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量子點的的發展歷程——從定義到應用

2021-01-21 材料人


納米技術的發展在近幾十年的科學研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層出不窮的納米材料如今在從催化到生物醫學的許多領域都有廣泛深入的應用。在各式各樣的納米材料中,膠體納米晶可能是目前最主要的分支材料之一,其在許多領域都具備了強有力的應用前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Paul Alivisatos在納米領域做出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工作,他在著名期刊Nano Letters的創刊詞中,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提問[1]:為什麼這樣一個特定尺度範圍可以定義一個科學範疇以及一本科學期刊?納米尺度如此引人注目的特殊之處到底在哪?在這裡,我們通過匯總梳理了量子點(正是Paul Alivisatos在發展量子點材料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各個領域的發展來為試圖這個問題題寫下小小的註腳。




圖1 量子點的結構(表面與核)[2]


一般來說,膠體納米晶是尺度在1-100nm的晶體以亞穩態的形式存在於溶液中的片段。由於其物理尺寸與許多性質的臨界尺寸相近、可觀的表面原子比等特點,膠體納米晶的諸多性能都呈現出尺寸相關的獨特現象[3]。傳統意義上來說,膠體納米晶主要分為貴金屬膠體納米晶與半導體膠體納米晶。根據經典的量子限域效應,當半導體膠體納米晶的幾何半徑小於其體相材料的激子波爾半徑時,價帶和導帶的能級會呈現離散分布形式,此時納米晶的性質變得與尺寸相關。於是,經典的研究將半徑尺寸小於或接近激子波爾半徑的半導體納米晶稱之為量子點。


圖2 單分散CdSe納米晶的TEM圖像[4]


在量子點最初的發展階段,研究基本集中在金屬硫族化合物領域。1993年MIT的Bawendi課題組[4]將有機金屬化合物注射到高溫溶劑中,化合物在溶液中受熱分解並進行成核生長,從而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的硒化鎘(CdSe)等金屬硫族化合物納米晶。這些高質量半導體納米晶的直徑尺寸分布在1nm-12nm左右的範圍內,擁有一致的晶體結構,並且呈現出尺寸相關的光發射和吸收特性。這是半導體納米晶研究快速發展時期系統研究量子點的早期經典之作。然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研究,量子點的概念從最初的半導體納米晶也進行了延伸擴展,到如今鈣鈦礦量子點、碳量子點以及不含鎘的無機量子點等材料也成為了研究熱點。因此,這些新興材料的應用也將會被涉及到。



圖3 QLED的噴墨列印[7]


早在1994年,P. Alivisatos等人就首次將CdSe量子點與半導體聚合物結合在一起用於製造新型有機無機雜化電致發光二極體。通過發展新型組裝技術,研究人員構建了多層量子點,可實現電荷傳輸,傳統塊體無機半導體二極體在熱、化學、機械穩定性上的優勢也被保留了下來[5]。然而這些器件中有機層會的載流子遷移率和納米晶的傳導效率都非常低,直接拖累了光電器件的效率。到了2006年左右的時候,S. J. Rosenthal[6]等人製備了一種超小CdSe納米晶作為白光螢光粉。這種量子點尺寸非常均一,比表面積大,顯著提高了電子和空穴在納米晶表面相互作用的機率,使得納米晶的斯託克位移可以達到40-50nm並且在可見光區域展現出寬譜發射的特性。這一新型白光螢光粉的發明大大拓展了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實驗室製備QLED原型器件在設計和機理研究方面逐漸成熟[7],推進工業化生產大面積RGB像素陣列也成為了研究熱點。如今,噴墨列印、轉印法等圖案化技術的發展為QLED的大面積顯示技術的成熟奠定了基礎,顯著地推進了QLED的商業化應用。



圖4 碳點用於體內光學成像[11]


螢光是一種在生物領域擁有廣泛應用的工具。相較於傳統螢光染料來說,量子點具有發射光亮度高、摩爾消光係數大、具有寬泛的吸收譜等特點,可作為螢光染料或者螢光蛋白的替代材料。P. Alivisatos等人[8]在1998年就將量子點用於纖維原細胞標記,從此揭開了量子點作為螢光探針應用於生物醫學成像的研究。聶書明課題組也在成像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該課題組不僅早在1998年就利用硫化鋅/硒化鎘核殼量子點與生物大分子共價偶聯實現了超靈敏的非同位素示蹤[9],他們還首次實現了活體動物內的腫瘤靶向和成像研究[10],發展了量子點疾病診斷研究。無機納米晶尤其是鎘基納米晶對生物體會造成毒性作用,因此合成生物相容性優異的量子點一直是研究熱點。比如有研究合成銅基或銀基量子點可有效降低材料的生物毒性。此外,發展無金屬量子點也是重要的策略。如Ya-Ping Sun等人合成的碳點在注射到小鼠體內後仍然能保持可觀的螢光強度[11]。除了毒性以外,優化量子點的發射區域以更符合近紅外生物光學窗口也是納米晶醫學應用的挑戰之處。




圖5 石墨烯量子點的單線態氧生成機制[13]


光動力學療法如今已經發展成為FDA批准的癌症治療方案。一般來說,光敏劑藥物在體內受激產生活性氧殺死腫瘤細胞。然而,光敏劑的水溶性差,容易在體內因聚集而失去光化學活性。2003年,Burda團隊[12]首先闡釋了CdSe量子點作為光敏劑的發展潛力。量子點的光學特性決定了它是一種強大的光子吸收劑,能夠有效傳遞能量,其表面可功能化的特點也能夠增強在體內的分散性。為了解決毒性問題,中科院理化所汪鵬飛以及香港城市大學Wenjun Zhang的聯合團隊[13]發現石墨烯量子點可以高效產生單線態氧並作用於活體殺死腫瘤。此外,近來的研究還將量子點材料擴展到了腫瘤光熱治療以及放射治療的應用上。



圖6 量子點在人工光合作用領域的應用優勢[14]


根據量子限域效應,通過適當的方法量子點的帶隙可以被人為調整,因此與相應的塊體材料和分子染料相比,量子點的吸收發射區域可以覆蓋整個可見光光譜範圍。不僅如此,量子點的激子生成和電荷分離效應更加可控,因此量子點在催化領域的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研究將量子點修飾到鉑或者氧化釕[15]等助催化劑上可以催化水解。自那時起,研究人員就開始致力於構建基於量子點的人工光合作用並不斷優化其性能。2012年,量子點催化體系的光催化產氫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Krauss[16]等人發現利用硫辛酸包覆CdSe量子點後,量子點極易與鎳離子-硫辛酸體系進行鍵連形成雜化催化體系。在可見光輻照下,這個體系能夠保持活性產氫至少達360小時(量子產率可達36%),大大提升了無貴金屬催化劑的應用前景。到目前為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人工光合作用系統已經進入到探索量產化和大面積使用的階段,量子點在獲取來源、製備成本方面相比貴金屬已建立優勢,然而發展無鎘的環境友好及可見光響應型量子點(如硒化鋅量子點等)依然是實現新型能量轉換系統的既有挑戰。



圖7 銫鉛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的結構和性能[17]


到目前為止,金屬硫化物納米晶是發展最好、研究最為深入的量子點材料,其應用範圍也最為廣泛。近五年來,晶體結構為鈣鈦礦型的量子點正成為新興的研究熱點。這種新型量子點不再是金屬硫化物,取而代之的是金屬滷化物,擁有鈣鈦礦結構的金屬滷化物能展現出獨特的超導性能、鐵電性能等傳統量子點不具備的特性。最早出現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納米晶存在著對氧氣和溼度等環境因素極其敏感的缺點,限制了這種材料的發展。幾乎與此同時,Kovalenko的課題組[17]在2014年率先製備了全無機銫鉛滷化物鈣鈦礦量子點,這種膠體量子點具備立方鈣鈦礦晶體結構,而激子波爾半徑又不超過12nm,因此也表現出尺寸相關的譜學性質。這一新興材料結合了量子點和鈣鈦礦材料的優勢,可擴展量子點的潛在應用範圍,近一兩年來,鈣鈦礦量子點不僅在光伏電池和光電顯示器件有所應用,還未製造新型雷射材料[18]提供了新策略。



量子點是闡釋所謂納米材料的「尺寸效應」的代表性材料,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了更加廣泛深入的應用,從光電器件到光催化再到生物檢測,幾乎涵蓋了人們當下以及未來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由於篇幅所限,許多量子點家族成員材料如矽量子點等都未能提及,對材料應用的介紹也停留在代表性研究上。通過匯總這些經典的研究範例,期望量子點的發展歷程也能得到一定程度上概括梳理。



1.Alivisatos. Welcome to Nano Letters. Nano Letters. 2001, 1, 1.


2.R. Kagan, E. Lifshitz, E. H. Sargent, et al. Building devices from colloidal quantum dots. Science. 2016, 353(6302), aac5523.


3.Peng. An Essay on Synthetic Chemistry of Colloidal Nanocrystals. Nano Research. 2009, 2, 425-447.


4.B. Murray, D. J. Norris, M. G. Bawendi.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arly Monodisperse CdE(E = S, Se, Te)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lites. J. Am. Chem. Soc. 1993, 115, 8706-8715.


5.L. Colvin, M. C. Schlamp, A. P. Alivisatos. Light-emitting diodes made from cadmium selenide nanocrystals and a semiconducting polymer Nature. 1994, 370, 354-357.


6.J. Bowers, J. R. McBride, S. J. Rosenthal. White-Light Emission from Magic-Sized Cadmium Selenide Nanocrystals. J. Am. Chem. Soc. 2006, 127, 15378-15379.


7.Dai, Y. Deng, X. Peng, et al. Quantum-Dot Light-Emitting Diodes for Large-Area Displays: Towards the Dawn of Commercializ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17, 29, 1607022.


8.Bruchez, M. Moronne, P. Gin, et al.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as Fluorescent Biological Labels. Science 1998, 281, 2013-2016.


9.C. W. Chan, S. Nie. Quantum Dot Bioconjugates for Ultrasensitive Nonisotopic Detection. Science, 1998, 281, 2016-2018.


10.Gao, Y. Cui, R. M. Levenson, et al. In vivo cancer targeting and imaging with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Nat. Biotech., 2004, 22, 969-976.


11.S-T. Yang, L. Cao, P. G. Luo, et al. Carbon Dots for Optical Imaging in Vivo. Am. Chem. Soc. 2009, 131, 11308-11309.


12.C. S. Samia, X. Chen, C. Burda.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5736-15737.


13.Ge, M. Lan, B. Zhou et al. A graphene quantum dot photodynamic therapy agent with high singlet oxygen generation. Nat. Commun. 2014, 5, 4596.


14.X-B. Li, C-H. Tung, L-Z. Wu. Semiconducting quantum dots for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Rev. Chem. 2018, 2, 160-173.


15.Kalyanasundaram, E. Borgarello, D. Duonghong, et al. Cleavage of Water by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of Colloidal CdS Solutions; Inhibition of Photocorrosion by RuO2. Angew. Chem. Int. Ed. 1981, 20.


16.Han, F. Qiu, R. Eisenberg, et al. Robust Photogeneration of H2 in Water Using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and a Nickel Catalyst. Science 2012, 338, 1321-1324.


17.Protesescu, S. Yakunin, M. I. Bodnarchuk, et al. Nanocrystals of Cesium Lead Halide Perovskites (CsPbX3, X = Cl, Br, and I): Novel Optoelectronic Material Showing Bright Emission with Wide Color Gamut. Nano Lett. 2015, 15, 3692-3696.


18.Wang, X. Li, J. Song, et al. All‐Inorganic Colloidal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A New Class of Lasing Materials with Favorable Characteristics. Advanced Materials, 2015, 27, 7101-7108.


本文由材料人學術組NanoCJ供稿,材料牛編輯整理。



材料人重磅推出特色計算服務,為廣大材料&化學科技工作者提供包括第一性原理計算、有限元計算、分子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計算、相圖計算等一系列材料計算代算服務,以及相關的計算指導、培訓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掃碼添加客服諮詢(微信號:cailiaoren001)


微信號:icailiaoren

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相關焦點

  • 量子點的發展歷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2/373529.htm  在當今納米研究領域,量子點算是明星材料之一。量子點技術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最初它是為了解決全球能源危機而發展起來的。
  • 準零維量子點雷射器的發展歷程及瓶頸
    在量子點中,由於量子效應,其載流子的能級類似原子有不連續的能級結構,所以量子點又叫人造原子。這些特殊能級結構,使得準零維量子點表現出獨特的物理性質,如量子尺寸效應、量子隧穿效應、庫侖阻塞效應、表面效應、量子幹涉效應、多體相關和非線性光學效應等,它對於基礎物理研究和新型光電器件研究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有何價值,發展現狀,市場前景,如何與產業結合應用,有哪些優秀公司這六個方面全面梳理量子計算機行業。量子計算機的發展歷程科學家預測,經典計算機未來仍將承擔收發郵件、視頻音樂、網路遊戲等功能,而量子計算機則將用於解決大型分子模擬
  • 「少即是多」的目標檢測算法Sparse R-CNN
    近幾年來,目標檢測算法發展迅速,許多新出現的目標檢測範式有著很強的相同之處,如Anchor-Free的方法中不依賴於Anchor的目標檢測範式:CenterNet兼有結構簡單和高的準確率;FCOS創新性目標檢測思路。
  • 量子點的應用前景分析
    基於量子點LED以上所述的幾大優勢,目前,全球各大面板製造商正在積極地促進量子點LED的研究以及量產,量子點LED技術將成為下一代半導體照明與顯示領域所面臨的共性關鍵技術。  2. 量子點在醫學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最有前途的應用領域是在生物體系中作為螢光探針。
  • 量子點五大應用領域介紹
    科學家已經發明許多不同的方法來製造量子點,並預期這種奈米材料在二十一世紀的納米電子學 (nanoelectronics)上有極大的應用潛力。但並非小到 100 nm 以下的材料就是量子點,真正的關鍵尺寸是由電子在材料內的費米波長來決定。一般而言,電子費米波長在半導體內較在金屬內長得多,例如在半導體材料砷化鎵 GaAs (100)中,費米波長約 40nm,在鋁金屬中卻只有 0.36 nm。
  • 碳量子點的主要應用
    但由於其自身缺陷,如納米金剛石製作成本和分離成本過高、碳納米管水溶性較差,且不是有效的光學發射體(尤其在可見光範圍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這些碳材料更為廣泛的應用。碳基納米點是一種新型的零維碳納米材料,相比於傳統的碳材料,其製作成本、分離成本更為低廉。此外,其表面有較多親水基團,因而具有更好的水溶性。 碳基納米點簡稱碳點,如圖1所示,可分為石墨烯量子點、碳量子點、聚合物點。
  • 量子點電視多少錢 量子點電視價格及發展介紹
    這兩年,國內電視發展迅速,火拼比較激烈,開始向大屏,高畫質化,3D開始發展,概念也越來越 現代 化,各種最新的科研成果都會較快引用到電視上,特別是現在電視集合各項功用應用,已開始向各項領域開始使用和普及,消費者已不僅僅滿足電視播放功能,而是對電視的要求越來越高,今天,就會大家介紹一下量子點電視發展及價格供大家學習
  • 中國信通院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0年)
    應用軟體研發多以量子計算和行業應用企業合作的方式開展,目前處於開放探索階段。量子計算未來有望進入 NISQ 專用機的應用探索階段,挖掘含噪約束下的量子計算能力,探索未來大規模通用量子計算的算力潛力是算法領域的研究熱點。量子算法研究存在多種探索方向,主要代表性算法的發展歷程如圖 12 所示,其中 NISQ 條件下經典+混合量子算法、通用量子算法和量子啟發式經典算法成為近期熱點。
  • 納米尺度下:LED、雷射LD與量子點應用
    納米科技嚴格的定義必須「同時」滿足下面三個條件:1、納米材料的尺寸小於100nm。2、納米材料體積微小,具有全新的光、電、磁、聲、化學與機械等性質。3、納米材料必須具有全新的研究價值與應用。換句話說,只滿足體積微小並不是納米科技最重要的條件,必須具有全新的性質與應用,才是納米科技討論的重點。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由於量子限域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半導體量子點具有激發光譜寬、半峰寬較窄、波長可調和溶液加工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經過30多年的發展,量子點材料已實現了「綠色合成路線」,性能逐漸提升,能夠進行工業化產品生產供應,目前已經開發出商業化應用的光致發光器件,該系列器件相繼應用於LED照明和顯示領域。
  • 探究量子計算與防禦應用及發展情況
    本文簡單介紹其中「量子計算與防禦」相關章節內容。這一部分內容主要闡述了量子技術在國防領域的主要應用、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情況,以及量子技術在計算機領域尤其是地緣政治方面所具有的作用優勢,認為量子技術將對各國的國防建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報告指出,對量子技術進行整合是目前軍隊最為期望的發展之一,但其確切影響還難以預測。
  • 從實驗室研發到大規模生產 納晶科技量子點技術商用多點開花
    納晶科技是一家以量子點新材料為技術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一年多前在杭州總部接受採訪時,公司僅在辦公樓的一樓有幾間實驗室和車間。日前,上海證券報「2019新三板萬裡行」調研團隊再次走進納晶科技,公司已經在浙江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有了自己的材料生產基地。短短1年左右的時間,納晶科技發生了哪些變化?
  • 納米尺度下的神奇應用:LED、雷射LD與量子點
    納米科技嚴格的定義必須「同時」滿足下面三個條件:1、納米材料的尺寸小於100nm。2、納米材料體積微小,具有全新的光、電、磁、聲、化學與機械等性質。3、納米材料必須具有全新的研究價值與應用。換句話說,只滿足體積微小並不是納米科技最重要的條件,必須具有全新的性質與應用,才是納米科技討論的重點。
  • 半導體量子點的應用前景
    半導體量子點,簡稱為量子點(quantumdots),有時也叫納米晶,它是納米尺度原子和分子的集合體,一般粒徑範圍在2~20nm。顧名思義,量子點即是將材料的尺寸在三維空間進行約束,並達到一定的臨界尺寸(抽象成一個點)後,材料的行為將具有量子特性(類似在箱中運動的粒子),結構和性質也隨之發生從宏觀到微觀的轉變。半導體降維處理的研究已開展了很多年,這形成了「人造原子」或量子點(QD)的概念。這些具有納米尺寸直徑的半導體納米晶體在其光學和電子性能方面展現出量子尺寸效應。
  • 扒光量子點
    | 從三巨頭看量子點的商業化應用當今世上做量子點的公司那麼多,Nanosys之後下個成為產業焦點的會是誰,現在也還不好說,但可以預見的是三劍客的時代將淡化,取而代之的下個階段會是百家爭鳴。量子點在尋找商業應用入口時,做了很多嘗試,包含醫療、陽能、鐳射、半導體、照明。
  • 對於量子熱機中的麥克斯韋妖來說,少即是多!
    如果測量與量子系統不兼容,即量子物理學家會將其描述為不可交換的哈密頓量,那麼測量就會引入能量。他們考慮了一個量子比特與熱庫接觸的系統,該系統可以將其提升到激發狀態。兩個麥克斯韋妖中較小的一個量子比特耦合到指針,該指針根據量子比特的內部狀態宏觀地移動位置。
  • 怎樣製備碳量子點_碳量子點的製備
    什麼是碳量子點 物質的許多性質取決於物質中活潑電子的狀態,而電子狀態取決於電子所處的空間勢能,隨著物質尺寸的降低,電子的運動受到限制,按照電子受限的空間維數,將物質分為如圖1所示塊體、量子阱、量子線和量子點。
  • 一文看懂半導體雷射器發展歷程及應用現狀
    今天我們主角是半導體雷射器,小編將帶大家一起回顧它的發展歷程及應用現狀。雷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6年愛因斯坦發布的《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 一文。愛因斯坦首次提出受激輻射理論,為日後雷射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40年後,關於能否用半導體材料形成雷射的話題開始被物理學家注意,艾格瀚等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半導體雷射器的設想及可能。
  • 量子計算技術產業發展現狀與應用分析
    量子處理器的物理實現是現階段量子計算技術的主要研究熱點和核心瓶頸,包含超導、離子阱、光量子、矽量子點、中性原子、拓撲、分子自旋和谷量子比特[1]等多種方案路線。3 量子計算產業發展現狀政府方面,從全球範圍來看,多國政府紛紛出臺支持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戰略,下撥大量資金用於以量子計算為主的量子信息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