的產品今後將成為歷史回顧的常客了。索尼對外宣布將從 2013 年起停產手持磁帶錄音機,TCM-400、TCM-410 和 TCM-450 這三款定於明年初期上市的產品將會成為該產品線的絕唱。
  • 有沒有發現,現在的一些英語教材仍然使用磁帶?
    家裡有小孩的朋友可能會深有感觸,在初中或者小學的一些教材中,會包含一盒磁帶作為聽力教學輔助,這讓很多人不禁起來疑惑:磁帶還沒過時嗎?好久沒見過複讀機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隨著國家教育部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聽力水品越來越重視,複讀機這一划時代的產品出現了,它可以錄播,也可以播放磁帶,體力小,功能多,成為當時學生的一個新寵!隨著科技的發現,複讀機逐漸的被更先進的mp3所代替,它體積更小,方便隨身攜帶,而且可以播放高清語音,逐漸的成為了時尚的代名詞,而一些教材也開始附帶mp3格式的音頻資料!
  • 小學英語教材配套磁帶被質疑過時浪費 各方爭執不休
    ­  專家建議:­  選用磁帶還是音頻文件­  應考慮學生年齡和地區差異­  四川省教育學會研究員、四川省教育學會秘書長紀大海認為,在如今時代,將錄音磁帶轉換為音頻文件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建議,家長的擔憂和建議值得考慮,但也要考慮到各個地方存在實際差異
  • NA聲波官圖公布,集齊磁帶居然還得買音板?
    圖片轉自微博用戶@NA_NEWAGENA聲波所有內容物一覽圖,這次附帶了三個磁帶,分別是轟隆隆、機器狗、雷射鳥。這款NA小聲波人形高度為10.2公分,整體造型非常不錯,完全可以當做一款大比例的產品來看。塗裝方面,全身都上了金屬烤漆,腳板為整塊合金件,現在第三方小比例產品都做到這種素質了,孩之寶要反思了!
  • DoSTOR存儲簡報:騰保發布業界最小的LTO2磁帶機
    Tandberg 420LTO採適用於半高磁帶機讀取的5 ¼英寸磁帶,以48MB/s的速度及400GB的容量備份數據,與市場上一般的LTO磁帶機相比,Tandberg 420LTO 具備單位GB最低成本及最低耗電量。
  • 全球存儲簡史(第二版)
    Mauchly)想到了水銀延遲線(Mercury Delay Line),也是二戰期間為軍用雷達開發的一種存儲裝置作為內存。顯然,這些存儲技術的發展演變,是數據存儲百年變遷的開端。⊙ 3 磁帶:一種經久不滅的介質到了1980年代,錄音機風靡一時,大家還記得TDK的磁帶麼,可以錄音一個小時左右。親,你們還記得磁帶轉動的方向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