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水域繼續實施禁捕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7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關於在金沙江(長江幹流)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金沙江幹流和主要支流除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水域於2020年7月1日0時起繼續實施禁捕,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也就是「八區」已先期於2020年1月1日開始禁捕。

《通告》明確了金沙江(長江幹流)重點水域的禁捕範圍、禁捕時間、專項(特許)捕撈、執法監督管理等內容。

禁捕範圍為雲南省金沙江流域重點水域、流域內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包括「一江九河三湖八區」,其中,「一江」指雲南省金沙江,具體為迪慶州德欽縣羊拉鄉德拉村附近入雲南處至昭通市水富縣橫江匯口之間金沙江幹流。「九河」指赤水河(雲南段)、以薩河、潑機河、橫江、牛欄江、龍川江、漁泡江、漾弓江、沖天河等主要支流。「三湖」是指流域內滇池、程海、瀘沽湖等高原湖泊。這裡要特別說明,滇池、程海、瀘沽湖除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水域和州(市)確定的其他支流水域,由州(市)人民政府湖泊管理部門或漁業主管部門確定禁捕時間。「八區」指流域內3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5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3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分別為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段),牛欄江魚類市級自然保護區(曲靖市級金沙江水系水生動物保護區),金沙江綏江段珍稀特有魚類縣級自然保護區;5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分別是滇池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白水江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程海湖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漾弓江流域小裂腹魚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黎明河硬刺裸鯉魚及軟刺裸裂尻魚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下一步,雲南省農業農村廳將全面從嚴管理,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大聯合執法監管力度,持續組織開展專項執法行動,管住船隻、管住漁民、管住捕撈、管住交易、管住消費,堅決斬斷非法捕撈、運輸、銷售的地下產業鏈條。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建立健全長江水生生物保護暨禁捕工作協調機制聯席會議機制,省農業農村廳要切實履行好召集人的職責;建立健全「雙管結合」機制,成立以行政村為基礎的群眾性護魚隊伍,建立長江禁捕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保護機制。建立健全定期會商、信息共享的協作機制,形成各級各部門之間同頻共振、同向發力集聚效應。此外,全面轉產安置。緊緊圍繞「人」與「船」兩個關鍵,逐船逐戶摸清底數,實行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確保全部退捕漁民退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湖南省常德市10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永久禁捕
    昨日,湖南省常德市農業農村局在沅江、澧水河段開展了禁捕宣傳和清江行動。根據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的統一部署,我市所轄的沅江、澧水河段及洞庭湖水域將實行全面禁捕。其中,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全市10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永久禁捕;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我市所轄沅江、澧水河段及洞庭湖水域全面禁捕,禁捕期暫定10年。
  • 7月1日0時起 金沙江幹流和主要支流除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水產...
    7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關於在金沙江(長江幹流)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金沙江幹流和主要支流除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水域於2020年7月1日0時起繼續實施禁捕,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 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
    新華社重慶1月1日電 為保護水生生物資源,修復以生物多樣性為指標的長江生態系統,從1日起,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記者從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獲悉,2019年12月31日前,重慶水生生物保護區率先完成漁民退捕,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簡稱禁捕),包括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烏江—長溪河魚類市級自然保護區、酉陽三黛溝大鯢縣級自然保護區、合川大口鯰縣級自然保護區這4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嘉陵江合川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江重慶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 湖北的水生生物保護區名錄
    2017年11月23日,農業部發布《關於率先公布全面禁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名錄的通告》,規定從2018年1月1日起率先在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包括53個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和279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逐步施行全面禁捕。
  • 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類分級禁捕十年
    記者莫海暉報導:「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流域可以十年禁漁,應該有決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實施珠江流域十年漁業禁捕。」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珠海市政協副主席潘明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借鑑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的做法,對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級分類十年漁業禁捕制度。
  • 農業農村部:擴延長江口禁捕範圍 設立禁捕管理區
    為鞏固和擴大長江禁捕退捕成效,加強長江口水域禁捕管理,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決定擴延長江口禁捕範圍,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長江口禁捕管理區範圍為東經122°15′、北緯31°41′36″、北緯30°54′形成的框型區線,向西以水陸交界線為界。自2021年1月1日起,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長江刀鱭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水生生物保護區水域,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 四川廣元7個水生物保護區10年禁漁 原則上只許一人一桿、一線單鉤釣
    李康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2020年12月3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廣元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通告》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廣元市農業農村局、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林業局8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廣元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
  • 甘肅省水產種質資源現狀與保護
    二、甘肅省水產種質資源保護的主要措施(一)逐步完善水產種質資源保護法規制度為了更好的保護甘肅省水產種質資源,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在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和《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基礎上,1989年公布了《甘肅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辦法》,並於1997年、2000年、2004
  •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江蘇,魚米之鄉不可無魚11日,江蘇省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普查總體方案經專家論證通過,下月啟動普查。今後3年,江蘇將對全省近海及淡水水生野生動植物展開全面普查。這是近40年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生物資源,也是江蘇省首次調查水生動植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的通知
    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相繼制定並組織實施了海洋伏季休漁、長江禁漁期、海洋捕撈漁船控制等保護管理制度,開展了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加強了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工作;環保、海洋、水利、交通等部門也積極採取了重點水域汙染防治、自然保護區建設、水土流失治理、水功能區劃等有利於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的措施。   (二)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養護執法和監管體系。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三部門制訂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遏制物種衰退
    將中華鱘慢慢放回大海 東方IC 圖《方案》要求,開展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觀測網絡建設,定期發布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觀測公報。推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捕,新建一批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提升一批原有保護區等級,建成覆蓋上中下遊的保護網絡。
  • 白鱘已滅絕 更多長江水生生物生存堪憂
    第三期節目我們請到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說說長江白鱘。長江白鱘已經存在了一億五千萬年,曾經與陸地霸主恐龍水路並肩,曾經躲過了第四紀冰期,被稱為長江淡水魚之王。長江水生生物多樣,長期以來受攔河築壩、水域汙染、過度捕撈、航道整治、挖砂採石等活動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珍稀特有物種資源全面衰退,白鱘已經滅絕。
  • 打開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2020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在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啟動
    文佳佳)10月30日,由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承辦,為主題的「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2020年貴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暨長江流域禁捕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隆重舉行。
  • 共護一江魚 光明日報關注瀘州實行長江禁捕新模式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男子在淡水豚自然保護區捕魚 被罰2000元
    2017年11月5日,農業部發布通告,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均實施全面禁捕。2019年3月14日夜晚,被告人陳某駕船在禁捕區長江幹線貴池江東港埠碼頭附近水域,使用電網捕撈工具捕撈水產品時被公安機關查獲,現場扣押使用的捕魚工具和捕獲的水產品。
  • 禁捕10年急如星火
    禁捕10年急如星火 來源:魅力生靈 長江,於1.4億年前形成,我國的大動脈,滋潤著中華民族每一寸土地,哺育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靈。但是如今長江瀕危魚類達到了92種(《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而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更是接近了300種。 如今,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這四大家魚在30多年的時間內減產了90%,很多當年的經濟魚,已經成為了保護魚類。下面列舉幾個例子。
  • 堅決落實「禁漁令」,武漢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範圍確定
    6月24日,全市召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視頻調度會議,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要求,加快推進我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曹裕江出席會議並講話。
  • 桃花水母再現山東濟寧市泗水縣桃花水母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桃花水母再現山東濟寧市泗水縣桃花水母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2017-06-03 09: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泗水縣水利局        瀏覽量: 1958 次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在泗水縣泗張鎮泗水桃花水母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及泗水縣城區伏羲公園內出現了大量桃花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