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蒙特的武器聖鞭,怎麼前邊還掛了個球?
經典吸血鬼題材遊戲《惡魔城》是很多玩家非常熟悉的作品。這個系列以西方知名的吸血鬼形象「德古拉伯爵」的故事為藍本,打造了一個華麗莊重與哥德式恐怖彼此交織的世界。而在這層西歐文化的外衣下,也內涵著日系遊戲慣有的嚴謹與細膩。
30多年來,這個系列已經撰寫出了一個龐大的歷史,塑造了很多玩家印象深刻的角色:手持聖鞭「吸血鬼殺手」的貝爾蒙特家族、冷豔高貴的伯爵之子阿魯卡多、還有1000多年來一直在復活、卻不斷被封印的德古拉伯爵……這些角色的知名度之高,讓很多非《惡魔城》系列的玩家們也多多少少能認出來,甚至有的人還能說出大概的故事結構。
在已經過去的萬聖節中,《惡魔城》粉絲們收穫了一份比糖果更好的禮物——視頻網站Netflix放出了《惡魔城》動畫第二季。這部動畫將原作中多個作品的角色整合在一起,並且遵循這個系列曾經的總製作人IGA先生制訂的「官方歷史年表」,還原了拉爾夫、賽法、阿魯卡多、海克特等多位知名角色。
不過,《惡魔城》是一個歷史悠久、跨平臺眾多的系列,真正從1986年堅持追隨至今的玩家恐怕不多,而這次推出的動畫中,就含有大量早期惡魔城中才有的古老設定,很容易令半路出家的惡魔城迷們摸不著頭腦。
前不久,我曾在國內、日本和歐美的網絡社區中看到有不少觀眾都對動畫有同一個疑問:為什麼主人公「拉爾夫·貝爾蒙特」的專用武器從一開始代代相傳的聖鞭「吸血鬼殺手」,中途換成了名叫「晨星」(Morning Star)的鏈球武器呢?
其實Netflix早已借漫威的一方寶地,在《海扁王》的漫畫中發布了這樣一則動畫版的廣告。裡面明確指出:那個鏈球就是聖鞭的升級版。
這並非Netflix的原創,而是早期《惡魔城》遊戲中的設定。大家還記得FC時代惡魔城遊戲中的聖鞭嗎?
「一開始是皮鞭、吃一個升級道具變長了一些,再吃一個又會變長一些。」
那你有沒有注意到,升級後,鞭子頂端多了一個球呢?
這個「鏈球」在歐美版《惡魔城》1代至4代、以及N64《惡魔城》兩作的歐美版遊戲中,都被官方稱作「晨星」,一種古歐洲的鐵球狀武器。
由此可見,動畫中「聖鞭」升級成「鏈球」的設定,在老玩家看來是一個用心的細節。
這種看似違和,實則內有「隱情」的細節在動畫裡還有很多。
玩過《惡魔城傳說》原作的朋友都知道,遊戲中有四名主角:使用鞭子的拉爾夫、小個子格蘭德、魔法師賽法爾、吸血鬼與人類的混血阿魯卡多。
其中格蘭德是流程中第一名可加入隊伍的同伴,身輕如燕,擁有飛簷走壁和無限飛刀的能力,在很多關卡可以大發神威,以至於後來的歐美版中將他大幅弱化。
而本次動畫中,他的遭遇可不止被弱化這麼簡單,而是被完完全全的抹殺掉,仿佛不曾存在過。動畫導演還給出了「這個人物沒什麼可塑造的」這樣一個解釋,讓一些朋友渾身難受,大罵動畫製作團隊不懂原作。
換個角度看,也許並不是製作人不懂原作敷衍了事,有一個小細節或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因為將格蘭德從《惡魔城傳說》中剔除,是「原作者」KONAMI這幾年定下的基調:2012年上市的賭博機「惡魔城3」同樣是以《惡魔城傳說》為基礎改編,就只有三名主角,格蘭德缺席了。
動畫製作者們並沒有像這樣一味地在系列古老作品中尋找「梗」,他們也考慮到了新生代玩家的接受度。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惡魔城傳說》原作中餘下三位主角之一的阿魯卡多身上看出來。他不僅是我中學時迷戀過的男神,也是諸多玩家公認的遊戲界帥哥,這歸功於小島文美在1997年發售的《惡魔城:月下夜想曲》中賦予他的美型外貌,而在《惡魔城傳說》中,他還是個油膩中年的外形。
當年有很多從「月下夜想曲」接觸整個系列的玩家回過頭去補課《惡魔城傳說》時發出悲慘的哀嚎:這個大叔不是阿魯卡多!不是那個美貌的人與吸血鬼混血!
的確,在「月下夜想曲」中,製作者參考了1992年的美國電影《驚情四百年》,將大Boss德古拉幾百年來一直憎恨人類的原因修改為愛妻麗莎被人類的教會審判為魔女活活燒死,而阿魯卡多正是德古拉與麗莎之間的愛情結晶。
但在《惡魔城傳說》時期,德古拉憎恨人類沒有理由,就像很多FC遊戲中的反派一樣,只是個純粹的大壞蛋。那個時候也還沒有設計出麗莎這個人,阿魯卡多更不是混血,而是原本純粹的人類,卻被父親德古拉強迫進行了與惡魔契約的儀式而成為了吸血鬼,這倒是與後來《惡魔城:暗影之王》系列的設定一致。
更離譜的是1989年發行的《惡魔城傳說》官方攻略書,這上面對阿魯卡多的人物介紹裡竟赫然寫著:過去曾走上邪惡的道路……
好吧也不算離譜,近100年來吸血鬼在文藝作品中本身就經歷了從面目猙獰的異形到人形、再到清秀俊美的形象轉變過程,阿魯卡多的設定變來變去也算與時俱進。
在這次的動畫中,我們看到阿魯卡多的顏值就是《月下夜想曲》中的美顏盛世,他的身世就是德古拉與麗莎之間生下的混血,這完全符合如今大多數惡魔城玩家的認知。
除此之外,動畫的第二季比起第一季來,還加入了更多《惡魔城》中後期才有的人物來服務系列鐵桿玩家,ps2上的惡魔城作品「暗之咒印」的主人公海克特與重要角色艾薩克的粉墨登場自不必說,製作方還在動畫的第3集中,把下面這副畫像掛到了牆上。
畫中人名叫「裡昂.貝爾蒙特」,是貝爾蒙特家的祖先,在PS2作品《惡魔城:無罪的嘆息》中,他手持鍊金術士雷納爾多打造的鞭子,為了營救未婚妻莎拉而闖進了吸血鬼城堡,沒想到最後一切竟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馬提亞斯安排的陰謀。
最後,裡昂不得不手刃心愛之人,來使鍊金術之鞭變成後來代代相傳的聖鞭「吸血鬼殺手」,而他的好友馬提亞斯則利用裡昂竊取了吸血鬼手中的賢者之石,變成了魔王德古拉。
從這段劇情不難看出,這部作品講述的是整個《惡魔城》故事的起源,相當於系列的前傳。
不過在它之前,《惡魔城》系列已經擁有了三個「起源」。
第一個是《惡魔城傳說》,第二個是GB遊戲《德古拉傳說》,第三個也是GB遊戲的「漆黑前奏曲」。
前面兩個遊戲由於是同時由兩個不同小組分開製作的,發售時間也很近,所以有許多互相矛盾的地方。比如它們講的都是「初代《惡魔城》的一百年前」發生的故事,但前者的BOSS是「魔王德古拉」,後者則是「尚未變成魔王,還是一位邪惡法師的德古拉」;最後成功將其封印的也是兩位不同的人物,前者是我們的主角拉爾夫,後者則是名為「克里斯多福」的另一位貝爾蒙特家成員……
結果兩個男人為了「到底誰是貝爾蒙特家的祖先」爭得臉紅脖子粗,這時殺出一位美少女終結了爭執:「漆黑前奏曲」的女主角索尼婭才是貝爾蒙特家的祖先,拉爾夫只是她的孩子。
後來IGA上臺成為系列總製作人後,結束了這場三足鼎立的鬧劇:你們都靠邊站,我單獨來做一部前傳。
他在當時火熱的動畫《鋼之鍊金術師》和電影《星球大戰:前傳》的啟發下,於2003年製作了「無罪的嘆息「這款遊戲。至於前面的三個「前傳」,兩個被修改設定、一個被直接拋棄,這才有了後來為廣大《惡魔城》玩家所熟悉的世界觀。
而如今,儘管IGA自己也被KONAMI拋棄了,但Netflix卻「承認」了「無罪的嘆息」這部作品——不但在動畫中精心繪製了主角裡昂的畫像,還借動畫主角拉爾夫之口向觀眾們大聲宣布:裡昂才是貝爾蒙特家祖先。
可見這次的惡魔城動畫絕非「不懂原作的人亂改編」,因為它尊重了很多2003年以前的惡魔城遊戲中的設定,那個時代幾乎每一部《惡魔城》遊戲的劇情都彼此矛盾——直到IGA編纂出《惡魔城》系列正史年表為止。而這部動畫中也正面承認了這個「正史」,但反觀原作方KONAMI,他們已經把當年IGA編纂的那個深入人心的正史年表從官網上撤了下來……並且通過《暗影之王》等「平行世界」作品讓整個系列再次回到2003年之前的混亂設定狀態。
總而言之,這次的動畫即尊重了原作方、也尊重了系列曾經的功臣IGA;既尊重了從舊時代惡魔城開始一路玩過來的老玩家、也尊重了從《月下夜想曲》之後才接觸系列的新生代玩家。是一部非常值得《惡魔城》系列粉絲觀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