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或被人類建造成第一個太空軍事基地(圖)

2020-11-22 環球網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中國航天對月球探測取得了較大進步,目前實施的嫦娥三號探測器任務正準備在月球上軟著陸,有些太空專家認為月球可能會被建造成人類的第一個太空軍事基地,也就是說人類將在月球部署飛彈等武器,由於中國航天的迅猛發展,月球很快會變成一個超級武器的試驗場,比如部署巨型雷射武器等。通過月球中轉後探索外層空間。

2. 嫦娥三號探測器準備在月球上軟著陸。

每日郵報的一篇文章稱,中國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中心一位專家在接受《京華時報》報刊媒體採訪時透露,月球可以作為一個軍事基地,在月面上部署飛彈等武器,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星球大戰》中的死星武器,死星武器是一個巨大的人造空間站,裝備了巨型雷射武器,可摧毀一顆星球。月球上部署武器是個較為理想的平臺,居高臨下打擊地面和軌道目標變得非常輕鬆。

本周早些時候,嫦娥三號探測器有CZ-3B運載火箭搭載入軌,其攜帶了月球車對月球表面進行調查,其降落的地點位於虹灣地區,月球車被命名為玉兔,嫦娥工程為中國航天對月球進行的無人探測項目,旨在發射一系列探測器對月球表面進行探索,尤其是美蘇都沒有探索的虹灣地區,也是近40年來第一個在月球進行軟著陸的探測器。

美蘇在上個世紀60年代左右對月球進行了大量的無人探測,發射了一系列的無人飛船從月球軌道和月面上探測月球,比如勘察者系列、月球系列等,而美國則贏得了登月競賽,從阿波羅11號開始,到阿波羅17號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遇到重大故障外,其他都成功登月。

中國航天機構發射的嫦娥探測器相當於美蘇早期對月球的無人探測計劃,蘇聯在1970年代發射的月球17號也曾經登陸月球表面,並釋放了一輛月球車,相比較而言,顯然玉兔的技術狀態會高一些,畢竟搭載了21世紀的設備,玉兔月球車可以爬上30度的斜坡,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200米,其主要針對虹灣地區的地形設計的。

月球軟著陸探測是中國雄心勃勃太空計劃的一部分,當然如果要載人登月的話,其技術難度非常大,目前我國的任意一型火箭都不能勝任載人登月,正在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需要多次發射才能將登月載荷送入軌道,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嫦娥三號將在14號左右登月,在月球表面上至少停留90天,對大約5平方公裡的月面進行勘察,虹灣地區是一個玄武巖地形,其形成於數十億年前小天體撞擊月面的事件中。歐洲空間局有望與中國航天機構展開合作,對月球進行探索,在此之前,歐洲與俄羅斯計劃聯合開展火星任務。

相關焦點

  • 月球或被建造成人類的第一個死星武器
    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中國航天對月球探測取得了較大進步,目前實施的嫦娥三號探測器任務正準備在月球上軟著陸,有些太空專家認為月球可能會被建造成人類的第一個死星武器,也就是說人類將在月球部署飛彈等武器,由於中國航天的迅猛發展,月球很快會變成一個超級武器的試驗場,比如部署巨型雷射武器等,即便月球不被改造成死星武器,也將是人類的第一個外星基地,
  • 科學家:我們將建造人類第一個太空城市
    現實版鋼鐵俠馬斯克的火箭重複利用技術越來越成熟: 火箭上去了,又回來了,又上去了,又回來了…… 科學家認為:很快我們就可以看到人類的第一個太空城市。
  • 人類建造月球基地究竟有多難?
    這部電視劇對當時年輕時代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留下了深刻印象,2017年8月,馬斯克披露了他們在月球建造人類基地的計劃,並將其命名為「月球基地阿爾法」,這個名字源自電視劇《太空:1999》中的太空月球基地。馬斯克在推特上稱,這部電視劇並未帶給觀眾轟動效應,但是他個人非常喜歡。據悉,並非只有SpaceX公司制訂了人類登月計劃。
  • 第一個奔向太空和月球的人!
    太空和月球,一個人類嚮往的地方……那麼誰是第一個奔向太空的人?誰又是第一個奔向月球的人呢?尤裡·加加林------這個才是世界上第一個登上太空之人。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載入宇宙飛船「東方」號在蘇聯發射升空。蘇聯莫斯科電臺同時廣播了一則消息:「尤裡·加加林少校駕駛的飛船在離地球169和314千米之間的高度上繞地球運行。飛船的軌道與赤道的夾角是64.95度。飛船飛經世界上大多數有人居住的地區上空。」
  • 《去更遠的太空》:揭開太空神秘面紗,告訴你人類對太空探索歷程
    美國的水星號第一次載人在187.5千米高飛行(圖7)。後來還進行了太空人在艙外活動、登月活動,以及運送太空人到國際空間站。4空間站第一個空間站是蘇聯的「禮炮號」。(圖8)它是1971年發射到太空的。第一個天空試驗室是美國1973年發射進入軌道的(圖9)。
  • 未來人類將建造月球基地?這並非幻想,但需搞定一個致命難題
    進入到21世紀,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是非常快的,如今的人類不僅計劃著重返月球、登上火星,同時也計劃著在月球上建造人類第一個「太空基地」,並且未來將月球作為「跳板」,去往其它星球。
  • 月球1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圖)
    1959年新年剛過,1月2日在蘇聯一個秘密的航天發射場,一枚由戰略飛彈改裝的運載火箭,託舉著蘇聯人的夢想和希望,呼嘯著直上九霄,把一個月球探測器送入太空,隨著火箭拋掉第一級、第二級,人類製造的這個物體首次接近了第二宇宙速度,直奔月球而去。
  • 為什麼太空裡的太空站那麼多,卻沒有在月球上建造一個?成本太高
    太空站是人類進入太空的前沿陣地,太空人們可以長時間地工作和生活,還可以做很多太空實驗,所以問題就來了,既然人類能建造一個運行在太空中的太空站,為什麼不在月球上建一個基地呢?對於人類來說,月球基地確實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眾所周知,因為月球與地球形成了潮汐鎖定,所以月球永遠有大約41%的面積是背對地球的,這使得月球擁有極好的深空觀測環境,建立月球基地可以讓人類更好地觀察宇宙深空,因為月球本身就屏蔽了無線電幹擾信號,因此,一直以來,在月球背面進行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是科學家們的夢想,而建立月球基地則可以讓科學家們的夢想成為現實。
  • 人類徵服太空的七大步驟,從太空探測器開始
    NASA計劃在2029年,「新地平線」將第一個飛出太陽系,成為史上第一個傳回太陽系外畫面的飛行器。空間探測器對宇宙空間的探測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8年,中國的天宮一號實驗室回歸地球。第二步,建造太空實驗室。
  • 天文之最:誰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誰又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人類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環繞著地球的空間站無時不刻的發回各種各樣的信息。哈勃望遠鏡飛出太陽系發回了不可思議的照片,火星探測器不停的探索著火星表面,幫助科學家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認知。回首往事,那時的宇宙還是人類無法涉足的禁地,地上的人們只能仰望浩瀚的寰宇,遐想銀河之中究竟掛著何種星體。1961年4月12日,一切發生了改變。
  • 月球上能看見萬裡長城的神話 起源於人類進入太空之前
    然而,我們今天看到的中國長城主要是在明朝的洪武年間到萬曆年間(1368-1644)建造的。英國文物研究學者威廉·斯蒂克利這段文字出現在十八世紀,也就是人類還未進入太空,只是一個學者從長城在地球儀上佔得比例來推測的
  • 太空探礦者競相開採月球資源 未來,月球旅行有望成現實
    事實證明,水不僅是月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也是太陽系中最寶貴的資源。一旦凍結了水,氫和氧就很容易分離——如果你有氫氣和氧氣,你就有火箭燃料。想像一下,第一個月球加油站每公斤水能收多少錢!  在月球上,即便是泥土(土壤)也是非常有價值的。由於將材料送入軌道的每磅成本很高,任何希望在月球上建立採礦作業的人都需要儘可能多地「生活在陸地上」。
  • 50年了,第一個在月球上廁所的太空人是誰?不是阿姆斯特朗
    浩瀚無垠的宇宙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探索的目標,而月球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實際上自從上個世紀以來,人類對月球研究一直沒有止步,而在探月的過程中,阿姆斯特朗代表全人類在月球上踩上了第一個人類腳印,並且插上了一面美國國旗,這麼多年來,月球上的那面美國國旗還存在嗎?你又知道誰是第一個在月球上廁所的人嗎?
  • NASA啟動「阿爾忒彌斯」計劃,準備在月球上建造人類基地
    在浩瀚的太空之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是月球。它作為地球的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從古至今就備受關注,只不過在古代,人們對月球好奇,是因為它是夜晚中天空中最大、最明亮的那一個。而到了現代,特別是天文學建立起來後,人們對於月球好奇,是想要知道它作為一顆衛星,它是如何誕生演化的,以及它可以為人類提供什麼。根據資料顯示,早在1969年NASA施行載人登月之前,人類就已經有著近10年的月球探測歷史了。當然,這一切其實都歸功於美國和前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展開的「太空競賽」。
  • 在月球建造核反應堆是否安全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   人類在外星建核電站靠譜嗎   目前的載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類:太陽能、化學能以及核能。   在月球建造核反應堆是否安全   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月球上建造核反應堆的想法聽起來可能不同尋常,甚至有些人會覺得極其危險。但是一些專業人士卻不這麼認為,一家核能領域的就業機構創始人安德魯·克拉布特裡說,此前科學家們就在月球上使用過核能。
  • 俄專家:在月球開採水,是人類深入太空的必要環節!
    俄羅斯空間政策研究所所長伊萬·莫伊謝耶夫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在月球開採水資源並建成燃料工廠的意義重大,與人類首次進入太空和首次登月相當。莫伊謝耶夫稱:「在月球開採水,是人類進一步深入太空的必要環節。月球南極附近的隕石坑可能是最有希望找到水的地方,太陽曬不到,水可能在靠近月表的地方。水將用於月球基地的維生系統,即作為飲用水、生成呼吸所需的氧氣,以及生產最為高效的火箭燃料——氫氧燃料)。根據美國航天局局長布裡登斯廷的估算,月球表面有上千億噸的火箭燃料。而在月球表面開採燃料能顯著降低地月運輸成本、減輕運輸壓力。
  • 美國計劃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想要建造可以在月球和火星上運行的核電站,並在周五提出了一份來自私營部門的建議。美國能源部正式提出建造裂變表面動力系統的要求,該系統可以讓人類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長期生存。第一個是開發反應堆設計。第二個是建造一個測試反應堆,第二個反應堆將被送往月球,並開發一個飛行系統和著陸器,可以把反應堆送往月球。其目標是在2026年底之前準備好反應堆、飛行系統和著陸器。
  • 「太空加油站」將在英國建造 可為「月球門戶」空間站補燃料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15日報導,「太空加油站」將在英國建造。作為空間站的組成部分,這個加油站會為美國航空航天局即將開展的登月行動提供支持。報導稱,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將在英國的布里斯托、貝爾法斯特和牛津郡三處場所建造這個加油站,預計2027年將其送入太空。該加油站將用氙氣和其他化學推進劑為「月球門戶」空間站補充燃料。「月球門戶」將繞月運行,充當通信樞紐和科學實驗室。
  •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人類在月球建核電站靠譜嗎
    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人類在月球建核電站靠譜嗎
    月球上核裂變動力系統的藝術圖。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