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這一失敗舉動,卻給月球帶來新生命

2020-08-11 洛神也頑皮

從嫦娥奔月到玉兔的廣寒宮,古人對於月球上美好生活的願景可以說是從未停歇。但當時由於科技的局限性,人類無法飛上天空,更不用說衝出大氣層飛向月球。所以,因各種各樣的局限性,古人始終認為月球上是美好的,有著金碧輝煌的建築和美若天仙的美女,環境更是與世無爭祥和太平。唯一的一點遺憾就是,月球上的人太少了,有些顯得孤單。

幻想始終是美好的,但不切實際的幻想終將會被打破。近一百年裡,人類的科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類終於能夠衝出地球,開始向宇宙進軍了。1969年7月20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兩名美國兩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在人類歷史上邁出了嶄新的一步。

通過後期傳來的影響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月球上其實並不那麼美好。月球表面都是坑坑窪窪的,上面除了巖石和沙塵幾乎什麼都沒有,可以說是寸草不生,一點生命的氣息都沒有。然而,科學家們對於月球上面的這一景觀,並不感到驚訝,早在太空人登月之前,他們就已經對月球的表面做了詳細而又深入的探測,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儘管月球上沒有生命,而且環境還極其惡劣,但科學家們對於月球的探索始終都沒有停歇。科學家們相信,月球上的礦物質將是人類的寶貴財富。為此,繼美國後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國先後開始了對月球的探測,希望能夠更多的了解月球。2019年,印度和以色列也開始了他們的登月計劃,然而遺憾的是,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了。

最讓大家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以色列竟然還將地球上的一個生命體給留在了月球上,而且這個生命體極有可能會在月球上存活。當時,以色列發射月球探測器,在即將著陸月球的時候壞掉了。不僅沒能探測到月球上的寶貴信息,這個探測器還失去了控制,回不來了。

在以色列發射的這個探測器上,除了一些探測和實驗所需的工具,上面還裝有上千個水熊蟲,由於探測器的損壞,這些水熊蟲將被長期留在月球上。為什麼要帶水熊蟲去月球呢?可能以色列科學家是這樣考慮的,目前為此,水熊蟲是科學家們發現的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另外,水熊蟲不怕宇宙輻射,可以在沒有保護符的情況下將自身裸露在太空中。

而且,水熊中還有完好的抗氧抗水能力,在缺氧無水的情況下,也能存活很長時間。最讓科學家們感到驚訝的是,水熊蟲還能自我脫水變為「乾屍」,在20多年後,一旦環境變好了,它們還能從「乾屍」的狀態下活過來,你說神奇不神奇。

就這樣,一次失敗的登月探測,人類將這個生命力無比頑強的水熊蟲留在了月球上。而這些水熊蟲,很可能將是月球上的唯一生命體了。

相關焦點

  • 一小勺月球土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影響
    她說,這是阿波羅計劃研究得最充分的樣本之一。史密森學會的一位名叫約翰·伍德的地質學家注意到土壤中有白色的巖石斑點。。。他認為是一種叫做斜長巖的巖石類型。它使他明白月球的古老歷史。「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飛躍,但他提出,在過去的某個時候,你知道,在接近45億年前的某個地方,整個月球幾乎被一個全球巖漿海洋所覆蓋。你知道,熔巖的海洋。所以這在當時是一個革命性的想法。
  • 在太空不幸遇難的太空人,屍體若掉到別的星球,會帶來新生命嗎
    此外,還有人推測,太空人的屍體或許會為某顆枯燥的星球帶來生機,我們至今不知道,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地球本身具備的,還是彗星從遙遠的某個星際帶來的。而假若彗星或者隕石真的能給星球帶來生命必備的元素的話,那麼太空人的屍體很有可能就是最好的肥料了。
  • 登月破壞了月球原有的保護層,這是月球反照率降低的原因?
    全球變暖讓人類更急於找到在宇宙當中的第二家園,從而讓生命得以延續下去,人類的活動是地球變暖的主要原因,而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的變暖的趨勢已經到達了月球之上,月球為什麼會變暖呢?月球變暖將會發生什麼樣的狀況呢?
  • 如果人類登月失敗——一份為失敗準備的演講稿
    但你聽過關於失敗的演講嗎?視頻中由英國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朗誦的演講稿,就關於失敗。雖然它從未被正式使用過,但它確確實實存在。這份名為《月球災難》(In Event of Moon Disaster)的演講稿是為阿波羅登月計劃失敗而準備的,如果在 1969 年的 7 月 20 日人類登月計劃失敗了,尼克森總統就將念出這份演講稿。
  • 你所不知道的人類登月故事:月球上吃的第一餐竟是聖餐!
    關於這件人類歷史性的一刻我們耳熟能詳,但是你是否知道,登月的航天員在月球上吃的第一餐,竟是從地球上帶去的聖餐。而登月後,與地球通訊中斷幾分鐘的那段神秘時間,航天員在做些什麼?答案是:他們在吃聖餐。∆ HBO短片系列:登月聖餐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登月小組成員阿姆斯特朗 ( Neil Armstrong ) 首先踏上月球,並留下一句歷史性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捷報從月球傳來!中國「兔子」在創造歷史,「嫦娥」在創造新生命
    ,這就是說他們已經成為了奇蹟。其科學價值將有可能證明未來人類可以在月球表面進行礦物的加工和提煉,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資源在未來將有可能解決人類的能源需求問題。更為神奇的是,有棉花種子已經在月球上發芽了,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月球成功種植出活的有機體。而且這顆棉花種長了2片葉子,從當初傳回的照片來看,嫩芽一度長勢良好。要知道在月球低重力、強輻射和高溫差的情況下,這一株植物就是「嫦娥」給月球帶來的一片生機,創造了一個生命。「嫦娥」4號帶的不只有棉花,還有土豆、酵母和果蠅,最後只有棉花出現了生命跡象。不過,當月夜再度來臨之間,由於溫度過低棉花也就遺憾地死掉了。
  • 倘若月球突然沒了,那會給地球和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一直高高地掛在人類的頭頂上,離我們遙不可及。這就給我們產生了一個錯覺,它與地球、人類沒什麼關係,對我們也沒啥作用。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倘若月球突然沒了,又會給地球和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月球能承載多少人類生存?
    耗盡了地球上所有的自然資源後,人類開始向太空移民,目前成功在月球上建立了第一個太空殖民地:月球上空有巨大的人造大氣層,下面的城市裡居住著幾十萬人。這個冰冷的灰色星球已經成了人類的新家。這個開頭也許你曾在許多與月球相關的科幻小說中看到過,但是到了現在,生活在月球對地球人來說還僅僅是科幻嗎?它能不能成為現實呢?如果人類在月球上生活能成真,那麼月球能承載多少人類生存呢?
  • 科學家瘋狂的舉動,可能給人類帶來危險
    數百年前,人類終於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迎來了輝煌快速的發展階段。在科技的幫助下,我們有了天文望遠鏡,有了無線線信號傳輸設備,有了能夠走出地球的火箭飛船等。不斷出現更新的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促使人類文明更快地向前發展。可是當我們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一個不得不面對思考的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外星文明。
  • 「月球2號」登月失敗前後,印度怎麼做,中國怎麼說
    月球二號成功發射並成功入軌後,印度是一片沸騰,接著,社交媒體上部分不自重的聲音就傳出來了,當然,還是針對中國:技術進步一舉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登月國家、成為世界首個月球南極登陸國家、中國登月工程被遠遠甩在身後,等等等等,小編這裡不搞截圖,但印度迷之自信躍然紙上,似乎月球二號已成功,中國登時就被印度甩在了身後。
  • 月球年齡有幾歲?人類登月帶回月球巖石,隱藏著月球的年齡
    1969年,阿波羅計劃成功登陸月球,震驚並啟發了整個世界。全世界有超過6億人通過直播電視觀看了這一現場直播。正如阿姆斯特朗所說,這是我們人類第一次走出地球,踏上其他天體:這對我來說是很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巨大的一步。
  • 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
    因為持續的勝利會帶來行為的改變,帶來大腦皮層功能的改變,勝利的信心會擴展到其他行為,不再畏懼,勝利會給我們帶來下一個的勝利。這就是「勝利者效應」,成功不是用失敗累加而來的,而是需要用勝利來迎接下一個勝利,也就是俗話說的「強者恆強」。
  • 月球1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圖)
    1959年新年剛過,1月2日在蘇聯一個秘密的航天發射場,一枚由戰略飛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託舉著蘇聯人的夢想和希望,呼嘯著直上九霄,把一個月球探測器送入太空,隨著火箭拋掉第一級、第二級,人類製造的這個物體首次接近了第二宇宙速度,直奔月球而去。
  • 曾有美俄科學家提出炸掉月球,這月球能炸嗎
    據科學家計算,當今全球核武總當量,比起造成地球恐龍滅絕的那次自然破壞的能量值,還不及百分之一,然而連恐龍都沒滅完,很多進化之後活到現在,地球照樣轉得歡。說這個,主要是給大家一個關於核武的概念,它不是無所不能,更別說炸掉月球了。
  • 人類無法再次登陸月球的真正原因
    隨著在美國東部時間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向前邁出第一小步,踏上了月球表面,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上月球。那麼離第一次的登月已經有長達半個世紀,為何不見其他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再次登月呢?原因究竟為何?讓我來為你揭曉。
  • 玉兔號月球車失敗了嗎?
    文|於達維  7月31日,據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兩年多之前帶著中國人的夢想登上月球的小兔子,終於永遠進入了夢鄉。  大家都在跟小兔子說晚安,說再見的時候,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
  • 以色列探月失敗,意外把地球最強生物留在月球!水熊開始殖民月球
    我們都知道,月球上是沒有生命的,因為月球並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它時時刻刻都會暴露在超強的宇宙射線之下,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生命是不能夠生存的,但是,因為任務失敗的一艘飛船的到來,可能會這地改寫月球沒有生命的現狀。2019年,由以色列發射的一艘月球飛船「創世紀號」抵達月球,這艘月球非常的主人是以色列拱門任務基金,主要目的是在月球建立一個地球博物館。
  • 核彈炸不死,絕對零度凍不死,人類永生的希望?已登陸月球
    蟑螂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完全差了N個量級,水熊蟲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可憐的一種微生物,自從人類發現他們以來就不斷的在虐它們,拿它們做實驗。它能在零下20攝氏度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在150攝氏度高溫下鎮定自若;耐得了太空的真空環境、扛得住射線侵襲;在6倍於深海壓力的環境下也能存活。
  • 月球上有「生命」,美國數次前往月球都未能做到,中國卻做到了
    當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壤的時候,就意味著人類已經徵服了月球,在那之後又有多次月球的探索之旅,並且帶回了許多珍貴的月球樣本。從帶回來的月球樣本來看,月球的土壤當中並未發現有微生物等生命的痕跡,這也就是說在月球上是沒有生命的,它是一顆死星球,它唯一的作用或許只是地球的守護星球罷了。
  • 人造卵子孕育新生命
    但是,這11隻嚙齒類動物的來歷很不尋常。兩年前,林克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這些黃褐色小鼠並非來自精子和卵子結合,它們的母系血統源於重編程的皮膚細胞。  如此令人驚異的實驗成功意味著,或許有朝一日,人類能只用血液和皮膚細胞,就能孕育出一個新生命,而這對於由於某種原因不能自己生孩子但強烈渴望孩子的家庭或個人來說,無疑是個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