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神奇植物」可以說草原就是一個天然野生花卉園

2020-10-03 宇宙小百科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有花。可以說草原就是一個天然野生花卉園。春天,冷暖交替,藍色的白頭翁、紫色的鳶尾花、黃色的小葉錦雞兒競相開放;夏天,百花齊放,爭奇鬥豔。黃色的金蓮花、白色的唐松草、黃色的野罌粟花、淺藍色的綠松石,讓人驚嘆它們是永不凋謝的花朵——二色補血草,即使在寒風中也不會凋謝。草原上有許多野花和植物。有的可以直接引種,有的可作為材料,有的可以做原料,有的可以做成乾花。

草原野花誰為首

在由數千種植物組成的廣闊天然草原上,有觀賞價值的植物有100多種。它們有奇特的植物形狀,美麗的花朵或芬芳的花朵。近年來,這些草原野花特別受到人們的青睞。有的直接引種到花壇,有的經過篩選栽培後大面積種植,有的出國創匯。

在這些花卉中,芍藥被稱為草原上的野生花卉之首。

芍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70釐米。莖圓柱形,稍分枝,淡綠色,通常帶紅色。花朵為粉色白色或紫色。果果實卵狀圓錐形,種子近圓形,紫黑色或深褐色,有光澤。花期5~7月,果期7~8月。根圓柱形,外皮紫褐色或棕色。

芍藥根可入藥。具有祛瘀、活血、止痛、瀉火的功效。

芍藥大而美麗,用於觀賞,可以在花園裡看到。是現代公園或花壇的主要花卉。它也是一種重要的花。古人點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認為牡丹是花中之王,芍藥為花相。因芍藥花期晚,又稱「殿春」。

白芍的根和葉。含有鞣質,可用於製作烘焙膠。

白芍作為一種珍稀野生花卉,目前仍是內蒙古四大保護植物。

永不凋落的二色補血草

二色補血草是蘭科植物,素有草原上永不凋謝的花朵之稱,又稱幹枝梅。草原上的花凋謝時,只有它站在乾枯的原野裡,它濃密的粉紅色、白色或黃色的花朵會長期保存。事實上,這種粉紅色、白色或黃色的花不是通常的花瓣,而是花萼。在長期乾旱條件下,補血草花萼呈膜狀。開花後,花瓣脫落,但花萼保留。

該植物耐鹽性強,能在濱海鹽鹼地正常生長。因此,有人把這種植物稱為鹽鹼地的先鋒植物。

二色補血草是一種藥用植物,在乾花市場上也很受歡迎。

草原上還有許多有特色的野生花卉,如寬葉紅門蘭。

它們的淡紫色花可以形成一個強大的總狀花序,點綴在綠色的灌木叢中,很有特色。此外,紅百合、金蓮花、紫羅蘭、唐松草、等都是極具特色的草原野生花卉資源。雖然狼毒草是一種有毒植物,但它的花非常美麗。紅色的山丹花不僅美麗,而且可以食用。

草原野菜味更香

近年來,吃野菜成了一種時尚。過去,過去難登大雅之堂的野菜,逐漸擺上了餐桌。草原就有不少這種野菜。

天然草原上的許多野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們富含維生素。它們不僅有獨特的風味,而且有藥用價值。它們適合食物療法。

草原野生蔬菜種類繁多,如沙蔥、野韭菜、蕨類、百合、桔梗、黃花、蘑菇等,大多生長在自然環境中,無汙染,作為綠色食品具有廣闊的前景。

草原上有許多富含維生素C的植物,可製成飲料,也可用於水果的開發和食用,如沙棘、杏仁、刺梨等。

西行路上人參果

說到人參果,你一定會想到《西遊記》中孫悟空偷吃人參果的故事。據書中記載,人參果實在3000年內開花,3000年後結果,3000年後成熟。人聞一聞可以活360歲,吃一個人參果可以活到47000歲。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但是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上有一種叫人參果的植物。雖然沒有《西遊記》中的描寫那麼神奇,但確實很特別。

這種真人參果味甘,有健胃健脾、潤澤止渴、益氣養血的功效。六七月份開花的全草,還可用於收斂止血、止咳化痰,還可用於滋補。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

這種所謂的人參果其實是薔薇科委陵菜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天發芽,夏天長出許多紫紅色的莖,匍匐在地上,向四面伸展,節外生根,像蛛網;盛夏,開鵝黃色小花,點綴著芳香。背面的葉子是綠色的,前面長滿了絨毛。密被白色,似絲絨,故又稱鵝絨委陵菜。根細長,中部或端部膨大呈紡錘形或球形。春季和秋季採集塊根。

鵝絨委陵菜主要分布於青海省海拔1700-4300米的草甸和漫灘。高寒地區根大、產量高、品質好。在高寒潮溼地區,常形成大面積的單一優勢群落。人們會收集「人參果」,洗淨,晾乾,然後食用。這也是青海的特色菜。

蘑菇圈裡找蘑菇

在茫茫無垠的草原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草長成不同直徑的深綠色圓環,圓環的寬度並不一致,但圓環的顏色和植物生長狀況卻與環內外的不同。

通常,環上的植物是深綠色的,高大茂盛,生長良好。

在錫林郭勒草原,雨後天氣晴朗,人們常能在墨綠色的環上找到美味的蘑菇。由於季節不同,蘑菇的種類也不盡相同,主要有三種,即黃蘑菇、白蘑菇、黑蘑菇。

黑蘑菇出現在初夏,黃蘑菇出現在盛夏,白色蘑菇出現在夏末秋初。

黑蘑菇,因其乾果體薄、黑色,被稱為「雜菇」,常吃可改善身體疲勞、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

黃色蘑菇,乾子顏色淺黃色,中等品質。

白蘑菇是三者中的上品。乾燥後,子實體厚而白。這三種蘑菇的品種和質量都不一樣,所以價格相差很大。根據質量順序,它們是白蘑菇、黃蘑菇和黑蘑菇,但它們都味道鮮美。

錫林郭勒草原上的蘑菇很有名。過去,牧民採集的蘑菇都是送到張家口加工銷售的。因此,張家口已成為有500多年歷史的蘑菇集散地。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蘑菇稱為「口蘑」。蘑菇香味濃鬱,味道鮮嫩可口。長期食用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預防肝炎、治療佝僂病等功效,深受人們喜愛,被稱為「植物肉」。多年前,《舌尖上的中國2》中有一篇關於口蘑的特別介紹。

蘑菇和那個圓環——蘑菇圈有什麼關係呢?研究表明,蘑菇與形成圓環的植物——羊草具有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蘑菇菌絲和羊草根是同一種菌根。蘑菇分泌一定的激素,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效養分,特別是有效磷的含量,為羊草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使羊草生長旺盛。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蘑菇圈為什麼是圓的?羊草對蘑菇有什麼促進作用?蘑菇生長發育有什麼特殊要求?我們能人工栽培蘑菇嗎?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毒草

在草原上的數千種植物中,有些植物被牲畜吃掉後會引起牲畜中毒、死亡或畜體損傷。這些植物是草原上的有毒植物,簡稱毒草。我國草原上有多少毒草?據上世紀80年代的調查,共有約950種,其中狼毒草、醉馬草、烏頭等,是危害最大的幾個種類。

狼毒草在我國草原上廣泛分布。特別是在退化草地上,甚至可能成為優勢種,由於這種植物大量繁殖,草地價值大大降低。對家畜來說,狼毒草全株有毒,尤其是根部。牲畜誤食中毒後、會引起腹痛、腹瀉,素有「心碎草」之稱。

烏頭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溫暖溼潤的草原上。深綠色葉子呈掌狀,5-7瓣。每片花瓣被分成三片,邊緣粗糙而鋒利。葉在莖上縱橫交錯或螺旋排列,下部葉有長柄。

烏頭的形狀很漂亮。在高大挺拔的樹幹頂端有一簇總狀花序,有藍色、紫色、白色、黃色或粉紅色。它的花兩邊對稱,有許多雄蕊。五個花萼中的一個類似於圓柱形的帽。每朵花有2-10個蜜腺花瓣。最上面的兩片花瓣大,位於花萼下面,有長柄。它們頂部有一個空針,裡面有花蜜。塊根通常2-3個連在一起,呈圓錐形或卵形。

母根叫烏頭,側根叫附子。塊根外觀深褐色,內部乳白色。烏頭鹼的毒性主要來自烏頭鹼。據《國語》記載介紹,在春秋時期,烏頭一直被用作藥物。中藥川烏可以祛風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溼痺痺、偏癱、寒戰腹痛。如人食用烏頭中毒表現為口腔、四肢及全身麻木、頭暈、耳鳴、言語不清、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四肢發冷、腹痛腹瀉。因此,雖然草原植物美麗多姿,但也不能忽視其可能造成的危害。

相關焦點

  • 草原的「神奇植物」可以說草原就是一個天然野生花卉園!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有花。可以說草原就是一個天然野生花卉園。春天,冷暖交替,藍色的白頭翁、紫色的鳶尾花、黃色的小葉錦雞兒競相開放;夏天,百花齊放,爭奇鬥豔。黃色的金蓮花、白色的唐松草、黃色的野罌粟花、淺藍色的綠松石,讓人驚嘆它們是永不凋謝的花朵——二色補血草,即使在寒風中也不會凋謝。草原上有許多野花和植物。
  • 草原的精靈——草原狼
    多種動物生活在廣袤的大草原上,這是大自然環境的造就,也是天公的傑作。一個和諧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生活著若干種動物,編織成一幅生機勃勃大自然的美圖,帶給我們是自然美的享受,陶冶我們的情操。我們在欣賞趙忠祥解說動物世界時,看到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在非洲原野上生活著非洲獅,虎,豹,獵狗,禿鷲……這些兇殘的食肉動物圍繞在那些非洲角馬,斑馬,麋鹿。。。
  • 中國草原分布有野生植物1.5萬種、野生動物2000多種
    「覆蓋我國2/5土地的草原,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自然生態系統,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孕育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牧草種質資源,對於維護我國生態安全、減緩全球氣候變化、保護地球家園具有重要意義。」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主任李偉方說。
  •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總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總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天然草場面積佔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這裡地域遼闊,30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500多個星羅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濤激蕩的大興安嶺。呼倫貝爾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譽為世界美麗的花園。
  • 草原是如何改變氣候的
    世界各地都對草原進行管理,以支持畜牧業生產,而保留天然或半天然的草原提供了重要的服務,為人類和地球的福祉做出貢獻。然而,人類活動正在使草原成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而不是碳匯。一項新研究報告了近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使用的草原如何改變了我們的氣候。
  • 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天然草原之一,有世界第三大草原之稱
    七仙湖草原與阿爾山市北部毗鄰,距阿爾山市區60公裡,素有世界第三大草原之稱,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天然草原之一,是世界上少有的沒有遭破壞,沒有受汙染的草原,被人們譽為『』綠色淨土」、「北國碧玉」。呼倫貝爾草原擁有天然草場一點二五億畝,天然林地二點零三億畝,人均佔有量居全國之首。
  • 在草原上,為什麼很少生長高大的樹木?
    說是這麼說,但是沒有解釋其中的根本原因,全世界的森林面積佔陸地面積的27%,從熱帶到寒帶,從丘陵到沼澤都有森林存在,但是偏偏草原上不長樹木,說明草原上肯定有不利於樹木生長的因素。其實對森林和草原的研究,已經揭示了其中的原因,總結有三點:土壤層薄從土層上分析,草原土層最大的特點就是土壤層薄,大約只有半米厚,之下就是堅硬緻密的鈣積層,木本植物的根系往往扎土較深,但是很難穿過堅硬的鈣積層,這使得木本植物很難在草原上生長。
  • 神奇的大自然孕育出,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要說世界上最神奇的是什麼!其實就是「大自然」天然的牧場,家畜在這裡可以毫無忌憚的生活,沒有天敵,沒有憂愁,只有藍天、白雲、牧草陪伴著它們。天然的牧草,綻放出黃色的麥田。深入其中你將會感受到大自然,最原始的生活。這或許會是許多人都嚮往的。
  • 野罌粟 | 草原上的「小太陽」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相關推文不過今天我要說的是野罌粟,它是虞美人和冰島虞美人在野外的同屬親戚。上周去河北塞罕壩遊玩,草原上,野罌粟們正盛開。我們可以發現兩者的學名是基本一致的,但冰島虞美人多了一串叫 'Iceland Poppy Flower' 的品種名。'Iceland' 後來就被直譯成了冰島,『Poppy Flower』則是罌粟花的意思。中國北方亞高山草甸、草原上常見的野罌粟與園藝種冰島虞美人相比,花要小上一圈,花色也要單調一些(基本是黃色)。畢竟是野生植物,在「大」和「鮮豔」兩個維度上總是沒法和園藝種相比的。
  • 到處都是野生動物的非洲大草原
    ,在保護區裡可以看到的就是獅子和長頸鹿,甚至是一些野生動物,犀牛,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都可以看得到,我們開車可以開出保護區就可以到達馬拉大草原大草原上的動物都會比較多,像是私人保護區更是多的數不清,在紀錄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角馬和斑馬穿過馬拉河的景象。
  • 星巴,非洲草原上野生動物的守護者
    車上除了兩名馬賽人巡邏員外,副駕駛上還坐著一位黃皮膚的中國人,他叫星巴,一個與「獅子王」同名的男子。吉普車在顛簸的土路上發出吱嘎的聲響,發動機的轟鳴聲迴蕩在草原上。「清晨是觀賞動物的最佳時機。」星巴轉過頭,常年呆在非洲大陸,難得見到家鄉人的他很快打開了話匣。星巴原名卓強,1996年大學畢業後來到重慶工作,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
  • 中科院在呼倫貝爾草原上建起「生態草牧業試驗區」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試驗區「天然草恢復與合理利用板塊」負責人潘慶民說,生產與生態功能配置失調、畜牧業產值與草地資源不匹配,是目前天然草地面臨的主要問題。   「這種草叫狼毒大戟。」在試驗區,潘慶民指著一株顏色異常豔麗的草說,「這種看似漂亮的植物其實有毒,牛羊不吃,所以在退化草地它們才會多起來,這是草原退化的標誌。」
  • 2014年全國草原監測報告
    草原植物中,可作為藥用、工業用、食用的常見經濟植物有數百種,如:甘草、麻黃草、冬蟲夏草、蓯蓉、黃芪、防風、柴胡、知母、黃芩等。  草原動物資源  草原是重要的動物資源庫。作為草原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草原野生動物與草原的關係十分密切。在草原上生存的野生動物包括獸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
  • 不被「看見」的草原圍欄:對野生動物產生負面效應
    原因是,這些圍欄充當了一道道屏障,使棲息地碎片化,野生動物的活動受阻甚至是被孤立,減少遺傳交流。  圍欄還會影響野生動物的行為,它們瘋狂地想要越過圍欄,或是尋找出口,導致壓力和能量消耗劇增,個體健康水平下降,還有的直接被鐵絲網纏繞而死。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影響會累積起來,最終改變草原系統的生態完整性。
  • 夏富祥十年走遍非洲草原 《非凡視野》為野生動物代言(圖)
    夏富祥把十年間拍攝的非洲作品全部捐贈給浙江美術館  對著照片,夏富祥描繪起野生動物們的有趣生活,而多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肯亞馬賽馬拉大草原的神奇、食草動物的壯美、食肉動物的彪悍和動物碰撞中的野性。取而代之的,是色彩與影調交融的默契和非洲草原生靈們的機敏智慧。    45幅單幅,5組組照,共計80件攝影作品分為靈幻非洲、靈感非洲、靈慧非洲、靈動非洲四個部分展示。既有超視角拍攝出的壯美草原、生靈家園,也有超長焦拍出的動物人性般的情感與情趣。    「帶著5隻小豹的母豹最為機警,但怕誤傷正在喝奶的小豹子,卻細心地抬起一隻腳。」
  • 推薦|草原上最忠實的守護者——牛
    說起牛,有的人會想起童年,有的人會想到牛頓,有的人則會聯想到餐桌的牛肉或牛排,當然,也有的人會說「牛人」……而我要說的,是內蒙古大草原上的牛——真牛。攝影/婁世東「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要說不同之處,那就是牛們只向前走,不向後退。攝影/劉運澤牛的適應性很強,能夠較好地適應所在地氣候,其適宜溫度為15-25攝氏度,牛是素食動物,且食物範圍很廣,最喜歡吃青草,還喜歡吃一些綠色植物(或果實)。
  • 草原上為什麼不會長樹?
    大家對於草原印象都是廣袤無垠的,入眼的全部是綠色的草地,沒有邊際非常的心曠神怡,因此去草原旅遊是一件非常舒心快樂的事情,草原這種景觀之所以讓我們感覺特別壯美,主要是因為它是一馬平川的,沒有任何的障礙物,跟大海有異曲同工之妙,那麼下面就有個問題了,為什麼大草原上沒有樹木生長呢?
  • 我國天然草原面積居世界首位
    中國園林網7月23日消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草原保護建設,全面推動草原事業發展,2017年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10.65億噸;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連續7年超過10億噸,實現穩中有增。2017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5.3%,較2011年提高4.3個百分點。
  • 呼倫貝爾大草原——世界上最美的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擁有著1126.67萬公頃,大約一億四千九百萬畝,利用草場面積833.33萬公頃,這裡也是世界上四大草原之一,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牧場,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還是全國旅遊勝地之一。
  • 12歲重慶女孩假期赴非洲大草原保護野生動物
    站在非洲大草原上小女生去非洲搞野保(指野生動物保護)?接著在野外享用早餐,旁邊就是各種動物。下午,和爸爸一起在位於野外的家裡工作,傍晚又出去巡邏,晚上7點回來以後就在篝火旁邊玩遊戲。夜裡聽著雄獅的低吼入睡,有時動物們會來野保營地跟我們打招呼。這才是我想去的地方,這,才是我最嚮往的非洲大草原,一個遠離城市鋼筋混凝土的伊甸園。」參與組織非洲草原運動會這兩個月裡,卓楊靈兒擔任父親的助手,做了很多野生動物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