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物種保衛戰:從滇池到長江,10年禁漁任重道遠

2020-10-11 牧海

在印度洋的模里西斯島曾經有一種不會飛的鳥,能長到一米高,重20公斤。這種外表呆萌、生活在地面上並且以種子和草莖為食的鳥類就是渡渡鳥。然而在1688-1715年(也有說法是在1681年),渡渡鳥永遠地從地球上消失了。

大多數人對渡渡鳥都耳熟能詳,《愛麗絲漫遊奇境》一書的暢銷使得渡渡鳥的形象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然而除了渡渡鳥,在水下世界中也有很多物種都曾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它們很可能已經從地球上永遠的消失了。

滇池銀白魚和滇池金線䰾

相信很多人從來都沒聽說過滇池銀白魚和滇池金線䰾,這兩種魚都是滇池的土著魚種,在全球範圍內只有滇池有分布,可以說是滇池最具代表性的魚種了。

在20世紀60-70年代,銀白魚和滇池金線䰾還是滇池中的主要經濟魚類,但是後來由於經濟開發導致滇池的水質越來越差,再加上外來物種入侵入和過度捕撈,銀白魚和滇池金線䰾的野生種群幾乎消失不見了。

▲▲滇池金線䰾

▲▲滇池銀白魚

後來,這兩種魚不僅被列進了IUCN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而且被列為雲南省的特有珍稀保護動物(1989年滇池金線䰾還被列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08年經過IUCN的評估被認定為極度瀕危物種)。

大規模的圍湖造田堵塞了滇池金線䰾的產卵洄遊通道,1986年滇池金線䰾從湖體中消失了,倖存下來的少量個體只能在滇池周邊的溪流和泉池中。

銀白魚面臨的困境和滇池金線䰾類似,水體富營養化汙染、水質惡化等一系列問題給銀白魚的生存帶來了巨大挑戰。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都沒有再發現過銀白魚的蹤跡。直到2013年,昆明市水產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才再次發現了倖存下來的銀白魚個體。

▲▲滇池水質富營養化導致藍藻爆發,形成「水華」。

研究人員對滇池金線䰾的保護行動要早於銀白魚。在2000年,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正式開始著手調查滇池金線䰾的數量分布、棲息地、生態習性以及繁殖行為。

經過多年的反覆實驗,研究人員終於在2007年攻克了滇池金線䰾的人工繁育技術,在實驗室條件下繁育出來的首批魚苗有300多尾。到了2010年,雲南省的科研機構已經可以實現每年100萬尾的育苗量了。經過連續4代的人工選育,專家們還培育出了一個養殖新品種「䰾優一號」,目前已經開始進行嘗試推廣養殖。

人工繁育的滇池金線䰾魚苗

對於滇池銀白魚的保護,則是近幾年才發生的事。2016年,昆明市水產科學研究所開始了對銀白魚和中臀擬鱨(同樣是滇池的特有物種)的保護研究工作。

2017年3月,該研究團隊先後分4個批次從滇池中採集了13尾銀野生的銀白魚並嘗試人工繁殖,第一批就成功孵化出了3萬尾魚苗。他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攻克銀白魚的人工馴養和成魚養殖等關鍵技術,這一系列研究有望使昔日瀕臨滅絕的珍稀魚種重現滇池。

滇池土著魚的遭遇只是一個縮影,在長江和近海,瀕危水生物種的生存現狀也同樣值得高度關注

滇池金線䰾和銀白魚算是比較幸運的,其他的很多物種還沒有來得及等到人類的救援就已經消失不見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長江女神」白暨豚和今年年初滅絕的長江白鱘了。作為倖存者,如今長江中最受關注的物種就要數長江江豚了。

和白暨豚、長江白鱘一樣,長江江豚也屬於長江中的旗艦物種,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亞種。如今長江中的江豚只剩下1000頭左右,專家估計,如果不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長江江豚可能在未來的10~15年內消失。

▲▲2013年5月22日,江西九江市首次救治野生江豚寶寶宣告失敗。

▲▲2016年3月6日,安徽安慶長江江豚西江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將最後一隻體檢完的江豚放回水中。

而在我國廣袤的近海海域,瀕危的水生生物就更多了:

斑海豹:唯一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鰭足類哺乳動物,但是由於長期的過度獵捕,斑海豹的種群數量正在持續下降,生存現狀堪憂。

斑海豹

中華白海豚: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華白海豚野生種群分布區。在珠江海域,中華白海豚的數量超過2000頭。但是由於水域汙染和過度捕撈,目前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等級已經由「近危」升級為「易危」,如果不加重視,很快就有可能成為瀕危物種。

大黃魚:曾經是舟山漁場最為常見的海捕魚類之一,但由於長期的過度捕撈,如今野生的大黃魚已經非常少見了,野生種群資源遲遲不見恢復。官井洋自然保護區是國內最大的野生大黃魚繁育保護基地,但近幾年的資源恢復現狀並不理想。

大黃魚

黃唇魚:和大黃魚一樣,黃唇魚也是我國的特有珍稀魚種。在上世紀80年代,珠江口水域曾是黃唇魚的主要產區,但是由於過度捕撈,如今野生的黃唇魚已經瀕臨滅絕。

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為瀕危水生物種的保護做些什麼?

水生動物面臨的威脅主要就是水域環境汙染、生境喪失以及過度捕撈,我們可以從這些角度入手來改善水環境,進而幫助瀕危的水生動物渡過難關。

▲▲2011年5月29日,長江南京段在禁漁期驚現違法捕魚場景。

  •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要一定拒絕食用國家保護魚類,儘量少食用野生魚類。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少使用含磷的洗滌用品,減少生活汙水排放。對於非法排放工業廢水的企業,要敢於及時舉報。
  • 我們可以積極參與保護水生生物的志願者活動,比如世界自然基金會組織(WWF)的溼地使者行動,江豚守望者活動等等。
  • 對於漁民,可以從合法捕魚做起,不使用電魚、毒魚、炸魚、迷魂陣等非法方式,網眼的大小以及作業區域要符合當地漁政部門的規定。
  • 如果在捕撈或者釣魚時不小心誤捕了珍稀的水生生物(如中華鱟、胭脂魚),要在第一時間放生,儘量減少人為傷害。

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的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這對長江瀕危水生物種的保護工作來說,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總之,保護瀕危水生生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這些水中的精靈值得我們盡全力去守護。長江十年禁漁是一個偉大的決策,同時也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相關焦點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十年禁漁|拯救瀕危物種,迫在眉睫!
    近日,傳說可長到萬斤、曾經的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長江又一特有珍稀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這一噩耗。雖然這一消息是最近才宣布,但其實長江白鱘並不是這兩年就滅絕的。
  • 淺談長江10年禁漁對江豚的影響,瀕危物種是否能因此改變命運?
    而對於那些吃瓜群眾來說,這樣的場景也足以引起人們的熱議,使江豚這一瀕危物種得到更多的關注。通告上說,從今年起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都要進行為期十年的禁漁計劃,使長江能夠休養生息。雖然從現實層面上來講,長江十年禁漁和江豚的出現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假如真的實行了十年禁漁的計劃,那麼對於長江裡的江豚而言,顯然是大有好處的。
  • 拯救長江水生生物,從2020年元旦開始我國將禁漁十年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也是維護我國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2019年初,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從2020年元旦開始,分步驟推開,禁漁十年。
  • 白鱘已滅絕,長江全流域十年禁漁,是否為時已晚?
    作為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長江涵養著多種多樣的魚類,但近幾十年來,長江的魚類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生物完整性指數也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年禁漁的通告。保護長江魚類,只有「禁漁」恐怕還不夠有人擔心,白鱘滅絕可能讓長江禁漁更為嚴厲,會導致魚價上漲,普通老百姓吃不起魚。實際上,有統計顯示,長江漁業資源年均捕撈產量不足10萬噸,僅佔我國水產品總產量的0.15%。
  • 「長江魚兒正是回家時(二)」專家展望長江流域10年禁漁後漁業資源恢復前景
    宋昭彬:長江流域禁捕,首先是對一些珍稀瀕危漁業資源恢復的幫助。目前長江流域很多瀕危魚類物種處於很危險的狀態,比如白鱘,基本處於功能性滅絕狀態。其次是對傳統經濟魚類資源的恢復有很大幫助。漁業資源恢復到何種程度?10年之後是否需要繼續禁漁?這些問題的判斷都依賴於監測數據的反饋。建議加強對漁業資源恢復情況的監測,建立監測體系,及時掌握最新數據,為人工幹預提供參考。加強規範增殖放流、放生等活動的監管,提倡科學的放生活動,防止外來物種入侵等威脅。
  • 長江瀕危物種大揭秘!禁捕10年急如星火
    而如今,很多生活在長江的特有物種,卻被列為瀕危物種,曾經的經濟型魚類也已經不見蹤影,無窮源泉的長江陷入了「無魚」之困。 長江瀕危物種大揭秘! 目前長江已幾乎無魚可捕 長江禁止捕魚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說白了禁捕也是為了有魚可捕。雖然捕撈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長江捕撈量從50年代的42.7萬噸,已經降到了現在的不到10萬噸。再不禁捕,真的很快就會無魚可捕。
  • 長江白鱘已滅絕 禁漁十年能改變啥?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   原標題:長江白鱘已滅絕 禁漁十年能改變啥?     你聽說過白鱘麼?然而,2019年9月中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上海組織了專家組評估,評估結果是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目前,這一結果正在上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辦公室,隨後將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
  • 挽救一條魚:瀕危物種滇池金線䰾「沉浮」啟示錄
    一條魚的命運和滇池如此休戚相關,給當前的湖泊治理修復以啟迪。 從瀕危國家II級保護動物,到如今千萬尾級的人工繁育能力;從野外罕見的極小種群,到山區養殖品種;從退出湖體向人類發出警告,到重新入湖對滇池水體進行生物治理——位居「雲南四大名魚」之首的滇池金線䰾,經歷了怎樣的「興衰沉浮」?
  •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開始實施!對水產人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近期熱點頭條新聞幾乎是被水產行業霸佔,前有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後有「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 長江禁漁,「甩鍋」釣魚人?釣友說:這個鍋我們不背
    長江已經全面實施,長達10年之久的休漁期,此次禁漁是建國以來,時間最長、執法最嚴的一次禁漁。其實禁漁工作,幾乎每年都有,很多江邊的捕魚者都習以為常,大家都以為和往年差不多,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隨著禁漁的工作全面展開,漁政巡邏執法的力度不斷加大,長江流域巡邏檢查已經成了常態化。
  • 「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專訪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首倡...
    長江千百年來養育了華夏子孫,大家的努力又將為長江的水生生物贏得寶貴的10年休養生息。處在時間節點,很多人不禁想問:為什麼要實行長江「十年禁漁」?為何是10年的時間長度?10年後長江會有什麼改變?日前,記者專訪了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首倡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
  • 央視:長江禁漁 願不再響起白鱘滅絕的輓歌
    原標題:熱評丨長江禁漁,願不再響起白鱘滅絕的輓歌日前,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中國長江有一種珍稀瀕危魚類——白鱘,推測其在2005—2010年已經滅絕。野外滅絕就意味著這個物種滅絕了。」「長江白鱘滅絕了!」連日來,這則消息迅速在輿論場中傳播。儘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官方微博表示:最終結果尚未發布,預計將在今年6月發布評估結果。但毋庸諱言,長江白鱘的前景不容樂觀。這是一次無聲的告別,也是一次未打招呼的訣別。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已存在一億五千萬年,是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物種。
  • 「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
    新華社上海1月6日電題:「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專訪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首倡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新華社記者王辰陽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全面啟動。長江千百年來養育了華夏子孫,大家的努力又將為長江的水生生物贏得寶貴的10年休養生息。
  • 中華白鱘滅絕,長江禁漁令起,我們何時才能再見長江生機呢?
    研究表明,近代物種的喪失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1000倍,比物種形成速度快100萬倍。 物種的喪失速度由大致每天1個物種加快到每小時1個物種,這意味著每過1小時,就有1種歷經千百萬年進化的生物從地球上永遠消失。
  • 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告滅絕,沒能進入2020年
    今天一早,一個噩耗登上微博熱搜榜「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人類迎來了新年,長江白鱘卻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該專家稱,這一結果正在上報IUCN辦公室,隨後將在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除長江白鱘滅絕外,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評估為「極危」等級(status)。前述專家在杭州淳安縣舉辦的一個鱘魚國際會議上對上述評估結果進行了報告。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該專家稱,這一結果正在上報IUCN辦公室,隨後將在IUCN紅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正式更新和公布。 除長江白鱘滅絕外,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被評估為「極危」等級(status)。
  • 長江白鱘滅絕之殤,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最近看到媒體報導,我國長江地域特有的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長江白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滅絕(extinct)。其實早在2019年9月17日,就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被披露,然而大概是出于謹慎吧,經專家組評估,直到2020年1月2日才被正式宣布。
  • 長江又一物種滅絕,面對「水中老虎」的背影,該做點什麼?
    現在,長江裡的小魚可以大膽地遊來遊去了。 十年前,200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長江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極危」。現在,「極危」改稱為滅絕。2003年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放生並跟蹤。但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世界上從此再也見不到這種重達萬斤的「水中老虎」。
  • 海外網評:用10年,換亞洲第一長河重生
    兩次熱搜放在一起,暗含著一種令人傷感的因果關係:長江白鱘等生物物種的減少甚至滅絕,或許正是長江十年禁漁的重要原因。這些年,長江裡的魚究竟「消失」了多少?長江水生生物多達4000種以上,其中魚類424種,特有魚類183種,但有92種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瀕危魚類物種。若不徹底禁漁,與我們「永別」的絕不僅僅是「長江白鱘」而已。江魚遭殃,漁民獲利了嗎?並沒有。
  • 2020年全面禁漁 3000億元小龍蝦產業能拯救長江嗎?
    2020年全面禁漁,3000億元小龍蝦產業能拯救長江嗎?  2020年長江流域將實施全面禁漁,沿線數十萬漁民的轉產轉業成為迫在眉睫的難題。爬過「風口」的小龍蝦,這次能否順利爬進漁民的錢袋子?  從秦嶺南麓奔流而下,至漢口匯入長江,漢江沒有一刻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