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一年四季都有花。可以說草原就是一個天然野生花卉園。春天,冷暖交替,藍色的白頭翁、紫色的鳶尾花、黃色的小葉錦雞兒競相開放;夏天,百花齊放,爭奇鬥豔。黃色的金蓮花、白色的唐松草、黃色的野罌粟花、淺藍色的綠松石,讓人驚嘆它們是永不凋謝的花朵——二色補血草,即使在寒風中也不會凋謝。草原上有許多野花和植物。有的可以直接引種,有的可作為材料,有的可以做原料,有的可以做成乾花。
在由數千種植物組成的廣闊天然草原上,有觀賞價值的植物有100多種。它們有奇特的植物形狀,美麗的花朵或芬芳的花朵。近年來,這些草原野花特別受到人們的青睞。有的直接引種到花壇,有的經過篩選栽培後大面積種植,有的出國創匯。
在這些花卉中,芍藥被稱為草原上的野生花卉之首。
芍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70釐米。莖圓柱形,稍分枝,淡綠色,通常帶紅色。花朵為粉色白色或紫色。果果實卵狀圓錐形,種子近圓形,紫黑色或深褐色,有光澤。花期5~7月,果期7~8月。根圓柱形,外皮紫褐色或棕色。
芍藥根可入藥。具有祛瘀、活血、止痛、瀉火的功效。
芍藥大而美麗,用於觀賞,可以在花園裡看到。是現代公園或花壇的主要花卉。它也是一種重要的花。古人點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認為牡丹是花中之王,芍藥為花相。因芍藥花期晚,又稱「殿春」。
白芍的根和葉。含有鞣質,可用於製作烘焙膠。
白芍作為一種珍稀野生花卉,目前仍是內蒙古四大保護植物。
二色補血草是蘭科植物,素有草原上永不凋謝的花朵之稱,又稱幹枝梅。草原上的花凋謝時,只有它站在乾枯的原野裡,它濃密的粉紅色、白色或黃色的花朵會長期保存。事實上,這種粉紅色、白色或黃色的花不是通常的花瓣,而是花萼。在長期乾旱條件下,補血草花萼呈膜狀。開花後,花瓣脫落,但花萼保留。
該植物耐鹽性強,能在濱海鹽鹼地正常生長。因此,有人把這種植物稱為鹽鹼地的先鋒植物。
二色補血草是一種藥用植物,在乾花市場上也很受歡迎。
草原上還有許多有特色的野生花卉,如寬葉紅門蘭。
它們的淡紫色花可以形成一個強大的總狀花序,點綴在綠色的灌木叢中,很有特色。此外,紅百合、金蓮花、紫羅蘭、唐松草、等都是極具特色的草原野生花卉資源。雖然狼毒草是一種有毒植物,但它的花非常美麗。紅色的山丹花不僅美麗,而且可以食用。
近年來,吃野菜成了一種時尚。過去,過去難登大雅之堂的野菜,逐漸擺上了餐桌。草原就有不少這種野菜。
天然草原上的許多野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們富含維生素。它們不僅有獨特的風味,而且有藥用價值。它們適合食物療法。
草原野生蔬菜種類繁多,如沙蔥、野韭菜、蕨類、百合、桔梗、黃花、蘑菇等,大多生長在自然環境中,無汙染,作為綠色食品具有廣闊的前景。
草原上有許多富含維生素C的植物,可製成飲料,也可用於水果的開發和食用,如沙棘、杏仁、刺梨等。
說到人參果,你一定會想到《西遊記》中孫悟空偷吃人參果的故事。據書中記載,人參果實在3000年內開花,3000年後結果,3000年後成熟。人聞一聞可以活360歲,吃一個人參果可以活到47000歲。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但是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上有一種叫人參果的植物。雖然沒有《西遊記》中的描寫那麼神奇,但確實很特別。
這種真人參果味甘,有健胃健脾、潤澤止渴、益氣養血的功效。六七月份開花的全草,還可用於收斂止血、止咳化痰,還可用於滋補。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
這種所謂的人參果其實是薔薇科委陵菜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天發芽,夏天長出許多紫紅色的莖,匍匐在地上,向四面伸展,節外生根,像蛛網;盛夏,開鵝黃色小花,點綴著芳香。背面的葉子是綠色的,前面長滿了絨毛。密被白色,似絲絨,故又稱鵝絨委陵菜。根細長,中部或端部膨大呈紡錘形或球形。春季和秋季採集塊根。
鵝絨委陵菜主要分布於青海省海拔1700-4300米的草甸和漫灘。高寒地區根大、產量高、品質好。在高寒潮溼地區,常形成大面積的單一優勢群落。人們會收集「人參果」,洗淨,晾乾,然後食用。這也是青海的特色菜。
在茫茫無垠的草原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草長成不同直徑的深綠色圓環,圓環的寬度並不一致,但圓環的顏色和植物生長狀況卻與環內外的不同。
通常,環上的植物是深綠色的,高大茂盛,生長良好。
在錫林郭勒草原,雨後天氣晴朗,人們常能在墨綠色的環上找到美味的蘑菇。由於季節不同,蘑菇的種類也不盡相同,主要有三種,即黃蘑菇、白蘑菇、黑蘑菇。
黑蘑菇出現在初夏,黃蘑菇出現在盛夏,白色蘑菇出現在夏末秋初。
黑蘑菇,因其乾果體薄、黑色,被稱為「雜菇」,常吃可改善身體疲勞、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
黃色蘑菇,乾子顏色淺黃色,中等品質。
白蘑菇是三者中的上品。乾燥後,子實體厚而白。這三種蘑菇的品種和質量都不一樣,所以價格相差很大。根據質量順序,它們是白蘑菇、黃蘑菇和黑蘑菇,但它們都味道鮮美。
錫林郭勒草原上的蘑菇很有名。過去,牧民採集的蘑菇都是送到張家口加工銷售的。因此,張家口已成為有500多年歷史的蘑菇集散地。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蘑菇稱為「口蘑」。蘑菇香味濃鬱,味道鮮嫩可口。長期食用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預防肝炎、治療佝僂病等功效,深受人們喜愛,被稱為「植物肉」。多年前,《舌尖上的中國2》中有一篇關於口蘑的特別介紹。
蘑菇和那個圓環——蘑菇圈有什麼關係呢?研究表明,蘑菇與形成圓環的植物——羊草具有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蘑菇菌絲和羊草根是同一種菌根。蘑菇分泌一定的激素,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效養分,特別是有效磷的含量,為羊草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羊草生長旺盛。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蘑菇圈為什麼是圓的?羊草對蘑菇有什麼促進作用?蘑菇生長發育有什麼特殊要求?我們能人工栽培蘑菇嗎?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在草原上的數千種植物中,有些植物被牲畜吃掉後會引起牲畜中毒、死亡或畜體損傷。這些植物是草原上的有毒植物,簡稱毒草。我國草原上有多少毒草?據上世紀80年代的調查,共有約950種,其中狼毒草、醉馬草、烏頭等,是危害最大的幾個種類。
狼毒草在我國草原上廣泛分布。特別是在退化草地上,甚至可能成為優勢種,由於這種植物大量繁殖,草地價值大大降低。對家畜來說,狼毒草全株有毒,尤其是根部。牲畜誤食中毒後、會引起腹痛、腹瀉,素有「心碎草」之稱。
烏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溫暖溼潤的草原上。深綠色葉子呈掌狀,5-7瓣。每片花瓣被分成三片,邊緣粗糙而鋒利。葉在莖上縱橫交錯或螺旋排列,下部葉有長柄。
烏頭的形狀很漂亮。在高大挺拔的樹幹頂端有一簇總狀花序,有藍色、紫色、白色、黃色或粉紅色。它的花兩邊對稱,有許多雄蕊。五個花萼中的一個類似於圓柱形的帽。每朵花有2-10個蜜腺花瓣。最上面的兩片花瓣大,位於花萼下面,有長柄。它們頂部有一個空針,裡面有花蜜。塊根通常2-3個連在一起,呈圓錐形或卵形。
母根叫烏頭,側根叫附子。塊根外觀深褐色,內部乳白色。烏頭鹼的毒性主要來自烏頭鹼。據《國語》記載介紹,在春秋時期,烏頭一直被用作藥物。中藥川烏可以祛風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溼痺痺、偏癱、寒戰腹痛。如人食用烏頭中毒表現為口腔、四肢及全身麻木、頭暈、耳鳴、言語不清、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四肢發冷、腹痛腹瀉。因此,雖然草原植物美麗多姿,但也不能忽視其可能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