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1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圖)

2020-11-27 網易新聞

  1959年新年剛過,1月2日在蘇聯一個秘密的航天發射場,一枚由戰略飛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託舉著蘇聯人的夢想和希望,呼嘯著直上九霄,把一個月球探測器送入太空,隨著火箭拋掉第一級、第二級,人類製造的這個物體首次接近了第二宇宙速度,直奔月球而去。第二天,蘇聯政府宣布,它成功發射的人類首枚月球探測器(如下圖)已經從月球近旁飛過,這一消息震驚了西方,轟動了世界,成為全球媒體的頭版頭條,蘇聯在美蘇月球競賽中成功地打響了第一槍。

月球1號探測器

 

  蘇聯發射的月球1號是三次發射失敗之後的第四顆月球探測器,這顆361千克的探測器由「月球號」火箭發射升空,它沒有經過停泊軌道,而是直接飛向月球,奔月速度達到11.17千米/秒。當距離地球113000千米時,它釋放出金黃色鈉氣雲以使地面人員能跟蹤觀察。第二天,月球1號沒有按原計劃撞擊月球,而是在距月球5995千米處與月球擦肩而過,隨後這個探測器進入日心軌道,成為第一顆人造行星。月球1號攜帶了磁強計、離子腔和微流星體探測裝置,飛行途中,它測量了月球和地球的磁場、宇宙射線的強度,還測量到太陽發射的等離子流——「太陽風」,並且發現月球的磁場幾乎為零。儘管這次飛行未能實現預定的目標,但它進入了人類以前從未到達的太空領域,完成了「投石問路」的壯舉。為此,蘇聯給它取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名字——「夢想號」。

本文來源:中國探月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喻菲、全曉書、胡喆)這裡既無風也無雨,除了時不時墜落的大大小小的隕石打破寂靜,月球永遠背向地球那面的山地荒原等待了數十億年,終於迎來第一個翩翩降臨的地球訪客。10時15分,在距離月球約6.5萬公裡、環繞地月第二拉格朗日點、能同時看見地球和月球背面的中繼星「鵲橋」的通信協助下,嫦娥四號上的變推力發動機被點燃,探測器的速度從相對月球1.7公裡每秒降到接近為零。探測器調整了姿態,朝著艾特肯盆地中馮·卡門撞擊坑相對平坦的坑底垂直降落下去。
  • 月球或被人類建造成第一個太空軍事基地(圖)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中國航天對月球探測取得了較大進步,目前實施的嫦娥三號探測器任務正準備在月球上軟著陸,有些太空專家認為月球可能會被建造成人類的第一個太空軍事基地,也就是說人類將在月球部署飛彈等武器,由於中國航天的迅猛發展,月球很快會變成一個超級武器的試驗場,比如部署巨型雷射武器等。
  • 資料:前蘇聯的月球號探測器(圖)
    前蘇聯的月球號探測器從1958年至1976年,前蘇聯發射了24個月球號探測器,其中18個完成探測月球的任務。月球2號探測器,1959年9月12日發射,兩天後飛抵月球並著陸,成為到達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首次實現從地球到另一個天體的飛行。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到底什麼水平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起飛,開始踏上奔向月球的旅程!根據新華社消息,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嫦娥三號系1976年後首個重返月球人類探測器
    這是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的嫦娥三號探測器降落相機傳回的月面照片。繼前蘇聯、美國之後,中國成為第三個實現月球軟著陸的國家。昨晚已傳回月球表面照片。  軟著陸是高度複雜的航天活動,歷史上以此為目標的探月任務中,前蘇聯直到第12次嘗試才首獲成功,美國在實現軟著陸之前也經歷了3次失敗。  4條中國腿首次站月球  落月是從15公裡高度開始的。
  • 火星1號探測器:人類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開啟人類火星探測
    今年,火星探測將再次迎來熱潮,這是自2013年11月5日印度發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和2013年11月18日美國發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以來,時隔7年,再一次迎來了火星探測的熱潮。1962年11月1日,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中,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太空飛行器,這是繼月球之後,又一顆星球成為了世界航天探索的話題,這一天,前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從此開啟了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潮。
  • 月球或被建造成人類的第一個死星武器
    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中國航天對月球探測取得了較大進步,目前實施的嫦娥三號探測器任務正準備在月球上軟著陸,有些太空專家認為月球可能會被建造成人類的第一個死星武器,也就是說人類將在月球部署飛彈等武器,由於中國航天的迅猛發展,月球很快會變成一個超級武器的試驗場,比如部署巨型雷射武器等,即便月球不被改造成死星武器,也將是人類的第一個外星基地,
  • 【歷史上的今天】嫦娥四號:人類第一顆軟著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
    月球車名義上可以運行三個月,但根據2013年玉兔號的經驗,月球車的設計得到了改進,中國工程師希望它能夠運行「數年」。2019年12月,玉兔二號打破了蘇聯月球車1號的壽命記錄。 科學有效載荷
  • 人類歷史的第一次!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人類歷史的第一次!3日上午10點26分,經過26天長途跋涉,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具體位置是月背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
  • 人類看不到月球背面,探測器在背面失靈,月球上真有外星人基地?
    前天美國宇航局NASA對外公布了一個好消息:月球表面發現有水。說到這,可能很多人好奇,月球上有水資源,是否就可以表明月球上有生命體呢?月球是宇宙中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體,雖然人類發射的星際探測器已可以到達銀河系,但人類對月球的探索還是很有局限性的。因為月球永遠只用一面對著地球!
  • 月球上的第一輛月球車:「月行者」-1號(圖)
    」-17號探測器。  這次發射的「月球」-17號探測器,於7天後的11月17日在月面雨海順利軟著陸,把第一輛自動月球車「月行者」-1號送上月球考察。 蘇聯月球車  「月行者」-1號有一輛馬車那樣大小。車長2.2米,寬1.6米,質量756千克。車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是儀器艙,下部分是自動行走底盤。
  • 我國嫦娥4號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系世界首次(圖)
    圖:嫦娥四號的基本架構繼承了嫦娥三號,圖為嫦娥三號圖:第二屆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透露的我國探月時間路線圖  嫦娥四號任務是嫦娥三號的備份,嫦娥三號任務圓滿完成後,為充分利用已有產品條件,開展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的探測活動,論證組深入研究、充分論證和反覆比選,最終確定了嫦娥四號任務調整後的實施方案。
  • 嫦娥1號月球探測衛星簡介(圖)
    嫦娥1號月球探測衛星的有效載荷,上排從左到右依次為CCD相機、雷射高度計、微波探測儀,下排從左到右依次為γ/ X射線儀、低能離子探測器、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   嫦娥1號月球探測衛星簡介(圖)  對於我國正在實施的繞月探測工程,最受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是飛往月球的使者——嫦娥1號月球探測衛星,它將直接執行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表化學元素與物質探測
  • 人類首個在月球神秘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嫦娥四號
    月球的背面一直背對著地球,關於月背的傳說有很多,比如上面有外星人、有納粹黨……在嫦娥四號著陸前,還沒有一臺人類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過。2018年5月21日,清晨要想在月背著陸,首先就要解決通訊問題,月球自身完美的屏蔽了所有來自地球的電磁信號。
  • 借力嫦娥三號 美攝影師打造月球360全景圖
    據美國《連線》雜誌1月21日報導,距離上一次人類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十多年了。近日,中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就為大家帶來了多張驚豔眾人的月球地貌的照片。美國攝影師安德魯·波杜夫(Andrew Bodrov)利用嫦娥三號所捕捉到的逾千張照片,組合創造出了這個類似Google街景瀏覽方式的360°全景像互動圖。
  • 嫦娥四號終於「落月」,傳回第一張照片!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根據官方消息,北京時間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點 26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經過 26 天的等待之後,終於著陸在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中國航天也因此在 2019 剛開年就摘下了一枚含金量極高的「金牌」。
  • 人類探月系列文章(五):帶有科幻色彩的月球
    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經過26天,600多小時的飛行,完成了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壯舉,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人類歷史上首次!中國「嫦娥四號」到底要去月球背面找什麼秘密?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航天類「嫦娥四號」將於2018年底發射升空,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月球背面登陸。嫦娥四號將奔赴月球南極-艾託肯盆地的馮·卡門隕坑。此次月球遠側探索任務的科學儀器安裝在一顆著陸器和一輛月球車上,用於分析該地區的地表特徵和地下構造。嫦娥四號月球車藝術概念圖,8月15日公布嫦娥四號預計於2018年底發射,造訪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隕坑。科學家表示艾特肯盆地是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撞擊坑,對其進行勘測有助於解答與月球有關的一系列重要疑問,包括內部結構和熱演化。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同濟大...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同濟大... 本文原標題:《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同濟大學為其著陸避障提供技術支撐》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 這才是月球背面真實的樣子!中國嫦娥四號拍攝的月球背面照片
    月球正面和背面由於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日地間的距離僅為30萬公裡,還在人類的可承受範圍之內,所以從50年代航天技術興起之後,最早探測的地外星球就是月球,1959年1月2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探測器,從此拉開對月球進行探測的序幕,到了60、70年代,美國對月球實施一個史無前例的偉大工程,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探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