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瀕危物種大揭秘!禁捕10年急如星火

2020-11-30 騰訊網

釣魚人的2019年的個人總結

來源:東子戶外666

2019釣魚個人總結:

存在問題:好釣魚!

分析原因:釣魚好!

總結經驗:魚好釣!

整改措施:釣好魚!

努力方向:魚釣好!

2019年12月31

長江瀕危物種大揭秘!禁捕10年急如星火

來源:魅力生靈

長江,於1.4億年前形成,我國的大動脈,滋潤著中華民族每一寸土地,哺育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靈。而如今,很多生活在長江的特有物種,卻被列為瀕危物種,曾經的經濟型魚類也已經不見蹤影,無窮源泉的長江陷入了「無魚」之困。

瀕臨滅絕的珍貴動物

白鱀豚

具有「水中大熊貓」之稱,而現實中的白鱀豚或許比大熊貓還要少,目前被評為極危物種,甚至有很多人認為白鱀豚已經滅絕。

中華鱘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1970年之前,每年可捕獲500條100斤以上的中華鱘,洄遊性魚類,目前除了長江以外,其他如黃河,錢塘江等幾乎難覓其蹤跡。

長江鱘

又名達氏鱘,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生活於上遊的幹支流和湖泊中,曾經漁業中的經濟型魚類,最近20年產量大幅下降,目前已經瀕危。

長薄鰍

分布於長江中上遊,本是湘鄂川的重要經濟型魚類,但是隨著其食物的銳減,棲息地的破壞,過度捕撈等原因,讓長薄鰍成為瀕危魚類。

長江江豚

長得像海豚的江豚,俗稱「江豬」,目前僅存一千頭左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極危物種。

長江鰣魚

鰣魚的命名是根據其每年定時入長江而來,因為它是溯河產卵的魚類。

揚子鱷

揚子鱷是生活在長江流域的全球最小鱷魚,由於揚子鱷可找到恐龍類爬行動物的影子,所以被稱為「活化石」,所以極具研究價值,目前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屬瀕危物種。

此外,被稱為「淡水之王」可達7米的白鱘,塗抹胭脂般的「亞洲美人魚」胭脂魚,「鱔王」之稱的花鰻鱺,生活在岷江和大渡河的冰川時期殘存的冷水魚——川陝哲羅鮭,以及具有「活化石」之稱的中國大鯢等等,都是長江中的珍貴生靈。

原本長江是全球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河流之一,具有4300餘種水生物種。但是如今長江瀕危魚類達到了92種(《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而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的更是接近了300種。

如今,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這四大家魚在30多年的時間內減產了90%,很多當年的經濟魚,已經成為了保護魚類。下面列舉幾個例子。

鳳鱭

年捕撈量由1974年最高的5282噸,到2010年的107噸左右,幾乎已不成規模。

中華絨螯蟹

上世紀70年代,長江下遊4省1市的中華絨螯蟹年均捕撈量在400噸左右,到21世紀初上海的1噸不到。

刀鱭

刀鱭被稱為長江三鮮(河豚,鰣魚,刀魚)之一,從上世紀70年代的3000多噸到現在的50噸不到,一斤野生長江刀魚居然突破了一萬元。

水生生物滅絕加劇

保護並不能拯救

雖然我們已經有了保護長江豚類的意識,但是只是介於保護的層面上,並不能徹底拯救豚類,要想拯救豚類,必須將生態環境恢復到生物鏈可持續發展的級別。

人類是長江生物的最大敵人

人類的諸多活動破壞了長江生物的棲息地,魚類的產卵,洄遊被破壞,大大加劇了魚類滅絕的速度。再加上過度的商業捕撈,長江甚至出現了「無魚」的狀態。

長江十年禁捕

所謂的長江禁捕包括長江的幹流,支流還有通江的湖泊等等。主要內容是,從2020年1月1日起,長江重點水域包括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行全面禁捕,最遲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實行禁捕,為期十年。

為什麼長江要禁止10年捕魚?

長江瀕危物種大揭秘!禁捕10年急如星火

長江是我國魚類的基因庫和締造者

我們平時吃的養殖魚類,需要不斷參與新的野生魚與之配種,這樣才能延續下去,野生魚道理也是一樣,需要新的血液才能保證物種的活力,而這一切的來源就是長江,長江是我國魚群的基因庫和締造者,關係著我國幾乎所有魚群的延續。

目前長江已幾乎無魚可捕

長江禁止捕魚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說白了禁捕也是為了有魚可捕。雖然捕撈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長江捕撈量從50年代的42.7萬噸,已經降到了現在的不到10萬噸。再不禁捕,真的很快就會無魚可捕。哺育中華的源泉永不會枯竭,若不禁捕,那麼若干年後「無魚之江」還能滋養中華大地嗎?

如何拯救長江生物

此次長江10年的禁捕,是恢復長江物種多樣性的第一步。此外,我覺得,還要完善瀕危物種立法,設立瀕危物種棲息地為保護區,人工參與瀕危物種的繁殖,長江沿岸汙染源的整治,生態的修復等等。

今日天氣

今天傍晚到前半夜多雲轉陰,後半夜到明天上午陰有時有小雨,明天下午到夜裡陰天,偶有小雨;後天陰有時有小雨。今天偏東風3級。明天白天最高氣溫11度,明天早晨最低氣溫6度,明天平均相對溼度75%。

友情提示:此圖可以點擊放大

相關焦點

  • 長江大保護正邁出重要一步!十年禁捕,留住長江的微笑
    2021年1月1日前,長江重點水域將全面禁捕。屆時,長江幹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以及鄱陽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要實現全面徹底禁捕,做到「清船」「清網」「清江」「清湖」。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分布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00多種,170多種為長江特有種。長江禁捕直接涉及「一江、兩湖、七河」。
  • 長江開啟「十年禁捕」,洄遊魚類仍在尋找「出路」
    這個遲到的消息,意外成為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長江十年禁捕」的前奏。2019年初,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 《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 ,提出自2020年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開啟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這是中國2016年啟動的 「長江大保護」 戰略的舉措之一。
  • 長江禁捕10年,有人搞起了貨櫃養魚,把「保護動物」賣到餐桌上
    未來十年時間內,長江幹流以及長江流域重點水域之內的魚類,禁止捕撈。很多人在收到長江的十年禁捕令之後,第一反應就是:這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吃魚。目前可以明確的是住在長江邊,吃慣了長江魚的消費者們,將會在十年時間裡,再也吃不到長江魚了。
  • 瀕危物種保衛戰:從滇池到長江,10年禁漁任重道遠
    ,而且被列為雲南省的特有珍稀保護動物(1989年滇池金線䰾還被列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08年經過IUCN的評估被認定為極度瀕危物種)。滇池土著魚的遭遇只是一個縮影,在長江和近海,瀕危水生物種的生存現狀也同樣值得高度關注滇池金線䰾和銀白魚算是比較幸運的,其他的很多物種還沒有來得及等到人類的救援就已經消失不見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長江女神」白暨豚和今年年初滅絕的長江白鱘了
  • 白鱘滅絕後,長江瀕危物種如何保護?部委表態來了
    近日,一篇發表在某國際學術期刊的論文《白鱘的滅絕給長江生物保護留下了什麼教訓》引發關注。論文中稱,中國長江特有珍稀物種長江白鱘預計在2005年-2010年時已滅絕。不僅白鱘,更多長江水生生物面臨可能滅絕的危險境地。2020年1月14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下稱「長江辦」)在武漢組織召開了一場「長江珍稀瀕危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研討會」。
  • 共護一江魚 光明日報關注瀘州實行長江禁捕新模式
    在長江幹流和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等長江上遊主要支流上,昔日穿梭如織的漁船已經絕跡。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
  •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全面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全面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長江刀魚。張亨偉 攝 資料圖中新網1月21日消息,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2019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刀鱭、鳳鱭和中華絨螯蟹的專項捕撈許可證。
  • 農業農村部回應長江刀魚將正式禁捕:已嚴重過度捕撈
    張亨偉 攝21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最近有媒體報導長江刀魚將正式禁捕,為何會從專項捕撈到全面實施禁捕這樣的政策性轉變?馬毅表示,2003年長江流域開始實行禁漁期制度,為了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長江漁業資源,農業農村部決定在禁漁期間對刀鱭(俗稱刀魚)、鳳鱭(俗稱鳳尾魚)和中華絨螯蟹(俗稱大閘蟹)三個物種的捕撈實行專項管理,應該說專項捕撈制度是長江禁漁期制度的一項配套措施,對促進長江漁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禁捕之後,長江刀魚密度猛增1倍
    最新監測成果發布——禁捕一年,江刀密度增了1倍多!無疑,這是對「長江要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有力回應,也證明了正在推行的「長江十年禁漁」舉措之必要。 長期以來,受攔河築壩、過度捕撈等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江陰老漁民陳興法清晰地記得,2012年在長江,連著8天捕撈刀魚卻一無所獲,很多漁民那年都收成慘澹。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網下去總有1000多斤刀魚,在2000年左右一網也有十幾斤。
  • 長江禁捕退捕獲階段性成效 23萬退捕漁民全面完成建檔立卡
    記者 鬱靜嫻 範昊天《人民日報》( 2020年08月21日 第18 版)赤水河禁捕三年,河流得以休養生息,繁殖的魚類增加至近40種天剛蒙蒙亮,謝順友便穿上「宜昌漁政」的工作服,跳上江豚協助巡護船,向下遊駛去。謝順友是湖北宜昌市伍家崗區人,家就在長江邊上。祖祖輩輩家裡以捕魚為生。父親五兄弟都是漁民,養活了一大家子人。
  • 物種保護 為長江添活力(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④)
    制訂保護方案,留住「江豚的微笑」;開展野外放歸,保護揚子鱷……當前,沿江省份加大力度保護珍稀物種,接下來,多地多部門還將按照《長江保護法》有關規定,全面落實瀕危物種相關保護工作。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郝玉江說,2020年汛期,由於長江水位大漲,武漢不少沙洲和淺灘被洪水淹沒,加上長江武漢段全面禁捕,沙洲和淺灘魚多草多,又沒有人為因素幹擾,所以吸引了江豚來此覓食。 為確保江豚食物充足,武漢持續強化長江武漢段禁捕工作相關執法檢查;為解決江豚棲息地問題,武漢組織長江江豚棲息江段建設論證,有針對性地開展長江江豚棲息江段建設。
  • 「兩湖」禁捕之後
    鄱陽湖、洞庭湖又被譽為長江「雙腎」,與長江構成生命有機體。然而,由於環境惡化、濫捕濫撈等原因,長江「雙腎」健康一度堪憂。今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分類分階段實行禁捕。根據農業農村部、財政部、人社部聯合出臺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江西省、湖南省出臺方案,鄱陽湖、洞庭湖從1月1日起開啟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告別濫捕濫撈的歷史,經受住洪水的考驗。全面禁捕,給長江「雙腎」帶來新生之機!
  • 「長江魚兒正是回家時(二)」專家展望長江流域10年禁漁後漁業資源恢復前景
    在這條魚的背後,是四川作為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對省內230餘種魚類及其生態系統展開的保護行動,其中包括長江上遊特有魚類80餘種。長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生態河流,保護長江,刻不容緩。根據中央部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從2020年1月起全面開始10年禁捕。
  • 「長江野生魚」不能再吃了!仙桃開展長江禁捕退捕專項檢查
    野生、野魚等不能捕不能賣也不能做店名和廣告語! 近日,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工作專班 深入漁網市場、餐飲店、集貿市場等地 開展長江禁捕退捕專項檢查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該專家稱,這一結果正在上報IUCN辦公室,隨後將在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 除長江白鱘滅絕外,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評估為「極危」等級(status)。
  • 不賣不買不食長江魚 禁捕退捕在行動
    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推動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扎牢「市場銷售環節」這一關口,2020年11月20日上午,張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車站市場監管所召開了市場內水產品經營戶關於:「十年禁捕禁購禁售長江魚」的培訓會。
  • 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
    新華社重慶1月1日電 為保護水生生物資源,修復以生物多樣性為指標的長江生態系統,從1日起,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記者從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獲悉,2019年12月31日前,重慶水生生物保護區率先完成漁民退捕,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簡稱禁捕),包括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烏江—長溪河魚類市級自然保護區、酉陽三黛溝大鯢縣級自然保護區、合川大口鯰縣級自然保護區這4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嘉陵江合川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江重慶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 鄂州市成立長江禁捕快速反應聯合執法隊
    長江禁捕快速反應聯合執法隊成立儀式現場。通訊員供圖長江禁捕快速反應聯合執法隊成立儀式現場。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吳斌)筆者1月4日從鄂州市農業局獲悉,近日,在42187號漁政執法船上,鄂州市舉行了長江禁捕快速反應聯合執法隊成立儀式,吹響了十年禁捕「號角」。鄂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薛四清出席儀式,並向鄂州市長江禁捕快速反應聯合執法隊授旗。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在長江幹流和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等長江上遊主要支流上,昔日穿梭如織的漁船已經絕跡。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
  • 拯救長江水生生物,從2020年元旦開始我國將禁漁十年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維護我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2019年初,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從2020年元旦開始,分步驟推開,禁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